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梆子


本站公告

    又叫老秦腔,由于主要流行在关中东部各县,故又称东路秦腔或东府秦腔。而东府的所在地大荔古名为同州,该剧又属大型梆子声腔体系,所以定名为同州梆子。

    据史书记载,同州梆子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18世纪时期,关中东部农村秋成报喜演戏,蔚然成风。日演不足,继之彻夜,极大地促进了同州梆子的发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同州梆子还进入西安,成为秦腔四大声腔流派(渭南腔、礼泉腔、周至腔、同州腔)之一。据悉,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冲锋陷阵时所奏的军乐就是同州梆子。举行庆典时演奏的也是同州梆子。进了紫禁城以后,演戏演的还是同州梆子。19世纪中、末叶,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使同州梆子两次出现兴盛时期。至今,同州梆子仍保留着它那古朴高亢的艺术特色。

    同州梆子的音乐具有“直起直落又变婉转”的特点。代表着该剧慷慨激越的特色。主要唱腔除了“二六板”、“慢板”、“二导板”、“流水板”、“整板”、“滚板”外,还有一种用二音子假声演唱的“彩腔”。 “彩腔”在深化情绪、增强艺术感染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它根据剧情的需要,既能接在唱句的末尾,又能穿插在唱句之中。除了净角和老旦外,各行当的角色均有使用。常用的彩腔有“苦音子”、“麻鞋底”、“方梆子”、“十三咳”、“硬三滴水”等。

    同州梆子的曲牌,共有450首。它的来源,一是吸收了民间器乐曲,二是借用了昆曲的曲牌。这些曲牌又分为不用笙、管、唢呐,而加入竹笛的“弦乐曲牌”,不用弦乐的“唢呐曲牌”和只用笙管的“笙管曲牌”三种。演出时比较常用的曲牌有:《割韭菜》《钻烟洞》《地溜子》《将军令》等。

    同州梆子的打击乐分为“开场锣鼓”、“动作锣鼓”、“板头锣鼓”、“牌子锣鼓”四大类。“开场锣鼓”又叫“吵台”,用以预示戏将开演,催观众入场。“动作锣鼓”主要用于角色表演以及“走架子”和“打斗”等处。“板头锣鼓”起着指挥乐队和引导演员演唱的作用。“牌子锣鼓”则是专为唢呐伴奏的锣鼓点。

    在化妆的色彩上,运用了“红忠、黑直、粉奸、金神、杂奇”的特点。在表演动作方面,讲究幅度大,刚健有力,如净角摸胡须时不用五指而用拳头。

    同州梆子的剧目很多。目前记录在案的有200多本。这些剧目取材十分广泛,并以大型历史、传统剧见长。所以,人们称同州梆子为“多净多生多旦戏”。代表剧目有《破洪州》《斩韩信》《夜审潘洪》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