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源远流长的地方戏曲


本站公告

    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簧。据说因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它以西皮、二黄为主调,属“皮黄”声腔,与弋阳、昆腔、梆子一起被称作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如今,在陕西地方戏中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大剧种。(图1)

    据《新唐书》记载:“隋初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玄宗善音律,又酷嗜法曲,选坐部伎弟子三百人,教于梨园,为丝竹之戏,又名梨园弟子。”盛唐以后,有些梨园弟子散落在汉中一带,法曲与当地的民歌、水调、散曲、土戏交融在一起,经过长时期的流行发展,并受金、元南北曲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二簧剧种和声腔。由于这一地域四周靠近邻省,所以汉调二簧不仅具有秦声,还杂以鄂音、川味、陇腔、豫韵,同时还流行于湖北、四川、甘肃、河南等省。

    汉调二簧的音乐属板腔体,行语称二簧为“上把”,京胡用5-2弦,曲调具有平稳、肃穆的特点。善于表现沉痛、悲愤的情绪,多用于正剧、悲剧的演唱。西皮称为“下把”,用6-3弦,旋律起伏较大,欢快流畅。善于表达舒畅,愉快的气氛和情绪。传统戏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调到底的,但大多数都是两种曲调交替使用。老艺人们还创造了一种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后半句唱西皮的方法。这种变调改板的方式可以使剧情的变化和人物的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这是汉调二簧声腔的特点之一。

    汉调二簧的乐队分为文、武场面。文场面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称作“三大件”。配以扬琴、三弦、琵琶、唢呐、竹笛等,其作用在于“接腔运调”和“托腔保调”。武场面有牙板、梆子、暴鼓、锣、铙钹等,其作用在于配合演员的舞台动作和烘托气氛。

    与其他地方戏相比,汉调二簧还有不少的特点:

    剧目多 素有“唐三千、宋八百,外传野史数不得”之说。据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统计,总数达1500余本。

    文戏多,唱词美 注重声调、词语是汉调二簧的一大特点。唱词的文字语言优美生动,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具有雅俗共赏之妙。

    本头大,长戏多 汉调二簧的剧目多为连台本戏。因为过去农民看一次戏不容易,要求越长越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本头大的特点。在陕南山区,一本戏通常演4个小时以上,还常常演“天明戏”。比如《二度梅》一剧就得演三天四夜。

    另外,汉调二簧在道白上也很特殊。剧中人除了讲韵白和陕白外,还按其籍贯讲方言。如《打龙棚》中的郑恩说山西话;《献地图》中的张松讲四川话,凡番邦异族,则全讲京白。沿袭至今,演出现代戏中的外国人仍全用京白。

    紫阳民歌剧

    紫阳民歌剧是流行在陕西省紫阳县一带的新型地方剧种。

    紫阳县位于秦岭巴山之中,汉江穿境而过,两岸翠竹成林,风景十分秀丽。紫阳盛产茶叶、大米、桐油、蚕丝、藤器等,是陕西南部有名的鱼米之乡。

    勤劳勇敢的紫阳人民,心灵手巧,性格开朗。他们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大量朴实细腻、清新悠扬的民歌。在旧社会,民歌是他们抒发感情、反抗压迫与剥削、活跃文化生活的工具。解放后,各种新民歌应运而生,唱歌活动不断高涨。每到农闲和三、四月的采茶季节,更是民歌的“旺日”,上自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无不放声歌唱。

    1959年,紫阳县汉剧团创作上演了《嫁嫂》,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紫阳民歌剧”便由此诞生了。(图1)

    紫阳民歌剧选用了紫阳民歌中最优美的抒情性、叙事性较强的民歌,用来表现欢快、怨恨、争吵、思念等复杂感情,如:《阳雀调》、《遍地红》《三柱香》等。

    紫阳民歌的内容,有反抗剥削与压迫的,如《放羊调》《拉壮丁》等;有反映历史故事的,如《送寒衣》《玉美人》等;有反映劳动生活的,如《采茶歌》《拾棉花》等;有歌颂爱情和婚姻自主的,如《十送》《十爱》《十恨》《十梦》等。这些民歌为紫阳民歌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的素材。

    紫阳民歌剧所用的民歌以五声音阶的徵(5)调式和羽调式(6)调式为最多。

    在音乐伴奏方面,紫阳民歌剧打破了紫阳民歌那种无伴奏清唱的惯例,增添了文、武场面。文场面有竹笛、二胡、板胡、三弦、扬琴等。武场面除借用汉调二簧的打击乐外,增加了盘、杯、铃、木鱼等。演奏起来别有风味,十分雅致优美。

    在表演方面,紫阳民歌剧采用了汉调二簧的表演程式,并揉进了当地“社火”、“花鼓”、“跳坛”、“孝歌”的舞蹈动作,形成了新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在道白方面,紫阳民歌剧以紫阳方言为主,捎带韵语,既保持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增加了道白的艺术性和表现力。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