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那边他必须去一趟,那里一年多以来他投了60多万两白银。李贵在吉东待了将近一年半时间里干的还是不错的。李贵每个月都会向周雄汇报一次,虽然这份信息要半个月后才能到上海,但周雄依然能过给吉东以正确的指使。
总的来说,李贵干的还是不错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李贵一共组织了3万多人移民到了吉东。李贵在吉东建了三十个农垦村屯。但是这些村屯在清政府的控制之下的却只有八个中小型村屯,总人口只有五千多人,而且还是农业人口偏多。剩下的其余的22个村屯足有2.8万多人。
为了保证延吉地区的发展,周雄的资金大多数投入到了工厂建设中了。为了保证这些个工厂的正常生产,在汪清建有煤矿。在赤卫沟、沙金沟等处李贵组织人建设了六金矿,这些金矿的收入几乎都被李贵投入到了移民花费里,使得移民计划在上海每个月紧支持四万多两的费用情况下,一年多的时间里移民近三万人。
在延吉地区,李贵还建了两处小铁矿和一座钢铁厂。这座钢铁厂是英国购买的一套15吨炼钢平炉一副,1881年即炼出了第一炉钢,当年只炼了35吨。这些钢铁不但用于吉东农具的打造,还大量的向吉林、黑龙江两省销售。这些钢铁最大的消耗不是销售市场,而是磨盘山机器厂。机械厂下设机器车间、轧钢处、翻砂厂、木工厂、锯木厂。
周雄在吉东还是很下本钱的,引进多努利绵羊、“赤毛”稻种、夏克猪等,有这些优良品种改进当地的土中。可以这么说这些投入短期来讲几乎全是亏本的买卖。像虽然第一年试种成功了,但是产量还是很低的。周雄明白这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只有不断的培育才能生成适合东北种植的种子。不过也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像多努利绵羊是大批量的引进,使得羊毛产量很大。为处理这些羊毛周雄在吉东兴建了一家手工毛纺厂,十三台手摇式毛纺机和七台手摇袜机,配上从上海运来的洋纱,随季节变换,有毛线袜、棉线袜、男女童袜、围巾、毛裤、套帽俱全。该工厂仅有三十多名工人,但开业不到一年纯利润达到了120两。
吉东周雄投入量最大的就是货栈、榨油厂、面粉厂、火柴厂、肥皂厂、造纸厂、玻璃制造、家具制造厂、制药厂。这些工厂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吉东的当地原料生产制造。
榨油厂利用的是吉东各个农场生产的大豆为原料。榨油厂使用的是发昌厂设计、磨盘山机械厂制造的机械榨油机。榨油厂是吉东轻工业工厂中规模仅次于家具厂的工厂,拥有三百八十名工人。
面粉厂的工厂仅次于榨油厂。面粉厂的投入与上海的工厂相比都入十分少。刚开业的时候仅有两部英制钢磨,一部发昌制造的60马力的蒸汽机。钢铁厂生产之后,机械厂生产了六部钢磨,并利用从上海组装了两部蒸汽机充当动力系统。该厂用的粉机麦机全部是机械厂按发昌厂提供的图纸制造的。试运营五个月后正式开业生产,一天三班倒全天生产,日出面粉800包,工人有120多人。该厂的小麦全部是有吉东生产的,有货栈进行统一收购来的。由于在农业上投入量比较大,吉东的小麦总产量还是很高的。这些面粉除了部分在吉林和吉东销售,剩下的几乎都销售到了海参崴了。
家具制造厂是林场的下线工厂,林场是出农业以外安排人手最多的产业。林场的工人不但伐木种树,还要踩参、养鹿。家具厂的原料都来自林场,产品则多数销售到了上海、海参崴、天津等地。这些产品都是以中高档产品,这些地方都不乏有钱人。
火柴厂的原料用的是家具厂的边角料,硫磺等原料多数外部采购。由于火柴的生产技术没什么难度的,是项密集型产业,生产工人几乎全是女工,检验、制材、装箱等厂工全是男工。工厂为了方便生产,采取分散生产,几乎每个村屯都有火柴厂的工人,各家的女人把它当成副业。生产工人们全按件开工资,厂工则按月开钱。
草帽缏编制厂,以吉东的麦秸为原料编成草帽缏。其产品主要卖往上海。
酿酒厂的规模仅大于毛纺厂,只有五十多人,其产品只供应本地市场。
肥皂厂的原料是榨油厂的残油和动物油脂,产量不大,产品质量一般,多数出口到了俄国,但其价格低廉。
造纸厂、玻璃制造两家工厂全部是利用的本地原料生产,但是使用设备技师全是外国货,投入大产出小,短期来讲完全是赔本的货。尤其是造纸厂,产出的产品在东北几乎没什么销路,大部分外运销售,每个月需要向该厂贴补三百多两白银。玻璃厂的产品由于是计划采购用于各村屯的砖房建设,核算到了建设支出当中,每月依然需要贴补近百两。周雄对此毫无怨言,依然命令该厂扩大生产。玻璃厂的器皿加工车间的产品还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在上海,周雄希望玻璃器皿的产量和质量能更进一步。玻璃在以后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不可能因为一时的亏本就不生产了。
制药厂才是真正的因地制宜,不但原料是当地的草药,而且聘用的是东北当地的中医,在洋行的帮助下在全国销售。制药厂的最大优势是向世一堂、同仁堂等国内的知名中药堂提供药材,凡是这些知名中药堂出场的成药在华康堂均有销售。像人参、鹿茸这些名贵药材华康堂一应俱全。
皮革加工厂与家具厂一样是林场的附属工厂,由于山上野兽很多,周雄让林场干脆干起了人工饲养野兔、鹿、紫貂、狗熊、东北虎等毛皮、药用需求大的野物。当然了,由于客观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目前林场比较珍贵的只有熊两只、东北虎四只、紫貂七只。反观野兔、野鸡、狍子这些遍地都是的东西,林场倒是养了不少。野兔的繁殖能力强,林场的职工们用野草就养活上百只一年中就繁殖出了两万多只。野鸡蛋在山里算的上遍地都是了,有家里的母鸡抱窝,再将雏鸡弄到山上来散养也有上万只。罐头厂就是为处理这些个野味成立,罐头厂也因此成为了吉东比较赚钱的产业之一。皮革加工厂就要差一些了,山上产的原料暂时无法满足需要,工厂不得不委托马帮收购足够的皮子维持生产。不够这个工厂还是让周雄很满意,每个月至少还能有个二三百两的纯利润。
罐头厂成立的最晚,但是盈利上来讲一点也不比早开的一些工厂少。罐头厂的产品主要以野味及牛肉、羊肉、猪肉为主,总共花费资金约5000两白银。采用美国食品罐头技术生产的,主要设备有制罐机二部、饷炉一座,一部六十马力的蒸汽机,所有生产机械全是半手工设备,雇用美国技工二人帮助操作。开业三个月就盈利700余两,周雄命其厂再次扩张。与建厂时不同的是此次扩厂所用设备全部为磨盘山机械厂制造并且有所改进。
除了这些个轻工业工厂,在吉东算的上是周雄心头肉的就是机械制造厂和军队了。
磨盘山机械厂刚开始十分可怜,只有王贵德、李有财、马大富、孙平、周成李学富五个人和一座打铁炉。李学富、孙平至少还读过几天私塾,能看懂周雄从上海搜集到的那些书,王贵德他们三个干脆就是文盲,就这五个铁匠就是磨盘山机械厂的全部家当。可是你却不能小瞧了这些人。最开始他们就是打些农具,由于是垄断性的买卖,他们自然是稳赚不赔,任务多就有招收些十五六的少年学徒帮忙。开设尝试着按着周雄提供的图纸生产一些收割机、播种机等农业生产机械,一来二去的发展到拥有七十多名员工的小机械厂。这时周雄有给他们派来了23位通晓机械制造和军火加工技术的技师,开始在机械厂内生产武器配件。为了保密起见,五名枪管加工师傅带十五名徒弟单独在一个车间生产加工枪管。就在周雄在南洋大卖军火的时候,磨盘山机械厂也成功的仿制出了M1870伯丹二号单发装填步枪。这时的磨盘山机械厂已经有工匠53人,小徒76人,各类机器设备计275台,每日能造制式步枪子弹900颗,每月能造地雷20枚,每月能造步枪20杆,每月能造无烟火药六七十公斤。
随着时间的发展周雄对磨盘山机械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的工人也会越来越多。在周雄到吉东的前两个月一只七十余人的队伍到了吉东,李贵也通过各种方式为磨盘山机械厂招收了四十多名学徒。周雄打的正是自己培养的思路和外聘的思路。这时宁波远东造船厂刚刚成立,从江南制造局、福建船政局挖了不少造船的人才,其中不乏精通军火制造的人。在吉东培养的徒工出身的人通过交换学习的方式到宁波把这些人的本事学会,而这只队伍则是直接将技师聘到吉东将工厂变成学堂的受聘技师。也正是这个双管其下的方法,使得周雄在1886年用了自己的成套的军事工业体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