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烽火扬州路(二)


本站公告

    满洲八旗能“骑马”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治天下还是需要汉臣,所以在清廷之中,一半以上仍是汉臣,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官僚机构越来越庞大,而其统治则越发稳固。OO所有小说由网友收集

    范文程和范承谟父子算是清廷汉臣中的翘楚,被恩宠两代,对清廷也可谓是忠心不二,鞠躬尽瘁,所以深得清廷的信任。

    这次北方清军大举南下,势要扑灭大明的燎原之火,范承谟临危受命,跟随穆里玛随军来到扬州,充当他的参军一职。在初战失利后,清军损失达五千余人,范承谟总结后,认为守城明军的大炮过于犀利,而清军的大炮却因射程的原因,只有挨打的份。

    于是范承谟向穆里玛提议,趁夜色在扬州城北门外,修筑一座土山,到了超过城墙的高度后,将大炮运到土山之上,居高临下轰击城墙。并且还建议修筑土山,就由扬州城外的百姓来做,以防明军的大炮轰击。

    穆里玛听后,马上采纳了范承谟的计策,让军队四处抓捕百姓,然后在夜间修筑土山。当明军发现,向城外开炮的时候,穆里玛还无耻地派人向城内喊话,说是城外运送土石的都是百姓,如果不想误伤他们,就不要开炮。

    被清军抓来的百姓起码有上万人,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城北的空地,有肩扛扁担的,有端着木盆的,甚至有的用衣服包土的,任何人都必须干活,有人停下,监工的清兵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鞭子,想要逃跑,就得把脑袋留下。

    靳统武、黑山等人看到清军如此狡诈阴险,又急又怒,黑山下令马上开炮,却被方孝玉制止住。

    方孝玉说修筑土山的都是老百姓,如果明军开炮,死伤的多是百姓,大明却要丢掉扬州的民心,如此一来,扬州必将不保。

    听到方孝玉之言,靳统武和黑山都认为言之有理,便没有炮击城外,直到土山一点点的被加高到十余丈,超过了城墙,然后清军才放走了百姓,大模大样的将大炮推上土山,开始炮击扬州城。

    因为新式大炮的仰角原因,明军的大炮并不能打到土山的山顶,所以城上的明军只有挨打的份。HweiOm

    当永历顺着台阶走上城墙,有人大喊道:“陛下驾到,都赶紧跪下!”

    永历连忙摆手,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影响到城墙上的每一个,这里毕竟就是战场,清军随时都可能攻上来。HweiOm回味-

    “都不要跪,注意城外清军的动向!”永历下令道。

    城墙上不但有明军士卒,同时还有许多百姓,不过都是男人,正帮着运送军械、石头等守城用具,他们从来没见过永历,当知道竟然是大明皇帝亲自上城来巡视,都变得激动万分,尽管皇上发话不让他们下跪,但是仍有很多百姓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

    永历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人群之中,急忙走了过去,双手将他扶起,说道:“老人家,你辛苦了,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快些下城回家吧!”

    老人一听,浑身颤抖,欲言又止,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道:“万岁爷,老儿挺得住,可不能让清兵打进城啊,当年我就是从扬州跑出去的,没被清军杀死,可是我的妻儿啊,全都惨死在清兵的手里啦,呜呜——”

    永历听后,明白这位老人肯定就是当年“扬州八清军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扬州人,当年恐怖的记忆,让他害怕“惨剧”再一次重演,所以才不顾自己老迈的身躯,毅然来到城上,参加对清军的防守。

    “老人家,朕谢谢你,你不愧是大明的子民,不,你是大明的国民!”永历高声叫道。

    老人虽然不懂“国民”的意思,但也知道这是皇上在夸奖自己,作为一个“草民”,能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并且被皇帝的金口夸奖几句,真的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万岁爷啊,能和您说话,老儿我就是死啦,也知足啦——”说着,老人竟然向后倒去。

    永历一看,知道这位老人可能是激动过度,暂时出现晕厥,于是赶紧吩咐人将他扶走,找郎中诊治。

    安抚完百姓,永历走到城垛后,举目观瞧,看到城北的平原上,从东到西是一望无际的帐篷,正中中军大营的帐篷较大,两边的帐篷却很小,而且能依稀看到清军中军大营中一块空地上有很多人围在一起,中间有两个人正在“跤力”。

    永历知道“跤力”是蒙古人最喜欢的一个游戏,不需要任何工具,只要两个人手挽手,通过比拼力气,将对方弄倒就算赢。

    如今在打仗,穆里玛却有闲心玩游戏,永历不得不感叹这位“八旗大爷”心大的就像个“盆”似的。

    忽然永历又看到左侧清军大营,有一队清军从大营的东门出去,人数并不多,应该在千人左右,而且多是步卒,应该是绿营兵。

    “他们是去做什么?”永历自语道。

    方孝玉一直站在永历身边,他闻听到永历的话,便答道:“回禀陛下,微臣猜测那队清兵可能是去抓捕百姓,附近的村庄已经没人了,他们得去很远的地方才能抓捕到百姓。”

    “他们抓捕百姓,是不是想要故技重施,再修筑一个土山啊?”永历问道。

    “清军屡攻不下,又不能对付咱们的大炮,所以他们想要在外城墙那里重新修筑土山。”方孝玉答道。

    永历又看了看城外,眯着眼睛说道:“难道你们就放任他们去祸害老百姓吗?”

    方孝玉赧颜以对,说道:“回禀陛下,城中兵力空虚,我们出兵以后,担心清军会乘机攻城。”

    “趁机攻城?城中几万人马,分出几千出城袭击清军的后方,扰乱他们得粮道,解救百姓,难道说清军把扬州围得铁桶一般,你们出不了城吗?”永历大声斥责道。

    方孝玉低着头,好半天没有说出话。其实此事并非方孝玉的责任,早在进入扬州的时候,他就提出派一支军队深入清军的背后,袭击各个府县,偷袭粮道,让穆里玛难以专心进攻扬州。

    但是方孝玉的提议,却被靳统武和黑山双双否决了,他们认为明清两军兵力悬殊,而且明军不善于野战,更不应该分兵出城,应当依城固守才是。靳统武和贵为大明的“爵爷”,又分别是“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军团长,而方孝玉只是黑山的副手而已,所以在两位“爵爷”决定以后,方孝玉也没有权力再更改。

    此时靳统武和黑山都站在永历的周围,见到方孝玉因自己的疏忽而被训斥,而且方孝玉并没有说出是自己的错误,全都心存感激,急忙替方孝玉解围。

    “陛下,都怪臣等疏忽了,请陛下责罚!”靳统武和黑山一起说道。

    永历摆摆手,说道:“现在罚你们有用吗?还是想想亡羊补牢的办法吧!”

    方孝玉想了想,说道:“请陛下让臣领一支兵马出城,去解救扬州的百姓!”

    众臣本以为永历会答应,但是永历还是摆了下手,说道:“你不能去,朕已经有人选了,也该让他俩试炼一下了。”

    永历所说的人选,方孝玉马上就猜到了,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洪熙官和方美玉。永历早就说过让他们二人成为领军的大将,方美玉在湘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带兵打仗,但是洪熙官却因为始终在永历身边,而没有得到过真正战场的锻炼。

    这次永历亲征,就是想要洪熙官能上阵杀敌,虽然洪熙官才十六岁,但以他的身手在战场上自保绝对没有问题,所以永历已经下决心让洪熙官独领一军,为将来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做准备。

    接着,永历下旨,任命洪熙官和方美玉为“游击将军”,率领一千人马出扬州,迂回到清军的后方,目的解救被清军残害的百姓,袭击清军的粮道,在清军不备的情况下,可以进攻清廷控制的府县。

    永历为了加强洪熙官所领的这支人马,特意调拨一百火枪手给他,并且指令,让他们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之下,可以随意攻击清军。

    有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永历可不想因为自己的胡乱指挥,而使洪熙官和方美玉畏首畏尾,而施展不开,就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吧!

    (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鸣谢——剑轩一地震,图书馆斗士,悼武华夏,还有蓝美女!请大家多多投票,尤其是月票,根本没几张啊!)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