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封常清这名字相比,岑参的诗文流传要广得多: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边塞诗风》里评论说,飞舞的暴风雪,骇人的飞沙走石,旗旆如云的阵仗同时出现。“汉家大将”封常清则屹立于画面中央,宛如战神。
单从岑参这几句描述来看,确乎是宛如战神。不过历来对封常清的争议纷纷,很多恰恰正集中在他到底会不会打仗这件事情上。说这个之前,还是来先看看他的履历吧。
封常清生年不详,这也从侧面说明他的童年孤寒的状况。史载其家族因罪流放安西。有一种说法是封常清就出生在安西,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即去世;另一种说法是犯罪遭到流放的是封常清的外祖父,已经无父无母的封常清也就跟着去了安西。不管是哪种说法,我们至少能知道,封常清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这块耗了他一生心血的土地了。
现代有学者统计,在自幼没了父母的人当中,百万富翁和罪犯五五分成。关于封常清的外祖父,历来都没多少记载。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对封常清的教育是成功的。史载“多所历览”。封常清三十岁时,外祖父去世。当时高仙芝为安西都知兵马使,出入有卫队随从。据说封常清羡慕卫队衣甲鲜明,也想在众人的目光中,跟着高大夫这么风风光光的走一把,于是就毛遂自荐,投书高府,要求当一名卫队亲兵。
一直有些怀疑这个动机的真实性。以封常清的才学阅历,如果为了风光一把就慷慨激昂的投书给掌管安西劲旅的高仙芝,未免也太……内啥了。从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上来看,如果封常清真没更深远的打算,简直就是傻子成大侠的现实版了。
所以我觉得,封常清是权衡各方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这么个决定。
问题在于你深思熟虑自是深思熟虑,当亲兵好处自然也是大大的,可人家要不要你是另一回事。史载封常清长的颇丑。五官歪斜(目?);比例不谐(脚短而跛);身材不好(细瘦;别忘了这是唐代)。
于是很正常的,高仙芝拒绝了他。
封常清捡起被扔出来的自荐信,跛着脚离开了。人家嫌你这嫌你那都还好说,唯独嫌你丑是没办法的。再说这也不是高仙芝以貌取人,毕竟是卫队,要带着到处走的,长太丑怎么行。
如果就是想穿穿那身好看的衣甲的人,到这份上也该有点自知之名了。年轻的封常清却毫不气馁,回到家,刷刷刷又写了一封自荐信,第二天再一次递了上去。
从高仙芝的反应来看,这位名震一方的盛唐名将也很可爱。按小说笔法,大将高仙芝应该要么是“拍案大怒,喝令左右将此人乱棍打出”,要么是“抚掌大喜,急令左右速速请来人入府相见”。
高仙芝偏选了第三种。
于是候在高府门口的封常清得到这么个答复:“你看,我卫队人数也差不多了,不想再招人了,你来来回回一趟趟的也挺麻烦的,以后就别来了吧?”
相比而言封常清倒更像个将军:“我封常清钦慕您的气度,一心想为您做些事,这才顾不得没有引荐人,直接来找您。为什么拒绝我?您如果按规矩取用人才,才是士大夫的做法。如果以貌取人,就算子羽在您面前,您也认不出来!”(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公若方圆取人,则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
高仙芝再好的脾气也得给骂恼了。本将军选自个的亲兵,想挑几个好看的有什么错?我不要你,你就说我不识人才?这次也懒得多说,又把自荐信扔了出去。
封常清却显然是铁了心了,守在高府门口,再不离开。
注:失之子羽,语出《论语》,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是孔子的弟子,长的也很丑(呃)。唐代时儒家经典并不像明清时被定位读书人的必选课,封常清用此典故,或许高仙芝压根就看不懂?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