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武当(下)


本站公告

    当红日逐渐金黄之时,黄华峰方如梦初醒般动了一下身子,随即就是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黄华峰浑然不知自己破坏了一幅永恒的画面。

    入眼,一位老道士正缓缓打着一套拳术,他动如蛇之行,回身三步;劲似蚕作茧,架臂敛步;心息相依,闪展巧取。绵长不绝之中,防守更胜搏击;悠长持久之时,搏击辅以防守。六路十段,击左右,打五方,拳拳似慢实快,张张回旋有力。

    老道士自个打了一趟拳,黄华峰看得微微入神。老道士忽然敛步说道:“年轻人,可愿意陪老道耍两招拳把式?”

    黄华峰观摩许久,早已心生喜猎,闻言也不及多想,就道:“好!”

    黄华峰一步踏出,恰好站在老道士一米近前。老道士见状,赞道:“好眼力!好步子!”

    这看起来极其简单的一脚实则非常不简单,距离一米左右正是最佳攻击准备范围,黄华峰踏出此步更是又破坏了老道士的气机。练武之人讲究气机,因为气机牵引着气势,所以老道士才会说黄华峰眼力好,也踏得好。

    黄华峰听到老道士的赞语,只是一笑道:“前辈过奖了!”

    “过不过奖,老道要试过才知。”老道士应道。话音一落,老道士也不待黄华峰回话,那瘦骨嶙峋的枯瘦老手已然探出,往黄华峰击去。“让你看看老道的十段绵长拳。”

    只见老道士上前急步三追,架起十字击来,正是快得很!黄华峰一惊,却是未曾想到老道士会主动攻击,要知道武当拳术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乃以防为公,若是抢先攻击便失了个中精髓。虽然不曾想到老道士会率先攻击,但黄华峰也不慌神,左脚后退半弧,身子一侧,右脚又后退半个圆弧,同时左手缠上去,贴在老道士袭来的十字上,使一劲前推。右手也不空闲,只见黄华峰右手自右上向左下亦划一个半弧,也恰到好处贴上十字,生一劲后拉。

    两手一劲前推,一劲后拉,如采花摘果之态,用于擒敌之腕、肘,使敌重心前仆。这有个说法,名唤采劲。黄华峰使出太极拳法,老道士却是微微一笑,脚下步子仍旧按直八急走三步,仔细一看每一步皆是一个半圆,三步踏完,刚好化解黄华峰的劲道。

    黄华峰手一拨一按,由中求直,直达肢端,击向老道士两腋。两腋是薄弱部位,受击易造成肋骨骨折和内脏受伤。一击快若雷奔,老道士后退不及,眼见他躲闪不及,黄华峰正自后悔下手太重,却见不可思议的一幕,老道士的腹部竟然猛地内缩。

    一厘之差,这拳便伤老道士不得!老道士右脚一划成个弧形,整个人随即绕着黄华峰的拳头旋转起来,那轨迹直至落地时恰好又是一个弧形。

    以顺避害,乃是太极拳拳义三大原则之一,便是用一个个圆弧运动有效地防御,再随之伤敌。这两人都是不凡!两人手贴手,以肌肤接触的方法感受对方的肌肉运动,分辨出对手用劲大小及攻击部位和方向。两人从头到尾都是运用太极原理,听劲,懂劲,借劲,化劲。

    老道士落地之后,双手十字各向左右划个半圆,形成新十字击打向黄华峰。黄华峰不慌不忙,使出一招单鞭化解,又用云手迎敌,以拿劲拿住老道士双手,取其腕、肘、肩等关节近身击打。

    这云手本是黄华峰最拿手的招式,以前使出无往而不利,哪知这时偏偏奈何不了老道士。也不见他如何作势,依旧是三步走动避过击打,却反手一把按住黄华峰的手。身体往黄华峰一靠,然后腰部一使劲,左脚划了个圆,老道士肩部再一用劲便把黄华峰摔了开去。这又是一个圆形!

    黄华峰即将落地时,单手一撑,劲道瞬间暴发,整个人顿时腾空而起,划个半弧然后安稳落地。黄华峰落地之后,顿时惊疑道:“敢问道长这是何拳法?”

    老道士笑道:“我不是告诉你这是十段绵长拳吗?”

    黄华峰指着老道士所站之地大声叫道:“这不可能!这分明是太极拳!”

    原来老道士把黄华峰摔飞之后,静气敛步,正好又踏在他刚才发招之地。老道士自然知道黄华峰所指,不由笑道:“我武当拳术皆讲究以柔克刚,善用劲道,既然一般原理,是谁告诉你不可把太极拳拳义融进十段绵长拳的?你不是一样把咏春拳、八极拳、铁线拳的精髓化入太极拳?”

    黄华峰问道:“道长可否再指点小子一下?”

    老道士道:“你既然想见识,我自然不会吝啬。”

    得到老道士应允,黄华峰欣喜,又是云手使出,与老道士拳来脚往比斗起来。老道士就像一位博学之士,片刻功夫,竟然使出形意拳、咏春拳、八极拳、纯阳拳、刚拳共五种拳法,而出奇之处便是每一种拳法,他都可划弧形使出,以半圆收敛。

    只是短短片刻,黄华峰就连中数拳,虽说老道士不曾使狠劲,但被打中也是一番疼痛。与老道士比斗,黄华峰就像八岁小孩班门弄斧似的,精擅的东西却往往使出一半就在老道士的攻击之下再也使不完。不过虽然多受打击,但黄华峰却感到无比欣悦,原来太极拳的精妙之处还有如此深奥。

    就在黄华峰欣喜之时,老道士忽然猛喝道:“你且看清楚了!”

    黄华峰听到此话,忙静神一看,只见老道士走转的足迹路线忽的分为走阴阳鱼、走八卦图、走九宫,圆圆转转,纵横交错、随走随变。看到此种拳法,黄华峰大感熟悉,觉得这就是正宗的太极拳,但仔细端倪,又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同之处。黄华峰苦思片刻,脑海里灵光一闪,记起武术界一桩逸事,想到了一种与太极拳并列的内家拳,不由惊叫道:“八卦连环掌?!”

    “不错!这正是八卦连环掌!”老道士听到黄华峰之语,接口道:“董海川,你应该知道吧?他的八卦连环掌便是出自我武当,武当的八卦掌乃是最原始的八卦掌。”

    董海川是何人物,黄华峰自然再熟悉不过。说到董海川,就不得不先说到另一个人,那就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道光年间,太极宗师杨露蝉一手太极拳术横扫京师,无人可媲。这杨露蝉也是一个厉害人物,他在陈家沟学得太极拳,竟凭着自己的天赋加苦修,从而使得一身武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杨露蝉太极拳大成之后,无人可敌,却不想在京师这卧虎成龙之地藏着一位高手,他便是精通八卦连环掌的董海川。董海川与杨露蝉比斗,那太极拳与八卦掌论高低,站到最后却是不分胜负。

    杨露蝉当时已经名扬天下,而董海川却是默默无名,就连这八卦连环掌也无人听说过,但这一战之后,便立即天下闻名。自此之后,这与太极拳形同神似的八卦掌,就成为了一门威力强大的内家拳。黄华峰听过这个逸事,又看过吴京所演的《太极宗师》,对此自然熟悉得很。

    既然有八卦连环掌可观习,黄华峰顿时目露“凶光”,一丝不苟狠狠地盯着老道士的每一个动作。八卦掌“以动为本、以变为法”,而太极拳“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两者仍旧有不同之处。只见老道士演练武当八卦掌,形意兼备,动静相合,走如游龙,静若石猴,盘旋似鹰,坐如虎踞。他周身旋转,圆通无滞,掌法敏捷遒劲,上中下三盘连贯一气。又看了一会,黄华峰忽然有所了解,这分明就是“讲求内练真气,外练刚柔相济,以静制动养生延年”。

    黄华峰正看得出神,忽又听老道士叫道:“听仔细了!八卦步大道行,三环九转内丹功,松静自然领地气,万法归宗步要清。下动上静合大极,水火既济真铅汞。步伐要求平起落,走时摆扣要分明。下松如同随风柳,上体如同山岳平。内在真气要分理,水火相合坎离精。手采天清分妙相,日月在我手中擎。行一度,一度精,八式正合内丹功。式式都有妙中理,三环九转要分明。一炼精,二化气,炼精化气先柔形。”

    老道士每念一句内功法诀,便手打一招,待到话完,这拳法也刚好打完。这八卦掌与太极拳不同,却是讲求打时要快,那老道士打拳说话竟既不岔气也不喘气,黄华峰看到不由骇然失色,要叹一句“好生了得!”。

    黄华峰对老道士一身功夫,那是打心底佩服的。看他打了那么久拳法,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他竟然是在一个圆圈内舞动,再看清楚些,这老道士步子所走赫然就是一个太即阴阳鱼图,而他止步就在鱼眼上。

    老道士敛步深呼吸一下,方对黄华峰道:“你可知道我为何会轻易把此等拳法演示给你看?”

    黄华峰闻言,也是不解,摇了摇头道:“晚辈愚钝!”

    (还请各位新老书友支持小梦新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