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六 封妃(一)


本站公告

    “轩儿,怎么许久不进宫来?如果不是我派人宣你进宫,只怕你还不肯进宫来看我这老太婆?”太皇太后嘴里虽然这样说,可脸上早已挂上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临川王自幼由太皇太后抚育,因此太皇太后与他之间祖孙之情甚笃。如今太皇太后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孙子,心中自是高兴。

    临川王恭恭敬敬的在跪垫上跪了:“请太皇太后娘娘安。”

    太皇太后一把拉起临川王,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了。

    临川王低着头,默不作声。

    太皇太后又问道:“怎么了?”

    临川王迟疑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不是孙儿不进宫看太皇太后娘娘,是陛下不准孙儿进宫。”

    “陛下?”因临川王每每提到楚晔,都以“皇兄”相称。如今变了称呼,太皇太后自是心疑。

    “陛下说了,‘皇家没有所谓的兄弟’。”

    太皇太后听了,不由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皇家的兄弟之间终究是摆脱不了相互猜忌的命运。

    半晌,太皇太后才说道:“轩儿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也当以子嗣为念,免得太妃悬心。我见大司马的三女不错,容貌、才德样样出挑……”

    临川王不等太皇太后说完,就接口道:“孙儿不愿纳妃。”

    太皇太后的脸色有些凝重,半晌才问道:“可是因为潋滟?”她不等临川王回答,又接着说道:“如是别的宫女就罢了,但潋滟万万不可。”

    临川王脸色微变,冲口问道:“潋滟为什么不行?”

    太皇太后长叹了一口气:“我如今已是日薄西山,我在一日,你的日子还能好过些,万一……”

    太皇太后将临川王揽在怀中,临川王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神色也缓和了下来。

    太皇太后又接着说道:“如今皇上要对阀阅世家开刀,必然要借助母族的势力,韦家必受重用。你与韦家联姻,自是有种种好处。如今我出面赐婚,韦太后和皇上都不好反驳,将来韦太后看在自家女儿的面子上,也不会太过刁难你。再说潋滟,皇上对她用情甚深。我下旨将她赐给你,皇上虽然不好公然违抗,可心中对你的怨恨必然更深。将来我不在了,你……”

    临川王听太皇太后的语气已不似以往那般威严,而是带了几分祖母对孙儿的推心置腹,心中一暖,低声说道:“孙儿不愿纳妃,确实是因为潋滟。”

    临川王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孙儿小时候由太皇太后娘娘和母妃做主,迎娶了王妃。王妃在的时候,孙儿对她太过冷淡了,王妃心中必然也是抑郁难言。王妃亡故后,孙儿一直心怀愧疚。孙儿仔细想过了,这都是因为孙儿心中没有她。如今太皇太后娘娘要替孙儿迎娶韦家的女儿,孙儿也知道太皇太后娘娘是为了孙儿好。可孙儿心中没有韦家姑娘,只怕又要重蹈王妃的覆辙。”

    太皇太后望着临川王,见临川王的俊颜上满是落寞,不由长叹了一口气,道:“世人都说轩儿冷漠,无情,只有我知道轩儿是外冷内热。只是你这孩子这般,又该如何在这人吃人皇宫活下去?还有你对潋滟执念太深,早些忘了她,对你好,对她也好。”

    临川王的眼中闪过一抹心痛,哑着声音说道:“孙儿也想忘了她,可却怎么也忘不了。”

    太皇太后也知再劝无益,只能付之一叹,道:“早些回去吧,免得你母妃悬心。”

    临川王站起身,躬身行礼道:“孙儿告退。”

    太皇太后望着临川王那月白色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只觉得深深的无力,对即将上演的兄弟相残,自己已无能为力。

    张国忠见临川王走了,悄悄的走了进来,见太皇太后倚在床头出神,忙走到太皇太后身边,低声道:“娘娘坐了这半日,只怕累了,不如躺下歇一会儿罢。”

    太皇太后点头道:“也好,昨晚三更醒了一次,就再没睡着,我躺着养养神。”

    张国忠见说,忙扶着太皇太后躺下,这才拉过一床绣被,替太皇太后盖在身上,落后又放下了帐子。

    张国忠静静侍立,一边留心太皇太后的动静,一边想着心事:太皇太后的身子越来越差,时日已经无多,自己将来不知又是怎样的结局?

    有小太监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附在张国忠耳边说道:“张总管,陛下来了。”

    张国忠闻言,吩咐小太监道:“留心太皇太后娘娘的动静,我去去就回。”张国忠说完,就悄悄的走了出去。

    张国忠一出门,就见楚晔带着来喜已在外间屋子里候着了,忙上前行礼请安,又道:“太皇太后娘娘刚歇下,陛下要是有要紧事,奴才进去唤醒娘娘。”

    “不必了,朕不过是过来给太皇太后娘娘请安罢了,就不惊扰娘娘了。”楚晔摆了摆手,又说道:“娘娘如今可大好了?”

    张国忠刚要答话,就听楚晔又说道:“娘娘的饮食起居都是陶嬷嬷照料,宣陶嬷嬷来见朕。”

    张国忠忙答了一个“是”,忙去找陶嬷嬷。

    张国忠带着陶嬷嬷来见楚晔,楚晔看了张国忠一眼,张国忠会意,忙躬身退了出去。

    楚晔与陶嬷嬷不过低语了几句,来喜虽是站在一旁,可却听不清两人说了些什么,就见楚晔脸色大变,满脸盛怒。

    楚晔话也不说,迈步就出了永信宫。来喜见势头不对,忙跟在了楚晔身后,可他还是回头看了一眼陶嬷嬷,就见陶嬷嬷面色如常,仿佛没看到楚晔一脸盛怒。

    来喜跟着楚晔回到上书房,甫进上书房,自己就被楚晔喝退,却听楚晔让潋滟留下,知道此事必和潋滟有关,不由暗自替潋滟担心。

    原来适才在永信宫楚晔听陶嬷嬷告诉自己:太皇太后曾宣见潋滟,并且要将潋滟赐给临川王。

    楚晔闻言,只觉得心被狠狠的刺了一下:这样的大事,潋滟为什不肯告诉自己?楚晔不由想起那次在碧波池边,临川王和潋滟两人紧紧相拥的情景,心中一紧:难道潋滟对临川王有情,怕自己阻挠,所以才不肯告诉自己?

    一时,千百个念头涌上楚晔的心头,此时楚晔只想见潋滟,把这一切问个明白,因此楚晔急急忙忙赶回上书房。

    等回到了上书房,楚晔见到潋滟,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你为什么不告诉朕?”

    在这一刻,楚晔只感到心伤:自己是帝王,因此自己对人从未真心相待过。唯独潋滟,自己将一片真心给了她,可她却将自己的真心狠狠践踏。

    潋滟一时摸不着头绪,竟无言以对。

    可在楚晔看来,这不过是因为潋滟心虚,他越加恼怒:自己是这天下之主,要得到一个女人还不容易?想到这里,楚晔冷冷的说道:“朕要纳你为妃。”楚晔说完,就拂袖离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