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被热豆腐烫死的秦王从荣


本站公告

    一朝天子一朝臣.

    却在五代,臣子多待奉多代,三朝###遍地都是.李从荣要打破这个惯例,一登大宝就要扫清群臣.

    范延光和赵延寿两个枢密使大人吓的要命,眼见这个明宗是随时西归的人,真个李从荣上来了,我们的命还能保得住?

    还是石敬塘这人家伙滑头,早就请调出京任节度使去了.

    做了节度使,进退自如,实力强了,我可以有召不奉.自立为王.

    两个人都想尽办法调出京外.京城眼下是一锅热水在火上煮.再不走,自己就要被煮熟了.

    明宗不许,自己已经病的不能上朝,两位大臣再走了,事情谁来管?

    但下面的不想干了,留是留不住的,赵延寿是唐明宗女婿,无非找自己老婆说说情,调出京做宣武节度使去了.

    范延光也想走,但一时还走不了,谁让你没有皇家亲戚呢.但他没干好事,拉了一个他平时就讨厌一个人上来陪死?

    谁?

    前凤翔节度使,在搞倒方重海上出了大力的朱弘昭.现在正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范延光讨厌他,正好调他补赵延寿的缺,让他也到这火山口烤一烤.奏请调朱弘照为枢密使.

    准!

    朱弘照还以为范延光良心发现,竟对自己这么好!等调到京城.呆了两天,发现这个位置实在是个随时掉脑袋的位置.心里痛骂老范不是人.

    坐不得,就请辞吧.朱弘昭上朝,对唐明宗说:臣之才担不得这种大任.

    明宗怒斥道:你们都不想在我面前吗?我养你们有什么用?!朱弘昭惶恐,只好自认倒霉,接着做枢密使.

    范延光赚了老对头朱弘昭,他却开溜的快,拿钱到宣徽使孟汉琼那里说情,宣徽使,内廷总管也.又送了金银与明宗爱妃王叔妃.人一老一病,就容易相信身边亲近的人,有这两个人在唐明宗面前吹吹风.范延光也调到外面做了德军节度使.

    又有一个枢密使位空出来了?

    三司使冯赟升任枢密使.三司使.总管财务也.这个冯赟,太原人,他的老子就是明宗身边人,专给明宗守门开门.冯赟长的可爱,讨明宗喜欢,以一个守门人之子从进奏官,到客省使,宣徽北院使,再至河东节度使,三司使,现在更坐到枢密使的最高位.

    冯赟真幸运!

    冯赟真不幸!这个死亡之职击鼓传花最后落到了他的手上.

    但人岂能坐以待毙?

    朱弘昭也是太原人.两个太原老乡有共同语言,又有共同的目标:怎样避秦王之祸?

    宣徽使孟汉琼,皇上宠妃王淑妃也想走,他们也害怕秦王.这个秦王性情怪异,谁知道他登基后杀完大臣,会不会冲进后宫也大开杀戒?

    况且王淑妃与唐明宗的第二个儿子宋王李从厚关系不错.秦王怕有人抢的位置.怕的就是宋王,李从厚.

    李从厚低调.为人谦虚,在朝中关系也不错.

    王淑妃与他关系挺好的.

    秦王却看不过去,谁与宋王交厚,就是与我为敌.却是自己老子未死.动她不得.

    这两人也怕秦王之祸.也想走,但他们两个内宫中人,怎么走的开.

    只有拼了!

    四人顿时结成了生死同盟.内有孟汉琼,王淑妃,外有朱弘昭,冯赟.眼下朝中大臣都以避祸为上,不理政事.朝中之事尽为这四人把持.

    秦王有点悬了.

    但秦王就没有心腹帮手吗?

    有一个!

    康义诚.京城亲军都指挥使.皇上身边的亲兵总领,手握兵权,是个重要人物.

    他就倒向了秦王李从荣.这个正常,未来的皇帝不支持还支持谁去.所以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秦王府待奉秦王.

    李从荣有了这个人,放心了.兵权在手,谁能敌我,就等自己的老子死了.

    唐明宗果然要死了.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地冷.入夜,一场大雪纷纷而落.

    唐明宗偏来了兴致,出宫到士和亭赏雪.

    雪景虽美,北风寒人.

    唐明宗受了风寒.发烧,高烧,昏昏沉沉,不省人事了.

    李从荣,朱弘昭,冯赟入宫来看,这个明宗怎么样了?

    三呼不应.

    王淑妃说:从荣在外面.

    唐明宗没有反应.

    王淑妃又说:弘昭他们也在外面.

    唐明宗还是不答.

    李从荣心里有数了,这下,老爷子真的要死了.渡出宫外,宫里突然传出哭泣声.

    唐明宗死了?!

    李从荣心惊且喜:父皇终于归天了.

    事不宜迟,应速速占领皇宫为上.

    叫了手下押衙马处钧去告诉朱弘昭,要以牙兵入宫待卫皇上,问那里可以驻扎居住.

    朱弘昭说:宫中所有地方,王爷都可以居住,王爷自己选吧.

    所有都可居,自是所有都不可以居.

    朱弘昭私下对马处均说:圣上还没死呢,请转告王爷应竭力尽忠.不可草率行事.

    对秦王还有一丝想法.毕竟动起手来,也不定占得了便宜.所以将实情告之李从荣.

    李从荣太不懂团结了,太没有谋略了.在这紧要关头,还行恐吓之事,叫马处钧告诉朱弘昭等人:你们一家老小还想不想活命了?

    有实力的无需恐吓,没实力的恐吓也没有用,反而打草惊蛇.

    朱弘昭一听,彻底死心了.秦王不死,就是我们死.

    朱弘昭,冯赟连忙进宫,找孟汉琼,王淑妃商量去了,王淑妃说:皇上已经好了一些了,早上还吃了一碗粥,李从荣难道还敢反不成?

    唐明宗还活着!

    唐明宗昏睡一夜,发了大汗.竟好了过来.

    这下四个人方定下心来,孟汉琼说:却也不能不防.此事必须得待卫兵相助才行.

    待卫兵总领是谁?康义诚也.

    康义诚,秦王的人,自己的儿子还在秦王府呢,那能听孟汉琼调度.康指挥使说:我是皇上亲兵将校,怎么能听你调度.

    朱弘昭等人大惧.

    第二天,李从荣动手了.自忖唐明宗死了,这帮人为什么还不迎我入宫?难道想秘不发葬,另立新人.李从荣想到了在外作节度使的弟弟李从厚.不能再等了,再等,李从厚进了京,事情就难办了.

    李从荣率千人亲兵至天律轿南,列兵轿北.叫马处钧入内通告:吾今日入住兴圣宫.既然你们说宫中我都可以住,那我就不客气了.

    李从荣性急了.

    你急什么呢?

    你都是兵马大元帅了,又是长子.唐明宗虽然不太满意你,但你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皇位不传你还传于谁?

    你的弟弟从厚若得唐明宗之许,又怎么迁往外地当节度使?

    有的事情是急不得的!

    有的人也是得罪不得的.历代皇朝,太监嫔妃多得志,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些人靠近皇上,什么消息他们最先知道.

    信息决定一切.

    李从荣偏把皇上身边人先得罪了,连自己的老子死没死都不知道.就急着来抢皇位了.

    唐明宗正在殿上坐着呢.

    听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带兵攻进来了,要造反了?

    李从荣那是要造自己父亲的反,他是以为老子死了,抢着进来登基呢.

    唐明宗问:秦王真的领兵到了端门了吗?

    朱弘昭答:真的.

    朱弘昭阴了李从荣一把.两边的人也没闲着,冯赟,孟汉琼,淑妃哇哇哭了起来,哭的明宗心烦意乱.没了方寸.指天长叹.召康义诚道:你看着办吧,不要惊动了京师.

    康义诚却不知道怎么办了.要他依附秦王可以,但眼下明宗未死.要自已从秦王造反,他却不敢了.要去抓秦王,又担心自己在秦王府中的儿子.进退两难.

    恰好,璐王李从珂的儿子李重吉在旁边.唐明宗不由想起自己那个义子来:我与你父亲微贱出身.到夺取天下.好多次,你父亲都救我于危难.这个从荣没半点功劳.却做下这等悖逆之事.你快去紧闭宫门,不许他进来.

    李重吉当然乐于效命.这个秦王得势,自己父亲也怕要受罪.当下领兵,把四处宫门堵住了.

    李从荣行至端门,端门紧闭.

    李从荣心里一紧.叫人开门,无一人应,叫人去门缝中看:捧圣指挥使率骑兵从北面杀过来.

    父亲未死!父亲叫人来###自己了.

    李从荣大惊.

    四处紧闭的大门突然都打开了,里面都杀出兵马来.

    兵马大元帅原来是虚的.军将都厌恶这个狂亡自大的秦王,听说唐明宗亲下旨令要抓拿此人,都一马抢先,来杀李从荣了.

    李从荣亲兵溃败!

    李从荣逃回府中,躲起来了.

    躲在那里?

    与老婆躲在床底下.

    躲得过去吗?

    皇城使安从益杀了进来,一刀一个.将两人送上了西天.

    明宗听闻从荣死讯.悲痛的差点从榻上摔下来.

    英明一世,创立五代小康之朝的唐明宗,却在最后做了件大错事.

    糊涂一时的唐明宗,占着皇位不下的唐明宗,死都快死了还杀了自己儿子的唐明宗.

    从荣之死,固然是他骄兵自傲.

    但明宗病弱之躯.残灯之年.又意属秦王,何不早立太子?

    李从荣若得太子之位,又何至于心急如此.犯下造反之罪.

    从荣之死.唐明宗罪负三分.

    唐明宗也没好过多少.从荣被杀六日后.唐明宗在丧子之痛命归西天.

    时,唐明宗六十七岁.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明宗年间,虽有战事,却在五代中,可称和平之朝.明宗息兵养民.又得天公作美,年年丰收.在五代乱世中痛苦生存的民众方得以休养生息.是为明宗之朝.可称小康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