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封藩


本站公告

    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王朝开始,中国历代王朝始终围绕着统一与分封进行斗争。统一是历史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历史的总趋势。但分裂势力不断地挑起矛盾,因此分封这面破旗一直被打到封建制度的灭亡。明清两代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但分封制的阴魂不散。明代从封藩开始,就不断地削藩,打击分裂势力。清代从清初开始,就意识到分封制的危害,特别是雍正时,对分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声讨,从而使清王朝避免了重蹈明王朝封藩的老路,清王朝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创立的封爵制度自有其成功之处。本文试对明清两代的封藩和封爵进行比较,以总经历史经验。

    明太祖朱元璋起自草莽,出身微贱。由一个衣食无着的人,一步步爬上了皇帝宝座,实属不易。他把皇权看得比历代皇帝都重,为了保持朱家天下的长久统治,他一反前几代之常态,继位以后大行分封。朱元璋自认为其处境与汉高祖刘邦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政制方面,处处模仿。如杀功臣、徙富户、建都城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分封诸王。

    明初的屠戮功臣与实行分封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明太祖疑心太重。唯恐功臣权力太大,把功臣都看成是李嗣源、郭威。同时又把诸皇子看得过于贤肖,认为皇子们都能成为季札、子臧式的人物。因怀疑功臣不可靠,所以必然下力气清除。明代,特别是明初待功臣刻薄少恩,甚于汉代。至洪武末年,不但功臣宿将几被杀尽,连文臣亦多冤死。朱元璋对朝臣可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朱元璋思想性格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为身后计,从朱家天下的长久统治角度来考虑。另一方面,正因为朱元璋确信诸皇子个个皆贤,所以分封为王,乃至超过应有的限度。事实上,开国就杀功臣是弱其根本,分封诸子为王是强其枝叶,正好本末倒置。《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太祖与太子的谈话,谈到汉代吴楚七国之乱时,太子说讲经的儒臣都认为理亏的是制造分裂的吴王刘濞,明太祖认为这是“偏执之说”。明太祖对于西汉吴楚七国之乱的祸首吴王刘濞极力辩护,并认为是因为杀了吴王刘濞的世子,才激怒了吴王,汉景帝又听晁错之言,轻易黜削诸侯的土地,七国才会叛汉。他认为藩王必然会对上尊重天子,对下安抚百姓,辅佐王室的,藩王应该都知道这是天下公理。这样,作为太子就懂得敦睦九族,讲究亲亲之谊,诸皇子也就懂得自己的责任在于屏卫王室,尽君臣之义了。

    基于以上这种认识,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除太子朱标外,只有一人没封王。朱元璋分封请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分封诸子以卫王室,巩固朱姓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总结前朝经验,总结宋元以来未行实行分封的教训,认为皇室羸弱的原因是关键时刻无人翊卫王室,因此必须依靠宗亲力量,达到拱卫中央的目的。在《拟封诸子诏》中曾说:“众建藩辅,就可以使天下坚如磐石,大封土疆。就可以增近亲亲之谊,这个古今通谊的办法,我怎敢不用呢?”分封就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二是加强边防。朱元璋是由南向北打天下的皇帝,加强对北部的军事防卫是其要政之一。为此,朱元璋把他的好几个儿子都封在边塞重地,加强对蒙古的防御力量。明史记载说;当时,皇上非常关注边防,要求每个皇子都要习武练兵,被分封的诸王都主管军务。尤其是晋、燕二王,特别被寄予厚望,多次奉命带兵出塞并筑城屯田。当时的边塞大将诸如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德都受藩王节制。后来又下诏告诫秦、晋二王,军中大事要奏请皇上,小事自行料理。这样,一方面加强了边塞的防御力量。另一方面又控制了握有兵权的边塞大将,可见朱元障的用心是何等良苦。

    明代的藩王权力很大。首先,从地域范围来看,地域广大并且都是战略要地。一般的都统辖数十个城邑。秦、晋、燕、齐、梁、楚、吴诸藩王,没有一个不是连城数十个的。其次,从军事上看,诸王都拥有庞大的军队,光藩王府就拥有两个护卫甲士,每个护卫编制是5600人,宁王朱权竟拥有戴甲兵8万,革车6000乘,他的骑兵个个骁勇善战,在诸王府中,武相在文相之上,王可以节制封国内的镇守军队,经常率领大军出征,军中的重大事宜才需奏请皇上。皇帝征调诸王之兵,必须得到藩王允许,藩王若觉军饷不够,可以向其他郡县征调。再次。从行政权来看,在诸王专制王国中,诸王可以节制文武,设置官署,处理封国内一切军事、民政事宜。第四,从享受的礼仪及俸禄等待遇看,是天子之下的最高等级。公侯大臣都得跪拜诸王,没有敢和诸王平起平坐的。诸王的衣帽、车舆、旗帜、居住的宅第只低于天子一格。从俸禄的多少来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规定诸王岁供是5万石,钞25000贯,锦40匹,丝300匹,纱、罗各百匹,绢500匹,冬夏布各千匹,绵2000两,盐200引,茶1000斤。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开始,减少诸王岁禄,藩王的岁供减为万石。可见,明太祖时代诸王的权势是相当大的。这种状况直到明成祖朱棣时代才受到一定的裁抑。

    2明代的封藩与清代封爵制之比较研究

    朱元璋自以为实行分封制,既可以达到屏卫中央,加强边防的目的,又可使诸王有所作为,并且更重视亲亲之谊。因此,对敢于上书言及分封之弊的人不惜施以重刑,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平遥训导叶伯巨上万言书,谈到分封太侈之弊,他认为,“实行裂土分封,使各个诸侯王各有分地,这一方面惩戒了宋、元王室孤立。宗室不振的弊端,另一方面,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统辖数十个城邑。城郭宫室不亚于首都,再加上庞大的军事力量。恐怕几十年以后会出现尾大不掉之势,然而等到那时。再削其地,夺其权,则必生祸乱……防范来不及了”。因此他认为:“汉代的七国之乱,晋的八王之乱,可为水鉴。分封超过一定的规制、限度,马上就会生出祸来。”他的话处处触及分封制之要害。但朱元璋认为叶伯巨是在离间其骨肉,破坏他们的父子之情,因而把叶伯巨下狱,死于狱中。可见朱元璋在分封问题上的偏执。

    明初的分封原则上也是“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的。有别于周、汉的分封制。但有一点必须注意,明初的藩王都具有很大的兵权,并且可以节制文武实际上也就具有了临民与赐土的权力。再加上有丰厚的岁禄,又都是皇帝之子,又都扼守在军事要地,因此,他们的权力当然是相当大的,朱元璋这种封藩卫国的政治理想,其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朱元璋死后。其长孙朱允炆当了皇帝,面对权重位高的王叔们,只能重演汉代的削藩故伎,于是便发生了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的“靖难之变”。经过三年多的苦战,终于推翻了建文皇帝,燕王朱棣便成了明成祖,国号永乐。“靖难之变”是分封制与长子继承制二者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朱棣登上皇位以后,便着手削藩。因为对于封藩制度威胁皇权这一点,朱棣是再清楚不过了。尽管在他进行“靖难”时,力言是为了“保社稷于机危,拔诸王于困苦”,但一旦他跻登皇位,便自然集中精力捍卫专制皇权,势必断然执行朱允炆未完成的削藩政策。为杜绝潜在的藩王叛乱夺权的危机,他有步骤地采取各种措施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地削减他们的军力,或强迫迁徙“藩”的封地。力量最强大的宁王朱权首撄其锋,朱棣用计掠夺其地,吞并其军,并生俘其人,其后强令他内迁南昌。原封于北疆的谷王朱福,辽王朱植,韩王朱松,沈王朱模也先后被迫迁出原地,改封到靠近腹里的地区,并被迫交出护卫,有些藩王甚至被废为庶人。朱棣强行削藩,不仅反映出明初在朱氏宗族内部极为复杂尖锐的权力冲突,而且也反映出朱元璋制定的封藩政策只能奏效一时,从根本上是与极端皇权相抵触的。

    朱棣以后的几代皇帝,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逐渐形成了“藩禁”制度,并且愈演愈严,愈演愈密,旨在从各方面加以裁抑和箝制。规定:宗藩不得预兵事,也不许干预政事,所有宗室不许入仕做官,不许从事工商业;两藩王之间不经奏准,不许叙会相见,宗室有出城之禁;藩王就封后,不经特许不得还京入朝,不得与封地的官府交往,甚至连与宗藩联姻的人也不得被选任当高官,藩王不许自置王府的官吏,也不得拒绝由朝廷派来的王府官。甚至还规定,宗室生子,必须向朝廷请名,名义上是由皇帝赐名。及其年长,又必须向朝廷请婚选配,不准“擅自婚配’。对王府的建筑格式、规模以及衣冠礼仪等均有繁琐的规定,不准逾制。

    为严格约束宗室人们遵守以上规定,更主要的是为了严厉打击居然敢冒犯皇权的人,明代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设立了名为“高墙”的特种监狱,专门用以囚禁被认为犯禁的宗藩,在押者常有数百人之多。明代的“藩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中是最严酷最苛刻的。这些“天潢贵胄”、“龙子风孙”的皇族们,实际上成了一些被圈养在一城之中的未定罪囚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