142.第四章柯尔克孜族的社会文化(17)


本站公告

    第 143 章 岁时节日习俗

    柯尔克孜族是很早就运用较为完整的日、月、季、年及十二生肖历法的民族。根据《太平寰宇记·黠戛斯》记载,柯尔克孜族“谓岁为茂师,谓月为哀,每三哀为一时,以分春、夏、秋、冬;以十二属纪年,假如岁在子则谓之鼠年,在戌则谓之狗年。”古代柯尔克孜人认为,时间是与宇宙同时产生的,它通过日夜交替,太阳和月亮以及星星的运行而存在,并永远周而复始。世界万物都有善、恶两面,形式上分为“白”和“黑”。“白”代表善和昼,“黑”代表恶和夜。“白”给人带来福,“黑”则招灾,黑白交替将并存永世。日夜交替和周而复始即是时间。而白昼也有其善恶两面,有些是吉日,有些是凶日。日夜交替,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都是由上天主宰的。他们根据太阳的运行来确定日出处(奇格西)、日落处(巴特西)、日黑处(屯杜克)、日午处(推西吐克)等东西南北的方向。

    柯尔克孜族先民把太阳东升西落之间的时间视为“一天”,并把“一天”称为最小的时间单位。到了后来,他们才逐渐把一天分为拂晓(堂)、日出更(昆吐德)、上午(恰西凯)、临中午(艾尔铁吐西)、中午(吐西)、过中午(吐西奥德)、下午(吐西坦克英)、傍晚(别西木)、日落更(昆巴特)9个时辰。这是他们根据太阳运行的位置或从毡房天窗射进来的光线之移动况计算出来的。此外,他们还看星星的位置测定夜里的时间分辨方向。如,根据北斗星(七个强盗星)的位置判断更次,把夜分为星现更(吉利迪孜吐地)、午夜更(屯奥尔托)、黎明更(堂艾尔铁)等三更。傍晚看到太白星时,就把牲畜赶进圈里。启明星出现时,就是佛晓时辰。夜行者看北极星(阿勒腾喀孜克,即金橛子星)辨别方向。他们把一夜分为黄昏、睡觉、出现星星、打一盹儿、打两盹儿、打三盹儿或半夜、大半夜、天微亮、天亮等9个时辰。柯尔克孜族在计算时间时,用“煮茶的功夫”、“一顿饭时间”(煮肉的时间)作时间单位。计算距离时用“恰克热木”(喊声能被听见的距离)、“阿提恰布木”(壮马跑累的距离)、“塔依恰布木”(一岁马驹跑累的距离)。时间的最小间隔是“卡西卡格木”(扬眉之间)或“阔孜额尔麦日”(眨眼之间)。一年是以当年的开春至本年开春之间的时间概念。年是计算时间的统一单位。柯尔克孜把十二年作为一个生命周期,称为一个“木且里”(年轮)。五十年人更新,一百年地更颜,百年是最大的计时单位。一年分为12个月,4个季节。一个月分为初旬、中旬、下旬三旬。12个月的名称,主要是用天上的行星和各种动物的名称或根据气候变化、生活习惯来命名的。柯尔克孜族的十二属相的排序为:鼠、牛、虎、兔、鱼、马、蛇、羊、猴、鸡、狗、猪。人们普遍认为鼠年人会富裕;牛年生灾荒;虎年吉祥、粮食满仓;鱼年多雨水;蛇年多风;羊年气候温和,牲畜肥壮。柯尔克孜人对12个月有三种不同的称呼。根据天气变化和人们的习俗把12个月分别称为:“巴西哀”或“诺茹孜哀”(头月)、“阔茹克哀”、“库库克哀”、“其勒代哀”、“沙日恰哀”、“克尔库耶克哀”、“米扎木哀”、“哈拉恰哀”、“卡赞哀”、“康塔尔哀”、“阿克般哀”、“恰拉哀”。根据12颗行星的名称分别命名为:“阔孜”(白羊座)、“奥鼓孜”(公牛座)、“阿拉尼迪孜”(双子座)、“库且提”(天马座)、“阿尔斯兰”(狮子座)、“苏尼比来克”(杵子座)、“乌尔凯尔”(天平座)、“恰扬”(蝎子座),“加”(人马座)、“乌拉克”(摩羯座)、“库乃克”(宝瓶座)、“巴勒克”(双鱼座)等。每个月到来时,天空中都会出现与该月同名的星座。根据各种动物的习性还把12个月分别称为:“加里干库热尼”、“秦库热尼”、“布谷”、“古勒加”、“铁凯”、“巴西奥纳”、“阿亚克奥纳”、“托古孜的月”、“节提的月”、“别西的月”、“乌奇的月”、“比尔的月”。这种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月份是根据该动物长角、换角、产仔或交配等季节性生理变化来命名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