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地生根(5)


本站公告

    公伯的儿子秦仲接管嬴姓祭祀和秦的封邑时还很年轻。跟父亲和祖父相比,孩提时代时常被曾祖抱在膝头玩耍爱抚的秦仲倒更多继承了非子的精明练达。即位伊始就看似轻描淡写地分化了若干戎人部族,缓解了秦邑的战争压力。要不是生了变故,他应该完全有机会把秦休养得更强健些。

    即位第三年(公元前841年),周廷一些中下层官员和镐京的平民因再不能忍受天子姬胡(厉王)的昏聩暴虐,兴起了暴动,整个镐京城乱作一团。天子姬胡仓惶出逃,躲到了叫做“彘”的小城(今山西霍县),周王朝陷入了没有天子的尴尬境地。这就是着名的“国人暴动”。那一年,史称“共和元年”。

    赶走了天子,暴动的“国人”们一时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正为难着,左近诸侯就纷纷兵戎毕现地来替他们拿主意了。他们那比“国人”手中的棍棒厉害得多的弓箭车马并没去追讨逃亡的暴君,而是向着周王廷、王室和宗庙发挥威力,大有肃清周廷的意思。几支较强的戎人部族马上起了趁乱分一杯羹的念。他们当然没能力也没资格夺周都,夺中原土地,只想把自家地盘扩大,把不管将来谁作主的中原国家的西境东移。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障碍就是分居犬丘和秦邑的嬴部。于是,被东扩梦想煽动得热血沸腾的戎族动用了最强的战斗力量,洪水猛兽般扑向嬴部。

    先倒霉的是相对弱小的犬丘。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戎军就得了手。居留犬丘的嬴部族人四散奔逃,跑得慢的都被杀,连大骆、成的嫡传子孙也没能幸免。逃出来的或途中饥困而死,或逃到秦邑。正努力跟戎部调和关系的秦仲面对形势还算从容,一边收容安抚幸存族人,一边组织防卫。戎军杀气腾腾涌到城外时,秦仲不得不认定:之前所做的一切调和的努力都已化为清烟,毫无意义了。如今的他,既肩负保家保族重任,又背负着为犬丘亲人和族人复仇的使命,没有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他狠狠甩甩头发,毅然拉开硬弓,瞄准冲在最前的戎军首领。手指松开的霎那,所有美好的、和平的憧憬都顿时化作无边的黑暗,浓浓地萦绕在眼前。

    那场战争持续的时间不很长,但双方死伤都很惨重。那以后,嬴部在秦仲带领下,跟戎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后来,“国人暴动”及其连锁反应逐渐平息,周廷又恢复了秩序。新天子姬静(宣王)对嬴、戎间的作战状态颇为满意。为激发嬴部战斗意志,更有力牵制戎人,他封秦仲为“大夫”,许以犬丘之地。嬴部得到了周立国以来的第一个爵位,也无可选则、无可逆转地成了全体戎族的最首要敌人。

    苦苦征战二十年后,秦仲终因在战斗中负伤救治无效而死。精疲力尽的嬴军没了主帅,被对方打得溃不成军。幸而秦仲的五个儿子个个能征善战,危急时刻敢于决策,进退得法,方才保着老少妇孺弃了秦邑,逃离灭顶之灾。

    看着血乎哩啦的残兵败将,天子姬静心头泛起了不忍,可又不敢松口--他们这一败一走,西边没了屏障,下一个血乎哩啦就该是自家了。于是,他极力撺掇他们复仇、收复失地,还当真东拉西拽弄了七千生力军,交给秦仲的五个儿子。五个愣小子倒爽直,给天子磕了头,起身就带着七千兵马,风一般卷回了西方。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