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至战国末期)
一定要注意区分中国的东夷与韩国所谓的“东夷”的关系,前者同戎羌、苗蛮一样为中国的三大源头文化,而韩国某些学者的虚假的东夷说是在误导,是对历史的有意图的篡改,其目的即是将中国的源头文化与韩国牵上关系,从而构建一套虚拟的韩国文化体系...对这一点要看清楚。
而真正的东夷在战国末期已经完全消失,或者说已经彻底和其他两股文化完全融合成华夏文化,所以不能用秦朝及以后的史书来套指秦以前的东夷,因为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事物,秦以后的东夷的概念被用来指非华夏的域外文明,与原初的含义早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也正是韩国某些学者进行故意混淆,并进而虚构的起点,所以应该从这里界分两个不同的概念,将秦以前的东夷与秦以后的东夷连个性质迥异的概念严格区分,从而韩国某些学者的意图自然不攻而破!
而以下介绍的就是中国学术界中的东夷研究,是作为中国文化起源领域意义上的、原初的东夷问题的研究,即中国古代的东夷:
东夷,是一个在中国学术上指代的名词,远古东方部落称为夷,而东夷作为一个名词则来自于周代,因为周室相对于东方诸夷部落来自于西部,但是后来这个词被史学界统一用来借指史前中国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被称为夷的众多部落、方国的一个名词范畴,词义性质从地理名词转变成对中国文化起源领域意义上的文化渊源性质的名词。东夷,即东边的夷人,“夷”,古山东话中音同“人”,原意为“一人负弓”(《说文解字》),与华是同位语。东夷作为一个名词则来自于周代,周人为了记述历史就把中原以东的众部落称为东夷,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个部落自称为“夷”,后来这个词被史学界统一用来借指史前中国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被称为夷的众多部落、方国的一个名词范畴。在汉时朝鲜,日本也被称为东夷。东夷文明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人认为后李文化(距今约8300年),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文明,他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同西方戎羌系文明、南方苗蛮系文明,一同构成了整个华夏文明初始的系统体系,是黄河文明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主体和渊源之一。
作为东夷文明对华夏文明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华夏的名字上:“华”来源于“东夷之人”(《孟子》)有虞氏舜帝姚重华,华原意为眼睛里的瞳孔,重华即为两个瞳孔的意思,而初始是指舜帝统率的一个叫重的东夷氏族里的人民。而华则指古代先圣的后代,有仁厚大德者的后代,东方的贵族。《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按先秦文献记载,有虞氏(即虞朝)是帝舜建立的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这个朝代还带有若干部落联盟的痕迹。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史书《尚书》,即以《虞书》为开篇。
《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可以看出,东方的部落文明大多比较温顺,民风比较淳朴和善良,人民自觉的遵守传统的礼仪习俗,崇尚自然有序,万物各得其所。可以说达到了老子所崇尚的小国寡民,安居乐业的这种很高的道德水准,所以又号称“君子之国”,“不死之国”。当然,东夷文明也诞生出许多史诗英雄,至今流传着许多美丽而悠久的神话传说,东夷先民同其他地区文明的先民一同开拓出了整个华夏文明的雏形。
从严格意义上说,东夷文明是古代中国早期黄河下游地区文明的主要代表,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发明了炼铜技术和弓箭等先进科技,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制造出了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他们崇拜太阳和东方,多以鸟、凤、龙、蛇为图腾,少数以蜘蛛等为图腾,部落众多,人丁十分兴旺,大致分为以太昊伏羲氏-女娲部落(风姓)和少昊金天氏部落,以及后期的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姜姓),蚩尤部落(姜姓),后羿部落,夸父部落,有虞氏部落(姚姓)等,还有一些嬴姓部落等。其中,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后期陆续西迁,进入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古代黄河南部,淮河北部的中原地区,开创了中原文明的时代,其后,来自关中的戎羌系文明占领并中断了中原地区的发展,将北方的文明中心带进黄河上游的关中,使关中地区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据《白虎通》和《新语》道基记载,伏羲氏定人道,创八卦,并且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和陶?o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蚩尤,姜姓,炎帝后裔,其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空前提高,制铜工具大量涌现。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据传说蚩尤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一举而兼国九,再举而并国十二。后在与黄帝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死后葬在东平。再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泰山雄伟博大的山体,拔地通天的气势,宛如稳坐大地的尊严的长者,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便逐步形成了稳如泰山的形象。东夷人的生存首先依赖于自然,在原始严酷的环境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原始人梦寐以求的生存愿望,在洪荒年代,东夷人对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敬如神灵,太阳能给人以光明与温暖,原始人首先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传说,东夷族的首领太昊和少昊,都被尊为太阳神,他们的名字昊字,就是天顶着红日,泰山位于最早看到日出的东方,于是东夷人由太阳崇拜、东方崇拜,逐步演化为泰山崇拜,1961年7月19日,在泰山东南部发现的神秘符号,引起了中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符号上面是太阳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个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国古代祭太阳的习惯,都是在山顶上,架着柴火燃烧祭祀太阳。
最后一个东夷部落建立的王朝商王朝,被来自关中文明的西周所灭,不仅用武力占领并洗劫了中原的人口和财富,并且胁迫东夷部落与之联盟,并灭掉了两个当时东夷最大的国家奄和薄姑,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两个周王室在东方最主要的封国--齐国和鲁国,齐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兴周800年”的姜尚,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制作周礼的周公旦,可以说对与东夷的关系当成了当时的头等大事,但是这两个王室中,姜尚是炎帝后代,东海之人,是东夷没落贵族,同时辅佐周王,也是西周的外姓诸侯,而周公旦是西岐贵族血统,由于都是西周的诸侯,与周围的东夷小国的关系貌合神离,有时甚至是敌对关系,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来临,兼并战争不断,齐国精兵简政,果断抛弃繁琐的西周礼仪,改为大力推行当地的东夷习俗,并陆续兼并周边东夷小国,迅速崛起为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但是,鲁国却严格的坚守西周的礼乐文化,国家却始终积贫积弱,再加上与周边的东夷国家的战争频繁,国力日渐衰微,战国末期被楚国所灭...
但是,齐鲁两国在春秋战国800年的恩恩怨怨,却为新的齐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孔子儒家学派的诞生为标志,东夷文明已经彻底完成了跳跃,成功的升级成为了更加发达的齐鲁文明,这一文明形态至今仍是山东地区的主流文明形态,而其文化内核--儒家文化,不仅继承了土著东夷文明的实用、自然、宽容的精髓,也融合了关中文明强调阶级、秩序、尊卑的思想,前者也是齐文化的精髓,孔子从中提炼出了“仁”的思想,后者也是鲁文化的精髓,孔子从中得出“礼”的结论。于是,这一融合了整个黄河流域文明的新的兼容并包的内核,也就成为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内核,在历代统治阶级的积极提倡下,成为了统驭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思想基础
国外的东夷
(秦代至唐代史书所指称的非华夏的域外文明)(一定要与第一部分严格区分!)
秦以后的东夷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华夏文明的三股文化来源,转来指向非华夏的域外文明,这一点同戎羌系,苗蛮系是一样的,只不过东夷已经完全融合成华夏,而戎羌系和苗蛮系则分别有部分未完全融入中原文化,其代表就是现在的羌族和苗族,这两个民族是戎羌系和苗蛮系文化的旁支,即未融入中原文化的部分,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了。
夷本为商代方国名,夷字也不是从大从弓,夷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以席地跪坐的人的形象,可见夷国人已经有古中国汉族人极其先民固有的一些标志文化习俗。此国商代屡遭打击,直到商朝末年仍被征讨。大略周时此国已亡,遗民溃散,散布于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境内。这些人周朝只是保持着周人对于商人早期的关系,因此不属于诸夏。大略东方不属诸夏的人,这类人最多,于是所有东方的非诸夏人都被泛称作夷,比如莱人,莱和夷本为商代不同的方国,到周朝,竟然产生了莱夷这样的称谓。再说戎,戎固然尚武好斗的含义,但周人“文化”之后,这就成了文化粗鄙的意思了。事实上,不但西方的非诸夏人被称为戎,其他方向的非诸夏人偶尔也被称为戎,比如河北北部的山戎。这种称谓荒谬到周人的后族都成了戎了,所以竟然有姜姓之戎。蛮,显然指荆蛮,本意指的是楚人,是周人对楚人的一个称呼,南方的非诸夏人,楚人为大,所以这个方向的非诸夏人都被泛称为蛮,后世南方蛮人几乎遍地,以至于一些从西部边疆迁入西南的非诸夏族群后世也被为蛮了。狄,也就是商代的鬼方,鬼方,应该就是周代的隗姓赤狄人,周人称之为狄,北方的非诸夏人都被称为狄,所以又有白狄,长狄,还有周王族同族的姬姓之狄。到了秦汉以后,匈奴这些和鬼方人毫无关系的人也被称为狄人,同样的张冠李戴逻辑,韩人、倭人竟然也成了东夷人。我们要说,这真是周人的“‘创造’的遗产”。
这种观念还造成一个巨大的混乱,那就是古文献中民族谱系的混乱。事实上,尽管有条件区分、记录得更好,但诸夏人除了关心自己却并不十分关注周边族群、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生活,他们的要求一个是要求对方服从,一个是对对方的漠视。在这种要求下,日常生活中,对对方的称谓简单到只需要一个泛称加上一个方位而已。不但是对其他民族认知的混乱,文献中还留下了对汉语集团族群的混乱,比如秦人,秦人是汉语族群,但是他一会儿是夏,一会是戎,如此反复,直到最后汇入成熟的汉语民族——汉族。可见,周人建构的华夷观念不但阻隔了汉语民族和讲其他语言的民族,还把很多汉语族群划到和异语言的“夷狄”同等的地位,比如莱人,秦人等等。
这种混乱延续到今天,解读古代文献的时候,很多学者,比如徐旭生,他竟然发现了上古的系统的壁垒分明的华夏、东夷、苗蛮集团,真是笑话。司马迁掌握的材料不比你徐氏多,怎么他就没发现了呢?此例一开,各种牵强附会的划分纷纷出炉,我说,“都是汉语人,何必煎太极?”
说到山东的古汉语人,传说是少昊后代的嬴姓族团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是此族团主要活动于山东中南部以及江苏、安徽中北部。商代的夷方应该就是此集团部分成员在淮河流域建立的方国,夷国灭亡后,遗民建立了很多小国,其中最大的是徐国,是嬴姓的嫡系后裔。周朝时,徐国君主偃王称雄淮上,招了周朝的忌,被穆王讨灭,成为周的子国,和山东的郯国同一等。
说到中国的文明起源,自仰韶文化6000年前衰落,以山(太行山、崤山)东为活动中心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一枝独秀,成为中国文明的主源,商夏王国均源自这个文明系统。在山东大平原的东部和南部边缘,这种较久远的文化传统的某些方面甚至延续到春秋战国年代。但是很显然,这种文化和商周文化同源异流,只不过前者日渐繁盛,后者日渐衰落但保留了某些古代印记而已。
我们把大汶口-龙山文化称为甲,商周文化称为乙,“山东”大平原东南部边缘的族群文化称为丙,那么可以说,乙丙都是百分之百的继承了甲,只不过乙比较争气,不但继承了,而且大大地发展了,最后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而乙因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虽然继承了,但是没什么发展,又不断受到乙的侵蚀和吸引,所不同的是较长久地保留了甲的某些原始风貌而已。乙丙两个系统虽然同属一个语言集团,但在周朝因为华夷观念下,竟然被区隔了。在今天,某些人不但不把这种虚构的、虚妄的区隔抛之脑后,还要把这种周人发明的区隔倒推到周以前,岂不是越走越远?荒谬之至!都是汉语人,何必煎太极?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