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忻口大战(九)


本站公告

    天刚亮,日军的大炮就开始轰击南怀化阵地。.密集如雨点一般的炮弹,在阵地上激起冲天的烟尘。但对二团而言,这是重拳打棉花。因为除了几个观察哨,二团的部队都躲在昨晚赶修的反斜面防空坑道里。这是黄云龙在前世的网络上了解到的东西,他其实并不真正了解,但他把大致的意思一说,一帮久经战阵的官兵,基本上也就弄了个七七八八。这玩意儿对于防炮击,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日军的攻击还是老一套,空袭,炮击;或炮击,空袭。然后是坦克支援下的步兵冲锋。由于南怀化地形的限制,坦克的作用不大,只能用步兵硬冲。

    针对这种情况,叶逢春采取了灵活的防御方式——添油战术。他在一线阵地只放一个营,日军轰炸时,大部分撤到坑道里,阵地上只留几个观察哨。日军炮火延伸,步兵开始冲锋时,这个营再上阵地。打退日军一次攻击,根据伤亡情况,从二线阵地预备队中增援一个连左右的兵力上去,让前沿阵地始终保持约一个营的兵力。添油战术本是兵家大忌,但在这里,却是最合适的。这既避免了人员过多谓集,在狭窄的阵地受到无谓的伤亡,又不至于兵力太少顶不住日军的冲击。这时期的中**队,应该说还处于半冷兵器和半热失器时代,打起仗来,往往人山人海往上涌,所谓人多势众。这种落后的打法,遇到日军这种相对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几乎都是伤亡惨重。而叶逢春的战术却正好避免了这种状况。

    相对于二团的轻松,作为晋南独立师重火力打击力量的炮团和为炮团提供防空掩护的防空团却打得极其惨烈。其牺牲之重,让黄云龙心痛得差点吐血。

    对这次的忻口之战,黄云龙心里是有想法的。一方面是有意借此机会用一场硬仗来锤炼部队,六十二军的骨干官兵,基本上都参加过中原大战和长城抗战,也算是经历过战火的考验。但平心而论,以往的几次胜利,打的都是巧仗。一支部队,只会打顺风仗是不行的。不经过几场硬仗、苦仗、血仗甚至败仗,不能称之为一支强军。因为那样的部队没有韧性,经不起打击。而黄云龙知道,今后,有八年的苦难日子要过呢!忻口之战,正是一个极好的实战炼兵的机会。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六十二军的参加,中**队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十万人),但顶住了日军二十余天的进攻,并且也让日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二万人),最后是因为东线娘子关被突破才主动撤退,而撤退时北线日军甚至无力追击。因此,黄云龙不用担心溃败,更不用担心因友军溃败而受到牵累。除了炼兵之外,黄云龙同时也想狠狠打击一下日军。六十二军的重火力和强大的防空力量还没有暴露过,他想出其不意的给日本人一下狠的。日本人口不多,死一个就少一个。尤其是第五十团这种最精悍的日军部队,每一个兵都是很宝贵的,如果能够给其大量的杀伤,就是把重装备全损失了也是值得的。武器不就是用来杀人的嘛!想到这里,黄云龙心里偷偷一笑。不过,他笑得有点早。

    独立师重炮团的团长周江鹏,是个矮胖子。他站在南怀化后面六公里左右的一块洼地上,看着眼前只作了简易伪装的三十六门重型大炮,心痛的直叹气。这个狗日的鬼地方,除了山就是沟。三十六门大炮放在这里,是有些拥挤了。明天鬼子的飞机一来,这些炮不知道还能剩下几门。但他实在没有办法,周围就只有这一个合适的地方,其它地方不是远就是近,要不就是无法集中火力。而且,一个晚上的时间,把炮拉上来,布置妥当,天就已经快亮了,根本就来不及做什么象样的隐蔽。他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自言自语一声:“只有看陈凯的了。”

    独立师防空团团长陈凯也是忙得脚不沾地。个子瘦小的他,像只猴子一样满处窜。他拿着黄云龙给的尚方宝剑,把独立师所有的防空武器全部集中起来。一共有八十四门20毫米口经双联装机关炮,一百五十挺十二、七毫米高射机枪。他大致按三门机关炮配六挺高射机枪的比例,把全部火力编成二十八个组(其中有六个组高射机枪只能配三挺),分布在中央阵地中后方区域,尤其是重炮团所在地附近,组成了一个绵密的防空火网。他不仅要保护重炮团,他还要尽可能多的打掉日军的飞机。由于欺负中国守军没有防空武器,日军飞机往往飞得很低,有时低得站在地上的人都能看清飞行员的嘴脸。“来吧.....王八蛋,我叫你知道什么是王爷三只眼!”陈凯狠狠的想道。

    南怀化阵地刚一夺回来,黄云龙就把特战大队全撒了出去,同行的有好几组炮兵观察员。他们的任务,是在天亮后为独立师重炮团指示目标。黄云龙要最大可能的利用突然性,打掉第五师团的炮兵联队,并尽可能的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

    特战大队大队长曹小刚手上的伤还没好,不过这不妨碍他出任务。这会儿,他正亲自带着十二名精干的手下,护送两个炮兵观察员,寻找着日军第五十团炮兵联队的重炮阵地。除此之外,曹小刚还希望能找到日军的个把指挥部,联队指挥部就行。他想弄一把大佐指挥刀,给还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杜福,以刺激他能早一点好起来。

    炮兵观察员朱云鹏和他的伙伴陈小川这时可没心思注意曹长官,他们两个已经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一路就着淡淡的月光爬坡、下坎、隐蔽、潜行,两个多小时不停。开始他们还坚持背着自己的观察仪,到后来,连空手也差点走不动了。看着背着全副武装的特战大队官兵们那似乎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们两都有些脸红。他们两都是晋南炮校的毕业生,刚分到部队不久。朱云鹏瘦高个,沉默寡言。陈小川刚好相反,矮胖,多话。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却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在学校时也有训练,但那种强度,跟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

    “休息一下吧。”曹小刚话音刚落,陈小川已经一**坐了下去。

    曹小刚连比几个手势,六个特战队员两人一组的分头向周围潜行而去。

    (终于看到书友的评论,非常高兴。谢谢啦!)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