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抗战果实


本站公告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不必争执,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让罗斯福总统、马歇尔将军以及美国在二战时的其他领导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蒋介石对消灭日本人反倒不如他们感兴趣。在一段时间里,罗斯福觉得他和蒋介石委员长的对话简直象“对牛弹琴”。蒋介石说:“就我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日本,而是我的国家的统一。我肯定你们美国人总有一天会打日本,也许要我动用保留在西北对付共产党的军队帮助,也许不用。在另一方面,如果让把他的宣传扩展到整个中国,我们就是在冒险,我们将一无所获,你们美国人也一样。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的背后有一个共产主义的学说,并且后面还有俄国。”在1938年底之后五年半的时间里,日本人没有怎么去碰中央军,也没有发动新的重大的进攻。而蒋介石这一边则十分满足于坐等观望事态的发展。他的那些训练和装备得最好的精锐部队,都在西北逼近延安的战线上对付共产党的军队。的确,在日本入侵中国的早期阶段,中国的中央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这时的美国人还舒舒服服、平平安安地处在中立的状态之中。但是,中国目前已卷入了一场将更广泛的战争,罗斯福将怎样理解中国政府那种消极被动的做法呢,美国人支持这样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政府,并予以物质上的援助,这样做对吗?如果把这些援助提供给那些淳朴高尚而只是名为“共产主义者”的中国共产党,是不是会利用得更好一些呢?尽管时局仍旧笼罩着一片乌云,但谁都看得出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到来已经为期不远了。一直坚信:“决定中国事情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他密切注视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具体指导各敌占区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准备夺取抗战最后胜利。预先提出:我们要准备担负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的重大责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必要准备,一是在继续抗战中使我党我军和我们的根据地更加发展和更加巩固;二是准备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武装起义,并且学习管理工商业。说:“没有这种准备,我们也就不能把日寇赶出去,也就不能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向哪里发展?早就确定了一项十分明确的原则:只能向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敌后地区发展,也就是从侵略者手中光复失去的国土,而不能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去发展。1944年,日军实施“一号作战”计划,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河南、湖南、广西等大片国土沦丧,当地民众迫切期望有人领导他们起来反抗侵略者。当机立断,用的话来概括,就是“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人们可以从比较中得到一个突出的印象:一边是正面战场出现震惊中外的豫湘桂大溃退;一边是敌后战场进入大规模的反攻作战。一个是后退,一个是前进,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蒋介石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在这个时期日本的灭亡几乎注定,他完全肯定美、英、苏他们会对日作战,他把自己的军队保存起来,让别人去作更大的牺牲,这也是应该的,因为抗日战争的前期,中国战场的中国人民贡献太大,牺牲也太大,现在作适当的休养生息,也无可厚非。而共产党的军队大举前进,也是应该的,沦陷区的民众迫切需要有人去领导他们,否则社会就会一片混乱。国共的一退一进,对双方都有好处,各得其所。在抗战后期非常自信,他对南下干部说:“国民党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中国人民要解放,中国要得救,只有共产党才有办法。全国老百姓都仰望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尽量发展自己,要百分之百地发展自己的力量。”他还风趣地以柳树和松树来生动地譬喻共产党员的机动性和原则性。他说:“共产党员好像柳树一样,到处插下去就可以活,长起来。但柳树也有缺点,容易顺风倒,所以还要学松树,挺而有劲。柳树有机动性,松树有原则性,柳树可亲,松树可靠,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可亲、要可靠。”做好城市工作,是中共六大决议中就提出来了的。但是,十年内战中,没有条件去实现它。1944年春天,重新提出这项任务,并且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客观形势所决定的。那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已有很大的发展,日本侵略者所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都处在这抗日根据地的包围之中,而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却远在中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黄河以北几乎没有国民党精锐部队的踪迹。因此,预计当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八路军和新四军完全有可能首先进入这些大城市。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长期坚持敌后抗战的结果,也是一种历史的机遇。蒋介石对抗战后期的策略,有利也有弊。在军事上他有力地保护了大量的精锐部队;但在政治上却得到了不少的骂名。况且在中国大地上,他也丢失了不少的地盘,为抗战过后的局势埋下了隐患。“日本投降了!”胜利的消息传来,延安城内外一片欢腾。和边区人民一起,沉浸在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它是中国人民在近代第一次完全战胜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这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正是这场战争,极大地教育和锻炼了中国人民。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这场充满惊涛骇浪的战争,同样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指针的思想,正是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成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带来的苦难实在太深重了。在近代中国,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最坚决而又成功地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把祖国从危难的深渊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取得人民最真诚的信任和拥护。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广大民众充分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凝聚成一股任何外国侵略都无法战胜的巨大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洪流中纯熟地驾驭局势,始终清醒地指明夺取胜利的正确方针和办法。抗日战争不仅锻炼了中国人民,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八年抗战的无数事实中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奔集到它的旗帜下来。到抗战胜利到来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政治中的地位,已远非抗战开始时的状况所可比拟的了。这种影响往下延伸,为日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日本垮台之快使得蒋介石及其政府毫无准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蒋介石这时应该尝到了。1945年8月15日,国民党参谋长陈诚麻将正打得起兴,这时,电话铃响了,电话是从总统官邸打来的,他不敢不接,嘴里嘟嘟囔囔地抱怨搅了他们的牌局。陈诚听完电话,放下听筒之后,转过身来,突然大声说道:“好了,是他。为什么----日本人非得今天投降?现在我要去参加胜利游行了,偏赶在我玩得正带劲的时候。”其他人都说:“就是,胜利来得太快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准备呢。”其时天津市长萧振瀛显得比其他人更为兴奋,他说:“不信等着瞧吧,接管东北将是我们最头疼的事。”抗战八年了,还说来得太快了?这些人也太闲着没事做了。果然,在随后的几天中,他的乡村别墅门庭若市,东北来的政客络绎不绝。除了萧振瀛之外,大家都一致认为应该释放少帅张学良,并请他出任东北的最高统帅。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在东北没有人能象张学良那样受人拥戴。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蒋介石会对张学良记恨终生。张学良背叛过他,甚至还羞辱过他。蒋介石决定不释放张学良,或者说对此事根本不予考虑。这样一来,蒋介石面前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在东北有能力有威望的政界人士中,找不出对他忠心耿耿的人。由于没有一个现成的“统帅”,蒋介石决定分疆而治。于是,他把原有的三省重新划为九个省,哈尔滨和长春则作为行政院直辖的特别城市。蒋介石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心胸过于狭窄了。他在关键时期把张学良凉在一边,实在不该。东北不同于其他地方,蒋介石不能够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他统一中国后果不堪设想。蒋介石在东北的阵脚全乱了,将三省分为九省,表面上看象是便于牵制,其实不利统一调剂,更易于各自为政,如散沙一盘,轻轻抖动,就散开而难于集中。抗战一结束,蒋介石立即通令全国各部队,叫他们听候命令,根据盟邦协议来执行受降的一切规定。另外,蒋介石电令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说:“所有该集团军所属各部队,应就原驻防待命;在各战区作战地境内之部队,并应接受各该战区司令官之管辖。政府对于敌军之缴械、敌俘之收容、伪军之处理及收复地区秩序之恢复、政权之行使等事项,均已统筹决定,分令实施。为维护国家命令之尊严、恪守盟邦共同之规定,各部队勿再擅自行动为要!”当然,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抗日军队不理蒋介石的这一套,在同一天,以“延安总部”的名义,连下七道命令,着所属部队全面行动又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的名义,对冈村宁次发出“向共军投降”的命令,同时再度命令所属部队占据东北、华北一带,和东北苏联红军呼应。国共两党及其所属部队全面争夺地盘,扩展势力范围。东北掌握在谁手中,决定着抗日战争之后的国内战争的胜败关键。蒋介石没有下好东北这步棋。共产党把这盘棋走活了。苏联红军进军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那时,苏联人绝不会想到中共会取得整个中国,以为有美国支持的国民党会很快统一中国。为了制造与美蒋势力的缓冲地带,苏联在撤兵前特意把住东北大门,而放中共进关。共产党捷足先登,在苏军帮助下占据了四平以北大半个东北,甚至准备以长春为“首都”。对此,蒋介石当然不干,乃出动最精锐的部队进击东北,在四平与共产党展开大规模的争夺战。四平地处东北中心点,是南满和北满的分界,得此而北满的门户大开。为此,国共双方在四平整整血战了一个月!此战,最初是寸土不让的,甚至动用了血本与国民党硬拼,为此损失了上万人。后来实在顶不住,才不得不放弃四平和长春,撤至北满。甚至担心国民党军队会乘胜追击,乃一度做出了放弃黑龙江省各大城市、退往农村的计划。不想,蒋介石突然宣布休战。此时的休战,中共得以喘息之机。东北有苏联人特意留下来的可以武装100万人的日式装备,林彪的部队就在瞬间制造出了100万的军队!中共自1927年以来打了18年仗,愁的就是武器装备匮乏,现在从天上掉下这么一块大馅饼,军队不瞬间膨胀才怪呢!另外,更有战略意义的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北部,也被中共稳固占据,那里的军工厂也开足了马力没日没夜地生产军火!天助,有了上述条件,林彪所部很快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一年间由10万人增至100多万,并立即转入攻势。事实上,东北的布局关系着全局,蒋介石走坏棋局,已先胜一局。坏局在哪里?蒋介石没有继续北进追击林彪部,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但这个决策是绝对错误的,其后果也是致命的!国民党占据半个东北已经没有意义,还不如全部撤到华北。因为,中共取得根基、发展武器、制造军火依靠半个东北已然足够!而国民党留在南满的那些部队,其实已经成了林彪眼里的肥肉。抗战的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收获颇丰;国民党却收之较少。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准备不足,东北的失算,各敌占区的地盘的抢夺,都是被动的。蒋介石没有全盘掌握抗战胜利后全国局势,匆匆行事,阵脚全乱,顾此失彼,导致不可收拾的残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