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必争


本站公告

    太子的信写得极简单,一句师徒情谊的话也没有。无论是一个国王,还是一位太子,都要和正常人不同,他们不能有私人的感情,至少在表面上要做出这样的姿态。

    事情的起因是,太子军中一位黄胡族的斥侯(侦察兵)长,在安民城集市上想寻匹好马,无意中发现,在今年的春季大集上,好象没有来自米斯国(唐国北方强大的白胡国家,百年前就是米斯大军灭亡了燕国。)方向的白胡商人。出于职业的本能,这位斥侯长,暗中查访了整个集市,竟然真的连一个也没有。

    这个发现让那位斥侯长夜不能眠。一旦将此事报与上官,必然举国震动,如果最后屁事没有,自己无疑人头不保。早上起来下了狠心,带上一袋酒,等在太子回府路上。

    李燕听了斥侯长所报,心中大惊,重赏了此人,并留其于府中任职。

    太子前思后想,也是拿不定主意。写了书信,命一队精骑护着孟长史,马不停蹄赶往都城,正好借送贺礼之名,请自己的老师高欢先生帮着分析一下这个事情。

    客观的说,高欢只是一个军事爱好者,十足的纸上谈兵。不过高欢有一个长处,就是善于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没有所谓前途可言的。

    如果我是米斯的国王,会不会希望这片土地上再崛起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问题的答案让高欢不寒而?。如果说百年前米斯人的退走,是因为燕国百姓誓死抵抗,他们没有足够的奴隶来建设城市,那么新兴的大唐,无疑已经为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大唐的千里国土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除了都城东边有个千米左右的锦绣山,再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地利可言。整个唐国,只有五座城池,除了国都太平城,新建的安民、安定、安胡、安远四城分布在国都的四面,都是只能容纳五、六万人的小城,就算是国都太平城,也不过就能住个二十几万人。这就意味着有将近六十万的大唐百姓处在不设防的状态,他们的土地、人口、财产、粮食所有的一切,只要米斯大军需要,什么时候想拿就什么时候拿,就好象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那么的容易。

    如果米斯人准备在春播的时间发起战争,那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上次米斯人灭亡燕国,来了整整五十万士兵。这次如果是准备安家落户,恐怕还不止这个数目。就算还是五十万人,那也是大唐全部人口的一半。高欢心乱如麻。

    高欢对孟长史说,此事天大,还是明日两人一同查过都城集市,再作决定。

    当晚。高欢一个人在书房坐了整整一夜。

    暗中查过都城大集,高欢只对孟长史说了一句:“请太子殿下火速来都城,我愿和殿下一同面见国王陛下。”

    孟长史连骑队也没去招,就带着身边两名亲卫,急往安民城飞奔而去。

    有的时候,人的勇敢和智慧,都是逼出来的,高欢眼下正是如此。如果不是姜国向楚、蜀两国发了自己的海捕文书,听了此事,只怕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全家跑路。苍茫大地,只有那个小院才是自己的容身之所,除了与大唐共存亡,再没有第二条路供他选择。这时,高欢还不知道,就算没有海捕文书,他也出不了太平城。

    神情恍惚着回到自己家里,与母亲、福伯说了此事。母亲和福伯都坚决要留在太平城。高欢本想让全家去安民城避祸,那里可以随时避到水师的船上,自己一个人留在太平城,生死就交给天命。见母亲和福伯的神情,已知道多说无益。无奈回到书房,苦思对策。

    五千年的历史里,总会有与目前情形相似的一段,或可从借鉴中得到启示,找到一个以弱胜强、死地求生的办法。

    夜里。高欢紧紧抱着小莲,不肯放手。

    小莲也第一次紧紧回拥住高欢。她虽然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是出于女儿家的直觉,她感到这件事的凶险程度只怕还在当初逃出镇胡城之上,甚至自己会失去眼前这个深爱的男人。

    两人的第一次同床共枕,虽衣衫未解,亦无旖旎之事,但在这个时代,已是有违男女之防,世俗的礼教在这个夜晚吃了一场败仗。对高欢来说相拥而眠的不只是身体,还有灵魂。他感到一种力量,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一路走下去。

    求人不如求己。如果自己想了那么多办法,却仍然改变不了什么,那就穿上那套盔甲,太平城的城墙就是自己生命最好的归宿。

    作为人,不管你的身份是高贵的,还是卑贱的,在灵魂的世界大家都一样。都有就算要失去自己的生命,也必须誓死守护的东西。所谓的大智大勇,往往来源于此。如果没了这些,作为一个人,他的生命未免苍白的可怜。

    仔细穿戴好衣冠服饰,铜镜里的自己还是比较帅的。高欢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小莲,微微笑了一下。

    自己和太子必须赶在早朝前面君,危险就迫在眉睫,已是刻不容缓。一秒钟有可能会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现在的每分每秒,对于城外正处在香甜睡梦中的大唐百姓,都是无比宝贵的。

    老总管早等在宫门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