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刚一落座,刘邦便问道:“相国多次跟本王言及将军智略非常,本王尤是格外上心,总想寻一个比较正式的机会向将军细细讨教,而今本王将全部精兵都交予了将军指挥,本王如此倾心待将军,还望将军如是待本王,咱们君臣之间还得敞亮心胸、畅所欲言,呵呵……为今不知将军,何以教本王定天下之策呢?”
有些紧张的韩信再行礼,汉王能够这样放心任用自己的确令他非常感动,既然汉王让他敞开了说,于是他便开门见山地反问汉王道:“为今大王若用末将东向以平定天下,岂不是说要与项王为敌吗?”
“那自然是,谁说不是呢!将军说下去。”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烦请大王自己想一想,论勇毅、强悍、意气,您与项王比较何如?”
这话算是捅到刘邦的心尖上去了,而他也当真敛起了嘴角刚才的笑意,只见他面色凝重、默然良久,然后很缺乏底气地说道:“本王都比不上人家项王啊!”
韩信定了定神,这汉王够坦诚,而且据萧相国跟他透露,张良先生先前对于汉王的领悟力就感到非常吃惊,以为汉王“殆由天授②”。韩信已经等不急要一吐多日来的深思熟虑了,汉王的那种不拘小节、豪放大度也令他颇为推赏。于是他又上前向刘邦行过礼,接着也没有就座便开始了一番侃侃而谈,他仍然很直接:“恕末将直言,末将也晓得大王您在这些方面不如项王,可是大王您也有诸多为项王所不及之处。末将曾经服侍、跟随在项王身边有一段不短的日子,可谓对项王了解多矣,请先让末将为大王分析一下项王的为人!”
“好,大将军直言无妨!本王愿洗耳恭听。”
“依末将看来,项王勇力殆由天授,其气魄诚然非寻常人可比,项王为人喑?叱咤,千人皆废,一旦发起怒来则见者无不为之抖缩,惶惶然如羔羊之见猛虎。这是项王的优长之处,然而亦是其短处……”
“哦,大将军何意?长处为何又是短处?”
“古语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冰者诚然寒于水,却温不胜于水!项王因天生才器绝人,故而自恃其私力、自逞其私智、自奋其私勇,凡征战必亲历亲为之,尤不能任用贤明之将,其手下真正可堪称大将者无一,因此说,项王亦不过是只会徒逞匹夫之勇罢了……”
“呵呵,大将军所言甚是,本王也晓得他项王的弊症,故而独独不将他放在眼里,呵呵……”
韩信生怕自己的话刘邦会听不通,故而讲得尽量通俗明白:“请末将再为大王言之:项王待人亦恭敬慈爱,言语呕呕,其情殷切;人有疾病,他便会黯然而下泪,甚至亲自给人家喂饮食,不能不可谓心之赤诚也。然而等到有人立了功当受赏封爵时,那印玺揣在项王的怀里都磨得字迹光秃了,他也仍然不忍心赐予人家,如此本末倒置之举,因此说,项王终究不过只是妇人之仁……”
“哈哈!讲得好啊,讲得好!大将军快接着说。”刘邦听得确实很有滋味,他一面命人赶紧为韩信添茶水,一面竟习惯性地将两腿伸到了桌子上。
韩信忍住没有发笑,于是便兴致勃勃地继续说了下去:“项王今日虽以武力臣服诸侯而霸有天下,可是他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这是他莫大之失策。而且他还有背义帝之约,分封诸王时专讲感情亲疏,致使很多诸侯对他心怀不满,大王您便是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而且这项王还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迁逐义帝而置于江南,此种不忠不义之行径又致使各诸侯都纷纷起来效尤,驱逐他们的旧主而自己称王,这不能不说乃是大失人心。尤其这项王迷信暴力,专事荼毒生民,其所过地方无不残灭,百姓流离失所,人人对他无不是怨声载道,而又不敢起来反抗他,也不过只是慑于他一时的威强之势罢了……势不可用尽,而今日之项王却熟视而无睹也,末将愿与大王您拭目以待:山东不日更将大乱,亦项王所难以招架、无以收拾,《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极是,极是!”
“项王名虽为霸,实失天下之心,因此可谓其强亦乃弱,其众亦乃寡……今大王您诚能反其道而行之:任天下武勇智谋之士,群策群力,以仁义号令天下,则何所不诛?何贼不灭?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则何所不服?何不用命?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顺应士心,则何不望风披靡?何坚固不席卷而下……尤其,再说这三位新立关中的侯王,他们皆本是秦将,带领关中子弟浴血拼杀已经有数年之久了,可是这期间也不知道有多少关中子弟命丧黄泉,尤其三王又欺骗其众降于诸侯,至新安,项王以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这三王得脱,关中父兄怨此三人,莫不痛入骨髓。而今他们也不过只是仗着楚国的威势才得以称王三秦的,而秦民却对他们没有一丝爱戴之意啊……”
“三本亦本王所深恨也!实在欺人太甚!”刘邦附和着。
“想当初大王您初入武关(进关中)之时,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想要大王您来做他们的王。况且按照先前的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这也是每个关中百姓也都知道的事情。而最后大王您受胁迫而不得不入主汉中,秦地的民众则无不为大王您抱不平。而今只要大王您举兵而东,则三秦必可传檄而定也……”
“好,好,好啊!一针见血!”刘邦当即站了起来,他忍不住向着韩信走了过去,也没再藏着掖着:“真不愧是本王的大将军啊,本王之股肱!实不相瞒将军,若不是萧相国一意向本王推举将军,则本王得天下可真没什么指望啊……我与大将军真是相见恨晚,相见恨晚哪!”
“承蒙大王错爱,理虽如此,我辈已当努力也!”
“嗯!本王相信相国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眼光,大将军,你就放手去干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王会全力支持你的!”
刘邦一时间兴奋得有些忘乎所以,他又重重地拍了一下韩信那宽阔而有力的肩膀,他当即发现这大将军的衣衫分明已有些破旧了,先前只是因为韩信披着一件硕大的披风才没有人留意他里面的衣服。那时正是物力紧张的年月,十数万人一下子就挤到了汉中,又要加强战备,自然各方面的用度都得节省。
于是刘邦干脆就把自己身上正穿着的这一身给脱了下来,接着便递与了韩信:“做本王的大将军,可不能寒酸,这是要本王的要看!看咱俩个身条差不多,大将军就收下吧!”
见汉王如此关怀自己,韩信感动之余,自然免不得推迟,可是刘邦却硬是要塞给他,而且还要他当场就换上这套新衣服,似乎那套旧的确实已经再不好穿出门去了。韩信推迟不过,最后就利索地换上了,这一来他可的确是精神多了。而也正是打那以后,刘邦还时不时地将自己的马车让给韩信乘,因为那时战马非常稀缺,套车的只能是牛(汉王是例外),将军也一律是骑马而行,只是有时候骑在马上时间长了实在劳累;而在马车上正可歇息,想要去到哪里,也不耽误事,做了大将军的韩信一时间军务是那样的繁忙,这也颇是令作为汉王的刘邦看在眼里。甚而有的时候,刘邦还会分出一些自己的丰盛餐食命人呈送给韩信吃,刘邦确是非常爱重自己的大将军。而这一切也都令憔悴、疲乏却又充实、希冀中的韩信未尝不感激备至,他真的非常庆幸自己能最终得遇明主,于是一时间把什么顾虑都暂时抛到脑后去了。
这一天饭后,韩信还向刘邦仔细地谈了一些他关于北出关中的具体设想,刘邦自然也毫无异议,只等着自己的大将军来自前线的好消息。
“愿将章邯首级献于大王阕下!”韩信终究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过于自负的话,谁让他的投桃报李之心比任何人都来得强烈呢。
后来,韩信对汉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编,从中挑选出了一支约三万人的精锐之师,其余的五万多人可作为预备队。尤其还建立了一支约有千人的特别行动部队,他们是专管各地的情报收集和传输的,并且由韩信亲自领导。
然而正像他先前跟萧何说过的那样,他要在汉军中建立一支强大的奇兵部队,也就是骑兵,以满足出关之战。当然,由于汉中、巴蜀的现实困难,这支骑兵部队还比较弱小,只有大约两千多人,但是从韩信对于他们的特别的重视程度而言,他们一定会派上大用场的。好在章邯的力量也不算强,,只要使用得当,两千人足矣。
最后,刘邦还不失时机地挑选了两个女子送给韩信,不过韩信想也没多想,就将她们直接分送给了他手下两名叫申龙、甘阳的勇士,这是他从万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给自己当亲信护卫郎官的,正如同当年项羽帐下的自己;只是这两位却都是那种话语不多、表情木讷,而又胆大心细、忠诚可靠的人,尤其有勇有力。他帐下自然另有一批参谋人员。
一切均以布置妥帖,不到之处韩信也认真听取了众人的意见。
就这样,七月③流火,人心稍定,八月间天气更是顺畅人意,而一场大战在即。整训了多日的汉军人人无不神旺,正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②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③ 这个七月应该是指夏历的七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