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韬光养晦


本站公告

    后来的战事就飞流直下。.

    津浦线战场:八月十一日,蒋军陈诚十一师攻取泰安;十五日,下济南;月底佔德州。晋绥军全面败退回河北。

    陇海路战场:反蒋联军虽然竭尽全力,拼死猛攻,但蒋军顽强抗击,寸步必争。再加天不作美,大雨滂沱,反蒋联军终致功败垂成。八月底,双方再次相持。

    九月初,老蒋集中兵力,使用了子弹、炮弹加银弹的攻势,对平汉、陇海路的反蒋联军猛扑而来。

    晋绥军受阎长官密令,退向河北。

    西北军孤掌难鸣,但困兽犹斗。

    九月十八日,东北军张少帅通电拥蒋,率十余万大军入关,佔领平、津、河北。在两位兄弟伙大哥、二哥的背后捅了一刀。

    晋绥军全部退回山西。

    西北军兵败如山倒,大批将领率部投蒋。

    十一月四日,阎长官、冯长官通电下野,部队由前兄弟伙张少帅收编。

    中原大战就此落下帷幕,走进历史,成为尘埃。

    十月的晋南,秋高气爽。

    铁血少年先锋团集训营的广场上,黄云龙正在对迅雷部队的官兵们讲话:

    “弟兄们!”望着台下虽然队列整齐,但却明显精神不振的队伍,黄云龙问道:“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失败了,心里感到屈辱啊?”

    “是,”队伍中响起稀稀拉拉有气无力的回答。其实不光是屈辱,更多的还有惶恐。失败了,以后咋办?太阳似乎也懒洋洋,照得人昏昏欲睡。

    “是,也不是!”黄云龙自说自话,“说是,那是因为咱们讨蒋联军垮了,咱们晋绥军被人赶回了老家。从表面上看,我们是败了。”稍一停顿,他提高了声音:“但是,我又要说不是!”

    台下的官兵交头接耳,立时响起一阵嗡嗡之声。望着官兵们疑惑不解的眼神,黄云龙心中暗喜,好,有门。本山大叔传授的秘诀说,首先要引起对象的注意,然后你才能忽悠。

    “为什么我说不是呢?”黄云龙的语调慷慨:“首先,作为一个军人,咱们有被打败吗?没有!咱们人人都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英勇杀敌!咱们个个都是功勋在身,铁骨铮铮的勇士!咱们没打败!”官兵们的眼里有了活力,黄云龙的声音更加激昂,“其次,作为一支部队,咱们打败了吗?没有!咱们迅雷部队声名显赫,如雷贯耳!咱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咱们是一支胜利之师!”官兵们的脸上渐渐有了光彩,无形的精神气开始在队伍中蔓延。阳光似乎也明亮起来。“因此,我要说咱们没败!”稍作停歇,黄云龙放缓了语气:“也许有人会说,咱们在大势上败了呀?”黄云龙陡然大声一喝:“错!这场战争没有胜者!”喘了一口气,黄云龙轻声说道:“其实,说句心里话,对这场大战,我是不赞成的。”摇摇头,似乎是要甩开心中的思绪,“记得咱们的口号吗?”黄云龙的声音渐渐高亢:“为忠诚而战!为荣誉而战!而忠诚是对谁忠诚?是对国家忠诚,对民族的忠诚。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应该为之流血奋战的,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民族!”略作停顿,黄云龙语气转沉:“而这场战争,只是一场内战!蒋先生和阎长官,都是中国人,晋绥军、西北军、中央军,也都是中国的军队。无论谁输谁赢,耗的都是咱们中国的元气。受害的都是咱们中国的百姓!这场战争没有胜者,咱们全部都是输家!”目光扫向远方如黛的青山,一声长长的叹息:“这样的战争,不打也罢!”声音霍然提高:“这样的战争,希望永远都不要再打!”

    场中气氛沉闷,静谧无声。

    “弟兄们,我们要打的不是这样的仗,我们要打的仗不在这里!”黄云龙抬手指向东边,“弟兄们,我们东南海上的宝岛台湾,已被人佔了三十五年啦。那里的人不许讲咱们中国话,连姓都不许用咱们中国的姓!”再将手指向北方,“就在咱们绥远的北面,大片的国土正在被割裂,也许,很快就将不再属于咱们中国!”将手一挥,语气更加悲愤:“再看看广东、看看上海、看看山东、看看辽东、看看东北……一队队外国武装在咱们国土上耀武扬威、横冲直撞;一块块租界就象在咱们国家身上划开的一个个创口,豺狼虎豹们正爬在伤口上大口吞着咱们的血;而租界门口的牌子上,写的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吸一口长气,黄云龙发出一声怒吼:“那才是咱们的耻辱!那才是咱该去打的仗!”

    队伍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口号:“打倒列强!”

    正被黄云龙的煽情表演感动得悲愤不已的官兵们情不自禁,齐声跟着大呼:“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待官兵们喊声稍歇,黄云龙继续大声说道:“对!我们将来必向列强讨还一切!我们必定以血洗刷耻辱!”

    场中响起如雷的掌声。

    见火候已到,黄云龙开始转入主题,“现在,我们需要隐藏力量。就如同冬天来了,山中的猛兽要进行冬眠。冬眠的目的是为了来春。又如我们睡眠,黑夜到来我们就休息,休息的目的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当然,我们还要更积极一些,我们不是单纯的隐藏,我们还要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我们便依然如同迅雷,猛扑而去,给敌人以疾速而雷霆般的打击!”

    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再次响起,官兵们脸上已没有了沮丧,人人眼中都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狂热目光……

    黄云龙心中欣慰非常。自从回到晋南,黄云龙就一直在安排迅雷部队的后路,他可不想让好不容易弄出来的一支粗具规模的精锐部队就此散掉。经与多方协商,尤其是在林静堂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决定将部队分散编入各保安部队中,以保存力量。

    为免军心涣散,他又特意开了今天这个大会。眼见煞费苦心的表演终于见了成效,黄云龙心里落下了一块最大的石头。

    “迅雷部队,全体立正!”

    “哗”的一声,整齐划一。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忠诚!荣誉!”

    近万人热血澎湃的呐喊,声震九霄……

    第二天,迅雷部队对外公开宣布遣散。

    迅雷部队的事情告一段落,黄云龙又开始忙铁血少年先锋团的事。这可是他将来军事力量的根基。他将“铁血少年先锋团集训营”的牌子换成了“晋南童军集训营”,同时按原定计划继续招生培训,只将年龄改为十二~~十四岁。将各项事务委给高仁忠夫妇。又将迅雷部队中原铁血少年先锋团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官兵调出,一部份交给原集训营教官董良泉、刘翔等人,作为新集训营骨干(董、刘等人仍回集训营任教官);另一部份交给高仁忠,派往各县、乡学校任童军教官和干部。

    以上几部份人员军队编制不变,只是另入秘册;军中待遇依旧,钱却是黄云龙自出。

    值得一提的是,从河南撤军回山西的时候,黄云龙让他老爹黄征祥把傅彪师留在了晋城,对外称为晋南保安旅。同时,还由黄征祥,林静堂,伍干臣三人联名保举,请省政府任命傅彪为晋城地区行署专员兼保安旅长。趁着局势混乱,悄悄把晋城地区掌握在了手中。

    转眼便过了年。

    这期间,阎老总先是被逼逃亡天津,随后又被迫逃向大连,在日本人的保护下当起了寓公。

    张少帅开始收编讨蒋联军的部队。

    可怜的西北军,四十多万大军,几乎灰飞烟灭(其中很多倒戈投蒋)。剩下一点残渣,被张少帅编成了东北军第三军——即后来著名的二十九军。

    晋绥军好一点,几乎没人投蒋,都回到了山西。张少帅抡起大刀一阵猛砍,把原十四个军四十几个师的编制一下砍去十个军,只留下零头——四个军,八个师。经过省府好一阵争取,又争到一个护路军、一个炮兵队、一个骑兵队和一些保安独立旅的编制。正是靠着这一点,黄征祥保住了师长的职位,另保留了一个晋南保安旅的编制。

    乘着张少帅把注意力集中在收编军队一事上的机会,黄云龙赶紧进行了晋南军工生产的疏散工作。他把“晋南工业实业公司”里火炮和枪械的生产线全部撤出,悄悄转移到了黄家堡。并命“晋南工业实业公司”停止全部的军火生产,转向民用产品。但武器研制的工作却并未停止,只是转向了暗中。

    其实黄云龙这到不全是为了防备张少帅。中原大战结束,短期内并无大的战事,不需要用到多少武器。长城抗战是两年多以后的事,规模也不大,现有的装备足够。全面抗战还有将近七年。现在储备太多老旧的武器,纯粹是一种浪费。黄云龙要的是军工生产的基础和技术人才的储备,以便他以后从国外进口更为先进的生产线时能很快衔接上。当然,一些现时仍属先进且史实上已经证明一时半会儿不会淘汰的东西,他还是会保留甚至购买的,特别是当这些东西被人低价处理的时候。在这件事情上,徐进忠实的执行了黄云龙的指示。在张少帅拆卖太原兵工厂设备、遣散工人的过程中,秘密地为晋南买回了两条七十五口径山、野炮的生产线,并招徕了大量的技工。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