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四章柯尔克孜族的社会文化(4)


本站公告

    1934年,喀什柯尔克孜族化促进会成立,下设疏附县、英吉沙县、伽师县等4个县成立柯会。***1935年又辖有乌恰县柯会。喀什柯族化分会成立以后,除积极倡导在柯尔克孜族地区建县外,积极展柯尔克孜族地区的化教育事业。不仅在喀什专区所属各县的柯尔克孜族地区建起了众多的学校,在喀什也办起了柯尔克孜小学,在喀什师范学校还专设有柯尔克孜班。柯分会还经常指导与组织群众搞一些化娱乐活动,如演剧、唱歌等。各地“柯会”组织的业余工团经常深入牧区为牧民演出。演出节目的内容主要是揭露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奸商们的投机倒把行为;宣传抗日战争。经常在演出结束时,演员为观众演唱或与观众一起演唱抗日歌曲。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乌什县柯尔克孜化促进会成立。柯会的任务是,促进推行本民族的语字,出版书刊,设立学校,教育子弟,提高化。在阿合奇建县前,由乌什县柯会领导倡办乌什县境内柯尔克孜地区化教育事业,培训师资。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乌什县柯会主持在哈克夏勒(即现在的阿合奇县)4个乡各办l所小学。抗战时期,柯会与苏联开展以物易物形式的民间贸易,以缓解边疆地区物资紧张的局面。

    195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标志着我国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政治化生活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柯尔克孜族人民从此与全国各民族同胞一样开始走向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柯尔克孜族人民不仅当家作主,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自治地区,而且在政治、经济、化等各方面都开始全面走向繁荣展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后,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展和健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生活在全国各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的都享受到了民族平等。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基本上属于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社会团体,这些民间社会团体也开始从比较初级的形式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展。截至2010年,柯尔克孜族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地方性社团组织都有一定的展,主要的社团组织有:中国《玛纳斯》研究会、新疆柯尔克孜语学历史研究学会、齐齐哈尔市柯尔克孜族联谊会以及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柯尔克孜族研究会等。中国《玛纳斯》研究会是全国惟一一个有关《玛纳斯》史诗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95年6月。研究会团结和组织从事史诗《玛纳斯》研究的各民族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玛纳斯》史诗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和宣传普及,为我国《玛纳斯》走向世界,为提高我国《玛纳斯》史诗研究的学术水平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新疆柯尔克孜语、学、历史研究学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学术团体。1985年成立,学会的任务是组织对柯尔克孜语、学、历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搜集流散在民间的柯尔克孜语、学和历史材料,并帮助整理、出版;组织柯尔克孜“阿肯弹唱会”;与国内外学者或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学会成立后,于1986年召开届新疆《玛纳斯》研讨会。1987年在乌恰县召开新疆柯尔克孜语、学研讨会暨 第 130 章 。1994年,在乌鲁木齐有关单位协助下,举行国际《玛纳斯》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柯版论集。“齐齐哈尔市柯尔克孜族联谊会”成立于1992年成立。章程规定,理事会一届3年,遇特殊况可提前或推后。1997年1月12日换届。修改了章程,其中届期改为5年。“柯尔克孜族联谊会”下设5个分会:市区分会、富裕镇分会、友谊乡分会、富裕牧场分会、塔哈乡分会。学术性团体“柯尔克孜族研究会”是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的分会,全称“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柯尔克孜族研究会”,于1996年6月成立。研究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省热心于柯尔克孜族研究的专家、学者、民族事务工作者等,开展关于柯尔克孜族的历史、经济、化、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力争对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经济的展服务。研究会的任务是组织会员深人调查研究,撰写关于柯尔克孜族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及论,召开各种学术讨论会、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编辑有关柯尔克孜族研究方面的资料论集、专著,向报刊及出版等部门推荐会员的优秀科研成果。会员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主要是审议会务工作报告,修改章程和改选理事会。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主要是组织活动,交流信息,评奖论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