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常类,其实就是所谓的礼法之士。这种礼法,是从先秦时期流传下来,随后又被各朝封建统治阶级加以修订,以利于其统治的一套行为准则。所以,遵从礼法,就是遵从社会言行标准,响应统治者号召的表现。尽管这种礼法一般来讲只存在于文化层面,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可是蔑视礼法的行径,不但是不合时宜的表现,甚至会被人们视为大逆不道。因此,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阮籍、嵇康那几位蔑视礼法,率真适性,活得有多潇洒。说实在的,他们若不是生活在魏晋南北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罕见的言论自由的时代,恐怕早就被关起来当作反面教材给批斗致死了。
其实,就是在六朝时期,有许多人对竹林七贤的所作所为,也是颇不以为然的,其实何曾就是礼法之士的代表人物。跟王祥一样,作为晋初名臣中元老级的人物,何曾的事迹也是很值得一表的。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他老子何夔,曾经在魏国担任太仆的官职,后来被封为阳武亭侯。何曾承袭他老子的爵位,不用奋斗就可以做高官。不过尽管如此,他却也没有因此变为纨绔子弟。他好学博闻,跟同郡的袁侃齐名,被视作年轻士子的楷模。魏明帝曹睿在位的时候,他屡陈政事,所议颇有见地,官职则一升再升,一直做到散骑常侍。后来司马懿将去讨伐盘踞在东北叛乱的公孙渊,何曾又向魏明帝进谏,建议找一名威名素著的大臣去给司马懿担任辅佐,用他的话说,就是“进同谋略,退为副佐。虽有万一不虞之变,军主有储,则无患矣。”虽然最后没有被皇帝采纳,可是这意见是十分中肯的。
何曾建议为司马懿安排一位副官,倒并不是想要找人去监视他,相反,他怕司马懿北征途中有什么闪失,因此千方百计地想要襄助于他。何曾和司马懿的关系,可不是一般地好。曹爽专权的时候,司马懿称疾归家,何曾也谢病不朝,跟他遥相配合。后来曹爽被诛,他才回到朝中参与政事。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废掉魏齐王曹芳,这件事何曾也曾经参与其中。跟贾充一样,何曾在政治立场上也是坚决拥护司马氏的,这样一来,他的官位怎可能不亨通呢?
不过客观地说,尽管属于司马氏一党的人物,何曾的官品还是不错的。他做司隶校尉的时候,曾经给京城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时有一位担任抚军校尉,名叫尹模的,仗着自己比较得宠,作威作福,非法谋私,朝野之人都对他痛恨无比,可是没人敢去告他的状。何曾不管这一套,他向皇帝狠狠地参了这个尹模一本,让皇帝治他的罪,从而有力地打击了尹模的嚣张气焰,大家对他的这种勇气都称赞不已。
另外一件事更加有名一些。这件事跟那次?丘俭和文钦的叛乱有关。这场叛乱,读过《痛啮被破》的,应该不会陌生。?丘俭事败被杀后,他的家人都被抓了起来。按照当时的法律,?丘俭的儿子?丘甸和妻子荀氏被株连,也该被杀头。荀氏的族兄乃是当朝大臣荀?。荀?跟司马师有婚姻关系,凭着这一点,他向当时的魏国皇帝曹髦请求饶他妹妹一命。曹髦下诏,允许荀氏跟?丘俭离婚,荀氏因此而捡回了一条姓名。可是这事情还没完。?丘俭和荀氏有个女儿,名叫?丘芝,嫁给了颍川太守刘子元做老婆。按照法律,这个?丘芝也受到牵连,要被处死,可是当时?丘芝已经怀有身孕,朝廷只好先把她关在牢里,打算等她产下孩子以后再作计议。
生死关头,荀氏求他哥荀?再去找皇帝求情,赦免?丘芝的死罪。这回荀?不答应了,他对妹妹说道,“我能救你,已经是冒着莫大的风险啦,你别再给我找事儿了行不?”荀氏没法,只好跑到何曾那向他哭诉,求他跟司马师说情,让官府把她闺女收为官婢,只求免她一死。何曾看她实在可怜,于是向皇帝曹髦上书陈明此事,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认为这种连坐之法,打击面实在太广,应该略作修订,皇帝和群臣认为他言之有理,竟然因此而修改了法令。这件事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刑法里,“一人得罪,全家连坐”的条例实在可恶。有时候一个人犯了国法,纯乎是他一人的过错,他的那些亲戚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就跟着送了性命,有多冤枉。何曾的建议,虽然没能使朝廷彻底取消连坐之法,至少让许多无辜遭刑的人得以幸免,因此无论对百官群僚还是平民百姓,都是恩德一桩。
我们若是有机会给何曾画幅像的话,他一定是一副不苟言笑,庄严肃穆的表情。何曾这个人,一向以卫道之士的身份自居的。他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忤背礼法的人,比如阮籍。我在《迹穷哭返》中写到,阮籍他娘死的时候,他在家守丧,可是那丧礼实在从所未见。阮籍他不但照旧喝酒,而且经常对去他家正经吊唁的人大翻白眼。何曾听说此事以后,非常反感,他曾经当面对阮籍说道:“你这个人,纵情背礼,实乃败坏风俗之人。如今忠贤执政,将要对诸官考核名行,像你这样的人啊,一定会受到惩罚的。”后来他又对司马昭说道:“您提出要以“孝”来治天下,如今却听凭阮籍在丧礼上大肆饮酒吃肉。我看应该把他赶到荒远之地,让他无法污染华夏。”
司马昭就是喜欢何曾这副认真劲儿。其实就阮籍那德行,司马昭还不了解嘛,他不肯收拾阮籍,一是因为阮籍的确没犯太大的过错;另一方面,他还想借阮籍的名声来润色自己的统治呢,因此对何曾那义正词严的指斥,司马昭只是笑笑说:“阮籍这人,身体弱,又有病,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就忍他一忍呗。”在处世态度和人生价值上,何曾跟竹林七贤那些人物都是针锋相对的,这两派的对立与交锋,是当时一道非常有趣的风景线。
何曾作为三朝老臣,先后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献计献策,功勋卓著。司马昭被拜为晋王后,封何曾、高柔、郑冲为三公。后来武帝接受魏禅,又命何曾以本官领司徒,后来又让他进位太傅。何曾的官位已经高得不能再高了。不过这时他年事已高,身体已经不能承受长时间处理政事的需要,于是他多次向朝廷提出辞职,武帝起初还不想答应,可是后来看他去意坚决,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仍然表示,如果朝中有什么重大事件,依然要向他谘问,另外还许他佩剑乘车上殿,这种隆宠堪比王祥,在所有晋初名臣中,也是不多见的。
总的来讲,何曾算得上是一个好官。他性情孝谨,家风整肃,何家子弟从大到小,在他的教育下,几乎都没有什么不良之风。到了晚年,何曾跟他的老妻相见,还要整正衣冠,彼此相待如宾。西晋名臣傅玄、荀?等人在谈论何曾的为人时,曾将他比作曾参、闵子骞一类的人物,这不能不说是极高的评价。
可是何曾或许没有想到,他能够被后人了解的主要原因,却不是因为他那些政治上的成就,跟他维护礼法的坚决态度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原因说出来,他一定会感到超级悲哀。何曾能够被大家了解并记住的主要原因,是他生活作风的奢华。
在本书的起始我就说过,两晋南北朝的近三百年间,贯穿始终的两个特点,一是对峙,二是奢华。多个政权的对峙,导致的是无间断的征战杀伐,是无休止的血腥与死亡;而奢华的风气所导致的,是骇人听闻的铺张浪费以及生活的糜烂。这看似不相干甚至矛盾的两点,就这样和谐地共存着,让人颇有些费解。这种现象的存在,里面的原因很复杂。除了政治环境的恶劣,让人们朝不保夕,只好在有生之年拼命享受之外,个体生命价值意识的复归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整个西晋时期,崇尚奢华都是社会的主流风尚,社会名流当中,以华美为贵,以奢侈为荣的,不计其数,而何曾大约就是这种风尚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其实,在对何曾的为人和性情有一定了解后,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他这样一个人,居然会是奢侈浪费之辈吗?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事实确实如此。我们说,人是最最复杂的动物,许多历史人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再说谁也没规定道德先生就不能过豪奢的生活啊。其实这样的人物,在何曾之前,也不是没有先例的,比如春秋时期齐国的名臣管仲,就是一个生活作风非常奢华的人,另外宋朝的名相寇准,跟他们也算得上是盟友。
《晋书•何曾传》里说他“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这种生活做派,真是为后来的王恺、石崇、王济等人开其先河。他到宫中参加宴会时,就连皇帝御膳房里做的东西,他都感觉无法下咽,皇帝直接无语,只好准他携带自家厨子做的东西来赴宴。他吃蒸饼,饼上要是没有雕镂的十字花纹,他连碰都不肯碰一下。据说,他家里每天但是在吃饭一项上,就得花费上万个铜钱,然而就是这样,他还常常对着满桌子的菜,埋怨没有可以下筷的地方(无下箸处)。
何曾他儿子何劭,没白跟他老子混,在生活作风方面,这爷儿俩是惊人地相似。《晋书》里说何劭“衣裘服玩,新故巨积。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这主儿,每天花钱,都得可着两万这个数儿来,哪天要是没花够两万,估计他夜里都会睡不着觉。古时候的二万钱,虽然未必等于现在的两万块人民币,可是也足够普通百姓家过个一年半载的了,可是在何家人那儿,只够花一天的。可以说,这种奢侈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朝中的诤臣刘毅等人曾经多次向皇帝弹劾何曾的这种生活作风,说他侈?无度,应予警戒。然而别忘了,我们在《青麻代丝》中曾经写到,武帝这个人,自己的生活作风倒还是比较简朴,可是对大臣们的铺张浪费行为,他一向不怎么过问的。再说何曾是国之重臣,武帝不愿为了这种事驳他面子,因此刘毅等人的弹劾之辞,他听了,只是笑笑而已。
除了奢侈无度,何曾在品行上也不是没有其他瑕疵。当时朝中有个名叫刘享的,曾经上书劾奏过何曾的奢侈作风。因为武帝的庇护,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这件事情之后,何曾对刘享没有任何怨恨的表现,后来甚至还向皇帝举荐他,要升他的官,让他到自己手下担任要职。刘享的那次上书,也只是就事论事,他认为,除了生活作风方面有些地方值得诟病,何曾这个人,本身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应该不至于做公报私仇的事情,于是欣然接受了调令。可是随后不久,何曾就利用职权之便,经常因为一些小事重惩刘享,甚至当众打他的屁股。人们于是明白,其实何曾这个人,外宽内忌,若是得罪了他的话,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当时,大臣贾充因为对司马氏一家立有大功,成为武帝跟前头等的红人。何曾跟贾充,身份地位都差不多,可是因为忌惮贾充的权势,便阿意依附于他。后来有一回,贾充与朝臣庾纯因为醉酒而打起架来。其实当时明明是贾充先动手,可是何曾向朝廷汇报此事时,却偏向贾充,损毁庾纯。因为这件事情,何曾受到不少正直之士背地里的指责。综合评价,虽然同为西晋初年的辅政老臣,何曾跟王祥相比的话,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无下箸处”的言辞,扇起了有晋一代奢侈浪费的歪风,何曾在地下,若是知道自己恰恰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被后人记取,估计肠子都要悔得青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