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篇《过年》


本站公告

    过年

  时间总是按着它的节律和步伐前进的。转眼间又一个新年来临了。一谈起“过年”,就想起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开篇的那段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味。”

  过年,是中华悠远文化最富表现力的一天。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只是在一个侧面描述了年关将至的气氛。其实,过年又不仅仅是为了那一天,进入农历腊月,就算迈进了年门坎,越是接近过年,大人们就越是忙碌,孩子们也越来越兴奋。过年的气息,在年前的准备中,一寸一寸地展现出来。

  可以说腊八是过年的始端,味惧浓的“腊八粥”拉开了过年的序幕,紧接着年味一天比一天浓烈。二十三灶王爷送上天、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砍猪肉、二十七杀年鸡……这些流传在世间的民谚,把喜应过年欢快忙碌的景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到过年这一天,全家人都在父母身边吃团圆年饭,叙旧话新迎新。饭桌上丰盛的佳肴,映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心里甜滋滋,喜洋洋。其中鱼肉的味,醇厚的酒味,鞭炮的火药味,可谓是最有代表。

  现在过年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年还是那个年,但形式在不断更新,年年富有新意。传统的祭灶、祭祖、焚变得简化,拜年改跪拜为作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红包”也越派越大,不论是荼、郁垒二兄弟的桃符,还是秦琼、尉迟恭两员“门神”的画像,都不及“财神爷”的像来得受欢迎,“生意兴隆”、“出入平安”取代了联、年画,“恭喜发财”成了人们的口头语。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天都像过年,而真要过年时,以不满足大鱼大肉这个层面了。正如过端午节不只是为了吃粽子,过中秋节也不只是为了吃月饼,那样则感到有些平庸俗气了。现在所流行的是短信拜年,就是“拜年”的传统与短信新文化形式紧密结合,非常便捷,可免除走访亲友劳顿之苦;还有的全家老少走出家门,到外地旅游观光,欣赏人文景,既愉悦心情,又开阔眼界,丰富了知识。因此,过年不在是仅仅吃好喝好,而糅入更多的思想、情感、文化,变成在民俗基础上的精神盛宴……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在变化,环境在变化,传统的“过年”也在变化。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选择内容越来越多的今天,让我们怀着对“过年”的好期盼,带着对来年的好祝福和憧憬,过个欢欢喜喜的吉祥和谐年,让年味更浓、更时尚、更绚丽多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