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资料(凑字数)


本站公告

    旧桂系人物

    陆荣廷陈炳?刘日福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林俊廷陆福祥马济韩彩风林虎

    新桂系人物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黄旭初马晓军郭德洁叶琪胡宗铎夏威夏国璋钟毅周元李品仙钟祖培贺维珍苏祖馨韦云淞黎行恕张淦陈济恒阚维雍陈雄吕焕炎伍廷?王公度覃连芳颜僧武李本一莫德宏张文鸿徐启明谭何易钟纪张湘泽程思远张光玮凌压西冯璜周祖晃海竞强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投向革命,实质逐渐排斥了同盟会人员而逐渐走向军阀统治。其势力在史学界通常称之为旧桂系。

    1913年,旧桂系参与护国战争,并在护国战争之后,控制两广。两广成为陆荣廷的势力范围。

    1917年7月6日,孙中山与廖仲恺、朱执信等南下广州,利用两广自主的局面,联合滇桂军阀,宣布维护《临时约法》,反对北洋皖系军阀。8月25日,一批国会议员前往广州,召开“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

    随后,两广和西南军阀参加了护法战争。期间,两广和西南军阀逐渐排挤孙中山,并导致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

    1920年,旧桂系欲消灭孙中山指挥下处于潮汕的粤军。第一次粤桂战争,又称“两广战争”爆发,双方激战至1921年6月,桂军失败,陆荣廷被迫宣布下野。旧桂系势力受到重大打击。1921年,“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粤军攻入广西,摧毁了旧桂系的政权。

    随后,广西陷入三大势力:陆荣廷、沈鸿英、李宗仁的混战局面。1924年初,陆荣廷与沈鸿英发生激战,李宗仁趁机发兵攻打陆荣廷,将陆荣廷的势力消灭。随后,李宗仁与沈鸿英争夺广西的控制权,同时击退了企图进入广西的滇军唐继尧部。战斗至1925年,李宗仁消灭沈鸿英的势力,统一广西。此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控制了广西全境,其势力又被史学界称为“新桂系”,以区别于陆荣廷的“旧桂系”。

    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与广东的国民政府联合,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于1927,派出钟祖培率领第七军建制一个旅的部队,北上支援受到北洋军阀攻击的湖南军阀唐生智,促成了北伐的进行。

    1926年7月,北伐开始,桂系第七军作为主力部队北上湖南,湖北。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后,北伐军主力,主要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主力,围困武昌。9月,因为战局变化,第七军进入江西战场作战。经过德安战役等几场战斗,击破军阀孙传芳的主力部队,为国民政府控制江西奠定了基础。

    到1927年初,第七军转战江南,攻下安庆,江南、两湖已经基本为国民政府所有。鉴于第七军的战功,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被民间和官方宣传称为“钢七军”,同时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亦因战功被民间和官方宣传称为“铁四军”。

    1927年4月12日,新桂系联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处决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内部左翼人士。同时亦在广西进行“清党”,处决大批共产党员,国民党内部的左翼人士和工农群众,此举使新桂系与共产党结下政治仇恨。武汉汪精卫方面仍然继续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宣布开除蒋介石国民党党籍及一切职务。导致南京和武汉出现两个“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分裂”,但很快汪精卫政府亦进行了“分共”,共产党至此在全中国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8月,新桂系成功通过逼迫蒋介石下野,达成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合流,史称“宁汉合流”。随后,第七军又在龙潭战役中击败来犯的孙传芳部队。龙潭之战导致孙传芳的军队损失殆尽,孙传芳从此淡出中国政坛。

    9月,新桂系与唐生智为争夺政治权力爆发了“李唐之战”,又称“宁汉战争”。唐生智被击败,其部队被新桂系改编。新桂系势力从广西扩展到两湖,并且由于与粤系首领李济深的联合,使得新桂系势力还进入广东。

    1928年初,蒋介石趁“李唐之战”造成的影响,得以复出。新桂系的发展受到挫折。

    1928年4月,李宗仁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第四集团军由新桂系嫡系部队和改编的原唐生智两湖部队所组成,共辖十六个军又六个独立师。共有兵力约二十万,势力范围为两广,两湖。

    1928年中,国民党内部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四大派别联合北伐,史称“二次北伐”,出兵40万进攻以东北军阀张作霖为首的北方各军阀,张作霖则带领北方大小军阀出兵60万迎战。战斗至6月,国民革命军攻占河南,河北。6月4日,因张作霖败相已露,日本军国主义决定更换其在东北之代理人,关东军将张作霖炸死。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不顾日本之压力,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史称“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新桂系势力随着“二次北伐”扩展至河南和河北。

    1929年,蒋介石与新桂系因争夺国民政府领导权爆发了“蒋桂战争”。河北新桂系部队原为唐生智旧部,蒋介石利用唐生智的影响力将河北的新桂系部队瓦解,白崇禧只身逃离河北。在湖北,蒋介石利用新桂系内部矛盾,成功控制了原新桂系人物李明瑞,俞作柏倒戈。最后,蒋介石发动各方政治势力和大小军阀围攻广西,新桂系被击败。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人物逃往国外,新桂系部队损失惨重。

    蒋介石随后任命原新桂系人物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但因为二人政治面貌为左翼,并且亲共,还在广西引入邓小平、陈豪人等共产党人进行活动。蒋介石随即于1929年10月将二人的部队击败。俞作柏避居香港,邓小平到上海汇报,而李明瑞则和陈豪人、张云逸、俞作豫等人潜伏下来,并趁机在百色和龙州举行了起义,史称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左右江根据地和红七军与红八军。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趁广西一片混乱的局势返回广西,并且掌握了一部分武装。蒋介石又命粤军进攻广西,但新桂系联络张发奎部抢先进攻广东,“桂张攻粤之战”爆发,双方激战。后因蒋介石扣押粤系首领胡汉民,与粤系发生矛盾,粤桂息兵。

    1930年,新桂系开始进攻左右江根据地,将红七军、红八军击败。红八军被迫编入红七军,番号取消。红七军随后也离开广西,前往中央苏区。此后,广西境内之共产党活动逐渐陷入低迷,除了在滇桂,滇黔,粤桂边境保留有一定的游击武装外,广西已无共产党势力。随后,新桂系参加了“中原大战”,但是新桂系、冯玉祥、阎锡山三大派别在此战中都被蒋介石击败。蒋介石自此战后,彻底削弱了国民党内部其他军事派别,获得国民政府之实权,蒋介石的势力成为当时中国境内的头号军阀。此后,蒋介石基本上获得了国民政府内的中央名义,其的嫡系部队又被称为“中央军”。但是,在中原大战中的失败并没有动摇新桂系重新取得广西的控制权。但是,新桂系第三号人物黄绍?脱离了新桂系,在允诺不出卖新桂系团体以及取得李宗仁,白崇禧的谅解之下,投向蒋介石。新桂系“李白黄”三人体系瓦解。黄绍?接受了蒋介石的任职,但是,并没有积极的为蒋介石工作,实际上赋闲。此后,新桂系内部的黄旭初逐渐取得原黄绍?的地位,是为“后李白黄”体制。

    自1932年至1936年,新桂系经营了广西,短暂的消除了广西境内的匪患,并且完善了民团制度,民团制度一方面使广西治安有大幅度好转,亦能最大幅度的征集后备兵员支持新桂系军队作战。新桂系的治理使得广西从边远落后省份逐渐近代化,其主要政策有“三自”和“三寓”政策。但同时新桂系还通过贩卖鸦片来增加收入。也残酷压迫广西境内的,以共产党为首的左派政治势力和少数民族。新桂系在“金秀瑶变”中,杀害大批瑶族居民。新桂系同时对广西左右江地区支持中共的壮族和苗族居民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新桂系在“剿共”作战中,拒不与蒋介石的中央军合作,对中共红军则采取“礼送出境”的战略,目的是持续控制广西,既不允许红军入境,亦不允许蒋介石的中央军和其他军系部队入境。新桂系除在湘江战役中,出动部队侧击红军少共国际师外,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未与红军爆发大的战斗。新桂系部队还将尾随红军,进入广西的中央军一部缴械,在得到蒋介石不进入广西的承诺后,才将这批部队人枪交还。新桂系还在红军过境后拍摄了一部名为“三千俘虏”的记录片,以现实新桂系的战功,但现有史料证明,“三千俘虏”所表现出的红军俘虏实质上是跟随红军的老弱妇孺,只有数百人,其余镜头为新桂系士兵装扮出演,以作为政治宣传。

    1936年,新桂系联合粤系的陈济棠,发动了“两广事变”。海峡两岸史学界对两广事变有不同的评价。有说法认为两广军阀此举无非是借抗日之名义,反抗蒋介石。但亦有说法认为,两广军阀的首领都是“民族主义者”,其在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历次日军侵华事件中,并无妥协投敌之言论和行为,并且多次声明要抗战到底,可以认为两广事变是爱国行为。

    亦有资料指出当时两广军阀都接受了日本的军事物资援助,用于增强军力,反抗蒋介石。但并无确切史料证明两广军阀在接受日本军事物资援助的同时,曾经与日本达成过任何损害中国主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协定。

    “两广事变”中,陈济棠粤系因部下余汉谋等人被蒋介石收买倒戈而失败。蒋介石并调动部队准备进攻广西,新桂系则利用民团制度动员20万兵力准备应战。后在全国人民强烈呼吁停止内斗,以及各方政治势力的斡旋下,新桂系与蒋介石达成协议:新桂系拥戴蒋介石为领袖,并在全面抗战开始之时,出兵抗日。而蒋介石允诺不在动摇新桂系在广西之统治地位。“两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新桂系部队立即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北上抗战。新桂系部队在华东参加了松沪抗战、淮河战役等等。在松沪抗战中,因首次与现代化的日本军队作战,新桂系部队损失很重,被迫转移到苏北休整。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淮河流域,山东南部的军政事宜。随后,新桂系部队在苏北参加了淮河战役,但有史料表明李宗仁为保存新桂系实力,主要的硬仗都由其第五战区管辖下的原江苏,山东地方部队和西北军进行,新桂系部队并未与日军作正面的大规模作战。

    抗日战争中其中李宗仁、白崇禧参与指挥了徐州战役、武汉会战、随枣战役、桂南会战、豫湘桂战役等等。新桂系部队之第三十一军参加了台儿庄会战的外围作战。在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亲临前线督战,并严令中央军汤恩伯军团南下侧击日军,对台儿庄会战国民革命军的胜利有直接贡献。

    新桂系部队长期留驻安徽的大别山区,实质上控制了安徽省,在敌后进行游击作战。但新桂系部队在抗战后期的立煌战役中被日军攻入安徽省政府所在地立煌镇(今安徽金寨),受到一定的损失。

    在桂南会战中,新桂系部队和广西地方民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45年的豫湘桂战役中,由于新桂系内部保存实力的战略思想,加之广西空虚,未能对日军的入侵做出有效反击。仅在桂平等地与日军爆发激烈战斗。在随后的桂林防守战中,桂系守军与广西民团与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日军使用了毒气,其中发生了七星岩(桂林)八百壮士击毙三倍来犯日军,最后全员殉国的壮烈事迹。桂林被攻占后,几乎全城被毁坏。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安徽的新桂系部队与共产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生了战斗。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部队进行“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进攻后,国民政府调集中央军与滇军,新桂系,粤军等部队与解放军进行了多次战斗。由于解放军避开战斗力较强的中央军和新桂系部队,不停的打击战斗力较弱的粤军,滇军,使得国民政府对大别山地区的进攻多次失利。随着解放军势力的不断增强和华东,中原战场上国民革命军的逐渐失势,新桂系部队逐渐退出安徽省。

    1947年,李宗仁获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随后,白崇禧被任命为华中剿总司令,控制了近30万部队。新桂系势力再次膨胀。

    1948年冬,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中央军系受到严重打击。新桂系成为国民党内部军事实力最强大者,李宗仁趁机逼蒋下野,以中华民国代总统的身份与与共产党展开谈判,此时,中共已基本控制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中共调集了一百多万兵力部署于自武汉至上海的长江北岸,准备渡江进攻。最终国共谈判未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的长江防线崩溃。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内,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了江南地区。

    随后,由于白崇禧的指挥得当,在湖北、湖南,解放军都无法捕捉新桂系部队的主力进行决战。新桂系部队还对国军将领陈明仁投向共产党的部队进行了攻击和收编,使陈明仁的部队损失近五万多人。随后,在湘南青树坪,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个师因冒进,遭到新桂系三个主力军的围攻,损失3000多人。

    1949年10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抓住一个偶然的战机,发动了衡宝战役。此战消灭新桂系主力部队第七军和其他部队约五万人。白崇禧指挥新桂系部队退入广西。随后第四野战军以长距离迂回追击作战,联合第二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在雷州半岛,贵州等地对新桂系部队进行大包围。最后攻入广西,将新桂系十余万部队消灭。新桂系首领李宗仁在衡宝战役后,对时局彻底失望,加之蒋介石复出,于是避居美国;白崇禧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广西之前,前往台湾;黄绍?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参加了中共召开的“政协”,投向中共;黄旭初则前往香港,接受了国民政府的任职,组织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势力”进行活动,但并无成效。新桂系军阀至此最终失败并逐渐消亡。

    随后,新桂系还组织了多次在广西境内反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活动,并持续到五十年代中期,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新桂系在北伐时期的著名人物钟祖培,组织了反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暴动,并且率反抗武装攻入恭城县城,对恭城造成严重破坏。在暴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平定后,钟祖培被判处死刑并公开枪决。在各地的反抗活动逐渐被平定的同时,新桂系留在广西的势力基本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铲除。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广西之后,约有五万新桂系部队退入东南亚越缅泰边境。后来这些部队逐渐被迁往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直接控制,不再是新桂系军阀的部队。

    李宗仁长期侨居美国,后在程思远等人的安排下,于1965年7月18日“叶落归根”返回中国大陆,但并未参与政治活动,只是在中国大陆进行参观访问,随后因病于1969年逝世。白崇禧在迁往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内部担任虚职,1966年12月2日死亡,死因尚存争议。有说法认为其是急病死亡,亦有说法认为白崇禧为蒋介石以特工手法致死,或是与张姓护士过夜发生“马上杀”。而黄绍?于反右开始后受到迫害,于1966年8月31日自杀,但于1982年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恢复名誉。黄旭初则于1975年11月19日病死于香港。

    新旧桂系的功过

    桂系军阀是民国时期以广西为主要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士为主的地方军阀。但新旧桂系军阀所控制的地域,并不仅限于广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等都是桂系军阀的势力范围。当时属广东管辖的钦廉地区(今广西钦州,北海,合浦,防城),也长期被新桂系控制。

    桂系军政人物中,亦有不少其他省籍的人士,除广西籍外,主要是湖北籍,比如胡宗铎等人。另外,不少民国时期的广西籍军政人士并非桂系人物,如广西梧州人李济深为粤系人物,广西容县人何柱国则为东北军人物。另外,根据现在的行政区划分,粤系首领陈济棠籍贯为广西钦州,其并非桂系人物。

    桂系部队,又称桂军。也并非全部兵员来自广西。在民国史研究上,对民国时期哪些部队属于桂系部队尚有争议,除广西籍士兵组成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六军、第八十四军五大新桂系军力之外,尚有部分原唐生智的湖南部队,以及在国共内战期间受“华中剿总”指挥的部队亦通常被研究者作为桂系部队。但有些长期受到桂系军政人物指挥的部队,却不被认为是桂系部队,如抗战时期在第五战区指挥下的孙连仲、张自忠、池峰城的西北军。

    广西历史上一直处于边远落后之地,科教文卫建设都十分落后。历史上广西籍人士也极少得以登上影响中国的政治舞台。桂系军阀首开广西政治势力影响政局之先河。

    旧桂系势力主要人物出身封建官僚,政治经济素质相对较低,加之统治广西时间较短,除了争夺地盘之外,所起影响极其有限。

    新桂系势力主要人物出身中下级军官,受过一定程度的民主思想影响,军事、政治、经济素质相对较高。海峡两岸史学界都对新桂系促成两广联合,促成国民政府北伐以及在北伐战争中的战功给予肯定评价。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界认为新桂系应对北伐大革命的失败,即四一二政变负主要责任,而且杀害了部分以共产党为首的左派政治势力,所以长期对新桂系作为一股军阀势力进行批判。中华民国史学界则认为新桂系作为军阀,多次争夺国民政府的领导权,应该对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的失败负一定责任。

    新桂系势力提出“三自”、“三寓”政策,开办广西大学,招揽人才。使广西的政治、经济、科技、工业、教育、文化、卫生、交通、航运等各方面相继近代化,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功绩都得到海峡两岸史学界的肯定。另一方面,新桂系势力因为阶级的局限性,对广西境内的少数民族有所压迫,同时以贩运鸦片,征收“特税”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都受到海峡两岸史学界的否定。

    桂系中的特殊人物

    俞作柏(1889~1959年),中将,桂军高级将领,民主人士。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

    广西北流人,俞作豫的兄长(俞作豫1929年以后与李明瑞等人起义,成为红军将领),李明瑞的表兄。

    在广东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时,任参谋、连长等职。粤桂战争以后,被粤系陈炯明任命为粤桂边防军李宗仁第三路军第一统领,下辖俩营。亲历过李宗仁等桂军将领发起的统一广西的战争。曾于1923年担任黄绍?“广西讨贼军”【参谋长是白崇禧】团长。参加过1924年征讨桂系陆荣廷战役。又随李宗仁、黄绍?的“定桂讨贼联军”驱逐了陆荣廷残部;对抗沈鸿英、拥护孙中山先生。

    1925年,参加广东东征战役。其间曾于10月,南征占据琼崖的邓本殷军队,就任粤军名将陈铭枢将军的南路军副总指挥。月底,任南路联军第四路军总指挥,连战连捷、所向披靡。11月30日攻下廉州。

    1926年任广西省政府农工厅厅长,切实执行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5月,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即:广西分校)】校长。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曾经与李宗仁第七军第二旅少将旅长(兼任第三团团长)李明瑞支持工农运动,与共产党保持合作。

    1927年“四一二”以后,驻沪、粤、桂等地的国民党新军阀相继背叛国民革命。黄绍?认为他同情和支持工农运动,开除其国民党党籍。被迫去香港。1929年蒋桂战争中,李明瑞和杨腾辉的两个师归蒋中正,李宗仁、白崇禧、黄绍?败走香港。7月,俞作柏在南宁就任广西省政府主席。违背蒋令其对桂系“根本铲除”之命令,收编桂军残部。为了防止蒋吞并广西,组建广西编遣分区教导总队【由南宁警备司令张云逸(共产党员)领导】,培养初级军政干部。9月,没有听从中共中央代表邓斌(邓小平)的劝阻,响应了粤军张发奎反蒋战争,任汪精卫“护党救国军”南路总司令,同广西绥靖司令李明瑞进军粤境,被陈济棠等广东将领所败。10月,又去香港。

    张云逸的教导总队以及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后来参加了广西百色、龙州起义。抗战时期,为了积极抗日,俞作柏曾经担任苏皖浙‘忠义救国军’副总司令。后因不愿跟随戴笠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愤而来到四川重庆。解放战争时期又赴港,拥护国统区‘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民主运动。1956年应邀来到广东广州,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1959年在广州市去逝。

    李明瑞(1896~1931)

    中国百色和龙州起义领导人。广西北流人。1918年入云南讲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炮科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桂军中任连长、营长、团长。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旅长、师长、副军长。在北伐战争中,率部参加贺胜桥和德安等战役,被誉为虎将。1929年6月,任广西绥靖司令兼整编第15师师长。10月誓师反对蒋介石失败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同年12月和翌年2月与邓小平、张云逸、俞作豫等领导左右江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第8两军总指挥。1930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奉命与邓小平、张云逸等率第7军离开右江苏区,在桂黔湘粤赣边界地区转战中,指挥奋战梅花村、强渡乐昌河和崇义突围等战斗,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1931年春胜利到达湘赣革命根据地。根据中共第1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他任河西总指挥部总指挥,统一指挥赣江以西部队,取得安福等战斗的胜利,配合了中央苏区第2次反“围剿”。5月任第7军军长,7月率部东渡赣江,到达中央苏区,在江西兴国与1方面军主力会合,参加第3次反“围剿”,战功卓著。1931年10月,在“肃反”扩大化中被诬陷杀害于江西省雩都县(今于都县)。

    1945年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