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零一、架子上掉了下来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六章一零一、架子上掉了下来

    时间到了一九八五年,明海县的浃江南岸因为这个小小的南苍山出了大名,南苍山海域的自然条件之优越在整个亚洲也属罕有,国家准备大投入建造码头,为此明州市准备撤县并市。明海县以浃江为界,江北成了明海区,江南因这个码头建在南苍山,就成了南苍区,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岛一下子成了闻名全国的南苍港。既然成了新区,就得有各个部委局办,就得有大量的干部任职,也需要引进大量的工作人员。基建科这个曾副科长看到在这个厂子里永远也升不了正职,也就永远解决不了他夫妻二地分居的事儿,也解决不了他的住房问题,于是想办法调到了南苍区工作。这个小仇看到自己要好的曾副科长走了,也想办法去了别的地方。

    老曾一走,老吕又招来一个临时工,来顶替老曾的零碎工程的管理工作,小仇一走这个统计的工作,老吕要求贾信华能兼上,说晚上加班要多少加班费就给多少。贾信华想自己刚进单位,也抹不了他的这份情,再说了尽管老吕把自己招进来,有利用自己对抗老曾的味道,但毕竟是帮了自己的忙啊。也就满口的答应了。

    这一天晚上贾信华加班做当月基建工作量的统计报表汇总,为此就住在办公室隔壁的临时宿舍里。

    第二天清晨,地面上积着厚厚的霜,屋顶上更是白白的一层,天气有些冷。贾信华照例在上班前去工地巡察一周,最后他登上了毛竹片的脚手架,这种毛竹片做的脚手架是用铁丝绑扎在钢管上的,贾信华顺着脚手架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突然脚下的这爿竹片一滑,贾信华的身子滑了下去……。原来这块毛竹片的铁丝没有扎牢。

    贾信华身子虽然掉下去了,但心很清脑不晕,他立即将身子用力向边上一横,好在这钢管架子前后二根的间距不大,贾信华只掉下去二层架子,也只有4米来高吧。贾信华由于心清没有惊慌失措,侧身一横拉住了一根钢管横担,虽然因用力过猛肋骨有一些碰痛,但毕竟拉住了钢管没有一直往下掉。

    贾信华拉住了钢管,又使尽平生之力向上一拉,人就骑上了这钢管,他慢慢的作了一次深呼吸。试探着慢吞吞的向直管移动,贾信华终于拉住了直管,在这条直管上扶着站了起来。然后他再用双手拉住头上的横管,脚踩下面的横管一步步的向前行进着,总算被贾信华挪动到脚手架的斜道了,他迅速的爬上了这专供人走路的斜道,总算又拣到了一条命。

    贾信华隐隐约约觉得腋下在发痛,就走向医务所,日班的医生还没有到来,值夜班的医生刚好去食堂打早饭去了,医务室里没有一个人,贾信华就静静的坐着医生的桌子上乖乖的等着。

    夜间值班医生来了,姓钱,她问了贾信华的情况,就配了一些云南白药和伤湿止痛胶布给贾信华,然后就聊了起来:“你们不是在造家属楼吗?几时可以竣工啊?”

    贾信华说:“这家属楼不是我管的,但据我所知最多再二个月就有二幢可以交付了”,

    “你们搞基建的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了”钱医生说,

    “那不一定的,我们造好后就交后勤部门分房了,我们是生有份熟无份的”贾信华说。

    贾信华走出医务室,想着钱医生的话,是啊老曾就是为了家属不能调进来,分不进房屋就宁可丢掉这里的饭碗到对江的南苍区去了,他的家是在江北的啊。自己的家却在对面的浃江村,林小兰还是农业户口呢。林小兰曾经对他说过,因为她是农业户口,年老了就没有劳保,没有医疗保障。她嫁了贾信华为这个家没少操心,她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要贾信华在她年老的时候,帮她在银行里存上一万元钱,按当时的利率她每一个月就可以拿到一百元钱,这样她的晚年生活就可以过了,她不想靠儿子来养活她,尽管儿子肯定孝顺的但还有媳妇呢,不知道媳妇的心怎样。古人老话:“丈夫的饭是坐着吃的,儿子的饭是跪着吃的”。贾信华想自己作为一个男子汉,理应该给自己女人的晚年有一个安排。

    贾信华的脑海里又跳出了一句名言:“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现在生存条件已经有了,因为国家再也不会搞阶级斗争。温饱在贾信华说来根本是不存在问题的。这个发展可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内容,现在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把林小兰搞到县城来,让一家子晚上放工时能团团圆圆的在一起,给自己的相濡以沫的妻子,在晚年有一个基本生活费。

    这个值班医生的话给贾信华有了一个启示。贾信华认为航务工程处的白海洋,这个土建组的老曾这些人都在为这个目标,化尽了极大的努力,他们是一个真正挑起男人应该挑的担子的好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