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烽火扬州路(三)


本站公告

    洪熙官和方美玉率军出城后,永历却反而有些担心起来,方美玉年纪大些,也不过二十岁,洪熙官更是只有十六岁,让两人统率一千人马,深入清军后方,是不是不稳妥?

    虽然永历很担心,但是洪曜却对自己的儿子很有信心,即使是方孝玉也是如此。OOOm

    旁边桌上有人哀叹道:“胡兄,清军围城有一个月了,咱们的生意也断了,以后可吃什么啊?”

    “对啊,你说打什么仗啊?以前的日子不是挺好吗?大清朝虽然对咱们苛刻点,起码咱们能做生意不是?可这一打仗,将来南北交通就得断绝,我的生意就没了,将来得去喝西北风啦!”另外一个接话道。

    突然,另外一张桌子上的人“啪”的一拍桌子,厉声道:“你们说的这叫什么话,大清朝?大清朝给你什么了?除了交不完的税,就是官老爷们不停地敲诈勒索,你往北边去做生意,你少吃八旗大爷的亏了?记住现在是大明朝,别整天提大清,大清的,听着就烦!”

    也许是这张桌子旁的两人自觉理亏,却并不敢反驳,只是不住地哀叹道:“哎呀,这仗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永历问道:“二位仁兄,我想问问,你们说大明能赢得了吗?清军可是十来万人马呢!”

    那两人看了看永历,没看出永历有什么异常,其中一个说道:“大明能不能赢,我不知道,反正清军是赢不了,就那个叫穆里玛的家伙,在北京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八旗贝勒,不就是有个好大哥鳌拜吗?让他来领兵打仗,肯定赢不了!”

    “看来仁兄对北京很熟啊?”永历问道。

    “我是做茶叶生意的,以前北京城有八家茶馆是由我来供货的,可是现在——”那人答道。

    永历心道:原来他是做茶叶生意的,扬州是连接南北的商贾大府,城中有很多商人,比如永历熟识的吴定山、李福通、钱雨时等人虽然不是扬州人,但在扬州却都有宅院,将这里当做自己生意的。Om回味库在这里能碰见几个商人,也许是他们没来得及出城,或者因各种原因没走了。Om

    “一切都会好的,只要大明能打胜,以后的生意还是很好做的!”永历出言安慰道。

    “可是大明打胜了,能立刻打到北京去吗?我的生意是没指望了!”那个茶商一边说,一边摇头。

    永历终于知道商人们担心的是什么了,原来是害怕自己将来没有生意可做。如今江南一代商贾繁荣,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做“田舍翁”,而是将经商当成自己的主业,以学做“陶朱公”。

    可是当战争发生的时候,势必要波及他们的生意,使他们失去收入的来源,甚至是坐吃山空,因此这些商人们能不抱怨吗?

    但是商人们的赋税是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永历的心中,将来的大明以“工商”为立国根本,“民富则国强”,而要“民富”,首先就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建立新式工厂,对海外进行贸易,进而拓展海外“殖民地”,以商养战,以战拓商!

    现在因为扬州被围,商人们满腹怨气,这是永历不想看到的,“新大明”需要他们支持。

    想到这里,永历说道:“不能和北方做生意只是暂时的,而且我听说了,大明朝廷要颁布‘通海令’,允许商人与海外进行贸易,要是这样的话,仁兄你还担心没有生意做吗?”

    “啊,是真的吗?”茶商兴奋地叫道。

    当永历点头后,茶商的同桌颇有些遗憾地说道:“我是做‘土地中人’的,与西洋人做生意,看来是没我的份咯。”

    永历摆下手,说道:“谁说没你的份了?也许你可以出洋,去和洋人们做土地生意,比如在婆罗洲吧,婆罗洲你知道吧?”

    那人点点头,说道:“婆罗洲我当然知道,我有一个远方堂弟就在那里,听说有好大一个庄园,不过就是经常被红毛鬼和蛮夷土人欺负,我可不想去那里遭罪!”

    “那要是大明将来把红毛鬼赶走,疆土开拓到那里,你去不去?”永历再次问道。

    “去,当然要去啊!只要有钱赚!”那人高声叫道。

    “真要是那样的话,我就去找‘江南商会’的几个老兄弟,合伙做条大船出海,将华夏的茶叶卖出去,然后将海外的稀罕物运回来,这一来一回,几十倍的利,想想就让我睡不着觉啊!”茶商摇头晃道。

    “你先别得意,眼前清军正在围攻扬州,要是他们杀进城来,二十年前的惨事不又得重来一回,你我焉有命在啊?”另一个人有些恐惧地说道。

    “呃”茶商被浇了一盆冷水,神情有些恍惚,先是失落,然后语气坚定地说道:“清廷可恶,禁海不说,就是平时的生意也是诸多限制,就说大运河上,从扬州到徐州,竟然有十几个关卡,每个关卡都要课以重税,真是不让人活了,还是大明好,没听说有加税的事,所以说这仗必须大明赢,赶明儿,我就把我的两个儿子和三个侄子打发到城墙上去守城,就是全拼死了,也不能让清军入城!”

    没等永历说话,刚才拍桌子的那个人又是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不过这次他却叫起“好”来,他欢喜地说道:“咱都是大明的子民,就应该为大明杀身成仁!”说着,他扯开自己的衣服上襟,一块绷带露了出来,上面还渗出了血迹,他指着自己的伤口,又说道:“看见了吗?这是我在城上搬石头砸清兵的时候,被清兵射中的,我大难不死,所以说大明肯定能胜!”

    听到这人的狂言,有个茶客忍不住了,哂笑道:“啊,你老皮可是真皮厚,你不死,大明就能胜?你以为你是靳侯爷,还是黑伯爷啊?或者你要是年轻几岁,与小将军方大人和马大人比一比也行,就知道说大话!”

    “什么?我说大话?我敢上城打清兵,你敢吗?”

    “有何不敢!我晚上就去城墙,打算把自己那百十斤肉交到那里了,到时候你要不要一起来啊?”

    永历没想到两人竟然较起劲来,不过这正好说明扬州城的“三教九流”都是心向大明的,只要有他们的支持,清军肯定打不进扬州城。

    “各位,各位,不要吵,我们有一份力,尽一份力,城上也许不缺人守城,但是石头可能快用光了,咱们还是想想办法弄些硬家伙运到城墙上,也好能多砸几个清兵的脑袋。”永历趁机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打算。

    “不就是石头吗?我回家把家里后院的假山石拆下来,砸成小块,运到城墙上。”有人如此说道。

    “假山石不太硬,易碎!我家有些盖房子时候剩下来的石头,正好可以用来砸人!”茶商说道。

    “你那点石头哪够啊?我回家,把我家的外墙扒了,还有几十块大石阶,一并送给明军!”那个“土地中人”说道。

    “还有我家!”

    “还有我——”

    茶馆里的人纷纷高声嚷道,恐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要为守城出力。永历看到这个情景,喜在心上,什么叫做“众志成城”,就是将所有人团结起来,组成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民心可用啊!”永历暗自说道。

    突然,“轰,轰——”城外传来十余声轰鸣之声,永历知道这是明清两军又在进行炮战了。可就在这时候,一队明军出现在茶馆外边,为首的是马云,急匆匆地带人冲进茶馆,将四周监视起来。

    进了茶馆,马云赶紧面向永历半跪下,说道:“启奏陛下,清军开始攻城了,晋王请陛下速速回去。”

    永历还没答话,茶馆内的茶客们全都傻眼了,瞪着眼睛,张大了嘴巴,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永历也不管他们,向马云点点头,然后就与洪曜一前一后走出茶馆。

    后来茶馆里发生了什么,永历不知道,但是一个时辰之后,有大批的石头被运到城墙上,都是扬州百姓送来的,甚至其中有很多是建房用的砖瓦,不过被方孝玉劝说运了回去,石头更用了,何必再用砖瓦。

    永历知道此事后,对李定国说道:“此战,我大明必胜!”

    (感谢大家的支持!请多多订阅,多多投票!)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