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固道:殿下还记得你的新宅建成时,下官送了一面屏风,上面装饰着几篇泥金描绘的唐人赋?
大元谦笑道:当然记得,其中有一篇是《御沟水赋》,我还说过这赋写得好,题目却取得拙,会让人联想到污水沟。
高元固道:那些赋的作者姓徐名寅,是唐末和梁初双科进士。他是下官在长安求学时的同窗好友,现在他是闽王府的掌书记。闽王使臣的官船正要返航,下官想搭船去访徐寅,不知殿下是否愿意同行?
大元谦道:你我是贺岁使臣,应该尽快归国述职,没有得到基下恩准,暗访福州恐怕不妥。
高元固道:我们已经在汴梁滞留半年之久,访福州也不过是再耽搁二三十天,就算是在汴梁多耽搁了一个月,又有何不可?你我来中原一次并不容易,能顺访福州的机会也是百年不遇,此次机会错过,只怕再难追回。况且访问福州可以考察闽国风土人情,回国述职时也有话可说。
大元谦道:就依你主张,我们一起去福州访徐寅。
在闽王使臣杨洪璋的官船上,杨洪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徐寅的故事。原来,徐寅是莆田县的少年才子,十六岁被镇海节度使送进长安国子监求学,在大唐末年最后一科大考中考中进士,授予秘书省正字,是九品小官,尚末入仕,就赶上朱晃受禅称帝。大梁皇帝朱晃想要把这批进士变成自己的门生,就下诏让这批进士重新复考。大梁开平四年,徐寅再次应试,获得大梁首科进士第一名。前十名进士要经过皇帝殿试,才能授予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等荣誉称号。
梁太祖朱晃本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赖,却想在进士们面前显示自己有才,殿试时对徐寅说道:你的《人生几何赋》中有两句是“三皇五帝,不死何归”,让人费解,能否改一改?
徐寅年轻气盛,居才自傲,率直坦荡,不知深浅,就坦然奏道: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生以为不能改。
朱晃当即把脸一沉,怒斥道:不改就不能做进士!
徐寅傲骨凛然,断然拒绝,斩钉截铁地奏道:臣宁愿无官,不能改赋!
梁太祖朱晃勃然大怒,气急败坏地削去了徐寅的状元名籍。徐寅拂袖出殿,刚出殿门,就听见朱晃在大骂监考官,并把那些锦绣章摔在地上。徐寅心知闯了大祸,就想赶快逃离汴梁,可是又怕皇帝不会轻易放过他。他想,既然是在赋上得罪了皇帝,只有再从赋上想办法来挽回。于是,决定再写一篇颂扬朱晃的赋来蒙混过关。
徐寅思敏捷,很快就写出一篇《过大梁赋》。赋中有“千金汉将,感jīng魄以神交;一眼伧夫,望英风而胆落。”的句子。前半句,指的是朱晃曾说自己梦见汉淮yīn侯韩信讲授兵法,征战四方所向无敌;后半句指的是晋王李克用是一只眼的残疾人,被吓得望风而逃。这分明是歌颂朱晃,贬低李克用。朱晃读了这篇赋大喜,就原谅了徐寅先前的冒犯,还赏给他上好的双丝细绢五百匹,准他回乡。徐寅这才得以从汴梁脱身,返回家乡。
徐寅经此一难,悟出了“世乱耻登科”的道理,临行时在国子监留诗《旅次寓题》,诗中写道:
胡为名利役,来往老关河。
白发随梳少,青山入梦多。
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
却起渔舟念,hūn风钓绿波。
双科进士不仅是莆田的骄傲,也是福建的荣耀,徐寅刚刚回到莆田,立即被求贤若渴的闽王王审知聘请,做了闽王府的掌书记,成了王审知麾下的重臣。
高元固听得如痴如醉,向大元谦说道:我和徐寅分别已有十五年,现在听到徐寅不肯阿谀事大梁皇帝,却肯俯首为闽王做书记的传奇故事,对这位傲骨铮铮的同窗更加钦佩,恨不能一步跨进福州城。
大元谦道:这样的奇才是凤毛麟角,能和这样的坛豪客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看来此行真是值得。
大元谦和高元固搭乘闽王使臣的官船到了福州,就发现闽国市井繁华,民风祥和,比大梁国的民气高昂得多。他们很容易就找到掌书记徐寅的府宅。徐寅万万没有料到阔别十几年的老朋友高元固会不远千里来访,还带来了渤海的王侄大元谦,自然是欢欣不已,当即向闽王告了假,要陪渤海国客人饱览福州,畅叙友情。
徐寅引领渤海国朋友游览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西湖,这不仅是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因为湖上有徐寅主持兴建的水晶宫。这个建筑是当时闽国形象的标志,也是徐寅引为自豪的杰作。此季正是夏rì炎炎,进入水晶宫,临着水晶案,坐着水晶椅,品着龙井茶,顿觉清爽透凉,又有虾兵侍卫、龙女献茶,宛如到了东海龙殿一般。
高元固端起茶杯,正要饮水解渴,却忽然被那杯上的字吸引住了,仔细一看,那秘sè瓷杯上釉着一首诗:
捩翠融青瑞sè新,陶成先得贡吾吠;
巧剜明月染hūn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
?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再看诗尾处,清清楚楚地落着作者名字:莆田徐寅。
高元固惊喜道:原来竟是徐寅兄的手迹。这秘瓷杯已经是人间瑰宝,再配上这凤鸣之诗,龙舞之墨,就成了三界极品了。这茶我可以不喝,这杯我却要收起来。
徐寅笑道:杯是用来饮茶的,如果杯是极品,那茶必是更极之品。你舍茶取杯,是本末倒置了。你如果喜欢这诗,我可以再抄给你。
高元固笑道:如果这诗离开这杯,就失去缭人心魄的魅力了。我要的是釉着这首诗的杯。
徐寅笑道:那也不必拿人家茶博士的杯,回头我派人到官窑上选一百只送给你,保证和这一模一样。
次rì,徐寅果然派人从官窑上选来二百只秘瓷杯,除了釉着徐寅诗的,还有釉着陆龟蒙诗的。陆龟蒙的诗很特别,是七六字长短句。诗曰:
九秋风露越窑开,得千峰翠sè来;
好向中霄盛沆瀣,共中散斗遗杯。
高元固玩赏着手中瓷杯,赞叹道:徐兄的诗真是有仙人气息。渤海国人得到你的《斩白蛇赋》、《御沟水赋》、《人生几何赋》,都竞相传抄,用泥金写为屏幛。
徐寅惊喜道:这可是当真?我还以为把诗釉在杯上是王婆卖瓜,却不料渤海国朋友早就把它装饰到屏风上了。这太让我感动了!我要亲手再写几条送给渤海国朋友。
徐寅当即挥毫写《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云:国人写得寅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家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因而有赠》诗一首。诗中,徐寅一方面对“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不远千里来“闽中相访”,及其国人对自己作品的厚爱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唐末以来风儒业衰落的忧患。徐寅还特别重抄了一篇《御沟水赋》,因为高元固说这篇赋已经装饰在大元谦王子的屏风上,就以为这篇是渤海国人最喜欢的。
徐寅写罢,说道:承蒙渤海国朋友喜欢拙作,请元固兄把这件手书带回去,随意送给喜欢它的人。
高元固捧着墨迹未干的宣纸,读道:
《御沟水赋》,陆海之中,昆明以东,御为沟而有自,沟注水以无穷。萦紫阁之千里清辞玉洞,泄银河之一派冷入瑰殿,我西都也。地正三秦,天连五纬,不知此水之出,但见斯沟之贵。青芜濯翠兮宵雨霁,红杏飘英兮hūnrì晚。堪歌圣代,浮通其德泽恩波;莫问当时,流破其秦宫汉苑。香彻天涯,先来帝家。假天波而下济,分紫禁以余润,作黔黎之大惠,则禹浚川也,不为己而为人农击壤焉,不荷天而荷帝玉堂金殿兮,知不知敢进刍荛于此际。
高元固惊叹道:太妙了!你把dì dū长安御沟之水,跟黎民百姓的疾苦贯通联系,真是胸襟博大。眼前又见昨rì长安水量之充沛,环境之优美,读来令人心驰神往,回肠荡气,韵味无穷。这样的清词丽句,且是寅兄手书,只能挂在我的堂上,岂能舍得送给别人!
大元谦道:从西湖水晶宫到官窑秘瓷杯,无不彰显闽国生机勃勃的面貌。可谓王气旺盛,官气蓬勃,民气昂扬。请徐大人说一说你是如何辅佐闽王治国的?
徐寅道:也不过就是治国家如烹小鲜而已。比如你烹一盘虾,先要看清是何种虾,有什么营养;再要懂得要用何种调料搭配;还要知道火候大些好还是小些好。然后施烹,必是香美可口。民以食为天。这十几年来,闽王以民之所食为本,修筑长乐海堤,建造十个斗门,旱可蓄水抗灾,涝可泄洪保田,灌溉了千亩良田,确保稻谷丰收,民心自然就欢娱了。
高元固问道:闽王这样深得民心,可比汴梁城的皇帝强得多了。不知徐兄想没想过如何才能把治闽的经验发扬到中原去?
徐寅道:我对大梁国从来不抱希望。朱家父子统治中原,已经使中原越来越凋敝,无论有什么好经验都有不能使朱梁朝廷起死回生。只有让贤明君主取代朱梁,才能使华夏复兴。闽王正在联络蜀王、汉王、吴王,大家一起拥戴越王钱?登基称帝,这样就可以保住半壁江山不被朱梁蹂躏。
徐寅不知避讳,只顾夸夸其谈,却让渤海国来的朋友大吃一惊。高元固暗暗叫道,天下又要出现一个新皇帝了!这真是老天有眼,鬼使神差让我到闽国来探到这件重大机密。大梁国皇帝将不再是华夏唯一的皇帝了,这对渤海国德王大??来说,必是石破天惊般的重要信息。大元谦也在想心事,他想不通的是,徐寅是闽王的大臣,却又鼓动闽王奉越王称帝,这究竟是什么心态呢?
大元谦问道:如果朱皇帝名不符实,徐大人为何不支持闽王称帝,却要鼓动闽王去举荐越王呢?
徐寅道:一般做臣子的都想让自己的主子当皇帝,这样自己就有可能当宰相。可是成功的并不多。因为主子能不做皇帝,还要看天意,要看主子是不是有驾驭天下的能力。闽王自己知道没有做皇帝的实力,所以徐寅才敢劝他举荐越王。
大元谦点头,表示理解和赞同。可是他的内心却涌出了另一种念头。做皇帝要有驾驭天下的能力,做国王也应该有驾驭江山的能力。在渤海国,却偏偏是最没有能力的大??做了国王。现在渤海国四面楚歌,国将不国,是不是也应该由贤能取而代之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