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本站公告

    也许是看出黄琼心中的不安,在皇帝身边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经锻炼的如火纯青高无庸马上便反应过来也许是自己过于凝重的脸色吓到这位英王了,连忙解释道:“请王爷放心,皇上最近龙体安康,朝中并无什么大事发生。。奴婢这次来郑州只是为了向英王传旨而已,别无它事。”

    “不过,皇上?”说到这里,高无庸抬起头仔细打量黄琼半晌才叹息一声道:“英王殿下,皇上最近龙体虽然无甚大碍,但却是苍老了许多,尤其是在接到韩王与陈王的死讯之后,皇上一夜之间头发几乎全白了。您能保住韩王的眷属,保全韩王几个皇孙的平安,是皇上这一段时间之内唯一欣慰的事。此事还是稍等一会奴婢再向王爷详说。王爷还是将他们都召集进来,咱们先宣旨罢。”

    老爷子的圣旨很简单,就是命英王携韩王眷属带骁骑营立即返回京城,将郑州府所有未完的善后事宜移交给现任郑州知府以及同知。而一直由骁骑营兼理的郑州地方卫军事务全部移交给已经重新组建完毕的新郑州地方卫军。新任郑州兵马使近日之内便会到任。但英王与骁骑营不必等到新任的兵马使上任。而在这位新任的兵马使未上任之前,郑州兵马使一职暂由苏进兼任。

    听罢圣旨,郑州府诸官员与骁骑营诸将官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骁骑营诸将听到可以回家了,自然是欢喜之极。年关将至,能回去与老婆孩子团聚,自然是上上大吉。更何况此次出战,英王出手大方。虽然碍于英王定下的严格军纪,没有能捞到多少洋财,但这赏赐却着实不算少了。回去正好与家人过一个好年。

    大齐历代皇帝为控制作为大齐朝主要野战军与拱卫京城的主要力量的四大营,都将所有将官的眷属集中居住。调入四大营任职的所有武官,都必须携带眷属上任。将武官眷属控制在手中,使得这些武官到了战场之上,就算心有异动,也得为后方的家人掂对掂对。

    这个当年桂林郡王制定的铁律,被历代在四大营任职的将领称之为最人道也是最缺德的规定,大齐历代皇帝只要不是傀儡无不按章行事。骁骑营撤回京城,也就代表着这些武官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骁骑营的将领对召其班师的圣旨倒是欢喜的紧。

    而相对于欢喜的骁骑营诸将,郑州府的大小官员,却是错愕不小。尤其是苏进听到英王即将返京,心中更是感觉到空落落的。他在到英王府之前,虽品级一直未耽误升,但却一直在翰林院挂一个闲差,郁郁不得志。直到到英王府任长史之后,才得以有机会外放。

    然而郑州的形势却并不是他所期待的那样,若不是英王大开杀戒,用近百名原郑州府大小文武官员的脑袋快速稳定住郑州的局势,恐怕郑州早已经陷入混乱之中。

    就算这位英王比自己,比自己身边这些官员小的太多,但在经历过许多事之后,此时这位年轻的英王早已经成为郑州府诸官员的主心骨。现在一听到这位主心骨要离开,苏进的心中极不是滋味。不单单是他,他身边的这些官员的心思也都差不多。

    看到苏进脸上出现的浓浓失落感,黄琼心中摇摇头叹息一声:“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了。今后的路怎么走,就看他自己了。”

    看着满脸失落的郑州府官员退下,书房之中只剩自己与英王二人,高无庸转过头对着黄琼笑道:“看来英王殿下没有辜负陛下的厚爱,现下在郑州民望很高啊。想必陛下知道之后,一定会很高兴。”

    黄琼听到高无庸这句发自内心夸奖的话,却未显露出任何兴奋表情,反倒是摇头苦笑道:“高大家不知,本王自到郑州以来,一直如履薄冰,忧心自己那处做的不周,会让父皇失望,会让这郑州百姓失望,而不敢有半点疏忽。”

    “您做的还算不错不是吗?英王。奴婢这一路过来,这郑州的百姓对您这几个月的作为评价很高啊。不过王爷,刚刚奴婢进来时,发现德妃娘娘的侄儿,现在应该在钧州做知州的陈则陈大人怎么摘去了官帽,脱去了官服?”夸赞了几句之后,高无庸突然道。

    听到高无庸所言,黄琼微微一愣,这个太监不是那种妄言之人,更没有必要拍自己的马屁。他能说出如此之言,应该是一路做过仔细调查的。他这一路而来的观察的居然如此仔细,怪不得自调至老爷子身边之后,一直深得器重、信任,成为大齐历史上少见的不是皇帝在东宫之时的贴身太监出身,而在皇帝身边做的时间最长的总管太监。

    此人夸赞自己倒是无所谓,只是此人提及那位陈知州却是意欲何为?难道是为此人说情。鉴于前唐末年宦官乱政之烈,太监干政是本朝最忌讳之事。本朝对太监监管之严,为历朝之罕见。太监有干政者杀无赦。除了传旨,太监也极少能出宫的机会。此人此时出此言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想为讨好德妃为那人说情,还是想借机插手地方政事?

    看到英王对自己的话沉吟不语,高无庸笑笑道:“奴婢有些冒昧了。以英王之为人,不是那种会借机打击报复之人。此人既然被英王锁拿,定是有他的不足之处。不过奴婢还要提醒一下,此人虽不足为惧,但对他身后的德妃,您还是要多加小心。德妃知道您抓了他的侄儿,恐不会善罢甘休。”

    听到高无庸的提醒,黄琼方知自己会错意了。连忙将自己为何将此人锁拿的原因详细的说了一遍之后苦笑道:“此人不仅打着德妃娘娘与本王的旗号大势聚敛钱财,还将收缴上来的粮食变卖。若不是现在时局已经稳定下来,本王不想再擅杀,还是交由朝廷按律法处置为好,否则本王定要杀了此人,以泄民愤。”

    黄琼的话音落下,高无庸沉思了一下,看了看四周无人,才道:“王爷,尽管按朝廷定制奴婢不应该说,但王爷奴婢还是要劝您一句,事可一为,但不可再为。您上次之事,皇上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压下去朝中的非议。若是再为之,恐怕对您会不利。毕竟朝中诸臣的反应皇上也要考虑。”

    “无论此人有多该杀之理由,但毕竟最终定刑还是要经过三司会审的。在未经过三司会审之前,您都无权擅杀。王爷,此人身后更站着德妃,倒不是奴婢为此人说话,但奴婢劝您还是谨慎一些的为好。”

    “请高大家放心。本王若是想杀他,刚刚便已经杀了。这事情的轻重缓急本王还分得清楚。本王只是将其免职,准备返京之时一同带其回京,交由三司处置。好了,高大家,咱们就不谈些扫兴之事了可好。”

    听到黄琼如此一说,高无庸一拍脑袋才想起自己与英王单独谈话所为何事,连忙道:“奴婢有些多虑了,英王若是那种冒失之人?皇上又岂能托付如此重任。想必对此人怎么处理,英王心中已经早有定论。咱们就言归正题。”

    说罢,高无庸略微琢磨一下道:“英王,皇上此次命奴婢来,除了传旨之外,首要的便是让奴婢问一下英王殿下对太子的看法。希望英王能将对太子的看法如实与奴婢说,以便奴婢回去禀明皇上。”

    听到老爷子居然派高无庸来亲自向自己询问此事,黄琼心中不由的一颤,难道这是老爷子再向自己传递什么信号?不会的,以老爷子的为人不会如此轻率的下结论。难道这是老爷子在试探自己什么?

    想到这里,黄琼抬起头看了看说出此言之后面无表情的高无庸道:“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岂是我等作为臣子可以评论的。本王与太子即是兄弟,但更是君臣。本王不敢擅自妄言。”

    对于黄琼这样一个刻板的,几乎是教科书式的回答,高无庸似乎早有所料的笑笑道:“英王,在奴婢临来之时皇上曾再三交待道:若是阿九耍滑头,你就和他说,是朕说的,让他必须说出心中真实想法,这是朕的圣旨,不得违逆。”

    说罢,高无庸又道:“请英王放心,您所说的话奴婢会将您的话如实转禀皇上,绝对不会有一丝更改。而且您所说的这些话只会有皇上、您与奴婢知道。若是传出去,不管是从谁那里传出去,皇上都会碎剐了奴婢全家人。所以,英王殿下您还是讲您心中的真实想法讲出来为好。这里只有王爷与奴婢二人,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这?”黄琼到不是想隐瞒什么,只是实在有些摸不透老爷子究竟在想些什么而已。天威难测,谁知道老爷子征求自己的意见是什么意思?自己与太子之间的恩怨,老爷子心中不是不清楚,怎么却还有此一问?老爷子此举究竟是意欲何为?

    也许是看出黄琼心中的顾虑,高无庸别有深意的笑道:“英王殿下不必多虑。此事不单单是您这里,便是已经就藩的藤王、纪王那里,皇上也遣人前去征询意见,所区别的是您这里来的是奴婢而已。而且英王,此次不单您要返京,就连藤王、纪王也要返京。”

    “临来之时,皇上再三交待奴婢说英王数月以来虽然一直未在京师,但以英王与永王的关系,想必近日来宫中所发生之事大多也瞒不过他。太子近日所为他虽不是十分清楚,但想必也应所知不少。所以命奴婢一定要问出英王殿下的真心话。”前边的话倒还罢了,只是这后边的话,却是将黄琼所有的借口都堵死了。让黄琼再想找别的理由都找不出来。

    黄琼清楚,高无庸后面的这几句话是老爷子这是在借高无庸的口告诉自己,永王私下给自己传的那次消息老爷子清楚的很,你就不要再找借口逃避了。

    高无庸这几句话一出口,黄琼就知道自己再也找不到理由推脱,只能略微琢磨一下措辞之后,无奈的挠挠头道:“高大家,太子为人如何姑且先不说。本王只想先说一说的太子是如何走到如今的地步的。本王听说太子原来也称得上仁义之人,与父皇也算的上是父慈子孝,与诸兄弟也算的上亲如手足,极有长兄风范。而从立为太子至今不过十余年,怎么会锐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倒是要好好的琢磨一下。”

    “如果本王没有记错的话,太子不仅是嫡长子,更是父皇诸皇子中最年长的一个。太子应该是世宗皇帝大定二十五年,哦,不对应该是二十六年生人,自明德元年十五岁被立为太子,到今年明德十六年应该是已经三十有余。”

    “按照这个推算,父皇在正德三年即位之时太子已经是八岁。而太子与大行皇后一起被打入冷宫之时应该是十岁左右。这个年龄无论是在天家还是寻常百姓之家,已经是晓事的年纪。”

    “也就是说太子从当初大行皇后被废打入冷宫到重新被立为皇后,自己被册封为太子在冷宫中生活了五年,度过了五年朝不保夕的日子。高大家,你知道冷宫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知道那股子不知道自己会活多久的滋味,甚至不知道今天睡下还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的滋味是什么样子的吗?”

    说这几句话之时,黄琼言语中带着难以言表的苦涩。没有亲身体会到那种生活的人是无法想象其中的恐怖的。太子不过才度过五年之中生活,自己却在冷宫中足足过了十多年这样的生活。太子不过是生活在被外臣所杀的恐惧之中,而自己却生活在不知何时会死在自己父兄手中的阴影之中。

    叹息良久,黄琼才又道:“从不知道能活多久的囚徒一下子变为当朝太子。从朝不保夕的生活,到身为储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以说享尽这天下的荣华富贵,甚至有朝一日可以南面为君执掌天下人的生死的这种差别是难以言表的。两种生活的差距,两种天差地别的地位,换了谁都不会再轻易的放手。没有人会想再回到那种生活之中。”

    “本王不是说父皇当初为了稳定人心,快速的册立太子是错误。就当时形势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错。但太子册立之时已经年过十五,已经到了可以了解朝政的年龄。但父皇自太子册立以来,至今除了严格督促其读书之外,却从未让其参与过任何政事。”

    “若是说十五年纪还有些小,那么太子二十之时那?二十五之时那?总不能说他还太稚嫩了吧?父皇迟迟不允太子参与政事,不让其学习治国之道,自然会使得太子在内心之中对自己地位的稳固与否自然产生了怀疑。”

    “而在大行皇后所出诸皇子之中,父皇又过于宠爱蜀王。本王曾听说过,父皇对大行皇后所出四子之喜爱程度是从后往前排的。最喜欢的是蜀王,其次是韩、陈二王,而对太子则最为严厉。”

    “也许父皇是认为太子是长子,更是身为一国储君,为了这大齐朝的天下应该对其严加管教。可父皇有没有想过,太子就算他是太子,但在内心之中对父爱的渴望也与寻常人并无两样,尤其是在那五年的冷宫生活之后。太子也是寻常人,也会对父亲也许只是表面上的偏心吃醋的。”

    “父皇自太子被册立为储君之后,一味的对其严加管教,但却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多年的冷宫生活,让太子养成了一个什么性格?本王观太子之所为,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偏激。本王不敢说太子如今这样偏激全部是那几年的冷宫生活造成的,但肯定与那几年脱不开关系。”

    说到这里,黄琼看了看被自己这些话惊呆了的高无庸,想必自己的这些话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过。不过一想起自己,黄琼旋即又自嘲的笑了笑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那里度过十余年之后,还会有本王这种心态的。人生活的环境养成性格,而性格又最终决定人的命运。世间的事情又如何能让人说的清楚。”

    “本身养成了偏激的性格,父皇的迟迟不放权,本身又加重了他这种性格。而自己的父亲又至少是在明面上的偏爱几个幼弟的举动,特别是父皇将韩、陈二王册封在距离京城近在咫尺的地方,更是让太子对自身的地位产生了浓重的不安感。”

    “父皇将二哥、三哥册封在距离京城近在咫尺的郑州、汝州不管是出于何种居心,却都让太子感觉到巨大的威胁。加之数年来在太子与二王的明争暗斗中,无论二王做的多过分,父皇却一直没有表过任何态,这如何能不让太子心生恐惧之感?”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丢掉储君位置的太子有几个能有好结果的?已经养成的偏激性格,加上不甘心丢掉储君之位的心态,太子走到今天的地步就不足为奇了。将一切可能的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保住自己的位置,换了那一个人都会如此做的。”

    听到这些非但不像是落井下石,反倒是有些为太子开脱的话,高无庸在错愕之余,想起二人之间的过往,也不禁暗叹若是太子有英王这番胸襟,何苦走到今天的地步?

    只是仔细一琢磨这位英王的话,高无庸却不禁感觉到有些头大。英王的这些话怎么听,怎么都象是将太子所犯之错的主要原因都推到了皇上的身上?

    犹豫了一会,高无庸才道:“英王殿下,您的这番话当真是有些这个,这个特别。您看奴婢回去的时候就按照您说的禀明皇上?您可知道,您的这番话,将太子所犯之过的缘由大半都推到了皇上的身上,一旦如实上禀,这是不是有些?”

    “高大家就按照本王所说的如实禀明父皇罢了。父皇既然身为一国之君,更是历代少有的明君,想必这的胸襟还是相当开阔的。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父皇身为圣明天子,这肚里自然跑龙舟也没有问题。想必父皇也不会因此怪罪到本王的。”

    听到英王这半是调侃,半是拿话压皇上,让皇上就算想发火都无处发的之言,高无庸只有苦笑连连。英王说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与皇帝是父子至亲,就算皇上对他这番话在暴跳如雷,但终归还是不了了之。若是自己瞎参言,到时候万一皇帝将怒火转移到自己头上,那么倒霉的便是自己了。在这件事情上自己还是慎言的为好。既然英王说了将他的这些话如实转禀皇上,那就如实转禀好了。以这位英王的为人既然能说出此番话,自然还是有十足把握皇帝不会发火的。

    虽说心中如此之想,但高无庸却无论如何不敢在将这个话题进行下去了。若是这位英王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自己不如实转禀,人家父子终会有见面的一天,根本就欺瞒不住。到时候自己那就是欺君之罪。可若是如实转禀,恐怕这位英王的口无忌讳指不定会引得皇上发多大的火气。

    想及此处,高无庸连忙寻了另外一个事由,将话题引过去道:“英王殿下,皇上此次命奴婢前来郑州,除了宣读圣旨命您即可返京之外,还命奴婢将京城与朝中最近的形势与您解说一下。”

    说到这里,高无庸顿了顿道:“王爷,奴婢此次前来郑州,有一事皇上特别命奴婢一定要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如今桂林郡王已经抵达京城。而此次桂林郡王抵京除了拜祭大行皇后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按照惯例,请皇上为以到婚配年纪的桂林郡王世子与长郡主指婚。皇上命奴婢此行一定要征求您对桂林郡王府的印象如何?皇上还说这是静妃的意思。”

    “什么?高大家您不会是想告诉本王,父皇是想将那位桂林郡王府的郡主指婚给我吧?”听完高无庸这番话之后,黄琼吃惊的指着自己鼻子道。

    大家谁也不是蠢人,在高无庸说完老爷子再三交待的事情究竟为何之后,黄琼马上就反应过来老爷子为什么非要就桂林郡王府郡主指婚一事征求自己意见大概可能是什么意思了。

    见到英王居然如此之快的反应过来,高无庸有些尴尬的道:“这个,这个英王您也知道天威难测。皇上心中想些什么又岂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可以胡乱猜测的?”

    “不过,此次桂林郡王抵京之后,曾再三与皇上道这位郡主是其所出几女之中最受其宠爱之女,不仅生的国色天香,尤其这才智更是称得上天下无双,等闲人等是无资格婚配的。希望皇上能在诸亲王中寻一才华横溢之与其指婚。而且必须那位郡主自己同意才行。”

    “王爷您也知道,诸皇子之中如今那位郡主年纪相配而又尚未指婚的除了您之外,就只有沈王与宋王二人。可沈王与宋王人家那位郡主只见了一面便干脆的回绝了。甚至言语之中对二王评价极低,让皇上极为尴尬。皇上召您返京,除了郑州之事已经大定之外,主要的便是因为此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