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是国子监开堂的日子。虽然心里惶惶不安,还是带上兰波去了。路上王勃还担心兰波长得高壮,扮作书僮不像,怕给拦在外面不让进。结果到了地方一瞧,各家带的“书僮”都是这个德性,大家见了都哈哈一笑,也就释然了。站在一群肌肉大汉中间,兰波还是比别人都大一号,加上他有意无意挺胸,看上去特别有杀气,真没辜负他这个霸气的名字,王勃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
当然人群中偶尔有两三个长得正常的书僮,那应该是真正来陪读的,只是人山人海的,他们连同他们的主子很快淹没在人海中。
“老大,你可算来了!”靠着一个身强体壮的家人开路,陈宫费了老大劲才一路跌跌撞撞挤了过来,满头是汗,看见兰波羡慕地说道,“哇,老大的打手果然是最威风的,这个弟兄贵姓呐?老大,以后哥们还得靠你罩着啊!”
王勃闻言心里得意得很,笑道:“那是自然,自家兄弟不必客气。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老典呢,他怎么没来?”
陈宫撇撇嘴,羡慕地说道:“老典那个家伙走狗屎运了,他前两天补了个武职的缺,得意着呢。这厮走的是武将路线,也亏他身板壮实,又练得好本领,这下他如愿以偿了,可以不用来书院受折磨了。”想到自己,一副沮丧的神情。
王勃亲热地拍拍陈宫的肩膀,勉励他道:“小陈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快随老大我一起在国子监叱咤风云吧!想要什么没有?”
陈宫的热情被瞬间点燃,这个人狼兴奋得“嗷嗷”直叫:“老大,你说的话真是太他妈有道理了!对不起,我不说脏话无以表达我的激动心情。这个‘书中自有颜如玉’是怎么个有法?”
王勃差点忘了,这可是宋真宗赵恒的名言,一不小心又把它提前现世了。陈宫那听过这么赤裸裸的励学篇,自然是没有一点抵抗力。不过身为带头大哥,当然是要给小弟以希望:“这句话是说,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陈宫听得迷迷糊糊,疑惑地问道:“老大,咱哥们不缺钱啊。而且美女在秦淮河多的是啊?”
靠,你是不缺,可天下读书人海了去了,你以为个个都像你一样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啊?王勃用看一头猪的眼神鄙视他:“用钱买笑,能买来真感情吗?青楼姐儿说爱你不爱交钞,你相信吗?泡妞的最高境界是偷心,你达到了吗?”
一番话说的陈宫幡然悔悟,痛哭流涕:“老大,你真是我的偶像,这么深奥的道理,我从来就没有思考过,你讲出来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的浅薄!”
王勃一把把他推开:“去去去,鼻涕别往我袖子上擦!恶心的!”
*****************************************************************
入学报到时,王勃了解到,原来国子监和大学里一样,是分学院的,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科。生徒所进学院的差别,与其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
国子学只招收比二千石及大庶长以上子孙、万石以上曾孙为生徒,是门槛最高的,是大学里的王牌专业;太学招收比六百石及左庶长以上子孙、真二千石曾孙为生徒,是精英专业;四门学则招收四百石以下、其余爵位的贵族子及学优的庶人之子。
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都学习儒家经典,是综合学院;而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子弟招生,其生徒学习专门技术,相当于专科或是技工类学校。
所有学院的生徒均分为三等,即上舍生、内舍生和外舍生。考核生徒成绩和生徒升等的制度,称为“三舍法”,其中规定新生入校必须先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再参考平日行艺,方可升补内舍。可见外舍犹如预科,来者不拒,有教无类,但是想真正入学院内舍,还是得通过考试。考试有公试和私试,就像全国四六级考试和学校英语考试的区别一样。私试每月一次,由学院学官出题自考生徒;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
所有生徒都实行小班教学,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分配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所用。每斋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
考进了内舍,就是在编的正式学生了。内舍生和外舍生的待遇是区别对待的。外舍生是自费生,入学须纳“斋用钱”,方能在官厨就餐,当然贫者可以减半纳;而内舍生和各斋长、斋谕免纳,是公费生。
内舍生也要考试,每两年考一次,难度比得上专八了,若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则评为上等上舍生,可以直接释褐授官;若一优一平则评为中等上舍生,可准予免礼部试;若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只可准予免解试。至于其他学业太差的,就开革出去,可见其实国子监是宽进严出的,毕竟国子监也不能让人在里面白混廪膳。
评上了上舍生就可以松一口气了,首先上等上舍生算是一脚跨入了仕途,高枕无忧;其余的也是面临一条坦途。上舍生可以不用再参加公试,只需参加私试,而且以后中进士也是指日可待。常科进士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直接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相当于全国统考生;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通过解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参加礼部试者叫乡贡,又称举人,是计划外的自学成才的。国子监监生在生徒中身份往往让人高看一眼,毕竟名牌大学出身嘛!所以大梁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是由国子监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当时进士若不由国子监出身,则深以为耻,更不用说曾被监学淘汰出去。
当然公卿子弟也不一定要走科考道路,大梁还有一条更绝的:毕业分配!这熟悉的名词使得王勃感到自己仿佛来到了那个年代。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