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王国是古代东北亚地区的地方政权,存在二百余年,后来被辽国占领者烧得片瓦不留只字无存,成了后人难以查询的迷踪王国。可是,当你走遍东北亚大地,会深深地感受到她强劲的历史气息,山川河流在传唱着她豪迈的壮歌,世风民俗在显示着她昂扬的烈xìng。因为她曾经有过一位执政五十七年的英明国王,开创了可以与大唐盛世相比美的灿烂明,造就了在白山南北、黑水上下、岭海之间主齐盟执牛耳的海东盛国。他的印记也深深地烙在这片土地上。这位英明国王就是渤海国的三世国王王大钦茂。
二十世纪曾经有一位大人物说过,一左一右的领导就是正确的领导。回首三千年帝王更叠的历史,真的就是这样翻来覆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每位帝王都想做留芳千古的圣主明君,于是就要纠正他前任的错误,而且难免矫枉过正。前面的左了,后面的就要右;前面的右了,后面的就要左。虽然大家都信奉孔孟之道标榜纯粹正统,却没有人能做到不左不右。虽然大家都自认为绝对正确,可是三十年后一百年后三百年后一千年后站在长河浪头回头去看,会看到每个帝王都有许多绝对错误。人无完人,帝王也非神圣,所谓百般英明千种神圣万寿无疆只是当时无法遏制的极端颂辞而已。然而百代帝王毕竟还是优劣分明,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玄烨,这些圣主明君正确多于错误,圣明多于昏溃。后人称颂他们英明是因为他们确实光辉不朽。渤海国王大钦茂是留下盛世伟业的一位国王,也不愧英明称号。
公元七百三十七年,大唐开元二十六年,十月,渤海国二世武王大武艺被毒蛇惊吓而死。武王死得突如其来,死得猝不及防,死得遗憾无穷。二十九岁的副王大钦茂匆忙继位,称渤海国王。武王曾经对高王坚持的诚信国策多有微词,并且矫枉过正,实行了强权政治,对内不断地肃清异已,残酷打击不同政见者;对外不仅对周边小国频繁用兵,而且和中原大国大打出手。王继位,很自然地就要纠正前辈的过份行为,就要实行明显有别于先王的另一种国策。
武王大武艺逝世的当天,以大内相乌知古为首的武朝臣立即到朝堂集合,敦请副王大钦茂继承国王之位。
大内相乌知古率领着三品以上的官员来到上书房,向惊魂未定的副王大钦茂禀道:武王基下突然驾崩,举国震惊。副王殿下当速继大位,以安民心。
大钦茂呆呆地坐在地上,他的左边停放着武王的遗体,右边停放着左相的残躯。他左手抚着父王的手臂,右手抚着岳父的手臂,悲痛yù绝,yù哭无泪,怔怔地盯着乌知古,喃喃地说道:父王死了,左相死了,天塌地陷了,神怒鬼怨了。
乌知古禀道:请殿下振作起来,大臣们都在等着你登基主政。
大钦茂斥责道:你是百官之首,应该知道当务之急是祈祷天地神明保佑政局稳定,不是继位不继位。
乌知古禀道:殿下请听臣一言。正因为大难临头,才更需要国王临位。臣是百官之首,代表百官请求殿下速登王位,主持一切。
大钦茂斥道:你是大内相,不知道自已应该做什么吗?难道设立灵堂举哀,也必须要新王来主持吗?
乌知古禀道:臣已命人布置灵堂神位,请殿下速到朝堂登位,待灵堂布置完毕,即可率百官来举哀吊唁。
大钦茂站起身来,摆手说道:你们先到朝堂去等待吧。我要先到后宫陪伴母妃。
国母贵妃陶美鸾已经得到内侍的报告,知道武王和左相同时毙命,惊恐得浑身乱颤,好半天才发出一声悲呜。贵妃哭出声来,内侍和宫女们都陪着哭,后宫立刻哭成一片。
恶耗传到副王宫中,怀着孕的副王妃张凤仪听说公公大武艺和父亲张雨生同时毙命,顿时惊得昏厥过去。副王宫的内侍总管孙力士急忙把一碗凉水向张凤仪脸上泼去。张凤仪一声哀鸣苏醒过来,还来不及放声哭泣,就已经腹痛yù裂,满地翻滚,抱着桌脚大呼救命。孙力士大惊失sè,跌跌撞撞跑去传御医。
御医急忙赶到副王宫,略一诊脉,就叫道:快准备热水新帛,王妃要临盆了。
副王宫中的内侍和宫女们就在孙力士的指挥下,跑出来跑进去的忙乱起来。
正在两宫乱作一团的时候,大钦茂来到后宫来向母亲报丧。
大钦茂见母亲已经悲伤yù绝,便扑上前去向母亲哀告道:父王不幸驾崩,已是飞来的横祸。母妃要再有个好歹,让儿臣如何能撑住大局。请母亲节哀,帮助儿臣抚政安民,渡过难关。
陶美鸾抱着儿子痛哭道:天哪,这究竟是怎么了,转眼之间你父王就没了,你张大伯也没了,这不是老天要毁我国祚吗?
大钦茂跪在母亲脚下,禀道:就算天塌下来,也必须有人顶着。百官在朝堂集合,要求儿臣即刻即位主持一切。儿臣不敢自作主张,特来向母亲请教。
陶美鸾听了这话,立即忍住哭泣,说道:天不可一rì无光,国不可一rì无主。大臣们的提醒非常及时。你快扶我起来。我要送你去朝堂登基即位。
大钦茂扶着母亲刚刚走过丹凤门,忽见孙力士跑来,脸上泛着喜,却又装作悲,向副王禀道:恭喜殿下,王妃刚刚生下个小公主。
大钦茂怒喝道:举国大悲,您还敢来报喜,不想活了吗?
孙力士叩头道:奴才该死。刚才王妃生了小公主,奴才不敢不报。
陶美鸾停下来问道:你是说副王妃生了个小公主,她们母女平安吗?
孙力士禀道:回禀贵妃娘娘,副王妃母女平安。
陶美鸾道:你们好好照应着。副王登基之后再去看望她母女。
贵妃陶美鸾和副王大钦茂来到朝堂,见百官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正静静地等待着王室的决定。
陶美鸾被大钦茂扶到王座上坐定,忍着心中的悲痛,镇定地向百官宣布:武王驾崩了。本宫宣告,按武王生前遗教,大钦茂立即继承国王大位,号称渤海国王。请大内相乌知古主持新王登基仪式。
乌知古走到御案下面,向上叩头道:请王基下就座,请太妃回宫。
陶美鸾把儿子让到王座上,说道:恭贺王登基。哀家告退了。
大钦茂欠身说道:谢太妃。请太妃回宫。
乌知古待陶美鸾退出,大钦茂重新就座,再带领百官跪拜欢呼。
渤海国第三任国王王大钦茂登上王位。他和他的前两代国王一样,是渤海国的国王,同时又是大唐渤海郡的郡王。他们关起门来自称国王,在对外交往中又自称郡王。他的祖父高王大祚荣是开国君王,武功盖世却不迷信武力,崇尚诚信政治。他的父亲武王大武艺是参加过开国战争的二世国王,认为只有强兵才能立威,崇尚强权政治。王大钦茂和他的前两代国王最大的区别是,他接受过大唐崇馆的正规教育,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儒家弟子,是胸怀大志沉着稳健的治世奇才,是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开明君王。他目睹了父亲武王强权政治的成与败,也深思过祖父高王诚信政治的利与害,认为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缺。所以王大钦茂登上王位,立刻就显示出与先王的不同,发挥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揭开了渤海国的盛世时代。
通常新君登位,第一件事是给后宫正名,给王亲晋爵,给百官加封,以便名正言顺地建立新的朝纲秩序。王大钦茂登上王位,既没有按照贯例给母亲和妻子正名晋封,也没有调整百官职务,而是立即发出三道敕命。
王坐在王座上,双手扶案,身体微倾,目光烔烔地望着他的武百官,威严地发出第一道教命:百官听着,孤王登基,有三件大事要立即办理。一是紧急命令大元帅张休停止南征,二是派人迎接三爷爷大野勃回京辅政,三是派遣使节向大唐皇帝上表请求册封。三省六部速按王教执行,不得迟误。
这道新王教下达之后,百官愕然,满殿震惊,反响强烈。
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是大内相乌知古,他忧心忡忡地奏道:基下初登大位,按例应该先晋封太妃和贵妃,再任命三省六部大臣,然后才能颁布敕命。请基下循例而行。
王坚定地说道:大内相见过国王和左相同时去世的先例吗?面对史无前例的局面,就要有空前绝后的对策。例行的事情迟早都可以办,紧迫的事情必须立即办。三省六部统由大内相来协调,速将敕命贯彻下去。
代理右相乌召度第二个出来发言,他满面忧愁地奏道:基下敕命停止南征,可是两国交兵,如同两虎相搏,先失战机者必败。新罗国已经剑拔弩张,北窜之势如同箭在弦上。我军此时撤退,敌军乘势来攻,岂不成了恶狼追羊狂涛漫沙?
王面带怒sè,很不耐烦地斥道:孤王说过要撤兵了吗?停止南征并不等撤销防御。张休绝不会提出你这样愚蠢的问题,他知道该怎么做。你们还有问题吗?
百官应道:臣等遵教。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