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特点是:《闪箭》的落笔是比较中性的。一般来说,军事作品总会描述主角那一方是正义,而他的敌人自然就是邪恶。划分正义向来有两种常用方法:一、是否主动发起战争者?也就是,是不是侵略者。如果是侵略者,那么就一般是邪恶的,而被侵略者,则是正义的;二、是否我族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是主角的军队侵略其他民族,那么按照这个标准,也应该是正义的;如果是我们遭到侵略,奋起反抗,当然更是正义的。
在《闪箭》中,虽然敌对双方都会打着正义的大旗,但在我的笔下,没有明显偏袒任何一方,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方可以称得上是正义的化身,也没有任何一方是绝对的邪恶。
这种中性的笔触向来不被文学评论家看好,因为如果对矛盾双方是不偏不倚的态度,就无法激发读者对主角的爱,以及对他的敌人的恨。所以,这种写法一般被认为是文学作品中的败笔,是要尽量避免的。作者应该尽量激发起读者对于主角的偏爱,即使某些作品将主角描写成邪恶的英雄,那么他/她的敌人也应该比他更邪恶。
我这人不怕死,居然用中性笔写《闪箭》,是因为本文另一个特点是:主角不止一个,而是三个。有的读者说当《天龙八部》看,那是打个比方,并不是说我写得有那么好,因《天》是典型的三主角作品。《天》三个主角是结义兄弟,都属于正义一方;而《闪箭》的三个主角却是互相对立,分属于不同的团体,所以,我觉得更类似于《三国演义》,但我又不象《三国》那样明显地“尊汉抑曹”;总之,有点另类。
我没有儒家那种谁是“正统”的思想。我认为战争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用不着为它涂脂抹粉。既然战争已经爆发了,判断谁更加“正义”有什么用?正义不一定必胜,但胜利者一定是正义的;因为,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的。比如正史《三国志》就不同于《三国演义》(后者可以说是民间YY极品),《三国志》乃晋朝陈寿所著,经晋朝官审。陈寿本人在晋朝为官,也是站在晋朝的立场上著书的。
我不是吃粮拿俸的史官,用不着为谁涂脂抹粉。我倾向于将正在/曾经发生的事,不带修饰的色彩,直接写出来给人看,推崇“不以成败论英雄”,想把每一个主角都按现实的观点刻画。这一点是受了《银英》的影响。对立归对立,英雄惜英雄。一个英雄必须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有着光辉的人格;否则,即使他手握终极武器称霸宇宙,也只是一颗历史的尘埃。他的一生,无论在哪一个阵营,无论生死成败,都值得我为之作传;而英雄真正的敌人通常也是英雄;否则,他没有资格成为英雄的敌人。
清人毛崇岗点评《三国演义》时曰:“古史众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盛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犹让一才之胜,则更奇。”只有人才与人才的猛烈碰撞才能激出真正的火花,而多个人才之间互相匹敌,不奇怪;有那么多的人才,唯独比不上一个人才,才是真正出奇的。这就是我为何不单写第一主角,而花那么多笔墨在第二、第三主角,以及许多配角身上的原因。
下面有一个长期的调查,请你评判:在《闪箭》中,你比较欣赏以下人物中的哪一位?苏威尔、汉尼拔、桑恩、安东尼(可复选,原因可写书评中)。如果有些人物还没有出来,可以等他出来或者牺牲之后再评判,反正是长期调查。
《闪箭》作为军事作品的第三个特点是,描写战争落笔离战场比较远。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之处了。我认为,描写战争的军事作品可着笔的地方有四个层次:战意、战略、战术、战斗。战意是指选择跟谁打,不跟谁打,比如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策略,认为曹操是首要敌人;战略是指在何时、何地、投入多少兵力开打;战术是指兵种如何配合,战斗如何部署;战斗是指冲锋陷阵,刀对刀,枪对枪,展开厮杀。
许多军事作品着重描写第四层,然后再兼及上面的两层,比如我喜欢的《天行健》与《骑士的战争》,重点描写战斗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很少涉及到“战意”这个层次;而《紫川》则描写直接战斗较少,描写战斗间隙将领的运作较多,涉及到了“战意”问题;四个层次都兼顾到而且写得非常完美的我只看到两本――《三国演义》与《银英》。
《三国演义》中《长坂坡》一役完全是描写孤胆英雄赵云的个人表演,除了《长坂坡》外,还有很多其他武将在战场的个人表演或集体表演;而《赤壁之战》则重点不在“火烧战船”那一刻,重点是先前的许多桥段:诸葛亮过江、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周瑜的反间计、庞统献连环计、黄盖献苦肉计、诈降计,诸葛亮的借东风,等等,这些桥段比“火烧”那么一下子要曲折的多,含蓄的多,也更令人回味无穷。而且,没有先前的这一切,火就烧不起来。《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又云,庙算多者胜。
我写《闪箭》重点是要写处于矛盾冲突中的人的“抉择”,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会落笔离战场较远,将领们对于战意、战略、战术的安排,则是重点描写对象。我要写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能战胜成千上万个人的天位高手,而是能很好地利用智慧的力量在“战场之外”、利用人类团体的力量在“战斗之中”争夺胜负的人。因而《闪箭》中的战争关于战斗可能是轻描淡写,多用笔墨的是心理刻画与斗智斗勇,与我开头部分“小易”所说RPG式的风格,很不一样。这也是自我风格的蜕变。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