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将军但说无妨,朕洗耳恭听。”秦风笑得很灿烂,这个昔日的大将军总算是肯出口谈军队之中的事了,他自己把的观点说出来,然后自己再加推进一下,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弄了吧。
其他方面,齐渊或许很不起眼,可是对军队的认知,完全与他的直肠子联系不到一块去,只见他款款而谈:“十五年前,先帝实行军制改革,把兵力分散下去,在全国各地镇守,这样一来,减少了带兵过多,拥兵而重,两军之间太过深交的可能,化整为零的做法也使指挥起来也更加的灵活,避免了尾大不掉的尴尬。
“表面上看,皇上掌控是烦琐了一些,但实际上,十几路和几路本质上没多大区别,除非是对外用兵,其他时间可以分别调动,更加明显的指派任务,而且军队与军队分开太远,很多两军和营时的发生的诸多碰撞也减少,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这样看来,似乎确实有很大的好处。
“可是又忽略了很多事宜,比如集合调配,强大的外敌来犯,若是需要大部分的兵力去战斗,不可避免拉长了前期的战线,耗时耗力。又比如多半以上的兵力是在边疆,还有少部分的兵力在国内省份,这些驻扎内省的兵力看上去确实可以做为镇守一方的助力,避免强盗匪寇横行,但当地衙门对他们也不好管理,而且先皇规定,驻扎兵士饷粮中的五成从当地赋税中扣除,这些弯道之中,肯定不会明清如水,如此等等。
“先皇在位之时,还能控制各路兵马,可是先皇驾崩,军中就乱套了,那大将军刘明打着收服蛮荒的期号,强行让镇守云南的四万守军并入他麾下,镇西将军夏烈之竟然将军营往东北方向移十里,古玄道对兵部的调令也再三借口推诿。
“如此一来,何异于藐视皇上,而如今,因为各将领不同的心思把兵权弄得已经四分五裂了,若非有秣兵,哼,这些人就怕要翻了天去了。对于大秦兵马方面,老臣想说的就是这些,皇上务必要考虑如何收回权利,否则外乱一起,内乱也会到来,到时我大秦社稷就不稳了啊。”
齐渊最后几句话一说完,阮学文吓得脸色都变了,这些话是能在皇上面前明着说的吗,想不到他修养了几十年还是这样直脑筋。阮学文知晓现在自己在去接底也不会有用,可是低头半晌不见皇上发怒,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到皇上皱眉正陷入沉思,自己心中的疑惑更甚。
昨日下人来报,一个年轻公子竟让他的手下把小姐抓走,阮学文大怒不已,正要命人去把孙女救回来,顺便让刑部定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的罪,谁知立刻又有下人来报,说那年轻人把小姐掳进皇宫了,这下阮学文傻了眼,半晌才明白过来,皇宫中胆敢如此胡闹的人除了年轻皇上,他想不出还有何人,那时他又是气愤又是担心,心中已经默认年轻皇上一定是昏庸之流。
今日刘清在辩护皇上之时,也看得出皇上正是那种胆大好色无能的皇家子弟,只是最后刘清走后,他看着皇上的笑容时突然有种怪异的感觉,到了绛雪轩探望了孙女之后,再与之对话,虽然从皇上的打扮行为上看出他的放荡,可是几句充满陷阱的言行和眼中闪出的奇特光芒,哪里是会是他想象中的皇上能拥有的。
适才老齐最后说的那些话,若是皇上的脾气稍微不好,这几句话肯定会让皇上龙颜大怒,与他们俩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可是眼前的皇上。。。
阮学文还待想,秦风已回过神来,含笑地对齐渊道:“齐将军所言甚是中肯,朕确实也这样去想过,不过没想过分兵的得失,只是想到了权利的分散。如今朕所处境地之尴尬,想必二位也应该知晓,朕也无须多言,朕原也想过就这样混日子算数,可惜每次看着这偌大的宫殿,三百年前被先祖建起,何等的威严,何等的高贵。
“朕不想在朕的手里,就这样单只变成一座宫殿,而在别人心底烙上无能之地,更加不想让大秦的百万子民在无战之时因某些人的私欲而受尽压迫和欺凌,在有战之时又受到外族的屠戮与践踏。”说到这里,秦风站了起来,双目望向前方,脸上虔诚的悲悯天人之色让两老头一阵感动,
“朕在翻阅记载百官的典籍之时,便看到了两位三朝元老,一位是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平努大将军,他让我大秦三十多年不受匈奴的骚扰,为北疆人民造了三十多年的福。另一位便是御史大夫阮大学士,他一心为君为民,曾多次冒死上谏,而上面记载的让朕记忆最深的是二十年前黄河水患,瘟疫横行,黄河沿岸民众死伤无数,为了安抚当地混乱局面,他力排众议,为灾区人们请愿,更是与午门之前跪了一天一夜至昏厥,先帝为起精神感动,不顾大臣反对,将空虚的国库打开救济灾区。后来他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灾区鼓励灾民,让他们相信朝廷不会放弃他们,努力扛过困难,正是因为他的坚持,灾区很快就控制下来,而且没有盗匪趁火打劫,当地的民众最后与他立碑传颂。”
秦风用赞叹的语气把两人最显眼的事迹说了出来,而且还添油加醋了一番,让两老头脸红不已,连道“皇上谬赞”、“百姓抬举”等等。
秦风又带着热切的眼神对两人道:“朕如今不仅是以一家人的身份,也是以皇帝的身份,更是以千千万万大秦百姓的身份来请求两位再次出山相助于朕,不让及眼的悲剧发生,两位大人愿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