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老西出山之落井下石


本站公告

    第八章老西出山之落井下石

    初,曹大帅贿选“大总统”,向阎督军拉赞助。。c阎督军自小学钱庄生意出身,算盘打得噼啪响,觉得是桩有利可图的好买卖。于是,慨然投资大洋五十万。不料,“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直系得寸进尺,吴子玉吴大帅狮子大开口,向阎督军索要军饷一百万,子弹六十万发。阎督军欲哭无泪,不仅前期投资五十万大洋如打水漂,这一百万军饷更是焦头烂额,穷于应付。不由心中恼恨异常。尤其是,当情报系统传来密报,说直系欲夺其山西省长之职时,阎督军决心不再闭关自守,要找一帮“兄弟伙”,以加强自己的地位,避免孤军作战,再受欺辱。

    其后,奉系张大帅要报仇雪恨,四处拉人入伙。山西实力不弱且又地处要冲,便成为张大帅和“反直同盟”诸公拉拢的对象。而直系一看四面受敌,也顿时一改旧日嘴脸,派人对阎督军又拉又捧。阎督军身价一时大涨。

    按阎督军的心思,实是巴不得将直系拱倒。且不说直系种种倒行逆施,人心丧尽。单是一直以来对山西的欺凌,就令阎督军恨得牙痒。更何况,一旦走出山西,所为何来?不就是为了逐北京中央政府大权这只鹿么?但直系军力强横,吴玉帅又是出了名的会打仗。这鹿死谁手,却尚不明朗。于是,阎督军四方应酬,八面联系。使出那太极之手,玲珑之脚,与直系眉来眼去,又同奉系勾勾搭搭。而暗中,却令部下诸将于娘子关集结重兵,伺机而出。

    晋军原有四个旅又一个炮团,到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时,已暗中扩张为二师、八个旅、十几个步兵团。此时屯于娘子关上的部队,有三、四、五、七四个团(实则为旅。因阎督军尚未公开扩军,故仍然称团。)总指挥便是晋南镇守使黄征祥将军。

    黄征祥原是阎督军山西武备学堂的同班同学。阎督军时任班长,黄征祥领着拜弟林静堂、伍干臣(人称“晋南三杰”)紧紧跟随在阎督军身边。后一同前往日本学习军事,又是日本东京士官学校的同学。并先后随阎督军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时,黄征祥诸人拥戴阎督军夺得山西革命的成功。阎督军将之倚为臂助,革命成功以来,一直令其率一旅强军镇守晋南,同时兼察河东道。此刻,大战将起,又将之派作先锋。

    十月二十八日,阎督军见冯大将军政变成功,局势已经明朗,便令黄征祥指挥晋军东出娘子关,杀向石家庄,以阻止中原直系军队北上回援之路。

    十一月一日,黄征祥率军进佔石家庄。

    石家庄本名石门,乃中原通向北京的门户。中原直军沿京汉路北上,石家庄是必经之地。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直军在中原战场上与南方革命军打生打死,都是刀山火海里出来的悍卒。而晋军新扩,大多数人俱未经历战火。战斗力相差恐不止一筹。黄征祥自觉责任重大,乃严令各部作好战斗准备。并亲率卫队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露营野宿。又令第五、第七两旅,下车赶修防御工事。不料。七旅长龚凤山自恃是阎督军心腹,又存了保存实力的心思,便不愿吃这苦头。而五旅长刘树藩本唯龚凤山马首是瞻。也就跟着敷衍了事。黄征祥心中恼怒,召开军事会议,决意严惩二人,以肃军纪。谁知二人心生轻怠,找借口拒不出席,只令参谋长应景。黄征祥更加忿恨,心知若不能严肃军纪,这仗也就不用打了。于是,下令将二人就地正法,而且是斩首示众。辛亥革命后本已取消了杀头的刑法,随军也就没有行刑的刽子手。找了两个执法队的士兵代替,也没有经验,竟是连续砍了好几刀才把二人的头砍下来。没想到,这一下却效果奇佳,血肉模糊的人头往营门一挂,顿时将一众军官吓得屁滚尿流,再没人敢对军令有一丝轻慢。

    严酷的军法将新扩的晋军逼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石家庄被晋军阻住了。与此同时,山东又宣告中立。京汉、津浦两线直军皆无法北上回援,直系大势已去。随即,曹大总统辞职,吴玉帅下野。“反直联盟”大获全胜。

    老西这次出山,成了赢家。

    随即,趁胜正式扩军。全军四万多人,设二师十一旅,共二十二个步兵团,另有一个炮兵团,几个手榴弹营。第一师师长商震,第二师师长孔繁尉。一时兵强马壮。

    而黄征祥,本有大功,原定升为第二师师长。但擅杀阎督军心腹大将,引起阎督军忌讳。后经人说情,又上书自请处分,方得以功相抵。被调回晋南原职。

    这两年,当初仙人峰聚会时的几个青年才俊也各自有了些变化。

    黄云龙一边在盐湖中学读书(跟振文同学),一边在几个德国顾问和军中参谋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军事。

    黄孝勇继续当他的“保卫团”长,而“保卫团”越来越象一支半正式的军队。

    高仁忠又有了帮手,原因是黄惠茹毕业回来了。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一起为教书育人而快乐的忙碌着。

    黄孝仁“五四”运动后,漂洋过海去了法国勤工俭学,后又在黄云龙的劝告下去了美国,在纽约大学学经济。

    振武进了第四混成旅步兵教导队当学兵。

    第九章老西出山之趁火打劫

    权势这玩意儿,实在是一付烂药。谁要沾上它,多半都会五毒俱全,六亲不认。即便亲如父子兄弟,也要翻脸无情,打个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这不,“反直联盟”中的好兄弟张大帅和冯大将军,坐在北京中央政府的金交椅上,蜜月还没过完,就开始死掐。

    先是,冯大将军立誓为国为民,将所部名为国民军,自任总司令。手下兵多将广,计有四个师十个旅和五个混成旅;另有一个卫队旅,一个炮兵旅,二个骑兵旅。又请苏联帮助,派来顾问组成训练机构,有干部训练学校、军官教导团、骑兵教导团、交通教导团、炮兵教导团和钢甲车教导团,还设有航空司令部。地盘方面,取得了察哈尔、绥远、甘肃、宁夏、青海、河南、陕西等数省的控制权。冯大将军就任西北边防督办之职,所部改称西北军。可谓位高权重,炙手可热。

    而奉系方面,张大帅手提十五万新式奉军,入关之后,则分得了直隶(含天津),山东、江苏(含上海)、安徽等诸省市的胜利果实,再加上黑、吉、奉、热等省,更是天王老子第一我第二。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就时不时有将勺子伸到冯大将军锅捞一下的动作。

    冯大将军眼里可揉不得半点沙子。于是,你来我往,双方的矛盾可就越来越激烈。渐渐的便到了剑拔弩张,准备兵戎相见的地步。

    冯大将军一边继续扩军,一边睁大眼睛在奉系中寻找漏洞。到一九二五年底,所部西北军已扩充为十二个步兵师,二个骑兵师,二个炮兵旅,一个交通团共计十五万人马。

    而奉系方面,大胜之后得意忘形,却出了状况。

    当初,张作霖张大帅入关,对手下的“兄弟伙”论功行赏,大发红包;老牌而又大牌的兄弟伙张宗昌将军得山东;大牌兄弟伙杨宇霆得江苏;另一大牌兄弟伙姜登选得安徽;原属直系的李景林倒戈有功得了直隶(驻天津)。

    张宗昌打早就跟着张大帅在奉天一带钻山林打家劫舍,乃有名的“胡子将军”。一高兴,跟大军一冲,便杀进上海这个花花世界去“抢钱、抢粮、抢女人”,抢的一个不亦乐乎!

    这一下,摸到了直系的浙江督军孙传芳孙大帅的老虎**。孙大帅既惊且怒之下,不甘示弱,立起大军,向上海、南京等地的奉军发起猛攻。花花世界里的奉军成天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枪声一响,顿时鸡飞狗跳,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孙大帅一路穷追猛打,直到将徐州收入口袋里方才罢休。这一下,反倒将奉系这支乱摸别人**的手打折了。

    与此同时,一只有缝的鸡蛋出现在冯大将军的蝇眼之前。

    话说这张作霖大帅的“兄弟伙”,也并非全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自从招安成了官军之后,就收了不少正经人家出生,读过圣贤书的人士。其中一个叫郭松龄的,乃是少帅张学良的老师,深得少帅看重,也成了大牌。但这郭松龄一来年青时跟随过孙中山先生,脑子里便有些民主啊、革命啊之类的念头;二来呢,这次率领数万大军随大帅攻进关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不料“排排坐,吃糖果”的时候,没了他的份!想求大帅、少帅给个热河都统解解谗,竟又被另一个老牌兼大牌的杨宇霆给搅了。心中那个火啊,烧得头发支起来,把大盖帽都给顶翻了。

    冯大将军一看机会来临,赶紧给郭松龄送上一顶革命的帽子。与之签订“反奉密约”。又将原属直系的另一个大牌李景林拉到一起,三人组成了新的“兄弟伙”。共同反奉。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底,郭松龄在滦州扯起了“窝里反”大旗,向张大帅发难。不数日,大军打过山海关。郭松龄随即宣布将所属部队改为东北国民军。把革命的帽子戴上,自任总司令。又数日,攻克锦州,逼近奉系老窝奉天。

    东北乃是日本人含在嘴里的一块糖,早晚是要吞下去的。如今郭松龄戴着革命的帽子来打,岂不等于是去摸日本人的老虎**?日本关东军立马出兵支援奉系,并派人游说李景林倒戈,向郭松龄发起了反击。

    而郭司令新结的“兄弟伙”李景林,原本商定随后跟进,以作郭军后援。此时却在日本人的诱使下,不但放了郭军的鸽子,而且又搞了个“窝里反”,倒打了郭松龄司令一耙。于是东北国民军郭总司令,当了不到一个月,**还没把椅子坐热,便在学生张少帅,“兄弟伙”李景林和日本人的夹击下败亡了(连娘子一起被吴俊生手下枪决)。

    冯大将军乘此良机,猛虎一般扑出,左手一爪,将热河抓在手中;右手一拳,把东施效颦也学着搞“窝里反”的李景林打了个满脸开花(要知道冯大将军可是搞“窝里反”的大爷!)。随即化拳为爪,又将直隶(含天津)抓在手中。除此以外,又接收郭松龄军残部,编为国民军第四军;接收张宗昌手下原直军方振武师,编为国民军第五军。真是人财两得,捞了个盆满钵满,好不惬意。

    然而,世事如棋,变幻莫测。人生得意,不可尽欢。否则,便要乐极生悲的。

    果不其然。就在冯大将军左手一只肥鸡,右手一个蹄膀,正啃得满嘴流油的时候,新进吃了大亏的奉系张作霖张大帅,和以前深受其害的直系吴子玉吴玉帅,同仇敌忾,联起手来向冯大将军发起了多路进攻。

    一时,山西的地位变得无比重要。阎老西的机会又来了。

    各方代表,走马灯似的来到太原,费尽心机,花言巧语,甜言蜜语,向阎督军忽悠着。阎督军是老办法,太极推手,见风使舵,任你千言万语,我有一定之规。手中雄兵数万,所为何来?不就是为了抢人吗?只是得看清楚抢谁。最后,当冯大将军示弱,在一九二六年元旦宣布下野“引退”时,阎督军终于决定了,趁火打劫!

    冯大将军原希望使一招“金蝉脱壳”,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将敌人的攻势化解于无形。那想到,张、吴、阎都是心狠手辣之辈,岂会有那楚霸王的妇人之仁。“趁他病,要他命”,反利用冯大将军下野留洋,军中群猴无虎之际,痛打落水之狗。

    冯军蛇既无头,双拳又不敌四手,顿时大败亏输,全军退往西北,完全彻底、名符其实的成了西北军。

    而阎老西此番再次出山趁火打劫,获利极大,将绥远笑纳囊中。

    此时,黄云龙十岁,已从盐湖中学毕业,待在镇守使府中专心学习军事。

    振武已进了第四旅军官教导队。

    振文正读高中,各科成绩都好。

    其他几个哥哥姐姐倒没有什么变化。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