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临终道出了人生的无奈。此说借给蒋介石一用,也未尝不可。天不作美,中国有了他蒋介石,何苦又冒出个?的出生地比蒋介石的更美,还冠加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去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作韶山,被它环抱的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环抱,树绿竹翠,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盖着稻草。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这里上屋场。他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这一年正是清光绪19年11月19日。出生前,他们家的头两胎婴儿都在襁褓中夭折了。他母亲生怕他也不能长大成人,便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一块巨石,认做干娘,还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石三伢子从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账。特别是十四到十五岁大约两年的时间里,他成天在地里跟家中的长工一同干活。在这段时间里,石三伢子对父亲的严厉感受很深,后来回忆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于是,犁、耙、裁、割,全套农活,他都样样在行。还常常跟长工争胜,抢重活干,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对农民的疾苦也体会很深。石山伢子的父亲毛顺生,虽是农民,也做些小生意,他也不愿意子孙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毛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时,吩咐十三岁的石三伢子帮着招待客人。石三伢子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他当着客人面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他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逼近,就跳下水去。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和平解决。从此,石三伢子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面前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石三伢子姓毛,名泽东,字咏芝,(后改为润之)。讨厌应酬生意场上的事情,他也做不了生意。有一回,附近一个毛姓农民,曾收下定金把猪卖给了毛顺生。过几天父亲派去赶猪时,猪价已涨了。这个农民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还说少了几块钱对富人不打紧,对穷人家却个大空缺。听后就把这个买卖退掉了。这事让父亲知道了自然很生气,但他母亲倒看得开,觉得农民养大一头猪不容易,退就退了,自家也没有什么损失。同情弱者,却十分憎恨“恶霸”。一天,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家子弟。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姓里‘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又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的少年时代生长在乡下农村,且聪明能干,又不以强欺弱,故而村庄里的小朋友都喜欢同他在一起,而且他还当过“司令”呢?的“司令”尊号的得来有个缘由,那是他和同伴们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快到响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们都乐意同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毛顺生虽然是个农民,但也不是个鼠目寸光的人;他虽暴躁、严厉,但绝不会让孩子们只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之类的事。这些事情孩子们必须做,可是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他们做----这就是读书。七岁那年(1900年),毛顺生把儿子从塘家坨接回家,准备送他去私塾念书。到了私塾见过先生邹春培,对着孔夫子的牌位磕了三个头,就算拜了师。不大喜欢枯燥难懂的经书,但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仍然学得很好。自幼烂熟于胸的知识,是很难抹去的,成年后常会自然地使用。以后,他读了《左传》,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六岁年“孔夫子”的教育,培养了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了他后来的“古为今用”。邹老先生是位严师,对学生经常打手板、打屁股、揪耳朵、罚站、罚跪。但孩子们的天性活泼好动。有一天,邹老先生要去吃生日酒,让学生们自己念书。这下鸟放出了笼,七八个学生坐在屋里,不一会儿不耐烦了。此时正是三伏天,热得不行,坐在木楼上就象在蒸笼里。有人提议到树林里捉斑鸠,也有人提议到稻田里捉泥鳅,而提议到池塘里去洗澡,又凉快,又可以学游泳。大家听了都赞成。几个孩子脱光衣服跳进了池塘。有会水的,不会儿就游到了池塘中间;不会水的,就在池塘边洗澡。天气很热,孩子们在水里越玩越高兴。正玩得高兴时,突然邹老先生吃酒回来了。他看到学生们在池塘里玩水,非常生气。几个学生被叫到屋里在孔夫子像前罚跪,浑身水淋淋的吓得战战兢兢。可偏不跪,说:“洗澡是我带头,要打就打我吧!"邹老先生气得火冒三丈,举起二指宽的竹篾片就要打,一转身跑下了楼。邹老先生浑身发抖,追下了楼,学生们也跟着跑下楼。但邹老先生跑不过,只得去毛家告了他。的父亲毛顺生,历来家教极严,且性情暴躁,一听此事,火冒三丈,边追边骂道:“畜生!你往哪跑!看我不打死你这王法的东西!”拼命地跑,决定不回家了。走了三天三夜没走出韶山冲。幸而路上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大爷,他认识的父亲,把他带回家给吃给喝,然后耐心地劝:“孩子快回家吧!你才十岁年纪,翅膀还没长硬,是飞不出韶山的!”听了老爷爷的话,回到了家里,他的父亲也消了气,没有再打他。教育子女不能一味地打骂,的母亲和他的父亲就不同,她的方法是言传身教。从小就在母亲身上学到不少好的品德。补叙一件趣事。家乡有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他故意扳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站在那儿不动。老头就问:“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反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后生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白胡子老头的眼力不错,确是文曲星下凡。他的文章,他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确有他一席之地;他的书法雄浑有力,且独成一派,俗称毛体。蒋介石在他面前应当自愧不如了吧!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