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段?出山


本站公告

    且说王允持着圣旨两处(皇甫规和张奂)“扑空”之后,到得武威,没有去寻段?,而是直接来到刺史府,找凉州刺史耿鄙。

    此时,耿鄙已经接得灵帝圣旨,受命统领凉州六郡人马兵发西凉,剿贼平羌。旨意中,灵帝特别叮嘱耿鄙,要其重用“凉州三明”。

    耿鄙接得圣旨之后,在心理上是有些排斥情绪的。因为“三明”虽然现在只有“一明”(段?)在武威,但“三明”在凉州的威望及业绩却要全面盖过他耿鄙这个刺史,尤其是在军中!

    为此,极其想靠此次西凉之乱证明自己能力的耿鄙,却没想到小皇帝又把三个“老家伙”搬了出来。不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想通过“三明老迈,不堪重用”这个理由将灵帝敷衍过去的耿鄙,却是错打了主意。

    因为王允这个“三明”的推荐人,竟亲自作为朝廷的“观察员”,来到了武威。而且王允一到武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教耿鄙将段?召来。王允要代帝宣旨,令段?平羌。

    段?很给面子,没有“卧病在床”,也没“寻徒远游”,而是老老实实的在家中颐养天年。闻得刺史大人来召,段?即到。

    见到大名鼎鼎的段?后,王允算是有了几分宽慰,毕竟“三明”是真不好找啊!王允向段?宣读了灵帝的旨意后,段?领旨谢恩,并且向作为特使的王允表达了决心,打算发挥老将余热,再次大干一场。

    “老臣愿意作为前驱,进兵西凉,剿灭边章,扫平西羌!”

    闻言之后,王允大喜,觉得自己给灵帝的建议总算是收到了一点成效,便即转头看向耿鄙,打算看看接下来耿鄙的行事。

    清朝有位雍正皇帝,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因为雍正当皇帝当的并不十分“名正言顺”(雍州继位为帝一直是个“谜”!),官方和民间的说法和谣言有很多,所以雍正在登上帝位之后,成了一名比较“严格”(对手下的官员“狠”,对自己的兄弟手足更“狠”!)的皇帝。为此,在雍正朝当官是十分不易的。不过,有一个“草根”出身的官员在雍正朝当官,却当得风生水起,这个人便是李卫。

    李卫作为一个“大字不识一筐”的市井小民,却在“严格”的雍正皇帝手下干得如鱼得水,这是为什么呢?我借用李卫做钦差往“某地”赈灾时,对当地官员说的一句话来解释,相信大家便能理解了!

    “大家问我来这吃不能吃、喝不能喝,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很简单,赈灾!不过,不是我想赈灾,是陛下想赈灾。我是给陛下办事的,为此陛下高兴了,我才会高兴,我高兴了,你们这些人才会高兴;你们要是不尽心办好自己的事情,惹得陛下不高兴,怪到我的头上,那你们便都要跟着倒霉!我说得够明白了吗?”

    多直接的大白话,拿到今天来说,肯定很多人会说李卫不够“含蓄”,但正是这句“实话”却让“某地”的赈灾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教官员们上下一心,把工作做得又好又快!

    而李卫这句话也将“皇帝――钦差――地方官”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再明白不过。作为万金之躯的皇帝,扮演的角色永远都是幕后主使,皇帝办事主要靠得是“如朕亲临”的钦差大臣。于是,钦差们便成为了皇帝的手和眼。“手眼通天”这个成语,最早就是用来形容钦差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官们为了要让“深居简出”的皇帝,知道自己的政绩和业绩,便要乘着“手眼”驾临的时候好好表现,并将“手眼”当成“亲爹”一样尊敬!

    深明此中道理的耿鄙见王允看向自己时,便已明白王允什么意思了。因为对于此次启用“三明”之事,耿鄙也听说乃是皇帝近臣王允的意思,所以四品大员的耿鄙不敢得罪作为六品官的“亲爹”王允,当下对段?说道:“君侯,您作为我凉州的军神,一生未有败绩。此次西羌来势汹汹,若使您为先锋,稍有闪失,恐于我军士气不利。故我想留您在中军,参赞军机,以为后合,不知您意下如何?”说完,耿鄙没有看段?,而是看向王允。

    王允根本不懂打仗,就连最基本的“前驱”“后合”都不甚明白,所以王允又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段?。

    段?一生为将,之所以能够百战不殆,靠得便是军纪严明,如今“刺史大人”教自己“参赞军机,以为后合”,段?怎敢有异,便即俯身施礼道:“老朽谨遵刺史大人之命!”

    王允见段?点了头,便即冲耿鄙点了点头。于是,段?随征西羌的事便算定下了。

    相信看了王允、耿鄙、段?三人的对话和表现,大家都会觉得这三人有“病”。本是耿鄙向段?询问意见,不想却变成了耿鄙先问王允,王允再问段?,段?告诉王允,王允再示意耿鄙。这种“脱了裤子放屁”的事在今天来说,十分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尤其会令社会出现“不和谐”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说,这种做法是适时存在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它牵扯到很多官员的荣辱升迁。为此,封建主义制度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才会被摒弃和淘汰!

    耿鄙为了向王允表现出自己“雷厉风行”和“上传下达”的工作作风,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便即将出征的事宜全部准备完毕。第四日,耿鄙尽起六郡兵马,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往西凉杀来。

    因为“三明”早年对阵西羌时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使西羌这些年来变得异常“老实”。在过于和平安逸的生活中,造就了很多过于“天真”的官员。耿鄙认为自己“天兵一至,贼众必然四散”。为此,耿鄙在排兵布阵上耍了一点“小聪明”。

    耿鄙没有按照先前的约定把段?放在中军参赞军机,而是真的让段?去当了“后合”,把段?放到了后勤部队中,让其协理“押粮运草”的事宜,并美其名曰“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吃饭的事是军中最重要的事,老将军担此重任,肩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啊!”。

    闻听此言之后,完全不懂“兵事”的王允,还真以为耿鄙是真的重用了段?,表示出相当大的满意。大家可能会问,王允为什么会如此“白痴”呢?这就要赖王允的“师傅”只教了他“韬”(亦可称之为“官场玄机”!),却未教他“武略”。这是为什么呢?我将在下一部的开头,再给大家回忆一些诸如“丁(丁原)王(王允)学艺”和“雁门喋血(此部之中,会有所提及)”一类的往事,用以解释其中的原因。

    不过,深知兵事的段?却参透了耿鄙的心机。段?终于明白自己这“旧人”,现在报国已然无门了。虽然朝廷说要重新重用自己,但就目前“现官不如现管”的形势来看,自己还是被耿鄙架空了。

    不过已经“知天命”的段?再也不是当初那与张奂“对骂”的“傻瓜将领”了!段?很从容很淡定的接受了耿鄙的安排,本着“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搬到大厦不骄傲,搬到毛楼不气馁”的精神,老老实实的去给耿鄙当起了后勤部长。

    当然,段?能如此安心也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他可往后勤部队中亲自观看指导自己的两个“得意门生”行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