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是在与其相对立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构成和发展起来的强大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运动,是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因,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多次深刻历史变革。我们这一代人在审视毛泽东思想时,应该以此为起点;因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代替了束缚中国社会两千年之久的思想权威,是中国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面可以对比的镜子。
对一切意识形态的考察,要看其宗旨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何方的需要?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是否充分体现在社会和人民的价值观念里(信仰体系、价值结构和世界观)。即使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的政治意识形态,也只是包含了极小的一部分文化内容,所以文化和政治之间的桥梁,应该是“体现”之路。毛泽东思想对民族的现代文化、思想启蒙作用,也必须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去体现。我们只有客观地看待每篇文章背后真实的历史,才能深层次地解读他的思想,才能明白他的思想是怎样演绎了现今的社会意识形态。
毛泽东的思想主要可以在《毛泽东选集》中得以反映,但由于着眼点不同,会有多种解读;我希望通过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追踪毛泽东的足迹等方式能客观解读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选集》共有五卷,第一卷收录了毛泽东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第二、三卷收录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第四卷收录了毛泽东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前四卷也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作,第五卷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作。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作,是作为符合马克思、列宁的革命理论,并且是这些经典理论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正确实践而收录的。其实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期间,毛泽东发表过不少文章,但似乎编者并不认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所以没有收录。看来,毛泽东终生的思想都是极其复杂的,并非用西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框架就可以简单套用!把中国的“毛泽东思想”放在这个框架里,实际是当时历史和国际形势的需要,其结果是大大限制了“毛泽东思想”的真正内涵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变成了一个政党的学说和指导思想,从而忽略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社会和历史上所产生的新政治文化启蒙作用。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根本之处就是:思辨和修证。这是一种永远开放的哲学架构,而且没有终极。无论是佛、道、儒,还是毛泽东思想,其哲学的立足点都是出于此处,别无他法。在中国人实用主义的骨子里,一种理论如果没有“思辨和修证”这两只足支撑站立,这种理论就什么也不是。不思辨,就无法分析和解释遇见的问题,就不能通,不能变;不能修证(包括个人的修炼或社会的实践检验)则世人不信、不服,就不会有广泛的追随者。一种理论,如果没有追随者,就无法流行,更谈不上形成波及全社会的变革动能了。
当年,毛泽东细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确立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后来的革命发展看,他的“马克思主义”,肯定和西方马克思宣称的不是一回事;但是马克思、列宁的革命理论和俄国革命的成功斗争方式非常有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完成中国革命的有力工具,当然在应用的过程中是需要修正和改造的。这里要特别注意:修正和改造,是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修正是使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好解决问题;改造是吸收原有营养基础上的发展变化,是新生事物的嫁接产生。改造在毛泽东的哲学里,是一个经常提到的积极概念,劳动中的感性认识,可以加速改造的完成,在这里“劳动改造”没有后来社会上流行的惩罚含义。
俄国的列宁,可以说是理论上的机会主义者。他在“阶段”和“阶级”上不断变换观点,以此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是一个超级的列宁主义者,他用无限充沛的精力和革命实践,不断地提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张”,最后来形成他自己的革命学说――中国人喜欢的政治实用主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