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道法显威(上)(请收藏)


本站公告

    道家擅夺天地造化为己用,一切法术神通皆从虚灵中悟得,都道修行有内三宝、外三宝,内三宝精气神,外三宝道师经,但道家中人却以天地为师、自然为法,实则是最纯粹最高等的修炼法门。

    流淌在远古时候的未知年代,或许是宇宙初辟,天地之间是没有修炼之法的,也无具有大神通的生灵。时光流逝,见多了自然威势,向往天地之无穷,遂有一些人逐渐参透造化玄机,练就举手投足毁天灭地的大神通,成神成仙成佛。这些人再把修炼方法一脉相传,后人便沿着他们走过的路一路走下去,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最初的功法。

    只是后人不知,大道变化无穷,既无固态亦无常态,而修练功法终究是死物,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到得现今,大道依旧恒常,但众多功法却是只宜参考再也不适合修炼了。修炼乃是与时俱进,而非固步自封,否则便会牛头不对马嘴,遭到元气反噬。纵观先秦道家圣贤,他们悟得的大道皆不相同,看似无迹可寻,实则是自然妙法。

    黄华峰秉承正宗的道家修炼,筑基夯实,神识出游时,与天地契合,与自然相应,在旁人眼里无异于鸡肋的各种法术,在他手中使出却是莫大神通。不过,法术虽多,但以他现今的法力,真正能使出来的却是少之又少,大多只是了解而已。

    一人讲述道法,一人牢记使用,乐在其中,以致忘寝废食,不知不觉两人竟在这地底实验室里呆了七天。这一日,黄华峰从打坐中醒转,脸露笑容,却是对诸般妙法心领神会。当即起得身来,黄华峰兴冲冲跑向隔壁静室,那里是道二真人的养息之地。

    甫来到隔壁静室,便见到道二真人冷汗淋漓,脸上痛苦万状,身体更是无端膨胀,滚圆得活像一个气球,乍见之下,黄华峰吓得心神骇乱。忙不迭上前稳住道二真人的身形,黄华峰这才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通过神识探测,知道对方的体内盈溢着狂乱的元气,需要及时疏导,但他却又不敢为道二真人强行疏导。

    左思右想不得方法,黄华峰一咬牙:“左右也是个死,拼了!”真力运动,奋勇注入道二真人的体内,滂湃的真力恍若重压机猛力袭压下去,倏然之下,那股狂乱元气骤然被压缩了一半。黄华峰乍见有效,脸上神情一松,但紧接着元气活性反弹,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膨胀起来。

    “坏了!”元气狂暴,肆虐着躯体,步步紧逼,更显恐怖,道二真人忽的肌肤绽裂,鲜血汩汩流出,黄华峰此时惊骇交加,冷汗涔涔,欲要救助却无能为力。若无良法阻止,元气充斥,怕是膨胀到极致便会像炸弹般爆炸开来。

    值此万分危急之际,脑海灵光忽的一闪,黄华峰猛然想到了太极的运化之理,无外乎疏理与引导,顺势而为,借力而用,正是疏导元气的不二妙法。当下再无迟疑,黄华峰慢慢引导着横乱的暴虐元气注入气海穴的下丹田。

    初始时,诸多元气尚不肯归降,但黄华峰强行打通一条经脉,一股股元气便顺着这条经脉流失在气海穴里,进而竟生出巨大的牵引力,带动更多的元气疯狂涌去。仿佛决堤,洪流滚滚,波涛汹涌,滂湃的元气霎时冲进气海穴,然后被黄华峰布下一道道禁制,硬生生禁锢在下丹田中。

    元气如潮水散去,顿时风平浪静,道二真人自然是否去泰安,痛苦的脸色也恢复正常,若非一身血迹,看不出来他先前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看似无事,实则深藏隐患,若不能炼化,被封印的元气终究会迸发,在某一时刻骤然炸开。

    悠悠醒转,道二真人睁开双眼,察看到身体毫无真气,顿时如丧考妣,沮丧地呢喃道:“这造化丹怎么没有改造身体呢?莫非是量太少了?不对啊,我吞了三颗丹药,药力理应够了啊!”

    黄华峰听得毛骨悚然,对道二真人不知死活的行为暗暗咋舌,怪不得他体内的元气异常暴动,原来是因为吞吃了三颗造化丹。造化丹功能易筋煅骨、伐髓塑体,如同肉身再造,但以道二真人的老朽肌体,休说服下三颗丹药,便是一颗丹药也是承受不起。

    外丹虽好,但总要自己承受得起药力,这也是三元丹法里地丹居末的原因之一。性命双修,乃是七分修性,三分修命,而在筑基炼己的时候,命修甚至比性修还要重要,盖因为修炼也是与天争分夺秒的过程,兴许大道未成肌体已然老朽坏掉。

    黄华峰见着道二真人一脸失落,便安慰道:“待你补固精血,蓄养精气,自会活力盈然,弱体反转漏体,那时筑基炼己,炼化元气,岂不是事倍功半?”

    “你这个小杂毛,懂个屁?坏了我的好事,还在这瞎指点,尽说鬼话!”道二真人窜起身来,一把抓住黄华峰的衣领,咬牙切齿道:“我的筋脉天生不通,怎个补固精血?要是我能够入门修炼,筑基炼己,还会蹉跎数十年光阴?”

    黄华峰被问得一愣,一时说不出话来,道二真人却也说得在理。但就算对方说得再有道理,黄华峰心下思忖,那种时候总不能见死不救吧?黄华峰正想着解释一番,却见道二真人忽的放开手抓的衣领,神经质般哈哈大笑。

    只见道二真人得意洋洋道:“你这傻小子虽然好心做了错事,但也有一定的见识,老道就原谅你了。这造化丹不愧是我花费数十年心血才炼制成功的灵丹妙药,被元气里的药力一冲,穴脉松动,这会儿功夫,我竟生出了气感。哈哈……实在是妙!”

    道二真人脸色百变,黄华峰看得目瞪口呆,一番感叹,其人若非心如赤子,便是神智癫乱。见到道二真人喜形于色,不知为何,黄华峰突然间想到了蒋淑云,一丝挂念袭上心头,数天不见,她应该还好吧?念想一生,黄华峰当下对道二真人道:“造化丹性烈,真人的躯体难以承受,何不出去外面,寻得药草,炼制一炉辅助服用的温和丹药?”

    道二真人乍听此言,眉头一皱,但接着心神一动,觉得有理,遂同意道:“有道理!那何时出去?”

    “也没什么要带,左右无事,何不现在就走?”黄华峰笑道。

    道二真人点头赞同,当下两人潇洒离去,通过七拐八拐的通道,来到地下藏书室,然后沿着来时路上得中央图书馆的三楼。展开神识察觉无人,黄华峰这才打开机关走出去,方出得外面便觉天色明亮,原来是白天,阳光遍洒。

    中央图书馆的藏书早被倭寇搬走一空,哪还有人看守,黄华峰两人毫无阻碍便走到了外面。倭寇不顾各国列强的强烈反对,强行解散了安全区的难民营,为了营造所谓的秩序稳定、治安良好的氛围,允许众人在南京城内四处活动,所以大街上多了少许生气。

    不过黄华峰两人穿着打扮异于常人,很快就引起了倭寇的注意。两人本来极容易避开倭寇巡逻,悄然离去的,但黄华峰心有不甘,忽生一个妙计,遂大摇大摆招摇过市。果然没多久,暂居南京城内的倭国修士便闻讯追来,气势汹汹,恨不得把两人杀之而后快,怕是已然认出了黄华峰的样貌。

    见到引蛇出洞的计策凑效,黄华峰拉起道二真人一溜烟狂逃,众倭国修士尚在远处便看清是他,哪肯放过,都催动真气,杀气腾腾追了上去。前方两人腾跃奔走,后面众人死追不放,呼喊声叫骂出口,引起越来越多人注意,也惹来更多的倭寇,很快双方就从城内赶到了紫金山。

    到得紫金山,便是丛林密布,潜入其中,不啻于藏身百万军中。众倭寇也知道情况,皆哇哇大叫着加快速度,希望能在外围截住两人。只是他们快了,黄华峰两人便也跟着快,待他们要放弃时,前面两人又放慢速度引诱,让他们误以为加把劲就可追上来。

    这样不知不觉间,愈追愈远,地势渐行雄伟险要,斜坡陡峭,乱石挡路。藤蔓缠生,灌木劈乱,密林深处,略显阴森,踩着枯枝败叶,让人仿佛置身原始荒林。奔逃到一个山峰顶,黄华峰终于停下下来,借助地势,飞快建立一个御雷阵。

    钟山乃茅山余脉,向来雄奇,而此山却是钟山的第二高峰,别名小茅山。诸葛亮曾称钟山为龙盘,而《女仙外史》有文记载:“又遍历江畔诸山,始至金陵。鲍师曰:‘虎踞龙蟠,王气微矣。’月君曰:‘江气厚而山气薄,所以六朝柔弱,非大一统所都也。’”

    云从龙,风从虎,虎踞龙蟠,正是风云际会,雷雨交加。这里天然就是布置御雷阵的绝妙地方,借助阵法,黄华峰完全有信心把倭寇修士一网打尽。

    刚布置好天雷阵,倭寇修士已然叫嚣着杀至,为首者赫然就是真野子。黄华峰一看少了西园寺加藤,心下难免稍微遗憾,但他仍激怒倭寇道:“你们既然敢来送死,我定叫你们有来无回,好报当日大仇!”

    众倭寇根本不懂华夏修真界阵法的玄妙,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浑然不知自己已经一脚踏进了鬼门关。真野子犹自狞笑道:“支那人,这次看你怎么逃命?”

    黄华峰奸计得逞地微微一笑:“我怎么会逃命呢?应该欢送各位去见你们的八岐大蛇才对!”

    言罢,黄华峰一把捏碎庚金御雷符,霎时发动御雷阵,把一众倭寇笼罩在里面。

    (请放心收藏,保证完本!有票投票,没票点击!如果觉得这本书还可以,望请推荐给好友!谢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