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受命先遣


本站公告

    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五日,新四军第二支队接到军部命令,支队排以上干部二十六日集中在岩寺鲍家祠堂参加叶挺、项英在主持召开的北进敌后,坚持抗战的誓师大会,粟裕则提前被召到军部金家大院。

    军长叶挺对粟裕说:“交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率领我们的抗日先遣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

    项英是新四军的副军长兼政委,他与中央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权力高于叶挺。他告诉粟裕:

    “这是中央的意思。中央强调要携带电台和派有军事知识的人去,你是最好的人选。——有两大任务:一是政治工作,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现在京沪一带群众因为国民党军事上的失利,加上投降派的造谣生事,说什么抗战必亡,再抗亡得更快,群众极为悲观。我们反对亡国论,反对速胜论,要打持久战。我们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工农甚至地主资本家建立抗日政权,才能打垮日伪政权。现在敌后我们没有报纸,国民党的报纸也不会替我们作宣传。反而还散布什么‘共产党那一套是假的’、‘新四军是苏联的走狗’、‘新四军靠几支破枪和梭标,很快会被日本人消灭’。我们只有自己去宣传。二是军事上的任务,去了解日、伪情况和道路情况。因为新四军从山上下来,完全没有平原作战的经验。不先进行侦察,突然把大部队拉到平原上去和敌人交手,必定会吃亏挨打。我们先到江南敌后侦察日、伪情况,特别是日军薄弱之点和伪军情况,打击日伪的小股部队,伏击、袭击日伪和破坏交通。此行在日寇重兵控制的腹心地区活动,困难很多,危险很大,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粟裕十分兴奋,当下表态说:“我保证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

    随后军部召集排以上的干部在鲍家祠堂召开北进敌后、坚持抗战誓师大会,军部正式命令组建先遣支队,由粟裕任司令,深入江南敌后作战略侦察。

    粟裕将先遣支队司令部设在潜口,立即着手出发的准备工作。

    负责组建先遣支队的是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他从各支队抽调侦察连作为先遣支队的主力,末了,又对他的侦察参谋张铚秀说:“先遣支队由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钟期光同志任政治部主任,你去给他当侦察参谋。”

    张铚秀立即到先遣支队司令部向粟裕报到。当时中央为了加强新四军的力量从延安派过来一批干部,张铚秀是其中之一。他是江西省永新县人,很能打,长征时在贵州曾率一个营全歼黔军一个营,同时击溃一个营。

    粟裕很高兴,表示热烈欢迎。粟裕知道张铚秀参加过长征,握着张铚秀的手,感叹说:“陈毅同志把强兵能将都调来给我了。”

    原来调到先遣支队司令部的钟期光、王培臣、曹鸿胜、廖辉、何凤山及张铚秀,都是陈毅身边得力的工作人员。

    粟裕扼要地向张铚秀谈了支队的有关情况:“茅山在苏南敌后,日军打下上海、南京后,主力集结徐州一带欲与国军决战,江南地区从战略上降到二位,驻扎的日军兵员严重不足,无法控制农村广大地区;去年年底国民党军大撤退,遗留下了许多枪支弹药,江南地区又人烟密集,人枪发展的潜力很大,是新四军发展的最好地带。先遣支队的任务就是在敌后打开局面,为后续部队创造条件,进军路线是先从皖南的黄山脚下北上到南陵,再从南陵东渡青弋江,穿过宣芜铁路封锁线,进入江苏境内,再由北进到南京地区附近茅山一带。”

    先遣支队从军部战地服务团内抽调二十四人。战地服务团当时驻在一家大祠堂内。服务团成员里有一个是鲁迅的学生,叫丘东平。丘东平是个作家,他到新四军来主要任务任还是以笔作为武器,用写作的方式参加抗战。但这里演员、歌唱家比比皆是,成天价地练唱、吊嗓子,使丘东平心绪不宁。他叫苦不迭地写信给在上海的胡风说,那些歌声妨碍他的构思……听说要在服务团内选派二十四人组成先遣队到苏南敌后去工作。丘东平毫不迟疑,找到司令粟裕要求成为先遣队成员。

    丘东平是个名人,粟裕以前并不知道这个人,但现在已经很了解这个陆海丰来的“赤卫队”员了。所以当丘东平一提出请求,粟裕就很干脆地同意。但他要丘东平认真考虑,他缓慢的声调配和着微笑说:

    “丘东平同志,你是一个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是党的财富。你再想一下,加入先遣队是不是有必要?”

    “我已经想好了,”丘东平抚摸着小胡子,“粟裕同志,你当我还是小孩子吗?我已经长胡子了。”

    粟裕笑着说:“那好吧,欢迎你,丘东平同志!“

    丘东平兴高采烈,立即做好准备,配着一支“勃朗宁"手枪,打起绑腿,挺着胸,和其他从战地服务团筛选上的二十多人一起去司令部报到。不料来到司令部却被告知只要八个人参加先遣队,丘东平落选了。听说参加先遣支队的名单里没有他丘东平的名字,丘东平顿时火了。

    怒冲冲的丘东平一脚跨进一支队司令部的门槛,冲着司令员陈毅说:“我要求参加先遣队!这对我今后负有的重要任务有关。我坚决请求司令员同志接受我的要求!”

    “正是因为了解你,才决定你暂时不参加先遣队。”陈毅严肃地说,“丘东平同志,先遣队的条件很严格,要懂得江浙土话,要熟悉江浙地理;要有能吃、能饿、能跑的强壮体格;你是广东人,首先就不合格。”

    “我证明我具备有最重要的条件——要是对日本人喊话,非我丘东平莫属。”

    陈毅哈哈大笑:“要得,要得,我可以投你一票。你确实是合格的先遣队员,因为你还是作家。此行非一般任务,肯定可以得到许多题材,供你写作。”

    经过三天的紧张工作,先遣支队组建完毕,司令部成员有作战参谋张藩,侦察参谋张铚秀,测绘参谋王培臣,见习参谋董南才,电台台长由江如枝担任,副台长廖辉,机要员是何凤山。电台使用的是五瓦台,用手摇马达供电,有一个摇机班,一个通信员,三副担子。政治处主任是钟期光,副官处主任陈荷龙,副官曹鸿胜。所部由一、二、三支队的侦察分队组成的,共三个连五百多人,来自十几个单位,实力相当于一个营。

    临出发,陈毅又将自己的警卫员邹志成送到先遣支队。一次邹志成偶然对陈毅同志提到说还没见过外国人。陈毅就让邹志成去先遣支队锻炼锻炼,去打日本鬼子,说日本人就是外国人。邹志成十五岁就参加红军,是部队出了名的神枪手,枪法很准。更重要的是邹志成脑子灵活,记忆力好,当陈毅和重要人物谈话时,他记住百分之八十的谈话内容。

    二十八日,二支队侦察连离开驻地田坊前往潜口。侦察连是张鼎丞司令员从福建带过来的部队,因此出发那天他亲自作动员。

    张司令讲话之前,首先领着指战员喊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喊过后他说:

    “你们是抗日先遣队,粟副司令是抗日先遣队的健将。你们要听从粟裕司令的指挥,挺进江南敌后,要了解那里的战略情况、敌情、民情、地形、天时、地利。先遣队是宣传队,你们到那里要做群众工作,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你们到那里打开了局面,我们后续部队就有立足之地,祝你们旗开得胜。”

    “张司令的指示,简明、生动,是对我们连的信任和关怀,给了我们很大鼓励和鞭策。”侦察连长钟春山代表全连指战员发言,“我们一定胜利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潜口村汪氏金紫祠,新四军抗日先遣队誓师出征,叶挺、项英、张云逸、袁国平都来送行。

    叶挺紧紧握着粟裕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他看到粟裕身边的机要员何凤山没有武器,当即取下自己的手枪送给他:“小鬼,我这把手枪送给你,你带它先遣敌后,杀敌立功。”何凤山连声说:“谢谢军长,谢谢军长。”叶挺说:“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千万不可离开首长身边,我这里重托你了。“

    粟裕感动得眼睛湿润了。

    因为一来先遣支队是临时抽人凑成的,与正规部队相比,游击队纪律散漫,训练装备也差,再加上干部战士来自南方八省,说的都是地方方言,上下左右互不了解,部队不易掌握;二来部队从崇山峻岭一下进入苏南水网地带,地形生疏,群众陌生,各方面都一时难以适应;再则是区区五百之众要在日军重兵驻守的南京鼻子底下活动必定险象丛生。所以叶挺和项英都再三强调抗日先遣队一定要在粟裕司令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团结战斗,用刺刀和热血杀出新四军的威风,胜利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

    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同志作了动员讲话:

    “先遣支队挺进敌后实施战略侦察,任务既是非常艰巨,又非常光荣。有人说,新四军装备不好,到江南同日本鬼子打仗,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说这话的人是恐日病,见物不见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曾经与数十倍于我之敌较量过,我们打胜了。这次到江南去,只要大家发扬红军长征和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优良传统,英勇顽强,机智灵活,遵守纪律,服从领导,加强团结,依靠江南人民,我们就一定可以战胜日本强盗。让我们以向敌后的胜利进军和沉重打击日寇的铁的事实去回答那些恐日病者吧!”

    粟裕说:“我们向江南敌后挺进,完成肩负的光荣任务,就要遵守与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模范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群众。我军不拉伕。不派款,与国民党军队不同,使群众看清我军是人民的军队。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在群众中流传的‘出门遇了兵,有理讲不清’改成‘遇了新四军,亲如一家人,道理也可说分明’。”

    随后,粟裕率五百勇士从岩寺的潜口村出发,乘汽车经太平、石埭到青阳,住了一夜。所经地区是川军第五十军所部防区。第五十军中将军长是郭勋祺,与陈毅既是四川同乡,又是少年时代的同学和球友。陈毅为了保证部队顺利进军亲自护送。全部通过郭勋棋部的防区后,粟裕与陈毅挥手告别,率先遣支队徒步行军到南陵,在南陵城内宿营,司令部住在孔庙。

    一个星期前,有四架日机对县城轮番轰炸。炸死一百七十多人,炸毁房屋两百多间。时间已过去一个星期,但现场仍是一片狼藉。街头弹坑比比皆是,满目疮痍,街道两旁的残垣断壁,被大火烧光了枝条的树干像是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寇想要用死亡威胁中国平民,使我们中国不战自乱,失去抵抗的意志。日军的残暴从前只是耳闻,如今亲眼目睹现场悲惨的情景,粟裕和先遣支队指战员无不义愤填膺,决心要为死难者报仇!

    第二天,几架敌机嗡嗡地飞临南陵上空,盘旋了几圈后向北飞去。粟裕抬头眯眼看了一会,说“明天日机定来轰炸!” 同时,派人向同住的国民党友军发出通告。

    当天晚上,连日行军疲劳,指战员们很快进人了梦乡。子夜时分,粟裕突然下令部队紧急集合,于拂晓前到南门外集合。部队按命令集合后向东北方向行军,进行防空演习。走了十几里,到达麒麟桥就宿营了。

    “粟司令!今天为什么走这一点路就住下了?”见习参谋董南才惊奇地问。

    “南陵离芜湖很近。这一带情况复杂,有特务、汉奸搞情报,估计敌人已知道我们在南陵。昨天敌机是侦察我们行动的,可能会来轰炸。”粟裕解释。

    天刚破晓,“轰轰轰!”“咚咚咚!”九架敌机反复盘旋俯冲轰炸,丢下几十颗炸弹。群众死伤数十人。司令部所在地孔庙与二连的住房都遭到轰炸。友军不听,结果被炸得乱七八槽,先遣队则无一损失。

    干部们不禁伸伸舌头说:“乖乖,对天上飞的家伙,粟司令都能说个准,真神哪!”

    先遣队上上下下都是刚从大山上下来的,不少干部和战士还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要说飞机,连汽车都没有见过。乍看到汽车瞪起眼睛闪着“电”、响着“雷”“飞”过来,都以为是什么妖魔鬼怪。他们也不怎么了解粟裕,现在看到粟裕见机不惊,而且还能对它做出这样准确的判断,使部队避免了损失。上上下下觉得粟裕神,了不起,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一个个内心佩服。于是,临时凑成的先遣支队立时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令行禁止,一往无前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