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爱惜书,每次看书之前总是会把手洗干净,并且在看书的时候,边看边将别人折乱的书页理顺……
每次看完后,我都会按书的顺序摆放,以至于每次打开抽屉或书柜的时候,不用翻看,一伸手总会将我要找的书抽出来……
直到现在我保存得最完整的连环画是一套《说岳全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我总是从人们不曾留意的故事中找到让大家忽略的英雄人物……
同学们都说《三国演义》里吕布的武功数第一。我却对大家说应该数典韦的武功数第一,并且将连环画找出来:典韦在那一集上战吕布,在那一集上斗张绣……
结果同学们都心悦诚服地说我:果然与众不同……
《说岳全传》也一样:最早人们都说岳家军里岳云的武功最好!
我笑着摇头,几天后同学们又对我说:应该数双枪陆文龙!
我还是笑着摇头,几天后同学们又对我说:应该数高宠,枪挑十三辆滑车……
我终于笑了,但答案还是和同学们不一样:高宠算得上武功最好,但可惜没法比较。有一位同岳家军众武将交过手的武官,武功才算第一,那员武将叫曹宁!
陆文龙那集里,岳飞用岳雷等4位武将采取车轮战法轮番挑战陆文龙,都没有取胜。可见陆文龙的武功有多厉害……
可是曹宁比陆文龙还厉害,岳飞派岳雷等6将轮番攻击曹宁,还让曹宁趁机杀了两员武将……
只是在连环画中,曹宁投岳家军,枪挑了自己的父亲后,再也没见他枪挑番将,让人觉得很遗憾……
同学们恍然大悟,并深有同感……
直到读初中后,才在小说《说岳全传》中得知了曹宁的结局……
曹宁的父亲曹荣原来是宋将,因为亲家在岳飞刚被大臣李刚推荐并请出山,数战数捷之后,有了冒功的想法,将岳飞的功劳据为已有,并被张所元帅发现,准备处罚他时,曹荣不忍心亲家被罚,于是私下通知亲家叛逃金国,又怕自己获累,于是在亲家叛逃敌国后,也举家逃往金国……
那时曹宁象陆文龙一样,年纪很小,还不懂事,在金国长大并练成万人敌的武功,一上战场便向陆文龙一样连杀数位岳家将……
陆文龙先上战场,连杀数位岳家将,岳雷、张宪等4位岳家将连番用车轮战都无法取胜,岳飞被迫挂上了免战牌……
王佐打听得陆文龙来历,原来陆文龙的父亲陆登也是宋将,当年抗金被金将:完颜兀术攻破城池,被迫自杀……
完颜兀术敬佩陆登是位英雄,所以收养了陆登的独子,改名为完颜文龙……
完颜文龙16岁便上战场:双枪无敌
王佐为了策反完颜文龙,不惜求岳飞连施苦肉计,最后遍体鳞伤,又断一臂投奔金兀术,以便接近完颜文龙……
当完颜文龙得知自己的身世,并改回自己的真名陆文龙时,来了一位比陆文龙更凶的猛将,一上战场便单抢挑两将……
所幸陆文龙得知曹宁的身世,并帮助王佐策反了曹宁……
金兀术得知连失两将后,命令曹荣召回自己的儿子。曹宁晓以大义,说得曹荣恼羞成怒,拍马轮刀要杀曹宁……
曹宁挥枪一档,不曾想曹荣居然架不开住,躲不开,被曹宁一枪挑落马下……
岳家军向来以忠、孝、义称雄于南宋军队。曹宁枪挑自己父亲,岳飞当然不会留他,曹宁也无心投靠其它元帅,无脸再位列武将,于是一声长啸:
岳元帅,恨我曹宁无缘早见你一面,以至我曹宁今日不孝,他日不能尽忠!
岳元帅,我曹宁来世再来投靠你!!
说完,拨剑自刎……
曹宁临死前的那一声长啸胜饿虎、似狂龙……
我看完那则故事后,为曹宁流了好多、好多眼泪。更为我们木城的一位豪杰扼腕叹息……
木城下场口外两里地的戴桥,旧时皆戴姓人聚族而居。戴桥本是流入青衣江小河上的石桥,桥畔戴姓族人房屋形成的小街也被叫作戴桥了。旧时,戴桥街上是造纸原料竹麻的集散地,木城四周山上的农户多造纸,平坝上的农户农闲便上山背竹麻挣劳力钱,戴桥小街上有好几家竹麻堆栈,;因此也不冷清。
解放后,成立供销社,我父亲为了照顾被逼疯了的奶奶,所以把工作关系从沪州迁回了夹江,分配在木城供销社……
戴氏宗祠在戴桥往木城方向走一二百米,相当阔大,俗称戴祠堂,左前有一白塔。1958年木城供销社曾在里面办纤维厂。
供销社在戴桥戴祠堂成立了纤维厂,我父母都分在戴桥纤维厂,两人大概身份都不好,所以腥腥相惜、相识、相知……
清末戴桥小街上有家洪兴号杂货铺,主人戴洪兴本是个读书人,却没有进学,杂货店的生意不忙,戴氏族人便央他兼教几个族中学童,他家后院宽敞,便腾了一间大屋作书房,每天上午教书,下午批窗课和经营店务。
同治二年,石达开真败紫打地后,八月十三,中秋节前两天,戴洪兴中午收了学童窗课放学,过了午,便到木城镇上去进货,店由店伙照看。
戴洪兴走了约两个时辰,从木城镇方向走来一个中年行路人,走到洪兴号前,买了两封月饼。店伙看那人身穿蓝布长衫,足蹬麻耳,风尘仆仆,显然经过长途跋涉,说话是远处口音,气色灰黯,却也文质彬彬,知道是个落魄的穷读书人,便从柜台上棕包里斟了一杯热茶,双手捧与行路人:“请喝茶”。
行路人和蔼地点点头,谢了店伙,也就不客气地靠着临街的曲尺柜就了热茶吃月饼。
正吃着,行路人一下子看到柜台上有一叠窗课,就顺手拿过来,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不觉随手拿起柜台的毛笔,蘸了墨,在窗课上逐一批改起来……
这原是主人没来得及批改的窗课,店伙想阻止行人,但看他像有学问的人,也就听其自为了。
行路人月饼吃完,窗课也批完了,直起身来,道了谢,径自沿青衣江南去。店伙有心,特地看清楚行路人没有下河岸过渡――走去夹江县城的路,而是沿江南行――去走峨眉的大路。
又过了半个时辰,戴洪兴回来,店伙将行路人批窗课的事讲了,戴洪兴开初还斥责店伙,及看其所批,不觉惊了,一口气看完,忙问:“那人呢?”“走了。”“往哪里走的?”“往峨眉大路走的。”
戴洪兴急得朝屋里大喊妻子一声:“大姐,出来看铺子!”拉了店伙便跑。
追出近十里地,追到张口,方才追上,主仆二人早已汗流浃背了。
戴洪兴请过路人留步,盛情地拖往张口一家幺店子坐下,沏了两碗茶攀谈。
行路人自称是下江人,姓王,单名?,字荣辅,是个秀才,家境中落,到雅安投亲谋职,不料亲戚已殁于任上,盘缠将尽,只好步行回乡。
戴洪兴表示了钦佩言教之意,挽留到家中小住几天,行路人推托不过,便随了返回戴桥。
一连两天,两人谈得十分投契,戴洪兴就借中秋节送礼之便,与族人商议,族人议定,挽住先生留下,请他在戴氏宗祠教书。但戴姓子弟读书人数不足,为了让先生多得一些束修,议定外姓弟子也收,先生教个两三年,筹足盘缠就可以乘船回乡了。
于是,平时锁闭的戴氏宗祠大门打开,先生住了进去,每天两餐饭都由戴洪兴派店伙送去。
戴氏宗祠前近大路,后临近青衣江江岸,风景秀丽,先生却深居简出。
先生饱有学问,教学有方,木城镇上不少人家将子弟送来读书,甚至邻县丹棱也有好些学生慕名前来求学。
令戴洪兴不解的是,先生住了一两年,心情愈来愈烦躁,每餐送去的饭菜,总是剩下许多许多,先生人也愈来愈消瘦,戴洪兴叩问先生是否有病,答曰无病;叩问是否思乡,答曰故乡由于兵火,已经无人了。
戴洪兴便想为先生选择一个贤惠寡妇为妻,先生坚决不允。就这样又过了一年。
先生来后的第三年,同治五年,端午节前三天,五月初二,先生对学生们说:“端午节到了,你们各自对家里大人(父母)说,先生有事外出,放你们三天假。”
初三一早,先生便独自出门去了。五天后被人用滑竿抬了回来,大病一场,睡了一个多月,方才扶病复课,头发、胡须全白了,成了一个老头。
先生在戴氏宗祠执教几十年,除了坚持不肯娶妻安家令人奇异之外,还有另一奇异之事:每年到某一天,前一天放学时,先生便对学生们说:“明天放假一天,不来上学了。”到了这天,先生终日紧闭门窗,足不出户,不饮不食。第二天学生们来上学时,总是看见先生双眼红肿,好似大哭过很长时间……
久而久之,戴氏族中有好事者届时便潜往先生窗下,从缝隙中往里窥视。只见室中书桌上摆一大堆冥袱(即包好的纸钱),书桌旁放置一个火盆,先生流着泪写袱头子(即在冥袱封面写上祭祀谁),写一个,即焚化一个。看样子,祭祀的人很多很多,先生和被祭祀者的感情很深很深。
戴氏族人翻检日子,发现这天恰好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升天节”。联系先生来时的年、月和方向,推知先生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下,并且职位不低,定是从紫打地逃出来的。由于大家痛恨清朝,崇敬翼王,一直没有任何人去向官府告密。
先生能作诗,但总是随吟、随书,也随毁弃,从不留存。丹棱来求学的门人骆焕庭很受先生学赏识,后来考中了秀才,做过嘉定县(乐山)教谕。有次骆焕庭画了个扇面,画的几朵兰花,先生信手拈笔在扇面上题了两句诗:兰花三四朵,自有倾国香。
兰花,向来被誉为王者之香,因此,联系太平天王的诸王,木城的士人们认为先生一定是翼王身边的人。
骆焕庭曾偶因事进先生卧室,看见书桌上有首诗,便默诵,流传出来,可惜现在只存木城士人最感兴趣的一联:金戈铁马志前事,文字因缘结古欢。
“钱”字含“金”、“戈”,石达开入川后,有些文字告用“太平天国丞相钱江”的名义发布,木城的士人们便推测先生就是太平天国丞相钱江。
先生临终之际,门人们环侍,骆焕庭也赶来了,众人殷切地叩问先生的真名实姓和籍贯、生世,先生几度张口欲言,却又几度止住,最后长叹一声气绝。
戴氏族人将先生安葬在戴氏地上,在戴桥南去一里地的惠林寺旁(其时因求学学生多,学塾早已迁往惠林寺)。
惠林寺前临是去峨眉的大路,后临青衣江,民国六年后,青衣江河道年年西移,一年复一年,先生的墓便在江岸了,说也奇怪,青衣江河道西侵,逼近先生的墓地后,从此也再未西逼了。
人们称先生的墓叫“钱江墓”,简语“钱江”。木城喜欢讲古的老人们、学校的老师们和学生们,逢到春节、春游,总是去拜谒一番的,叫做“去看‘钱江’”。
“钱江墓”也就成了木城的一处人文景观、一处历史教育基地。大半个世纪时风风雨雨,“钱江墓”一直保持得很好,就连“文革”期间“学大寨”平坟改土都没有触动。可惜,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家大工厂(核工业部第一研究设计院的工厂)在那里修停车场,遂将“钱江墓”平毁了。
石达开的军队在紫打地覆亡十几年后,木城又来了一位自称姓杨的武师。武师中年人,紫色脸,五短身材,十分精干,武艺很好。他逢场来卖跌打药、治骨外伤,基地在雅安那边,时来时往,时间久了,和木城上场口外两里地邓姓大户渐渐熟识了,每来木城,就住在邓家。
后来,邓姓大户请杨武师教自己孩子武艺,武师先是推辞,说眷属在雅安,有个小女儿从幼随自己习武,不能丢开。邓宅较为宽敞,邓姓大户便请武师将家眷接来同住。武师推托不过,便长住下来,招徒授艺,人们称他杨教师。教了一些时间,杨教师从雅安接来妻女,小姑娘才七八岁,随众师兄们一同练武。
杨教师教的学童中,功夫最好的便是杨教师居停主人的儿子邓渭江。民国时期,邓渭江曾出任八县联合清匪司令。邓渭江出师后,木城有些人想看看邓渭江的武功如何,便和他赌宴席。赌法是布置一间屋子,只在正中安放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满倒扣的海碗,桌面不留一点空处;五个汉子,各持一根木棒,木棒的一端,缚扎盛有石灰粉的布袋;请邓渭江身穿黑衣、黑裤、黑靴入内,跳上八仙桌。五个汉子,分屋子的四角和中央站好,听得邓渭江一声“准备好了”,五个汉子便抡棒乱打,分布在屋子中央的汉子,尽往桌子上横劈竖砍……
打了半个时辰,邓渭江端立在桌子的两个大海碗上,全身无一点白灰!
而那五名汉子累得连木棒都拿不起了……
邓渭江的长孙邓国成60年代初期获准行医,治骨外伤,收一黄姓青年为徒,并授其武功,其中有一路拳名叫“小洪拳”,手足并重,防卫非常严密,据说是太平天国的拳术。
杨教师在木城定居后,偶尔有一位叫“板雄子”的武师从雅安来看杨教师。“板雄子”也是五短身材,也是中年人,年纪比杨教师稍大,武功极好。据说,“板雄子”开初在雅安行踪是隐秘的,有次“板雄子”在雅安城墙上行走,清兵围捕他,骑马冲来,“板雄子”索性迎上去,将肚子一挺,震得清兵从马背上踉跄跌下,战马则被顶得翻过城墙垛子摔死了,“板雄子”得以安然脱险……
但“板雄子”无主者气派,有人推测他是石达开卫队的小头目。
杨教师将邓渭江等人武艺教成之后,女儿亦已成人,武艺亦精,杨教师便举家移居夹江县城东街卖药,这时,清朝已经式微了。
大约在民国五年(1916年)杨教师年已七十几,突患重病,自知将不起,便叫邓渭江等门人用滑竿将他往雅安抬去,说“要去和弟兄们在一起”。
行到洪雅之间的罗坝,杨教师病已危殆,临终之际,方对门人们亮了相:
“我本名叫杨瑞堂,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部下。当年兵困紫打地,翼王看到大队人马已无法入川,便改变主意,把队伍化整为零,叫我们分散潜进四川,分布到川西各地,了解情况。当时约定,三年后的某天,大家汇聚到峨眉山下起事,占领四川。谁知到时候却没有人来召集,为此抱恨终生。”
言至此,再说不出话来,直至气绝。此时邓渭江等门人进退两难:将老师的遗体再往雅安抬吧,老师的弟兄们到雅安哪里去寻找?老师弟兄们的墓地又在雅安哪里?总不能把老师的遗体放在雅安大街上慢慢寻找;把老师的遗体抬回木城吧,又违老师心愿。无可奈何,只好就地买棺买地,大哭一场,将杨教师在罗坝就地安葬了。
杨教师教的学童中,功夫好的另数大师兄犍为人龙大爷,学成后回犍为卖劳力为生,70多岁还拉板板车。1963、1964年间,有家电影制片厂曾请龙大爷到峨眉山拍摄老寿星下棋的镜头……
1976年夏天,杨致强老师因在重庆公开反对“四人帮”而被迫流亡,漂泊到犍为时,在县城南街亲眼见到龙大爷,真是银发银髯而童颜,已经一百零七岁,每顿还能吃半斤米的干饭。
杨致强老师的家乡在夹江县木城镇,位于青衣江西岸,这里上连洪雅、雅安,下连夹江、峨眉、乐山,古来是西蜀与西康、西藏水陆的交通要道。木城四周的群山深丘遍生白甲子竹,所造土纸藉青衣江船筏之利,经乐山入岷江,上行成都,下行宜宾,顺长江去泸州、重庆、宜昌、武汉,行销省内外,据县志记载,明、清到民国,木城纸业兴旺,商业繁荣。
杨老师的祖辈、外祖辈,皆居木城经营纸业。
杨老师的父亲,以学徒出身,籍抗战时期土纸需求增大的机遇,经营纸业成功,到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名列木城纸业前茅,在土地改革和“五反”运动中,名列开明绅士,当选为木城镇工商联主任、县工商联副主任,以后又名列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杨老师的母亲也以勤劳、能干、贤惠在木城受人敬重。
杨老师1976年底回家乡工作后,业余在考古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获得很多荣誉。因此1981年初春回木城调查“钱江”、“杨教师”之事时,被访问的老前辈皆竭诚竭力,倾其所闻相告。这些老前辈与杨老师的父亲皆是世交,他们是:
80多岁的名老中医张谷仁先生,他是看着杨老师长大的,杨老师1964年读高中时因病休学一年回乡养病,他曾教杨老师站式八段锦。张谷仁先生因历史上曾在国民党政府供职,50年代被定为历史反革命,长期管制。其哲嗣是华西医科大学教授、曾担任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的张健孚先生。张健孚将父亲接到成都安享晚年,张谷仁老先生闲居不惯,执意回木城,租上街陈姓房屋居住,还在为上门求医者诊病处方,生活则由陈家照顾。杨老师登门拜访时,老先生虽已80多岁高龄,记忆力仍然很好,谈锋亦健,将“钱江”之事谈得特别详细,连“王?”、“荣辅”、“骆焕庭”、“金戈铁马志前事,文字因缘结古欢”、“戴洪兴”、“洪兴号”等文字一一言明,不留一点疑窦。
年近70的名骨科中医邓国成先生,即本文所述邓渭江先生的长孙,儿时曾与杨老师的父亲读私塾同学五年。邓国成先生50年代被管制,此时已正式开业行医。
60多岁的名老中医张希祖先生,即《夹江乡土志略•;文苑•;行路人》述及的张恒吉老先生的哲嗣。张恒吉老先生40年代曾编印咏木城汉柏树的诗篇《汉柏集》,张希祖先生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当杨老师拜访他时,他惋叹家中所藏文稿皆已不存,向杨老师讲述了“钱江”在扇面上题“兰花三四朵,自有倾国香”之诗句。
“清末戴桥小街――将杨教师在罗坝就地安葬”皆源于杨老师发表于《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12月第六期102页《石达开结局传说》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K25。
邓渭江并不高大,并且身材单薄,面容清秀,不象一个练武之人。也许正因为大家都不相信邓渭江是练武的材料,所以邓渭江才会有家不住,住到了木城的庞坡洞,并且除了回家向师傅请教外,在庞坡洞一住就是数年……
在木城乡猫儿岗山间,距城15公里。洞口高约8米,宽2米,镌有“庞坡洞天”和“庞德仙洞”八个大字。相传为东汉名士庞德公夫妇隐居处,洞旁有明代县人张凤及晚清探花商衍鎏(抗日战争时寓居夹江)等人题刻。1982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旧传洞中诸多怪异,莫敢深入。经实地考察,内有3层,洞中有“山”有水,前后相通。前洞在山北,后洞在山南,乃一天然洞穴。洞前原有庞坡庙,供奉庞德公夫妇,1958年拆毁,仅存庙基石柱。
洞旁现有一亭,石壁上有2尺见方一深窟,有邓渭江后人所刻邓渭江石像。
永佛大师现年72岁,老家在祟州,剃发当和尚后户口迁至杨端堂教师的安葬地:罗坝。
永佛大师于97年从峨眉山迁至“庞坡仙洞”后,就一个人管理那个地方至今。永佛大师比我父亲生前小2岁,脸型依稀象我父亲,外貌却比我父亲年轻10岁不止。
虽然听了邓渭江后人及永佛大师的指点,我仍然没有找到邓渭江石像,经永佛大师的再次指点,我终于确认了那尊石像……
洞口的那尊石像,盘腿而坐,和其它佛像不同的是脚心朝天,双手的姿势也跟其它佛像相同,唯一有差别的是那尊石像有三络胡须。
那尊石像依然是光头,耳朵奇大,耳垂奇长。难怪我第一次会把它当成佛像,因为跟我想象中的邓渭江完全不同……
邓渭江的坐姿、手势我还无可争议,但是邓渭不该是光头,耳朵不该是常人的数倍大啊,那只是传说中佛像的模样啊!
庞坡洞另有摩岩造像3处共80余躯,均为浅窟雕刻。
一在洞左石壁上,为儒、释、道三教造像,彩涂犹存,有清道光十三年(1832年)妆像题记。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听永佛大师讲:三国时代有文武两位庞德,武庞德原属马超旧将后归降曹操,因主帅于禁忌妒庞德,于庞德大战关羽时,鸣金收兵,又不听庞德妙计,终被关羽水淹七军,擒斩于樊城……
庞德数次与关羽大战百合以上,在关羽误认庞德使绝招“拖刀计”时,突使弓箭射伤关羽左臂……
如果不是于禁出于妒忌鸣金收兵,只怕关羽三十多年的威风得被庞德所毁。
可见庞德的文才武功应该在关羽之上……
另一位便是木城“庞坡仙洞”的主人:文庞德。
按现在的职务来说,文庞德应该是张飞的机要秘书,在张飞遇害后,庞德悲痛欲绝,不肯再另事他人,于是两夫妻便辞别刘备,来到夹江千佛寺……
庞德夫妇本来想浪迹天涯,但夜宿千费寺时,同有一梦,皆梦有一白鹤经往西北方向而去……
两人梦醒后皆暗暗称奇,待天明后,遂沿青衣江逆行而上……
两人途经木城后沿木城往洪雅方向,转过一山来到青衣江一条支流的渡口旁,两人一见此地风景与梦中无异,遂在此地查探奇景……
从渡口转左手进山约一个时辰,便见有一巨石飞悬,巨石下方非常陡峭、宽敞,约有数间堂屋大小。悬崖上方有一株黄桷树、纤细修长、亭亭欲立……
巨石前方有一块非常高大的石头,侧靠于山石之上,宛如天生,那条石缝刚好可让人昂首而过……
巨石的右上方有一洞,便是被后人们尊称为:
庞坡仙洞
听永佛大师讲:那一缝、一石、一洞便让庞德公夫妇,一见之下,便陶醉其中,再也不思他乡,直至仙逝……
在文革破四旧中,因此地山僻、路险,只有几尊佛像遭毁,其余完好无缺……
在永佛大师来前,山顶那颗黄桷树,树冠方圆数十丈,几不见天日,其间冬暖夏凉,只是不知何故,那颗黄桷树如今只留余迹……
听永佛大师讲此处另有一异象:方圆一公里外,蚊蝇遍生,此处绝无蚊蝇滋扰,另有少数几味药材,却只生于“庞坡仙洞”附近……
邓渭江出师的时候,石达开军队的秘传武术:小洪拳已被邓渭江使得出神入化、青出于蓝……
至今在木城最流行的武术,依然是小洪拳!
并且木城能文能武的人也多,是夹江的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实是托石达开的一位文臣,一位武将当年开课授徒之福,也是木城人不怕恶不欺善的一种报应……
邓渭江练成了一身过人的武功,方圆数百里竞无人能敌……
千佛寺上游2公里处,在青衣江段最窄,水流最急的青衣江里,有一块宽约2米,长3米多象馒头一样的巨石卧在江心……
在解放前,陆路不发达,所以水路很忙,木制的客船,货船,还有比客、货船还多的竹筏,木筏……
经常都有船或筏撞在那块象牯牛一样的巨石上……
船沉,筏散,人亡的事时有发生……
因为那块巨石形式牯牛,脾气更胜牯牛,所以被大家称为:牯牛石。
邓渭江文武全材,被人敬为:文曲星,武曲星,双星下凡……
于是大家请邓渭江提字,刻在牯牛石上镇住牯牛,不让它再伤人……
邓渭江在大家的盛情邀请下,酒足饭饱后提笔写下了:
那付字被人拓在了牯牛石上,在枯水季节才能看到……
也真奇怪:自从邓渭江提的字被拓刻在牯牛石上,虽然撞船、碰筏的事时有发生,但船沉,筏散,人亡的事却再也没有了……
倪绍成,名国清,城关镇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卒于1951年元月。民间骨科医生。因双目失明,人称“倪瞎子”。
绍成行二,弟兄四人,父母早亡。少年时代曾读过两年私塾。
清末,犍为金山寺(今属乐山市五通桥区)光明和尚来夹江大旗山采药,绍成与弟熙成,朋友周九成拜和尚为师,同学武功,二倪并习骨伤科。
数月后,传闻和尚采药死于峨眉山,绍成闻之如丧考妣,望空遥祭。除夕日,又为书写“袱子”奠祭,和尚归来,见此情景,大为感动,便连日连夜向绍成传授了人体108个骨节的部位,“接骨逗榫”中“推,拿,抖,摆,摇,吐,捏”等八法,和“打药”-――“洗手丹”的配治方法。
和尚去后,弟熙成“教棚子”,兼营骨科医务,为不与兄弟争业,绍成自做杂粮,土布生意。1908年,原配季氏生下一子后去世,续弦贾氏亦生一子去世。不久,他双目失明,拖着两个孩子,不能行商贩运,行医又违背不与熙成争业的初衷,生活极其艰难。绍成于是将长子过继给他大哥,其余两人的生活由熙成照管,偶遇熙成因事外出,或因其他事故忙不过来,求者上门,绍成也从旁协助。
30年代初,熙成病逝,绍成才正式“教棚子”,并以医术问世。
绍成双眼虽瞎,每日仍坚持练功,“打沙包”、“插沙子”、“舞飞叉(重40斤)”、踢腿、练拳,孜孜不倦。其拳属“南拳”,并练内功“铁汉牌”,供奉达摩祖师。从其习武者,必须首先练基本功,如练“小园手”,练“小红拳”中的“开四门、宰四门、滚肘四门、抱腿四门”等等,而且要求练好练精。
他“教棚子”,先后收徒数十人,要徒弟练武以防身健体为本,不要逞能。曾说:“有点本事,不要认为自己了不起,应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好逞能,好露锋芒,迟早总是要吃亏的”。他与县中武术界人物邓渭江相互敬重,还一同组织过“武士会”。
邓渭江练武刻苦的经历、过人的武功、并且能文能武,还有为人处事的态度,不但得到了大家的尊敬,白道上也将他敬之如神,黑道上更是畏之如:狂龙
1949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47师经金山寺进攻乐山县城;48师经竹园铺,直插绵竹……
12月16日下午3时左右,解放军142团追至夹江击毙一敌军官,俘虏500余国民党残部,夹江至此解放……
夹江解放后,境内仍有十余股捧客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杀人越货,骚官挠民,以至于数年内依然民心未定……
中国共产党歼剿国民党正规部队势如破竹;消灭地方武装更是如吃炒豆……
但对夹江境内的棒客却极为头痛,带着部队去的时候,方圆数十里都是当地住家户;一旦落了单,满山都是土匪……
当地政府也知道:那些土匪都是当地人,他们抢的东西,得实惠最多的也是当地住家户,大家出于亲情,出于怕报复,更怕断了财路,所以一些人恶意纵容、一些人善意包庇,一些人保持中立,不闻不问……
夹江政府数次围剿无功而返,终于决定:发动夹江知名人士,对那些棒客及其家属实施安抚、劝降。最终检举揭发,一经抓获,格杀勿论……
邓渭江本来就痛恨国民党的贪官污吏将夹江搞得乌烟嶂气,臭名远扬;更加痛恨那些好吃懒做的土匪,将夹江变成了一个让人害怕的鬼城……
一接触中国共产党,就被共产主义的教义、宗旨所折服。不由扼腕长叹:
中国共产党,恨我邓渭江没有早几年认识你!否则我一身的武功也可以早几年报效于你!!
邓渭江在民国时受邀出任八县联合请司令,并在此时亲自一个人到华头歇马,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当时夹江境内最大、最凶残的一股土匪劝降……
经过三天三夜的文功未果,又经过一天的武斗……
说得口干舌燥,斗得筋疲力尽的邓渭江不禁火冒三丈,遣散了敬服他没同他交手的土匪,将被他制服的土匪一个个地抓来用铁链穿了锁骨……
那一次,邓渭江一举抓获了武功高强,枪法奇准的土匪二十余人……
夹江境内的土匪于是望风而降,闻风而逃……
邓渭江的人品、武功、经历成了夹江广大人民口颂笔赞的人物……
但却让政府某些人不自在起来:自己早年就参加革命,经历十余年的枪林弹雨,数十次经历生离死别,上百次的负伤流血。才换来了今日的地位……
但这次在夹江剿匪,数十次无功而返。不但没抓住过一个棒客,还损兵折将而归……
这次邓渭江出马,一次月之内,夹江境内的土匪归的归、降的降、逃的逃。居然再也没有一个棒客作案,更没一宗土匪抢东西的事情发生……
这件事情如果据实禀告,那自己这十余年的功劳和邓渭江比起来岂不成了荧火虫与日月争光了?
被邓渭江抓获的棒客家属,有一个武功不如,但心机却远胜邓渭江的家伙,一见邓渭江这次立功甚伟,但政府却迟迟不肯公开表彰,立即猜透了某些人的心思。于是四处打探,终于找到了身居要职臭味相投的人……
于是先以邓渭江属地主成份,不该公开表彰为名,进而四处造谣:邓渭江结党营私、投靠中国共产党,利用中国共产党铲除异已……
邓渭江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为了立功,才动手抓土匪。他只是了解中国共产党后,相信中国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出于自愿,出于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才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将那些土匪抓回来……
一听说因为成份不好,不该公开表彰,还一笑置之,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当自己被抓起来,关进半边街用条石和铁门做成的牢房,听到自己被抓的理由竟然是结党营私,利用中国共产党铲除异己的罪名时,欲哭无泪……
邓渭江不想申辩,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该死的理由……
他只希望政府能够看在他抓土匪有功,接骨逗榫有绝招的情况下,能够免他一死,平平淡淡地做人,将自己一身的武功和接骨逗榫的绝招传下来,再找存心陷害自己的人……
一切都让他绝望了,在政府内定判他死刑的同一时间,邓渭江就得到了消息,并且告诉他消息的人也同时告诉他:他的师兄弟还有徒弟们准备劫狱……
邓渭江流着泪制止了:他不想连累大家,更不想因为一跑,就让那些罪名跟定自己一生一世……
邓渭江也不想死在共产党的枪下,因为那样会让大家记住他罪有应得……
只有自杀,只有通过这个唯一的方式,来让大家记住他的冤枉和委曲……
也许数十年,也许上百年后,有人能为他鸣冤!
也许……
邓渭江自点经脉而亡,自杀前发出的悲鸣更胜曹宁……
邓渭江临死前发出狂龙般的巨吼,让那些存心陷害他的人,在数十年中犹在他们的梦中回荡:
中国共产党,我邓谓江今生不能跟你走!
以后有红旗的地方,就是我来生投靠卖命的场所!!
我父亲的老家在县医院住甘江走的小路上。有一个村子叫宋大村,据说是清末民初从洪雅、天池迁过来的,在解放前嫁进来的媳妇、包括招上门的女婿一起算上,数百人里也只有4个人不姓宋……
在我父亲的爷爷手里宋大村有100多亩水田属于他的私有财产,在解放前我爷爷吃雅片,所以把家败了……
在我父亲懂事的时候,家里已经交不起大伯的学费了……
所幸我祖上在现在的社坛街,过去叫铁匠街有一个铺面,经营夹江纸,我父亲边上学边学做生意……
县医院往宋大村走的半道上,河对面一个国画纸厂,对过来是一个高炮营。解放前那里是一个师范学校……
解放前教师的地位工资都很低,所以读师范的人,除了子承父业的孝子们就是家庭比较困难的人才会去读师范学校……
师范学校的学费低,伙食免费。所以只能分到一点点菜和限时供应的稀饭……
很多聪明的同学就会排着队,到了稀饭桶前舀半碗稀饭,一边吹、一边喝、一边跑到队伍后面再排队……
还没排拢的时候,那半碗稀饭已经被吃光了。否则碗里还有稀饭负责送饭的老师就会让那位学生出列重新排队……
吃了几个半碗后,一边排队一边算下一次排队还有没有时间轮到自己,如果没有把握轮到自己,在最后一次轮到自己的时候,趁机满满的装一碗。否则时间一到,一声哨响,负责送饭的老师就会把稀饭桶一亢(盖上盖子),抬起就跑……
那个学校很多学生都吃不饱,只要星期六一到,最后一节课还没上完,大家都悄悄地收拾好了书包,只等下课时间一到,背起书包就往家跑……
因为星期六一到很多学生急冲冲,奄汤寡气地往家跑……
因为那个学校大部分的时间都供应稀饭,所培养的学生都是疲梭梭、慢梭梭的人材,所以夹江有一句骂懒人的话:动作快点嘛!你是吃稀饭长大的啊?
这句话的出处皆由此而来……
夹江那个师范学校也被人尊称为:稀饭学校
我父亲师范毕业后,没有去教书,被爷爷送到泸州学着做?和纸生意……
四川解放后,我父亲因为能写会算,被安排在泸州市新华书店当会计……
夹江在土改时,尽管我们老家的土地被爷爷老早就卖完、吃光,却依然被评了一个地主成份……
爷爷及长一辈的人都已经去逝了,所以挨批的对象就成了我奶奶……
生产队公社化后,奶奶吃不饱,见生产队,有权有势的人将集体的粮食偷偷地挑回来去,于是就追上门去,堵着骂……
结果挑起了那些人的私仇和阶级恨。我奶奶成了那个公社最坏的地主婆……
最终奶奶疯了……
我大伯两夫妻,老好人一双,又在外地工作,大哥年纪又小……
二?、三?是亲姐妹,但是都嫁到了外地……
五爸爸当兵,正在剿匪,并且是部队的特等射手……
我爸爸在泸州工作顺利,并且已经恋爱。一听说奶奶疯了,于是中断了恋爱关系并且将工作迁到了夹江供销社,被分在了木城……
父亲在木城认识了我的妈妈:我的外婆廖成福,一生行善,信佛教,解放前,家中有很多房产,属于大户人家……
我母亲的姐姐,我只知道有一位三姐,其它的我都不知道,只知道三姨妈叫何智霞,当年嫁了夹江县城大户江家的国民党部队当大官的老八:江利君
姨爹的模样我父亲没有见过,因为在三姐江云霞,四姐江云海几岁的时候,就随国民党败兵去了台湾,并且在大学当了教授……
我妈妈是老厶,排行老六,小三姨妈19岁。同父亲结婚十年后,才有我,所以我小三姐的老大韩梅半岁,大老二韩涛半岁……
四姐的老大只比我小四、五岁……
奶奶在宋大村经常挨批斗,还带着大哥……
父母的工作又忙,那时刚成立供销社在木城代桥办了一个纺织厂,早出晚归,所以将我放在木城请一姓秦的人家照顾……
我妈妈怕那家人照顾我不周道,让我受委曲,所以在我刚会走路的时候将我送回了外婆的家……
外婆没有儿子,孙子辈的人里,也只有我才是一个男孩,所以外婆特别爱我……
我不喜欢三姨妈他们给我的待遇,只喜欢吃饭的时候能够坐上八仙桌,能够和侄儿、侄女们一起抢菜吃……
我和韩梅一起送到北街英才幼儿园的时候,才知道我的户口在木城,看着韩梅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的眼里浸满了泪水……
我在木城上幼儿园的时候好开心,有好多的小朋友陪我一起玩,陈杰的父母在甘洛党校教书,他和他哥哥寄托在木城的姑妈家……
他姑妈没有小孩,所以同他姑爷孙仰文一起抱养了一个大我们十余岁的小女孩:孙佳勤
我的同学们兄弟姐妹都很多,排老五的就有10多位,其中还有人排到老十……
陈杰只有两兄弟,有一个堂姐,还是抱养的。所以和我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朋友……
陈杰的父母是双职工,姑妈,姑爷也是供销社的职工,离我们住的供销社只有一墙之隔。因为这种种原因,所以陈杰、陈勇一起,或是单独来找我玩的时候,我父母才不会反对……
如果是其它同学来找我,我父母就会牢牢地把我看住,一边训斥来找我的人……
我母亲在屠场当会计,就算不帮大家搞肉计划,只要跟卖肉的打一声招呼,就能让他们买到满意的肉。否则被卖肉的师傅骂了,还只能拿肉计划买到泡泡肉、刀头肉(杀猪地方的颈项肉)……
那个时候,县搬运公司也没有货车,拉煤及其它大宗货物的货车就是由我父亲到909联系,计划内的物资,也由我父亲随便开……
我父亲是老实人,成份也不好。所以从不倒卖物资,也不开后门,自己又不抽烟、不喝酒……
所以,人们不是生病,或是久违的亲戚朋友来了,才去找我父亲帮忙,平时人们都不会轻易地向我父亲开口……
那个时候人们出于需要我父亲帮忙,并且尊重我父亲,所以宁愿同镇长打架、坐牢、也不愿意同我父母吵嘴……
我父母的成份不好,母亲又有海外关系,并且姐夫是国民党军官,所以,我父亲可以行驶主任的权力,却没有主任的名份……
木城公社买了一台14寸的电视,供销社也买了一台回来,在很长的几年里,木城只有2台电视……
公社的一台电视,不对外,人们不敢去,供销社是经商部门,不方便辇大家。供销社的那台电视只有我父亲才会放,其它人包括供销社的主任都不敢放,一是怕触电,二是怕把电视机搞坏了……
由于看电视的人太多了,供销社的有些职工看不好。所以经常将电视搬过来搬过去,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我妈妈不爱看电视,所以电视不管搬到那里,第一排总是会有2个位置给我们留着。
每次晚饭后,我父亲带我出去散步,总是有很多人远远地跟着我们……
快到时间了,就会有人来带我们从这个单位或那一家的一个门进、另一个门出,将我们带到电视机前面……
那个14寸的小金星人们看不过瘾,送给了南安供销社。所以又买了一个21寸的大金星,终于有了一个固定的放映点,在供销社的第三个天井旁,那里是我们打乒乓和骑三轮的地方。那台晶体管的大电视,我当时还提不起。
吃过晚饭后,人们总是抬着凳子到地坝抢位置,前面几排是供销社带靠背的长木凳,坐的都是供销社的职工,前面一排有2个位置是留给我和父亲的。
每次我们散步回到天井边,总是会让人们听到一阵低低的惊呼声。叽叽喳喳的吵闹声,马上便停了下来,变得很安静……
我们考上中学时,改为十年制教育,原来是小学5年,初中两年,高中2年……
现在改为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
我们之前初中有个79级,按过去的编号我们应该80年毕业,应该是80级,我们现在在增加了一年所以成了81级,听说陈勇于81年考入沪州警校,那里是按考入的那一年编的号,所以陈勇应该是81级……
我父母希望我能考上高中,所以在我三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直接把我从成都送到甘江……
之后让我进了八二级二班,认识了许杰、二的(弟)、卓中贤……
那时八一级的同学们都很少有人留在木城。
郭守城、张文会、林生俊、仁建明、谢明洋五位参军分到了云南。
郑成军、江百洋、张世志等被招到了夹江水泥厂。
帅亚富等被招到了国画纸厂。
王世平、周永等都到外地学校读了高中。
陈杰两兄弟也先后回甘洛补习,因为民族地区的考分要低于外面20分。
木城虽然很美,但我却更加孤独了……
木城供销社的职工不好管,所以有一年,一连换了几位主任,都把工作安排不下去,终于大家都不来了。
我父亲是主办会计,自然在那个时候,负责起了供销社的全面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我父亲是木城供销社主任,于是不知道底细的和知道真相的人都叫我父亲:
宋主任
我父亲为了我以后能够调到县城工作,于是在八二年初申请调到了县社,被分到基层股当了股员……
我82年毕业后,就到了县城,我父亲在县社办公楼三楼上分到了一间寝室,我到了夹江后,又申请了四楼的招待所住下。
四楼是县社最高的一层,有一个很大的会议室,每年基层社汇报工作、青工培训等,都在那里开会……
会议室的旁边有很多办公室,都做了招待所,那些汇报工作的基层领导,或是接受培训的职工,都在这里免费住宿。
四楼的厕所外面是一个很大的阳台,因为很长时间都没有人使用厕所,加上我常在里面洗澡,所以那个很大的厕所异常的干净卫生。
每当月明夜朗的时候,我总是会一个人坐在那个阳台的地上,感觉得美得什么都停止了……
81年下半学期很多男女同学都谈起了恋爱。而在此之前,经常到供销社找我,请我给她们留坐位的女同学,放学后,大家都是朋友,一起唱戏,一起打乒乓、听歌曲……
但是一到学校,大家都怕惹人笑话,都是视而不见……
所以我只有喜欢的女同学、好朋友,却没有让我心动,那种能谈恋爱的女朋友。
我的心当时纯得象蓝蓝的夜空……
父亲突然换了环境,不再象过去一样,有很多的特殊条件。什么事都由不得自己作主,很好的建议和方案,都被人置之不理,弃之不用,脾气就开始渐渐地变得很烦燥……
特别是88年我母亲去逝后,脾气就变得更为狂暴。
过去我有什么要求或建议告诉父亲后,父亲都会很高兴地记在心里,有什么不妥当的他就立即告诉我,如果有一时想不明白的事,他就会过几天再告诉我……
后来他脾气变坏后,只要我有什么想法或行动,他想也不想地马上会当众吐我一脸的口水……
每次他当众吐我一脸口水,我就会尽量不让自己的眼泪当众流出来,然后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再痛痛快快地哭个够……
每次他吐了我口水后,就会买很多我喜欢吃的菜,然后在我吃完饭后,就会抢着收拾,并洗碗……
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几天之后,他就会找借口和我说话,然后再告诉我:那件事该注意那些地方,或是为什么行不通。
如果我固执己见,他就会在我需要钱的时候,给我钱,需要东西的时候,总是给我买最好的。
93年,我父亲的侄儿季孝林来找我父亲,他母亲是我父亲的二姐,父亲双亡,大姐自杀,二姐远嫁山东荣成……
季孝林来了后,便向我父亲吹起了他二姐夫在荣成可是一个响当当的角色。
四川的花茶在那边价格卖得很高,并且销路很广……
几天功夫,吹得我父亲深信不疑。
我便告诉父亲,这几年储运公司也做过几次茶叶生意,四川种植茉莉花比福建少,制作技术和设备也不如福建,所以有些老板将劣质茶叶发往福建,在福建加工成精品花茶再返销四川……
如果山东那边畅销四川花茶,怎么不从福建购买,反而跑到离山东更远的四川来买花茶?
父亲听我一说,便开口骂我……
是啊!首先季孝林不是外人,他父亲死得早,我父亲每年都要数次地送钱、送物……
有几次,我父亲骑自行车载着我们母子,从定慧寺回夹江,在公路上见到他二姐,还让我拿着钱跑过公路,送给二姑妈……
我妈妈和父亲吵嘴的理由,并不是我父亲不该送钱给他二姐,而是他二姐见我拿着钱跑过公路,远远的跑向她时,她站在原地等我将钱交她后,转身就走了,连个招呼应酬也没有。
季孝林的母亲于80年代初病故,几年后大姐自杀,我父亲三兄弟都出了钱,才将她们厚葬,那时我大哥立本在甘中教物理,也送了一份厚礼……
二姐初中毕业后,被三?带到了成都,找了一份好一些的工作。留在甘江的季孝林,也有我父亲三兄弟及大哥时常送钱、送物地照顾他。
这样的侄儿,怎么会骗我父亲?
我父亲对此深信不疑,加上我还没去过山东,所以我父亲一听我劝他,便开口大骂……
我父亲同供销社下属集体企业的日杂门市经理任玉枝任??谈起些事的时候,任??告诉我父亲:她送打包带和打包扣的一个厂,正是花茶厂……
我母亲生病住院也有好几年的时间,除了公费报销的也花了他们不少的积蓄……
我父亲将所有的钱取出来,任??也出面赊了一大半,终于购买了几十箱茶叶……
那时染纸社也破产了,按在职和退休职工的工龄算起,区区十几个人的工龄加起来超过了孙猴子被压在五指山下的500年……
亚虹工作两年,一年算实习,一年才算工龄也分到了一千多,我们两口子都表态,让她父母一起领了……
把亚虹的钱加一起,她父母共领到了八千多元,存到了银行……
亚虹的父母租了我岳母二姐在十字口的一个铺面,经营起了豆腐脑等小吃……
那个时候,十字口还是一个菜市场有余贵安的一个卤肉摊和吴淞的口水鸡……
那时候,我岳母的小吃生意很好,每逢星期六、星期天,水工厂的人很多都要绕过来吃豆腐脑,大人各吃一碗,小孩可要吃两碗……
我父亲心急,不断地催我到岳父母处借钱贩运花茶,我数次地告诉他:本来该你先去荣成看市场,我留在家里替你发货作零担托运。现在你买了这么多的花茶,又要作随车托运:一是市场风险大,二是运费成本高,豆腐也被你盘成了金。就算赚了钱,我看短途运输和铁路运费比你还赚得多。
这第一趟我和你先去,联系好了那边的市场,谈好那边的短途运输,你先在那边经营,我再回四川托运第二批花茶,要做第二笔生意,需要借钱的时间还早呢!
还早、还早,要生娃娃的时间还早……
我父亲数次要求未果,竟然对我开了黄腔。
当时亚虹快到预产期了,挺着一个大肚子……
我一听也毛了(发火了),对他大声的喊到:精彩、精彩,你最好对你的同事和朋友讲,你一句话骂得你儿子哑口无言,这就是你当老人公(公公)说的话?
我父亲才一下子哑了口,悻悻地对我说:好了,不提这件事了,等我到了荣成,你马上回家借钱发货……
一路上的短途运输和火车随车托运费,让我父亲足足地大吃一惊……
本来到荣成应该直接到烟台,可是父亲却照季孝林的话到了青岛,准备找季孝林在青岛的叔父帮忙,先在青岛开一个茶叶批发点……
在青岛季孝林的叔父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但他的话却让我父亲从头到脚地淋了一身的冷水:山东也产茶,但从没人喝花茶,他们一家几口人都在工厂上班,从没做过生意,所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帮助我们……
季孝林的姐夫,在他所在的公社也不是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他们生产队倒是一个大名顶顶的光棍,快40岁的人了,才娶了一个四川人当老婆,老好人一个……
我因为太累了,所以倒下炕便一直睡到了天亮……
早上起来后,见到同我睡在一张炕上的父亲显得很憔悴,让我大吃一惊……
一问之下,才知道我父亲第一次整夜失眠……
我便劝我父亲,幸亏这批货发得不多,干脆我将这批货送到季孝林姐夫家,看一看那边的情况,你先回四川一路上散一下心,免得看到这批货你心烦,先回去看一下夹江的亲戚朋友们,在附近的省市里有没有能帮上忙的朋友……
我将那批货转送到了荣成的一个僻净乡村,见到了久别的二表姐和大名鼎鼎的表姐夫。他们告诉我:季孝林上次来荣成确实带了数十袋花茶,是季孝林背着那几十袋花茶,走乡串户半个多月才卖完,赚的钱连那段时间的伙食费也不够……
二表姐她们住的地方没有公用电话,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坐车到了荣城跟父亲联系上了,将那批货发到了任??的大儿子张映勇老婆娘家的亲戚:南京关门村。
我马不停蹄地从南京赶回来,93年10月份不知道那河水发了,有那样多的人坐火车……
我在郑州火车站转车,一连数趟都是几个车厢只开一道门,只下不上……
我好不容易才跑回夹江,第二天凌晨四点老婆便出现阵痛和流羊水,被我立即把她送到了中医院……
让我一次次庆幸,如果不是我反映快,身手敏捷,钻上了第二趟过路车,我这个什么事都没做过主的老婆该怎么办?
91年储运公司撤销了土产股,我在专用线值班,负责搬道岔和向货运室报告车皮的装卸情况,上24小时的班,休息3天……
94年陈杰已是夹江县两届女县长黄峰、宋秀连的男秘书,并且下放到县政府直属企业:甘江卷筒卫生纸厂任销售科长
陈杰经过一系列的商业调查后,发现了很多商机:水泥、化工原料、卫生纸原料的收购、卫生纸的销售……
陈杰兴冲冲地来找我,请我加入他们要成立的公司:有限公司需要几位股东,形成正式的合同文件,才能申报成立公司。只有成立了公司,才能明正言顺地向银行,向政府贷款,并且能赊销他们厂的卫生纸……
陈杰和我一起兴冲冲地到了我的家。一见我父亲,我和陈杰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地将成立公司的事告诉了我父亲……
我父亲还没等我们说完,猛地一泡口水向我喷了过来……
陈杰站在我身后,但他个子比我高,我父亲对着我的脸吐过来的口水,喷得我和陈杰满脸都是。我一只手用袖子揩脸,另一只手忙拉着陈杰跑出了县供销社……
那天我回家特别晚,父亲照例买了很多我喜欢吃的东西,可是我却没有胃口,吃了一点便进屋倒头就睡……
以后,父亲一连几天没话找话地对我说,我也有气无力地随便应几声……
直到父亲很慎重地对我说:他有重要的事找我商量,我才到他住的屋里,面对面地坐了下来……
父亲告诉我: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镇政府要修公路,号召木城的人们,分老、中、青、少、幼几个不同年龄段的人,按各自的任务上交不同数量的碎石……
我当时应陈杰的邀请在他们家的后院,用橡胶做成的一个象乒乓球拍外型一样的工具套住小石头,使劲砸……
我一连在他们家锤了几天,到了交碎石的时候,他们才告诉我:他们家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等他们家的任务完成后,再帮我交碎石……
我父亲带着我沿人们交碎石的公路,让我提着一个竹篼捡了几天才完成了任务……
听到父亲的话后,我才想起来,陈杰他们家的后院有一颗桃子树……
当年孙佳勤带着陈勇、陈杰,还有我在树下锤石头,当时我们都特别开心,锤石头不象是交给我们的任务,倒象是我们玩得特别开心的游戏……
我还记得他们对我说的那句话,只是已经记不起我是怎么回家对父母说起的了。
父亲告诉我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木城屠场的后门,那里有一个象巨大坟墓一样的氨水池……
我双手提着一个很高的竹篼,正开心地顺着父亲指着的方向跑过去……
父亲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92年陈杰从木城镇政府调到县政府,结识了很多人。
其中县政府的年轻人,都喜欢下围棋,打二七拾……
93年陈杰便建议和我合开一个茶馆……
当时县社对面的下属企业:综合贸易公司,当年刚刚修了宿舍楼,临街修了叁个铺面。
陈杰便建议把那里租下来,开茶馆……
我告诉陈杰,北街实在是太僻静了,来得最多的只是接学生的家长,何况综贸公司的铺面太浅,实在不是开茶馆的好地方……
陈杰的好多朋友都来告诉陈杰和我:那个茶馆开张后,他们一定会来,并且带很多朋友来扎起……
我老婆那个时候已经怀孕,并且染纸社也破产。我也想让老婆和岳母能有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并且那个茶铺子如果能赚钱,我宁愿少分一点,也让她们能领到一份满意的工资……
正所谓:新挖茅司三天香
一段时间后,陈杰的朋友便说:那个地方太远了,铺面太浅了,条件太差了,一点也不隐蔽,刚坐下来,顶头上司便知道了……
我除了不断地增加零售品种,还增加了很多小吃。
我父亲早上来吃小吃,照单付帐,很多人都笑我:你父亲的钱,你也收?
我只得苦笑着说:这是我和朋友合伙开的铺子,不但我父亲的钱我在收,老婆和岳母的伙食费我都没在铺子上报,并且有2个月没给她们工资了……
综贸公司的经理李怀春见我铺子生意不好,便告诉我:将铺子还他们,便退我们三千元租金,谁让我们都是一个系统,门对门的呢?
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杰,陈杰对我说:他有一个朋友准备租那个门面做仓库,在我们的承租期内给我们5千元。
并且让我将那个门面腾出来,准备交给他的朋友……
我只告诉了李经理:那个铺面陈杰的朋友要用来做仓库,并谢谢了他的好意。
门市上我们买回来的玻柜和货柜,我临时放在好朋友张映杰的家里……
张映杰和我是光棍朋友,他的妈妈便是任玉枝任??。他们家在西门口社坛街,有很多空房子,并且有两个很大的花园……
几个月过后,陈杰的朋友都没有来租房子,让我自己丢了3千元的房租……
我处理的桌、凳、香烟等将近1千元,我都交给了陈杰……
我不但没有付老婆和岳母两个月的工资,还白丢了2千元……
我父亲只知道我们那个生意亏了本,并不知道陈杰收回了大约一半的本钱,我的本钱却亏完了……
我告诉父亲:我是商人,但现在却在搬道,用非所长。
陈杰有很多生意,但他们一家都属行政出身,并不会做生意。
成立公司只要1万元做本钱,如果生意做亏了,那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商人,但不会做生意,却让陈杰他们栽了筋斗……
我虽然亏了一万元,但却得到了很多经验,也许是我以后花几万元都买不回来的教训……
如果公司赚了钱,最起码那一万元的本钱,就等于是我积存起来的票子,或者是我的利润……
就算那一万元注定血本无归。我至少可以问心无愧地对大家说:在陈杰需要我的时候,我帮过他!
父亲想用事实来说服我,却让我用充分的理由说服了父亲……
工商银行曾经用冰箱和高息吸引大家存十年的定期,父母当时特别开心地用大约8000元的现金,换来了一张存单,并在我们刚住进的二室一厅的房子里迎来了第二件家用电器:电冰箱
第一件家用电器是才搬回家的21寸长虹。那台长虹有8个频道,只要一按,就能看到其它很清晰的频道……
我们过去是一台14寸的小金星,有12个频道,象现在的定时器,但可以来回搬,每搬一次,就得到重新调一次……
过去大家开玩笑的时候,总是告诉朋友的老婆,旧(扭)他3个频道……
就是纵恿朋友的老婆扭朋友的耳朵。这个典故皆由此而来……
工商银行的那张存单到94年的时候,连本带息已经超过1万元……
父亲将那张存单交给我,让我到银行贷了一万元入股……
不久,董事长和陈杰告诉我们,资金周围不灵,需要大家再增加一万元……
我父亲又找了一张存单出来,让我又贷了一万元……
那时的贷款利息是2.5分,每月我都要交500元的贷款利息,我在佳友公司的月工资是400元。
2年后,数家银行都将存款利息调到了2.5分……
98年那两张存单陆续到期,加上我在哈密为一个官司收了一部份货款回来,才让我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包袱。
02年我下决心靠打工、做重体力劳动活,增强自己的体力,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所以到了黄土埂富翔硫璃瓦厂打工……
02年下半年老婆也到了巧丰复合袋厂打工……
03年我用《“风雨舟”的故事》第一章同舟向“华西都市报”发出呐喊:
让我梦想成真吧!
华西都市报
却喊来了“非典”……
04年我到了机砖厂早出晚归……
我和老婆都是7:00出去,晚上11点过才回来,所以女儿完全寄宿在外婆家……
我父亲的身体最近几年越来越差,我三姐夫韩泽忠在本县及周边的几个县也是响当当的名医。只是最近几年子女们很有出息,所以才没有行医。
我父亲并不是因为三姐夫没有行医才没有去找他,而是在99年的时候,我同甘肃金塔瓷砖厂签合同的时候,借了他们三万元,一直因为我落难而没有能力还,所以才没有找他。
我父亲这几年找的医生,有2位却是一直误诊,才让他身体越来越差……
94年11月份,有一天我赶在12点前回了家,家里却黑黑的、静悄悄的让我感到很害怕……
我终于看到老婆给留给我的一张条子:父亲身体不适住进了县医院3楼。
我饿着肚子,什么也没带就赶到了县医院……
父亲是因为前列腺住院,在医院插了导尿管后,正开心地向同病室的病友及家属介绍泰山和我老婆……
那些人都把我老婆当成了我父亲的女儿,把我当成了他女婿。
听着大家哈哈大笑的声音,终于让我放下了心。
我匆忙回家吃了饭,带了几件衣服赶到了医院,换下了我老婆和泰山……
我老婆从不敢迟到、早退。不象我,一遇到重要的事情,不但不请假,还敢任意炒老板的鱿鱼……
我父亲生病住院后,脾气突然变得很温顺,让我特别不习惯。
那次高烧之后,父亲变得处处刻意地讨好我,让我在心里大悲:
是我的不知所措,才让我忽略了父亲的身体;是我的一无所有,才会让父亲失去了一次次痊愈的机会;是我的遍体鳞伤,才会让父亲不想住院治疗;是父亲虚弱的身体,才会怕他久病之后,再无孝子……
各位朋友,你们能明白我对父亲有多内疚了吗?
我不喜欢父亲怕失去我,而小心地对待我;更不喜欢父亲讨好我……
我希望父亲能够命令我、骂我。
我更希望父亲在我面前永远是一条:
狂龙
当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照耀神州大地的时候,从东部瓷城广东佛山走来一位年轻的学者型企业家孙世勇,他把目光锁定西部瓷都――夹江。而西部瓷都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徐国柱则把目光锁定孙世勇。两只擎天大手紧紧相握的时候,西部瓷都又一颗闪亮的新星――四川华雄陶瓷有限公司诞生了。
公司董事长徐国柱,敦厚淳朴,为人豪爽,说话果断,做事雷厉风行。他从做畜产品发达之后,于1998年毅然杀入陶瓷行业,创办了汇丰陶瓷有限公司,成为西部瓷都一颗闪亮的明星。他说“一个人要有追求,要多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人才有价值。”
总经理孙世勇,出生于1968年,来自广东佛山、毕业于天津大学,戴一付眼镜、说话斯文。他在广东同样办有企业,属于年轻的学者型企业家。他说“用自己的知识干一番事业,回报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或许正是由于他们有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才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的合作,或许可以这样说,这是东部优势与西部资源的整合,是“强强”联手。因为,东部陶瓷的知名品牌、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经营理念、超前的思想观念;西部陶瓷则有丰富页岩、电、天然气等资源优势以及地处西部的区位优势。华雄陶瓷,二者兼融,可谓如虎添翼。
华彩四射,雄势天下。这是华雄人的豪情壮志,也是华雄人不懈的追求。华雄陶瓷的旗舰已经启航。面对西部大开发以及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祝华雄旗舰乘风破浪,再铸辉煌!
俗话说得好: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孙世勇敢来夹江投资,是因为孙世勇有卓越的胆识和超长远的目光,还有是因为夹江没有地头蛇!夹江是欢迎大家来旅游的地方,夹江是欢迎大家来投资的一片热土。孙世勇也不是强龙!孙世勇和他的企业是西部瓷都的一条狂龙!!
现在人们在私营企业能够自由发展,用己之长……
政府也逐渐地透明、公开化,每届选举不再是人们陌生的名字……
我相信以后将不再有狂龙了!
董书信学历比我高,资历比我厚,阅历比我深……
我想请我的网友们转告董书信,我有韩愈的《送董邵南序》送给他: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其于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