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四军挂到三战区,放到日寇嘴巴里去(2)


本站公告

    蒋介石说:“墨三,要知道,那个地方是不好呆的。再说,他们劫车、破路,又放火,给日本人开进武汉设置障碍,不是很好嘛。”

    “校长,我们不能不接受华北的教训……”

    华北沦陷后,国民党部队,尤其是嫡系部队,几乎全部撤退。八路军深入敌后,很快得到发展,建立了大片根据地。正是华北的教训,使蒋介石警觉,上海、南京失守后,他特意把韩德勤的部队约10万兵马留在苏北,皖北也留下了廖磊的7万部队。听顾祝同这么一说,他感到应该在苏南再“作个眼”。这个顾墨三,和共产党打交道,确有长进。

    “墨三,你和希夷(叶挺字)是黄埔同学,交情不浅,他那个新四军又挂在你三战区,该怎么办,办法由你来想,这个我是放心的。”蒋介石的眼里闪着见微知着的光,突然又道,“毛泽东和我下了这么多年棋,现在不过是换了个棋盘。那些招数,是瞒不过我的。我把新四军摆在江南的意思,他明白得很;他同意新四军去江南的用意,我也很清楚。毛泽东实在是聪明,借着我这个委员长的令箭,建立共产党的‘关中’,这个买卖实在是划算!”

    顾祝同先是一愣,马上明白了这“关中”之内涵。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战颇耐人寻味。汉高祖刘邦初时势单力薄,远在西楚霸王项羽之下。他与项羽大小交战百余次,几乎屡战屡败,负伤12次,最终战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刘邦有关中这个富饶的地方作根据地。刘邦率领兵马出征,萧何为他留守,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征战的耗损很快从关中得到补充。毛泽东就是要把江南据为他的“关中”。

    顾祝同为委员长的谋深而敬畏,忙道:“校长高见。但毛泽东不是汉高祖,校长更不是西楚霸王。”

    蒋介石没有作声。他面窗而立,窗外风雨肆虐。

    委员长虽然高深莫测,顾祝同还是能理解一二的。剿共十年,好不容易把共产党箍在陕北弹丸之地,兵弱马瘦,仅剩3万。委员长正待“全牛搏兔”,不料华北事变,日寇大举入关。此后全国抗日的呼声压倒一切,直至“七七”事变爆发,国共两党戏剧性地变成了如今这个局面。美国人称这是国共两党的“蜜月”,只有身在“蜜月”里的人,才明白这“蜜月”的味道。

    “江南有我,校长不必过虑。”

    “墨三,今不比昔,国内国外眼睛多、口舌多,凡事静思,不可作茧自缚。”蒋介石深深看了顾祝同一眼,这目光一直把他送出门外。

    顾祝同走后,蒋介石心绪仍难平静。世事纷杂,举步维艰,在这纷杂、维艰之中,蒋介石的中枢神经自始至终搭在共产党那里,他从来不曾闭过这第三只眼。

    1931年,日军制造了“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不断往东北增兵,甚至公开在沈阳街头举行军事演习。面对挑衅和侮辱,蒋介石在《告全国*》中说:“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1933年,日军侵入长城各口,华北、东北军民群起而敌之。正在江西剿共的蒋介石说:“须知我们革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江西的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的政府之下失掉的,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有多大关系。”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仍不理会。

    就在华北事变后的一天,蒋介石收到廖仲恺夫人何香凝赠送的罗裙一条,另诗一首。诗曰: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辈妇女们,愿往沙场死。

    将为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此后不久,1935年12月26日,西北军中将参议续范亭,专程从兰州赶到南京,呼吁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拒不接见,汪精卫斥道:“真是多事,莫名其妙!”续范亭苦于身为将军,却报国无门,遂驱车到了中山陵,拔出短剑刺向腹腔,以死感召当局抗战。怀中揣绝命诗曰:

    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

    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

    蒋介石下令封锁消息,禁止新闻界报道此事。

    更令蒋介石烦恼的是国民党的右派如张继、邹鲁、胡汉民等也一反常态,唱起高调,提出:“与其亡于日,毋宁亡于赤。”接下来是“九?一八”、“一二?九”、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蒋介石只好把“攘外”提到应有的位置上了。

    在蒋介石看来,所谓国共合作只不过是覆盖在伤口上的一块绷带,他不能不警觉地时时盯着它。现在看来,陈毅、粟裕在江南十分活跃,大有为渊驱鱼之危,江南这个“眼”必作不可。

    大战在即,兵力紧缺,调哪个去作这个“眼”呢?

    蒋介石清瘦多了。一身夏军服,脚登马靴,腰束武装带,越发显得瘦削高挺。他枯站在那里,昂首望着满天风雨,新剃的头被闪电照得青亮。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