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三章柯尔克孜族的精神文化(55)


本站公告

    擅长演唱民歌的民间艺人在柯尔克孜语中被称为“额尔奇”(歌手)。他们的演唱曲目通常包括各种各样的民间歌曲和民歌,尤其以演唱民歌为主。柯尔克孜民歌的演唱形式可分为对唱、独唱,弹唱三大类。对唱在柯尔克孜化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在婚礼和其它娱乐活动中,都要举行对唱。对唱的曲调节奏明快,短小精悍,没有固定的歌词,不用伴奏乐器,曲调由唱者自由选择,歌词即兴演唱,因此整个对唱活泼风趣,旋律多变,扣人心弦。柯尔克孜民歌中除独唱、对唱歌曲外,还有无伴奏合唱歌曲。合唱在曲式结构上,较对唱有所扩大。这类民歌旋律优美,音域宽广。弹唱是库姆孜与民歌所创造的一种新演唱形式,器乐和声乐的结合,给民歌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展。柯尔克孜族人生来就喜欢唱歌,从出生到死亡,一生都有歌声伴随。正是这种喜欢歌唱的习性,形成了柯尔克孜族以库木孜弹唱为主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婚、丧、嫁、娶,节日聚会,亲友欢聚或平日牧归后的个人消遣娱乐,都离不开库木孜乐声的伴随。库木孜弹唱有多种形式,而以“阿里木沙巴克”(即两人对唱比赛)形式最受人们的欢迎。这种形式为随唱应景,即兴编词。一问一答、一来一往,在风趣幽默的欢愉气氛中,蕴含着聪明与智慧的激烈竞争,充分体现了柯尔克孜族人在大自然的冶炼中形成的那种乐观豁达,又争强好胜的民族性格。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愿参与这种竞争,几乎没有例外就连平日见面,也采用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来互致问候。柯尔克孜族的歌曲,还广泛采用合声手法以提高表达效果。合声多由一个纯五度和四度构成,同时也采用了三度音程结构的合声。有时在修饰乐句中还可以遇到主调音轻快的四度音程和六度音程的合声。但是,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的结构,还是以七级全音节的合声为基础的。例如,在合声中的许多列,是由三个长调或三个短调的四级音节构成的。这是柯尔克孜族音乐的主要特点。

    民间乐曲: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乐曲是他们最珍贵的化遗产之一,而手持乐器演奏乐曲的“库姆孜奇”(演奏库姆孜琴的琴手))、“奥翁奇”(作曲家等民间艺人,则是柯尔克孜族民族音乐化遗产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柯尔克孜族民间乐曲,主要分为没有歌词的演奏曲和有歌词的乐曲两种。

    民间演奏曲在柯尔克孜语中被称为“谷”,一般由歌调小曲目“乌般”展而来,可分为大曲“琼谷”和小曲“克其克谷”,后者是“乌般”的组合曲。单声部“乌般”为标题音乐,是柯尔克孜族音乐的基石。这类小调、歌调类似于汉族的词牌和曲调,可以易词演唱。民间歌手们往往根据这些歌调即兴填词编歌,创造出大量的民歌。“谷”广泛地运用了复杂的和声学,是柯尔克孜音乐的主导和基础。有些大曲“琼谷”的规模相当大,可以用几十种不同的曲调演奏几天几夜,就是“克其克谷”,一般也由几个曲子组成。

    柯尔克孜族的乐曲,根据音乐内容和乐器形式,使用不同的演奏法。弹拨乐器的演奏手法,一般有急速弹拨和跳弦弹拨两种。尤其是习俗民歌的配曲,多以两种弹法交替使用。没有配词的演奏曲,在节奏上一般比较自由,具有开阔悠长的特点。尤其是反映哀伤、离别的乐曲,还用跳弦弹拨法来模仿哭声和其他声音,使人产生十分伤心的感觉。

    在柯尔克孜族众多的音乐曲目中,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经典曲目不断得到民间音乐家们的演奏,经久不衰,深入人心。传统的古老音乐曲目主要有:1、《康巴尔罕》。柯尔克孜族古典乐曲。为独具特色的大型歌舞曲和乐曲。由几十个乐章组成,可以演奏几天几夜,是柯尔克孜族的音乐史诗。其主要内容是柯尔克孜族英雄汗王康巴尔汗团结分散的柯尔克孜族各部落,组成强大的部落集团柯尔克孜汗国,以及展民族经济化和抵御外族入侵的事迹。《康巴尔汗》的歌歌词是:“调拨琴弦九十曲,/起音定调康巴尔汗;/变幻弹奏上千曲,/旋律都是康巴尔汗;/唱出民歌上万曲,/曲还是康巴尔汗。”《康巴尔汗》的演出以库姆孜为主,伴以手鼓、战鼓等乐器,气势恢宏,激扬高昂。古代多在庆祝作战胜利和其他大型庆典上演出。其中主要片断近年已被搬上舞台。2、《纳斯哈提》。另一部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的合奏曲。音乐反映了生活在草原的柯尔克孜牧民自由幸福的生活:反映出牧民们生活的环境既有广阔的草原.又有高山、冰川、河谷、河流;既有风和1丽、阳光明媚的时候,也有乌云弥漫、暴风骤雨、冰天雪地的季节,就像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生活,充满了美满与甜蜜,也不乏艰辛和苦痛。音乐起伏、跌宕,缓急转换。高吭时令人精神振奋.缓稳时似涓涓清流,使人爽心悦目。合奏曲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3、《凯尔别孜》。柯尔克孜族民间库姆孜弹奏曲之一。主要是在库姆孜琴中音部位弹奏。凯尔别孜分为《大凯尔别孜》、《小凯尔别致》、《三个凯尔别孜》、《媳妇凯尔别孜》、《草原凯尔别孜》、《托克托古勒的凯尔别孜》、《穆热塔勒的凯尔别孜》等类别。4、《凯特布卡》。柯尔克孜族民间对此曲的产生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流传于民间。其中影响最大的一则传说里讲:远古时,有一位名叫阿依罕的汗王。他的独生子在一次外出打猎时,被一只老虎咬死。随从不敢把这个噩耗直接告诉汗王,但又不敢隐瞒。于是,只好找来一位名叫凯特布卡的库姆孜弹奏家用琴声把王子死去的消息传达给汗王。汗王最终从这个悲伤的乐曲声中领悟到失去儿子的不幸消息。此后,这只弹奏曲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并成为库姆孜曲目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流传到今天。5、《斯尼汗布谷》。这部柯尔克孜族古典库姆孜弹奏曲,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婚姻的不幸和他们对忠贞爱的热烈追求。据传,古时候有一位无依无靠的库姆孜琴手。他在漫游途中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泪流满面,忍受着婆家的凌辱。这位库姆孜琴手抑止满腔的同与悲愤,便弹奏出了表达自己心声的曲调。此后,这一曲调便以斯尼哈尼布谷的名称广为流传。6、《胜格热玛》。柯尔克孜族民间经典库姆孜弹奏曲,用高音弹奏,分为“民间胜格热玛”、“大胜格热玛”、“某某人的胜格热玛”等。“胜格热玛”曲各有特点,弹奏时欢快自由,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广泛流行的古典库姆孜曲目之一。7、《喀其肯》,又名“大逃亡”。表现在 第 094 章 曲目。9、《卡帕尔图》。这部曲目产生于13世纪以后。主要反映卡勒玛克对柯尔克孜部的入侵和掠夺,以及柯尔克孜人民的英勇斗争,是柯尔克孜族音乐史诗之一。在古代,这部曲目多在纪念反侵略战争重大胜利时演奏。据有宏大而深厚的史诗特征。10、《节提库勒》。反映的是古代柯尔克孜族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劳动者,以及广大群众反抗精神的历史。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