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单于对南匈奴军的突然袭击未有提防,军中大乱。北单于忙率数千精兵与南匈奴军进行交战,但很快就被击败,北单于也负伤落马。见此情形,北单于顾不了许多,忙在数十名贴身卫士的保卫下落荒而逃。此役南匈奴军共杀死敌军8 000多人,俘虏数千人。此时,南匈奴已有人口23万多人,军队兵力达50 000多人。
北单于兵败逃往西域的金微山(今阿尔泰山),窦宪决定乘北单于新败之际,对其进行致命打击,以彻底消灭北匈奴。公元前91年2月,窦宪派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率军从居延出塞,突袭金微山,将北单于及其所部包围。经过激战,大败北匈奴军,斩敌5 000多人,俘虏北单于母亲。北单于率残兵败将向乌孙方向逃去,从此消失于人们的视野,北匈奴就此灭亡,匈奴又归于统一。
公元93年,南匈奴单于屯屠何当政6年死去,由前单于宣之弟安国继单于位。安国虽然继任单于,但他的名望却远不及左谷蠡王师子。因师子多次奉命率军征讨北匈奴,引起新近降服的北匈奴人对他的憎恨,安国单于便联络这些降服的北匈奴人谋害师子。师子对此事有所察觉,于是安国单于主持的几次会议,他都称病不予参加。安国单于对他更加愤恨。
公元94年春,安国单于因与汉使匈奴中郎将杜崇不和,双方互相上书朝廷告发对方。和帝命行度辽将军朱徽与杜崇共同率兵进抵单于庭,想给安国单于一个下马威。
安国单于听说汉军到,慌忙逃走,调遣原北匈奴的降兵和他所率军队一起去攻打左谷蠡王师子。师子得知消息率其手下部队转移到曼柏城(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紧闭城门。安国单于率部追至城下,发起进攻,但未攻克,于是便将军营安扎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朱徽、杜崇率军追击安国单于军,引起其内部慌乱。安国单于的舅舅骨都侯喜为等害怕汉军将他们一起诛杀,合谋将安国单于杀害,立师子为单于,称亭独尸逐侯革是单于。原北匈奴的降兵不服师子继任单于,发兵攻打师子失败后,立前单于屯屠何之子逢侯为单于,这些匈奴人共有15个部落,共约20多万人。逢侯率部众20多万人,杀死汉朝官吏,焚烧了邮亭及帐篷,引军远走漠北。这样,匈奴再次分成了南、北两部,汉与第三北匈奴的一场恶仗不可避免。
公元94年9月,汉王朝命先禄勋邓鸿行车骑将军,统率汉军及乌桓、鲜卑军共计40 000多兵力出发征剿逢侯部众。此时,逢侯正率10 000多骑兵进攻南匈奴单于师子和中郎将杜崇驻守的师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至11月,邓鸿所率大军到达师子城西北40千米处的关稷。逢侯见汉援军到,便率军队退往满夷谷(今内蒙古包头市北约50千米)。邓鸿军至师子城,与城内南匈奴及汉军会合,共同出兵追击逢侯军。双方在大城塞(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展开激战,逢侯军战败,死亡4 000多人。逢侯率军向北退却,半路被任尚所率的8 000乌桓及鲜卑骑兵截击,逢侯军又被打败,被杀13 000多人。逢侯率领残兵败将逃往北方。
逢侯率部众逃至北方后,将部众分为左、右两部,左部驻扎于朔方郡的西北,其自率右部驻扎于涿邪山下,两部相距数百里。公元96年冬,左部众将发生内讧,有15 000多人向南投降汉朝。
公元117年,第三个北单于逢侯部受到了来自东方的鲜卑人的攻击,结果鲜卑人大胜,逢侯仅率百余骑兵逃向南方,投奔汉朝。度辽将军邓遵将他安置在颍川郡。至此第三北匈奴灭亡。匈奴故地漠北全部被鲜卑人占据,留居漠北的十余万匈奴人皆向鲜卑人投降,称自己为鲜卑人。从此,一个更为强大的民族在中国的北方形成,汉民族将要受到比以往更大的打击。南匈奴单于师子在位4年后死去,原单于长子檀成为新单于。公元109年,檀反叛汉王朝。汉安帝以大司农何熙行车骑将军率军将叛军打败。檀单于投降汉朝,双方重修旧好。南单于檀在位27年后死去,其弟拔于公元124年继单于位。
公元140年夏,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联合右贤王共同叛汉,共同率领8 000骑兵攻打汉朝美稷,杀死汉朝官吏。
汉顺帝派遣度辽将军马续、中郎将梁并、乌桓校尉王元等将率汉军及乌桓、鲜卑、羌胡等军队20 000多人,前往###叛军。经过交战南匈奴军战败,四处逃窜。不久,右贤王抑革是率部下13 000多人投降汉军,叛军实力受到很大削弱。
公元140年秋,吾斯等拥立句龙王车纽为单于。冬季,汉军在中郎将张耽率领下,进攻车纽军。双方大战于马邑(今山西朔县),车纽军被杀3 000多人,车纽无奈率部下向汉军投降。
公元前143年11月,汉使中郎将马派人刺杀句龙王吾斯。第二年4月,马率军向吾斯部发起进攻,斩敌军1 200多人,吾斯部被迫投降。至此,经四年征战南匈奴又一次叛乱被剿灭。
正当汉王朝将匈奴彻底征服,鲜卑人在其大人檀石槐的领导下,却日趋强盛。它占据了匈奴绝大部分地域将数十万匈奴人变成了鲜卑人,并不时攻掠汉王朝边境郡县,这时汉王朝与匈奴的矛盾已变为次要矛盾,鲜卑人成为汉王朝与匈奴人的共同敌人。虽然偶尔有匈奴人的反叛,但大部分时间里是共同联合抗击鲜卑人的进攻。
至汉代末期,曹操击败反叛的匈奴废除其单于,将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左部最大统领约万余落(一户人家称一落),定居在太原故兹氏县(今山西临汾县);右部统领六千余落,定居在祁县(今山西祁县);南部统领三千余落,定居蒲子县(山西隰县);北部统领四千余落,定居新兴县(山西忻县);中部统领六千余落,定居太陵县(今山西交城)。匈奴这种制度一直保持到西晋末年,匈奴左部帅将各部统一,起兵反晋,引发匈奴战争。公元220年,汉丞相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废除汉献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魏。此后,占据蜀地的汉朝宗室刘备继汉天子位,因其地处四川,史称蜀汉。占据东南地区的孙权也称吴王。至此,延续四百多年的第四超级帝国的最强大王朝就此寿终正寝,历史进入著名的“三国”时期。
公元263年,魏国灭亡蜀汉,“三国”变成了“两国”。公元265年,魏国权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夺取了魏国政权,改国号为晋。公元280年,晋灭吴国,这样第四超级帝国在历经100余年的战乱和分裂后又统一了。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由其子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司马衷昏庸无能,由皇后贾氏专权。贾后淫乱专权,引起诸司马系王的不满,发生了历时15年的“八王之乱”。“八王”是指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河间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这些诸王之间彼此互相混战,极大地削弱了晋王朝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给卧薪尝胆、力图东山再起的匈奴人以可乘之机,一场更大的战争将要爆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