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真名叫玄烨。这是个汉文名字,是推崇汉文化的老爸福临起的。(“福临”是满语福气的音译。“多尔衮”是满语獾子的音译。)此后皇帝都以汉文起名,并且按汉人的习惯排辈,名字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或字旁。很多满人也是这样,后来更是连姓都改为汉姓。
满清在努尔哈赤年代才有了自己的文字,但并没有普及开。普及的速度没有汉化的速度快,满文几无用武之地。政府公文、圣旨通常是满汉对照,但只是一种象征,真正认得满文的人没几个。满清入关以后渐渐连满话都不会说了。
康熙从小学习汉文,学习四书五经,汉学造诣很深。
满清皇帝几乎都精通汉学。只是他们取其糟粕,弃其精华,把汉文化中最僵化的部分继承下来,却丢弃了最积极的那部分。他们几乎原封不动地继承了明朝的衣钵,将理学当作文化的正统并且“发扬光大”,使僵化的思想更加僵化,中国文化爬出泥潭又入深渊,进入另一个黑暗期。而这时的欧洲文艺复兴已开花结果。
清朝的科举考试内容还是四书五经八股文,并且要求更加严格。
蒲松龄考了一辈子举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参加过无数次科举只有一次感觉非常良好,下笔有如神助。没多长时间完卷了,抬头一看日头,时间还早得很。下雨天管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检查一遍吧。这一检查不得了,脸“唰”一下白了,头“嗡”一下大量,汗“刷”一下下来了。――“越幅”了!
科举考试对书写规则要求非常严格,一页写多少行,一行写多少字都有要求。蒲松龄运笔如飞,翻篇时没留神带过一页,该写第三页上的内容写到第四页上了,第三页是张大白纸。
这搁现在算事吗?撕了不就结了。但搁那时候就是大事,犯规,成绩无效,零分!跟现在考试作弊一个待遇。蒲松龄欲哭无泪啊。
蒲松龄一直考到70多岁也没考上举人,被政府可怜授予一个名誉举人的头衔。
蒲松龄画像一身笔挺的举人服,其实是假的,跟现在学生租一身博士服照相一样。)
蒲松龄死不瞑目,老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愧对祖先。虽然他写的《聊斋志异》深受欢迎,但他临死时最后悔的事就是把时间浪费到写书上面。――如果蒲松龄不把时间浪费到“四书、五经、八股文”上面,他该创作出多少传世名著。
除了汉人的文化知识,顺治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德国的传教士向他传授西洋学说。这个德国人的中国名字叫汤若望。
受洋老师的影响,康熙对洋人的科技成就非常感兴趣。登基后,他曾让人把一本法国版的几何教科书翻译成满文供他学习。
明朝末年,翰林院进士徐光启和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上卷。因为战乱等原因,下卷没能及时翻译出来。一直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清朝被打醒开始推行“洋务”,《几何原本》的下卷才得以翻译发行。)
不过,西洋知识只做“御用”,不供外传。康熙认为自己是皇帝、国家最高决策者,必须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才能在决策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别人就算了,知识越多越反动,还是老老实实读好四书五经,写好八股文吧。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1年,从1661年到1722年,统治中国半个多世纪。康熙在位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远征沙俄和蒙古、促进农业生产,干了很多露脸的事,是清朝最能干的皇帝。
不能不承认的是,清朝的皇帝都很能干、很勤政,比明朝皇帝强多了。这也是清朝能存在200年的原因之一。
只是明朝已经把路走偏了,清朝完全继承了明朝的衣钵,再能干也只能在歪路上越走越偏,走得越快偏得越远。
康熙登极时只有7、8岁,顺治安排鳌拜等大臣辅政。
鳌拜是清朝名将、三朝###,战功显赫,威望巨大。但是鳌拜这人太跋扈,喜欢独断专行,凡事自己做主,不把康熙这个皇帝放到眼里。
他把自己当做朝堂,“凡事即家定议,然后施行”。欺负康熙年纪小,把康熙当做自己的傀儡了。
随着康熙一长大,对鳌拜的不满一地加深。他本想等到满14岁亲政后再办他,可鳌拜在他满14岁后也归政的意思,康熙决定使用非常手段。
他招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小伙入宫,名义上是陪宫内侍卫练跤,实际上是扩招贴身侍卫。因为康熙不掌握兵权,担心军队不听他的,要对付鳌拜必须多找帮手。
一日,鳌拜入宫。康熙突然下令他的侍卫把鳌拜抓起来,然后上朝宣布亲政。
那年康熙只有14岁。
亲政后的康熙摆平朝堂之后开始筹划撤藩,再夺吴三桂等三个藩王的权力。那三个藩王原是明朝手握重兵的大将,因为当汉奸“有功”被清朝封为藩王。但是哪朝哪代也不会允许半独立的藩国长期存在,更别说异姓王、异族王。
吴三桂三人决定联手造反。他们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与清朝对抗。但他们的汉奸身份使“反清复明”的旗号缺乏号召力,响应者寥寥。战争打了八年,最后以吴三桂的失败而告终。
拿下三藩又开始琢磨台湾,那是明朝最后一个堡垒。
那时郑成功已死,儿子郑经据守台湾。
做为攻台的前奏,康熙下达禁海令,沿岸百姓内迁30到50里。台湾在那时就是外向型经济,岛内资源匮乏,对大陆依赖性比较强。台湾被封锁后,别说经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士兵接连不断叛逃大陆。
1683年,康熙令将军施琅率军进攻台湾。
施琅本是郑成功手下一员虎将,因为和郑成功闹翻,投降了清兵。
施琅率清兵跨海攻击他的老东家。郑家不敌向他投降,台湾从此划入清朝版图。
康熙在攻下台湾后“驰海禁”,但实际上海禁并没有松动多少。明朝还派过郑和下西洋转转,清朝一次没有,他们对海洋没有兴趣。
康熙为平三藩征调全国的兵力,致使边境空虚。沙皇俄国趁机扩张势力,侵占了黑龙江雅克萨(漠河以东地区)。康熙派兵将其赶走,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重新划定边界。
这件事说起来并不大,只能算边境冲突,清兵几千长矛兵赶跑了俄军几百火枪兵。但《尼布楚条约》所划定的中俄边界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条约也是清朝同外国签订的唯一一个平等条约。之后就再没这好事了。
清军和沙俄交战时缴获了一些新式火枪,拿来献给皇上,并请示康熙是不是仿制一批装备军队?康熙摇摇头,祖宗之法不能变,革命传统不能丢,弓箭长矛是先辈们留下的光荣传统,决不能再我们这一代丢失。
他留下一支枪做“玩赏”之用,其他的当作玩具送人了。
火器研发的事再也没人提了,清军继续苦练骑马射箭、挥矛抡刀的杀敌本领。
当时人的思想已经非常僵化,接受不了任何改变,墨守成规。
康熙一生打的最大一仗,是和蒙古准葛尔部落的三次大战,历时近十年。
准葛尔原是瓦剌部落附属,瓦剌因为活捉明朝皇帝而声名大振。瓦剌被打垮后,小弟们作鸟兽散。准葛尔部落一路向西跑到天山以北,在现在的准葛尔盆地一带定居下来。
蒙古当时分漠南、漠北、漠西三部分,以蒙古中间的戈壁沙漠分界,其中漠南、漠北现在叫内蒙、外蒙,漠西归了新疆。漠南已被并入清朝,漠北、漠西向清朝称臣。
准葛尔是漠西蒙古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他的部落首领葛尔丹本是一个喇嘛,拜师###五世。部落出现夺位大乱时,葛尔丹下山还俗加入战团,最后胜出争得汗位。
葛尔丹的理想是统一蒙古,建立一个以喇嘛教为国教的大蒙古国。他不断进攻漠南、漠北。漠南、漠北不断向清朝求救。
康熙不能容忍葛尔丹独大,更不希望看到统一的大蒙古国出现,亲率20万大军前去征讨。战争以葛尔丹兵败自杀而告终,蒙古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被划入清朝的版图。
康熙是个武功皇帝,清朝的版图在他任上基本定型――版图面积是明朝的4倍――后来被汉人得了去。
康熙在文治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他曾六下江南督查黄河治理,希望根绝黄河水患。
为刺激人口增长,他下旨:“自后所生人丁,不征收钱粮。”让大家敞开了生,不再按“丁”数征收钱粮。后来雍正将其正式为“摊丁入亩”的征税办法,也就是说只按田亩数征税,废除人头税。
康熙的“最高指示”果然刺激了人口生产,人们叉开腿“咣咣”地生,人口从康熙年的一个亿直线上升到清末的四个亿!实现了翻两番的伟大目标。
康熙在文化上乏善可陈,能和他联系到一起的大概只有一本《康熙字典》,倒是有很多“文字狱”和他脱不了干系。
康熙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大兴“文字狱”。文字狱从顺治开始,在“康乾盛世”时达到高潮。无数的知识分子被当作“异教徒”惨遭杀戮。
文字狱哪朝都有,但是数清朝的文字狱最为惨烈。说话稍微出点圈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都会被牵强附会成攻击现政府的言论加以惩处。
有人挑头修《明书》,写明朝的历史。在书中直呼清朝先祖的名字,并且把投降清朝的明将称为叛逆,一下惹了大祸。参与编书的、校对的、刻书的、卖书的、买书的,全被砍了头。另一拨人写的《南山集》也大同小异,口气略微倾向明朝,也全被杀了。
有个医生认为“脑”才是思想中枢,而不是传统医学认定的“心”。康熙认为是“妖言惑众”,下令杀掉。只要是非“正统”就是“不赦之条”,不论什么门类学科。
中国文化界在“康乾盛世”之后彻底哑火。
不管怎么说,康熙是个很成功的皇帝,他成功地控制着他的权力、版图、臣民达半个多世纪。在位61年后,康熙寿终正寝,皇位传给四儿子雍正。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