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处生一样的地方


本站公告

    说到这礼仪,阎肃很是头昏。要说这大唐开放吧,这府内上下明显尊卑有序,这些个繁文缛节天天都要做天天都要守,比如每到初一、十五还特隆重的要给爹妈跪拜稽首。说思想保守吧,也没见着谁象后世的清王朝那样动不动就相互作捐叩头,满嘴的奴才主子。

    最让阎肃新奇的是这上上下下年轻女性的穿衣打扮,多少有点后世摩登时代的特性。有坏也有好总之阎肃还是比较能适应的。

    来到了后堂,也正好今日是旬假,阎父没有出早期,也没有去刑部或将作监当值。经过老两口一夜的思索商量,最后阎父还是答应了阎肃出府的请求。但是今天不能先去西市,不但这样为了以防不测,阎父还特意嘱咐了从府上带两个壮汉随同一起出行。

    虽然暂时不能去西市,不能去茶馆一探究竟,但阎肃见老爹最终同意了自己出府,心里还是比较期待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阎父吩咐了去时要带两个“保镖”随行,这阎肃更是没意见了,他可不指望自己老爹会把“宝马车”拿出来给自己游玩长安用。听完政治教育阎肃高高兴兴的赶往自己“老窝”,去找小五安排出府的事宜。

    到了后院,小五早就赶来了,别看小五才八岁,那个头也是同龄中的佼佼者,生得更是一副虎头虎脑的。每天大清早天没亮就被他老子强制性的赶出来拉练了,后院那块空地基本上成了他的专用校场,阎肃经常能看到小五在那里舞枪弄棒耍棍花什么的,有时看得阎肃也是一阵手痒痒。

    小五见阎肃来了,忙赶上前去招呼着。阎肃把出府的事告之了小五,并让小五先去找两个看起来凶悍点但其实却是老实巴交的下人来,准备一起出府。小五一听可以出府转转,也高兴这都多少天了,若一直这样呆在府里那不闷得慌。赶紧跑回了自己西院,把要出府的事跟自己老子讲了,随便按阎肃的标准要了两个人。不一会儿人就选好了,还多选了一个,一共三个,给小五带上。

    陈老爹也怕啊,自己儿子必定年龄小不中用,这回要是再出什么蒌子,他是没脸见阎父了,所以多安排了一个。小五听了自己老子啰嗦的交待了半天,最后兴致勃勃的就带着这三个保镖去找阎肃汇报情况。阎肃呢,他的真正想法其实也就是出去转转,随便看看,感觉一下环境。心里也没打算跑多远,再说了这大热天的也跑不了多远不是,能把东市大概的逛一遍就算不错了,就坐在亭台上等着小五去拉人。没一会儿就看到小五领着好几票人从长廊西边赶来了。那架势跟古惑仔上镜一样,就差手里没配套的家伙了。

    刚一走近,小五就开口喊了:“少爷...你看见这几位大哥成么。”

    阎肃抬头定眼一看,我的个神啊,这都是从哪儿找来的,瞧这三位这模样,个个长得跟张飞李逵似的,这可都是好几百年才难能出一个的天生强盗贼寇脸。也许注意到自家小郎君在打量自己,这三人里就已经有两人在哆嗦了。好家伙真是人不可貌相,不过阎肃要得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带出去才有拘束力,才放心自己才好控制。

    一边打量着一边噜嘴说道:“行...那就麻烦几个大哥了。”一听这话,三人连忙表示不敢当。

    人也齐了,天气也不错,日子也吉利。阎肃也进屋换好了素服出来了,估摸着也差不多能出发了。阎肃就问起小五来,府上可有纸折扇之类的东西没有,去取一个来。

    起初小五一听就纳闷了,这几个大男人出门还带什么扇子,没办法就跑去书房操了一把扇子。说到扇子阎肃只是想看看顺便证实下,这如今大唐贞观年间是否真正流行有纸折扇。如果有带着一路上也好有个纳凉的工具。不然在大街上狂甩袖子那可是会被人鄙视的。

    见小五拎着一柄精致的羽扇回来了,就郁闷了。要的是纸折扇,结果给弄了个羽扇来,拿着这玩意上街,后面再跟着一邦长得奇特的土匪保镖,那不得把人酸死。于是就问小五:“小五...府上就没有别的扇子了么..纸折扇有没有?”见阎肃一脸茫然的问自己,小五就再委屈了:“少爷...现在府上就这两种扇子,团扇太大,出门不好拿,所以就取了这羽扇来...”

    阎肃心里是很清楚的,目前来说是的确没有纸折扇的。也不是没有,有是肯定是有的。只是现在还不流行,至少长安城还没出现。要说到这纸折扇,阎肃就气愤了。

    在后世因为那些个所谓的砖家拿不出所谓的证据,纸折扇就硬生生的成了日本人的发明。据说第一把折扇是用日本的桧树薄片缝制而成,也因此称为桧扇。后来纸发明了,就改为纸质的扇面。在日本平安时代初期,当时的大唐是唐德宗贞元年间也就是公元约794年,便有了纸折扇。据《西宫记》(一本日本仔意淫的史书,里面把日本夸得跟当时大唐一样强盛)记载,平安初期,每逢夏季,宫廷贵族赐予侍臣一柄折扇,折扇成为宫中活动时侍臣携带的物品之一。

    后来宫廷女子也受其影响,经常拿把折扇,作为身边的装饰品。也就在平安时代,日本的纸折扇通过贸易途径传入中国。并由当时的遣唐使赠于大唐皇室,到后来明、清才开始盛行。其实这些都是歪理至少阎肃这么认为(虫虫爸也这样认为)。

    大家都知道最早的扇子是“五明扇”史料有记,由华夏始祖舜所制是权位的一种象征。在后来的千百年里由于竹制品与纸制品的大力发展,各朝代相继出现了折扇、羽扇、绢扇、葵扇、篾丝扇。其中由以羽扇和绢扇最为流行。

    扇子与古代中国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古代中国更是制扇大国,很早以前就已经将扇子远销海内外。早在日本遣唐使来大唐之前,汉时的岭南地区就已经有竹制或木制折扇出现,只是当时还没有流通于社会或上层社会。到后来唐玄宗时期才开始有地方用绢代替纸做扇面制成贡品进贡于宫廷。

    其实了解李白的人应该知道,唐明皇赐扇子的典故,说玄宗曾赐过一把绢扇给李白,并亲笔提字(有人说赐的是金牌不是扇子)。能被称作绢扇的有两种一种是折扇,另一种是团扇也就是方扇。说到这儿,可能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先不论玄宗是怎么如传说般礼遇李白,这是真假且不论。

    作为一个大唐国君玄宗会随随便便弄一把团扇赐给被时人称着诗仙,自己很看重的李白?还亲笔提字?当然更不可能是别的象羽扇、葵扇之类的。也只是绢制折扇才有可能被李白当作“挽入袖中珍宝”带离长安,这毫无疑问,中国扇子扇子至今有近3000年的历史。比那个什么平安时代早不知道多年。

    还有造纸、制绢这些如果不是遣唐使将技术带回日本,试问他们又怎么能做出绢折扇、纸折扇,还说什么赠于大唐,就算当时的唐德宗贞元年间被“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祸害开始走下陂路,但至少就当时的国力而言也远比当时《西宫记》所记载的日本强盛。进贡就进贡非要说成是贸易赠于,那畜生一样的鬼地方有什么好东西值得当时的唐王朝去贸易的。

    还有就是关于史料的记载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历史的记载是有一点的规则与取舍性的,象这些事在历史上又有几位史官会去认真记载。扇子是怎么做的,用什么做的。谁有这闲功夫去独立写这个,就算记下了。象这些琐碎也迟早会被历史变成尘埃,这是必然的。

    可正是因为没有明明白白的文字记载出处,所以纸折扇就成了日本人的发明,这也就是文化大国的悲剧。当然也不得不说这号称大唐学生的日本,当年也的确藏得深,表现得比谁都顺从,以至后来反过来咬得也是最狠的一个。这些阎肃都清楚,也很清楚。不屑是没用的,现在没那个力量,但以后或将来如果有力量有可能那肯定是要去好好折腾一番的必需的。

    没有看到纸折扇阎肃是有点失望,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现在没有不代表他来也没有。这不急也不要紧,反正那物件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只要是个手艺人,稍微一指点就能做出来。离小日本进贡还有一百六十几年的时间怎么弄都来得急。

    看了一眼一脸怨妇状的小五,每次阎肃见小五这表怀就觉得很搞笑,连忙上前笑着说道:“没事,小五,没有就算了。我就随便问问,“来此够”...咱出发。”说罢伸手搭在小五的肩上,也不管小五是个什么的想法,就这样勾肩搭背的拖着步子就往前院赶。后面赶跟着三可扮演江洋大盗的人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