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战国七雄 纸上谈兵


本站公告

    赵武灵王为了专心练兵,禅位于小儿子惠王,自称主父――“国主之父”,相当于后来的太上皇。

    现存古城邯郸的丛台就是当年赵武灵王操练、检阅兵马之地。

    赵武灵王禅位于小儿子引起大儿子公子章的不满。公子章本是赵国的太子,因为母亲去世父亲另结新欢而丢掉了太子之位。

    于是公子章纠集了一帮人马去突袭惠王的王宫,企图杀掉惠王取而代之。但是忠于惠王的大将公子成领兵救援击退了叛军。公子章兵败后逃入父亲的宫中避难。公子成带人闯入宫中,搜出公子章乱刀砍死。

    事后公子成感觉闯下大祸,带兵闯宫是 灭族的大罪。他担心赵武灵王责怪,索性包围王宫将赵武灵王困住。英武一世的赵武灵王竟被活活饿死在里面,伐秦大计也随之付诸东流。

    惠王那年才10岁,对宫外发生的事情懵然无知。等他长大亲政后,公子成已经死了。杀父仇人竟落得一个善终。

    惠王一朝人才济济,蔺相如、廉颇、赵奢、乐毅……文韬武略将相和睦,胡服骑射兵精粮足。赵国是齐、楚之后唯一一个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

    秦国忌惮赵国的实力,担心赵国插手秦国在中原的军事扩张。为了拉拢赵国,秦昭王以孙子为质与赵国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

    秦昭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从公元前306年即位为王,到前251年死去,在位时间长达56年。

    秦昭王的孙子叫异人,就是后来一统中国的秦始皇赢政的父亲。(也有人说异人只是赢政的养父,生父其实是吕不韦。异人到死也不知道吕不韦在把心爱的美女赵姬送给他的同时也送他一顶绿帽子。)

    异人被秦昭王送往赵国做人质,从此就生活在赵都邯郸,并在那里结识了大商人吕不韦,随后娶妻生子。妻就是赵姬,子就是赢政。

    诸侯之间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常把自己的亲人送去做人质,如果违约,对方有权撕票。

    赵国被秦国的友好条约麻痹住,从此任由秦国在中原肆意扩张攻楚伐魏而不施以援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其实在利益纷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任何划分势力范围停止竞争的条约都是脆弱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象电信和网通签定的互不跨界竞争协议,从签定的第一天起就没有被认真执行过,一年以后宣布作废。

    公元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魏国。秦昭王派出秦国头号猛将白起,连下魏国十几座城池,并且将上党(今山西长治)地区变成一块孤地。

    上党已经保不住了。魏王命令上党守军投降秦军,企图以上党之地换取秦国撤兵。但是上党守军抗旨不尊,他们不愿投降秦军而去投降了邻国赵国。

    战而降叫投降,不战而降叫投诚,两军根本没有进入战争状态就主动投降那叫投奔,待遇是不一样的。国共内战时期,同是国民党将领,黄诚做了共产党的俘虏,傅作义做了共产党的军区司令。

    上党守军投奔赵国不但保住了性命和财产,还因为献地有功各得封赏。

    但是赵国却因此被拉下水,违反了秦赵互不竞争协议。秦国射中的兔子跑进赵国的篱笆,秦国要上门来,赵国不舍得撒手,两国厮打起来。

    秦军来势汹汹攻入上党。廉颇为了避其锋芒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修筑壁垒,构建工事,准备以守代攻,拖垮秦军。

    秦军离家远,粮草运输困难。一旦粮草接济不上,秦军必退。就像站在篱笆外骂大街的,骂累了自然就回去了。

    廉颇一气修了两道篱笆,修得跟小长城似的,称为东西两道壁垒,相距20里。

    秦军攻入上党后进而围攻西壁垒。他们不计损失日夜猛攻,终于攻破西壁垒。好在廉颇有两道篱笆,他败退到东壁垒继续死守并最终挡住了秦军。

    秦军频繁骂阵,把赵国上下的祖宗八辈儿都骂了个底朝天。但是赵军龟不出头,廉颇端坐在大帐里仔细研读《论持久战》。

    这么一耗就是仨月,秦军有点顶不住了。

    这时有人献上一计,秦昭王立即依计行事,令人去赵国四处放风。

    没过多少日子,赵国上下都在议论,说:廉颇有点老了,胆子有点小了,运气有点背了,打仗也不太会了。这要让赵括去,早把秦兵收拾了。瞧人家赵括,有名将的老子,有科班的牌子,说起排兵头头是道,聊起布阵一套一套。秦人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这话很快就传到赵王耳朵里了。他琢磨琢磨有道理,马上吹哨换人,赵括上,廉颇下。

    赵括带领大兵二十万到了长平,加上廉颇的二十万一共四十万大军,声势浩大。

    赵括进营屁股还坐稳呢就听得秦军骂阵。赵括年轻气盛哪受得了这个,立即下令出寨迎敌。

    两军一交手,秦军被打得落荒而逃。赵括想起书上写的老师教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能放过落水狗。于是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啊!” 率领40万大军倾巢而出追击秦军。

    秦军逃回西壁垒,赵括挥军猛攻。正在激战当中,忽然手下来报:“东壁垒丢了!”

    赵括一惊,猛然想起兵法有云:“后路要保,险地要跑”。他兵临险地又被断了后路成了瓮中之鳖。赵括心里有些发毛,急忙放下西壁垒掉过头来攻东壁垒。但是秦军以廉颇之道还治赵括之身,死守不出,赵军再次受挫。

    赵军于是被夹在两个壁垒之间动弹不得。

    原来秦军是使用诈败计把赵军引出东壁垒,埋伏在两边的秦军趁机攻下东壁垒,断了赵军的退路。

    赵括一面下令原地待命,一面拼命地在脑海里搜刮,指望从兵书里面找到解决办法,但他把脑子想破了也没想出个子丑寅卯。

    兵书上都是讲怎么把对方引入绝地,而不提自己落入这般境地该怎么办。倒是有本兵书提到:“即入绝地,又无粮草……”但是关键的后两句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想过向两边突围,但两边是山谷,兵力施展不开,秦军居高临下,赵军的胜算不大。于是赵括下令固守待援。

    可是赵国哪里还有援军可派?赵国统共200来万人口,除去老幼兵残妇,适龄的青壮年几乎都在那了。赵国曾向齐国借粮,向魏国借兵,但都遭到拒绝,他们害怕秦国报复。

    即使借到兵借到粮也不一定送得进去,除非派B52空投。秦昭王已经紧急征召秦国15岁以上男子火速增援长平,赶修壁垒,将东西壁垒连为一体,把赵括围进铁桶之中。

    赵括等了一个半月,即不见援兵又不见粮草,只能唉声叹气,无计可施。士兵饿得眼都绿了,粮草早吃就光了,军马也吃完了,现在已经开始人吃人了。

    赵括无奈之下命令突围,与其吃光还不如拼光。

    士兵们晃晃悠悠冲向秦军,抬不起矛也拉不开弓,一批批地倒在秦军的箭矢之下。

    赵括正在指挥作战,突然一箭射来正中面门。他的脑瓜在开瓢的同时也开窍了,他在临死那一刹那终于想起了那关键两句,原来是“即入绝地,又无粮草,孙子再世,也玩完了。”

    主帅中箭身亡,绝望的赵军只好宣布投降。

    饥饿的降卒指望秦军能给口饭吃,但是荒年灾月的,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秦军主帅白起下令:“坑杀”。四十万降卒就被赶入沟里活埋了。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亲率45万大军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邯郸已经无兵可守。不得已,赵王下令征召老幼入伍,并将周边城市的守军全部征调回来保卫邯郸。一面守城,赵王一面撒出人马四处求援,号召各国合纵抗秦。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这两个成语就来源于毛遂自告奋勇跟随相国平原君出使楚国合纵抗秦的故事。

    毛遂是鬼谷子的学生、平原君的门客。门客就是主子的跟班、手下、利巴,充当家臣、谋士或保镖之类。

    毛遂用激将法说动楚国与赵国同仇敌忾共同抗秦。平原君也以情动人说动妹夫信陵君、魏王的小儿子偷取魏国代表兵权的“虎符”,私自调动魏国兵马援助赵国。

    楚、魏联手与赵国夹击秦军。秦军腹背受敌大败而去,邯郸之围随之而解。

    秦国暂时缩回狼爪吸吮伤口。中原诸侯以为威胁已去,合纵遂无疾而终,又恢复到各自为战,为点蝇头小利、睚眦之恨混战不休的状态之中。直到秦国抚平伤口再次出关,将他们一个个吞入肚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