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在电文末还说道:“此次错误实系我一人主观臆断造成的,战后当向德公负荆请罪。”
白崇禧激动地说道:“德公,你和季宽都是帅才啊!”
李宗仁当即签署命令,交电台发出,并令通讯参谋着人骑马乘船将命令限时送达各部队指挥官。
*******************
就在李宗仁等人与沈鸿英杀的难分难解之时,滇军龙云部,以兵临南宁。南宁城南北尖长,好似一个巨大的橄榄,南端紧临邕江,北端接连长?岭的镇宁炮台,城外四周皆掘有壕塘护城,强攻不易。龙云部,仅有几门山炮,炮弹亦不足,不能用炮兵轰城。龙云听说守城的是为不知名的民防团司令,不由的心中好笑,看来李德邻手下无人了,便生了轻敌之心。一声令下,命部下以云梯爬城冲锋,激战两日皆不奏效。龙云部死伤累累,城下的壕塘中,淌满鲜血,填了无数士兵尸体,龙云攻城受挫,士气锐减。此时南宁城中却一声炮响,北门、东门、南门突然大开,三路人马似三支利箭一般猛地从城中射出,喊杀声骤起,将龙云的围城部队冲得七零八落。时已黄昏,龙云部只得沿邕江狼狈撤退,天黑之后,仍不能立足,邕江沿岸溪沟交错,路径纵横,难以辩认,龙云部本是客军,道路不熟,士兵们为了探路,便点起身上携带的鸦片烟灯,十几里路上,零零落落,烟灯明灭、人声杂沓,有如元宵灯会一般。龙云直退到南宁下游的蒲庙方才收住阵脚,龙云气得一路骂娘。
方皓明此时虽说打退了龙云的一次进攻,但兵力消耗很多。唐继尧后续部队也已经距离南宁不远,方皓明不得已,只能放弃南宁,向南四塘方向转移,在四塘与宾阳之间伺机歼敌。
却说李宗仁在武宣与白崇禧别后,即率一支部队衔尾追击战败的邓佑文,直迫柳州城下。那位“智多星”军师邓瑞征忙派兵出城,与李宗仁混战一场,方才将邓佑文接应入柳州城内,即紧闭城门,不再出战。此时李石愚纵队亦由迁江赶到,李宗仁即令攻城。一时间,柳州城下,枪炮连天,杀声如雷,李宗仁驰马城下,指挥攻城。
城上沈军,猛烈还击,李部官兵,死伤累累,但在李宗仁的指挥之下,仍然拼命向城门下奋勇冲锋。正当城上沈军全力阻击李军的当儿,忽听城下一声呐喊,柳州城东门大开,李宗仁挥鞭将那枣红马一击,高喊一声:“弟兄们,跟我冲进城去,活捉邓瑞征!”那枣红马长嘶一声,踏着遍地硝烟,直朝大开的城门冲去。李宗仁的几十名卫士也策马疾驰,随后跟进。后边的大队步兵,见城门开了,也鼓噪呐喊,蜂拥而入。城上的沈军,见城东门被突破,顿时大乱。那打开东门的竟是李宗仁的部队。
原来,李宗仁挥兵从武宣一路追杀邓佑文,他忖度邓佑文必然窜入柳州城内投靠邓瑞征,柳州城池险固,易守难攻,邓瑞征又足智多谋,如仅以李石愚纵队强攻,必难奏效,旷日持久,滇军入桂,后果不堪设想。在追击途中,他思得一计,即令所部一连士兵,将俘获的沈军衣服换了,夹在溃败的沈军中,混入柳州城内,只待攻城时,便大开东城门,里应外合。
邓瑞征虽然足智多谋,但却没料到这一着,正待组织反击时,李宗仁军已大部攻入城中,柳州城内大乱,沈军失去控制,混战中邓佑文被打死。邓瑞征一看,知大势已去,长叹数声,立即脱下军服,换上风水先生的黑色道袍,拿上罗盘,仅带那个跟他多年的哑巴随从,在乱军中从容混出柳州城外向西而去,遁入茫茫的大瑶山中,这颗“智多星”从此黯然失色。沈军残余,失去统率,顿成散兵游勇,向北溃窜,进入长安、三江。李宗仁又令李石愚,率军穷追猛打,直达黔桂边境,将那些零散沈军悉数歼灭。至此,横行南方数省的沈鸿英和他的绿林军队,竟被连根拔去,讨沈军事,仅用月余,便干净利索地结束了。
但是南宁方向,又警报频传,滇军龙云部侵入百色后,沿右江东下,已进占省会南宁,方皓明仅有一团人,无力御敌,放弃南宁后,正向宾阳方向撤退。滇军前敌总指挥卢汉,由南宁北上,追击方皓明部,已攻占了天险昆仑关。另一路滇军唐继虞部的先锋吴学显部八千余人,也由贵州进入广西三江,正向柳州进逼,李石愚部的前队在追剿沈军残部中,已与滇军先头部队发生接触。滇、桂双方一场大战已迫在眉睫。
李宗仁在柳州成内他的司令部里,彻夜未眠,他站在军用地图前,一动也不动,那宽宽的国字脸上,眉心打结,两条深深的抬头纹,将两撇浓眉紧紧地挤压着。
“健生那里有消息吗?”他扭头问正在伏案写东西的参谋长黄旭初。
“没有。”黄旭初忙放下手中的毛笔,问道:“要给他发电报吗?”
李宗仁摇了摇头,他知道白崇禧此时正在湘桂边境一带扫荡沈鸿英残部。因沈鸿英退出桂林后,沿着陆荣廷走的老路,窜入桂北湘南交界处的大山中。被陈济棠、夏威和俞作柏打败的原据贺县、平乐、荔浦的数千沈军,也已逃入桂北山中,与从桂林逃窜的沈军合股,尚有数千众,不剿灭他们,终是心腹之患,更何况土匪出身的沈鸿英现时又下落不明。“绝不能让他有卷土重来的本钱!”这是前些天李宗仁发给白崇禧的电令中的一句话。因此,眼下白崇禧无法抽军南下对付入桂滇军。
但形势已如火燎眉毛,龙云命卢汉攻占天险昆仑关,其目的在于与以柳州为攻掠目标的唐继虞会师,以便汇合东下,如这两股滇军合流,两广局势便不可收拾了。
“梧州急电!”一参谋匆匆而入,送给李宗仁一份电报。
李宗仁接电一看,这是黄绍?发来的,黄绍?说,因唐继尧的滇军已入桂,驻广州的滇军杨希闵部和桂军刘震寰部,正阴谋异动迎唐入粤,广州形势紧迫,大本营电令陈济棠旅调回西江下游,以应付广州局面。另一支驻粤滇军范石生部则已奉大本营命令开入广西,协助李、黄抵抗入桂的唐继尧滇军,范部将抵贵县,黄绍?本人也将出发前来南宁指挥作战。李宗仁将电报交黄旭初看了,然后问道:
“我们该先从哪里下手?”
李宗仁在军用地图前站了半天,黄旭初早已发现他的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南宁和宾阳之间的那座昆仑关,便知李宗仁的用意所在。黄旭初慢慢地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对李宗仁说道:
“德公,我看先将卢汉占据的昆仑关夺下。”
“对!”李宗仁将地图上的昆仑关猛击一拳,“拿下昆仑关,切断龙云与唐继虞会师的企图,然后将他们各个击破!”
黄旭初醒悟地点点头,仿佛他刚刚提出的拿下昆仑关的建议仅是与李宗仁的意图巧合,而李宗仁的主意,则是经过深思熟虑早已胸有成竹了。
“急电舒白、煦苍和健侯,令他们星夜开拔,到昆仑关下集结待命!”
“是。”
李宗仁又对黄旭初道:“急电梧州季宽,请他转告范石生部,由贵县登陆,经覃塘、黎塘直达八塘,威胁卢汉侧背,配合舒白攻昆仑关部队之行动。”
黄旭初录下电文后,李宗仁又道:“令李石愚在黔桂边境节节抗击唐继虞的先头部队,迟滞其深入桂境行动,边打边向柳州撤退,作死守柳州的准备。”
李宗仁又踱了几步,又接着口授电文:“将以上作战部署,分电健生和季宽,令健生在桂北完成剿沈任务后,即率主力下柳州抗击唐继虞部。请季宽由梧州到五塘来,会商作战大计。”
因战事紧迫,把黄绍?和白崇禧请来会商,时间已不允许,作为主帅的李宗仁,虽然不喜欢独断专行,但眼下也只好这样了。当他有条不紊地布置好这一切之后,又站到地图面前,一动不动地出神,一支接一支地猛抽烟,不多久,他脚下的地面上便布满了香烟头,那些横七竖八的烟头,好象一个个手枪子弹壳似的。
第二天早晨,他便和黄旭初带着参谋及卫队,离柳州南下,秘密向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进发。
到达昆仑关北面不远的一个小村子,正好与从南宁撤出来的方海明相遇。方皓明已从特务连的侦查中得知,龙云的前敌指挥官卢汉,率领他的精锐混成旅,占领昆仑关后,日夜构筑工事,戒备森严,只待唐继虞攻占柳州后,便下关北上与唐部会师。由南宁至昆仑关之间九十里的途中,滇军在五塘和八塘都驻有部队。因此卢汉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形势。李宗仁听罢,只是点点头,也不言语。第二天,方皓明便亲自带着少许卫队,从隐蔽地带潜入昆仑关下的一个小山包,用望远镜不断地观察着昆仑关四周的地形、地势。
却说这昆仑关天险,果是名不虚传,它是广西境内的三大名关之一,那两大名关乃是桂北恭城县内的龙虎关,另一大名关便是中越边境上的镇南关。龙虎关在广西北,是从北面进入广西的门户,扼住龙虎关,便守住了广西的北大门。那镇南关却是广西南边的门户,和它一道雄立边陲的还有两座小关----平而关和水口关。镇南关雄踞金鸡山上,清朝年间名将冯子材曾在此大败法国侵略军,取得镇南关大捷。辛亥革命前,革命党领袖孙中山,黄兴等人曾夺关斩将,发动震惊中外的镇南关起义。
因此,在广西这三大名关中,镇南关在近代最为著名。与龙虎关和镇南关不同的是,昆仑关地处广西腹地,在南宁东北约九十里的丛山峻岭之间。广西的中部,有东北朝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和大瑶山,还有作西北朝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和大明山。它们以黎塘南面的镇龙山为顶点,形成一大弧形,这就是有名的广西弧形山脉。弧形山脉的西翼,向东南延伸,直到宾阳的思陇。这道山脉,在柳州和南宁之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昆仑关便雄踞在这道屏障之颠,这一带?岩峭拔,道路险扼,雄关宛如一把巨大的铁锁,紧紧闭锁着柳州至南宁之间的通道。
由于它的险峻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最著名的一仗,便是北宋年间,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造反,占据桂南大片地方,并在南宁(邕州)建立“大南国”,称仁惠皇帝。宋仁宗派枢密副使狄青率军南征,狄青到达宾阳(宾州)时,侬智高早已派重兵把守昆仑关,阻挡宋兵南下。狄青驱兵直到昆仑关下,这一天正是上元节。狄青扎营安寨,传令士卒官佐,张灯结彩,共庆元宵佳节。狄青在帐中设宴,款待军中各级官佐,声言大宴三日,然后进兵攻关。到了第二天晚上,过了不久,派人来席间传话,他因正在服药,宴会由孙沔主持,待服过药之后他再入席。帐中宴会一直延续到天色微明,却只不见主帅狄青到来,因狄青有过吩咐,所有宾客不敢退席,过不久,却有人来报:“三鼓已夺昆仑关矣!”原来,狄青见昆仑关险峻异常,不可强攻,决定智取。他在关下大宴三军、麻痹守关侬军,拂晓前以奇兵出击,夺关斩将,历代传为佳话,叫做“狄青三鼓下昆仑”。
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昆仑关作过考察,订正过一些史书舆志上对昆仑关位置记载的错诳,他的考察成果记载在那部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中,昆仑关从此更为遐尔闻名。关上筑有一座石城,那古堡似的石城象一只猛兽张开巨口屹立关中。城堡中有一座关阁,阁的中厅立着一尊木雕的关公神像。城堡外的左侧,立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昆仑关”三个大字,这是清朝康熙八年二月立的。
却说方皓明来到昆仑关下,隐蔽在一个野草茂密的高坡上,用望远镜不断地观察着关上。只见在丛山峻岭之中,屹立着一座石头城堡,一条细得象麻线的褐色古驿道,从城堡下延伸出来,曲折蜿蜒,断断续续,这便是通过昆仑关的唯一道路。关的四周,丛峦万壑,绵亘相偎,中多悬崖深谷,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从望远镜中,隐约可见关上新筑的堡垒和堑壕。“红头军”沿山巡哨,戒备森严。方皓明用望远镜观察了半天,除了那条通向关上的唯一古道之外,再也找不出一条可供山羊爬行的野径来。
“怪不得狄青三鼓定昆仑名垂青史!”方皓明收起望远镜,赞叹了一声,看着如此险峻之地脸上抹上一层愁云。
.
PS:今日第二更送上~~~~~另:楼主在这里想说一下,咱是新手,有些地方肯定有不如意的,诸位大大多多包涵,有些不足请指出来,咱一定会改。但是用不着跳脚骂人吧?喜欢看的咱会记住你们的支持与厚爱,不喜欢的咱也感谢您的包容。至于那些张嘴骂人的,咱只想说一句:谁的裤裆拉链忘记拉了,把你给露出来了?
再次感谢诸位大大的支持~~~~拜谢~~咱继续码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