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刘武周造反


本站公告

    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资治通鉴》称为“义宁元年”)二月,刘武周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造反,杀死太守王仁恭,大肆招兵买马,大开粮仓赈济灾民,附近百姓纷纷响应,不到半个月,兵马就达到三万余人。随后,刘武周自称天兴皇帝,改大业十三年为天兴元年,封贴身卫士杨伏念为尚书左仆射,妹夫苑君璋为内史令,张万岁、刘宏业、孙尚斤等人为将军,同时不惜卑躬屈膝,写下表章,自愿成为突厥的附庸国,以突厥为后援,四出抢劫。

    消息传到并州,刘文静马上意识到:起兵的好机会来了,于是连夜赶到李府,拜见李渊后,来不及寒暄,就连连拱手向他道喜。李渊莫明其妙,不知喜从何来,忍不住苦着脸发问:“刘武周造反,来势不弱,并州首当其冲,本留守正愁着不知道该怎么样对付,还喜事呢!”

    刘文静回答:“正因为刘武周造反,才是唐公的大喜事哇!”

    李渊愈发惊诧莫名,又问:“刘大人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可是令本公越听越糊涂了!”

    “刘武周造反,唐公身为并州留守,讨伐反贼的责任义不容辞。”刘文静大笑说,“眼下,唐公正好以讨伐反贼这件事为由头,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大张旗鼓地充实军营,为今后打江山、平天下奠定基础,怎么能说不是喜事呢?”

    “即使是这样,只怕王威、高君雅二人也会从中作梗,或公然阻拦,或暗中向皇上告密。那两个家伙历来将本留守当作仇人,即使没什么差错可找,也恨不得无中生有,阴谋置本公于死地呢!本公大规模招兵买马,就让他们抓到了机会,进而向朝中告密陷害,能有你的好果子吃?”因为经历了上回晋阳宫的二妃事件,李渊有把柄在刘文静、裴寂等人手上,与他们谈到起兵的事,就不再遮遮掩掩,免得令人感觉虚伪。

    “这件事嘛,其实非常简单,下官早就为唐公设计好了!”刘文静还是满脸带笑地说,“下官有一位本家心腹,大名刘世龙,现任晋阳乡长,此人虽然职位不高,身份低下,却颇有才智。为了辅佐唐公早日成就帝王大业,下官特意吩咐他平日多与王威、高君雅接触,至今已有了很长一段时间。据刘世龙反映,那二人和他相处得非常融洽。眼下非常时刻,他的作用就太重要了,也就是说,以他的特殊身份监视二人,那不是最合适吗?假如王、高二人循规蹈矩,不在暗中搞鬼作怪,兴风作浪,唐公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沾惹,只当没有他俩的存在。换句话说,二人如果不是安分守己,铁了心要与唐公为敌,一有风吹草动,刘世龙自然会及时看出动静,唐公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快他们一步动手,到时候随便加他们一个罪名,就地正法就行嘛。至于炀帝呢,他如今远在江都,四面都有盗贼叛乱,够他忙乱的了,即使明知这件事有诈,也是鞭长莫及,也只好是装聋作哑,最终不了了之啦。”

    刘文静预先将事情考虑得如此周到,倒是令人始料未及。既然有人牵制王、高二人,还担心什么?李渊的心情顿时宽松了,吩咐刘文静尽快邀请刘世龙前来,以便对他作进一步了解。刘文静得令,不出半个时辰,便将刘世龙叫了过来。

    因为是刘文静推荐的人,李渊放心得下,单等刘世龙来到面前,就毫不隐瞒自己的意图,将下一步计划采取的行动,以及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一摆到桌面上,希望对方直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打算。刘世龙果然应对自如,考虑问题具体全面。李渊这才彻底放心,不再多说什么。

    为了先发制人,使王、高二人无话可说,刘文静又向李渊提议,招兵买马之前,不妨以刘武周造反这件事为理由,将王威、高君雅二人邀来府上,表面上要求他们献计献策,共同商讨对付办法,实则将他们一军,试探一下他们内心的深浅,以便更有效、更稳当地决定对策。李渊连连点头,再次与刘文静一起,将具体实施细节商议好以后,又反复推敲了一遍。刘文静看看一切都规划得天衣无缝了,这才告辞离去。

    第二天上午,李渊按照预定方案,将并州全城官员同时召集前来,声称令各人献计献策,借以确保并州城平安无事。并且,他还特意指名让王、高二位副手多提建议。

    王、高二人靠谄媚炀帝起家,缺少真才实学,眼下情势紧急,责任既重,又苦无良策可献,见李渊点名提问,顿时乱了方寸,不及多想,就同声回答:“唐公是主帅,又是皇亲国戚,凡事不都得由您决定,由您说了算嘛!至于下官等人,哪个敢不服从命令,竭尽所能,协力同心,抵挡反贼?”

    “话是这么说,真正做起来,困难就太多了哇!”李渊故意显得万分为难地长叹一声说,“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下刘武周的叛军势力正是旺盛时期,又有突厥数十万铁骑为靠山,愈发肆无忌惮。并州城的情况嘛,你们也不是不清楚!兵微将寡,兵微将寡哇!与这么强大的敌人硬抗,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哇。本留守考虑再三,为今之计,莫过于号令全城官兵百姓,拼死防守,同时火速上奏朝廷,只要朝廷大军一到,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本公恳望二位将军,以及在场诸位,务必同心同德,协力守城,共同渡过这一难关。”

    “请恕下官将话说得太直爽,唐公这法子,恐怕未必行得通!”李渊的话音才落,王威抢先回答,“皇上远在江都,离这儿路途遥远,正是远水难救近火!如死守待援,只怕援军没到,并州城已经陷落在刘武周手上了!因此,下官以为,唐公理应趁贼军还没出动之前,火速招募民兵充实军营,俗话所谓有备而无患,就是指的这种情形。眼下饥民遍野,只要唐公一声号令,响应者必然踊跃,又何必舍近求远,坐等朝廷发兵来救呢?”

    “王将军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哇!”高君雅也随声附和,“从当前的形势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尽快招募民兵,才能有效地抵挡叛军,请唐公千万不要再犹豫,赶快把事情定下来!”

    “二位大人虽然都说得很有道理,但也未免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李渊见王、高二人自己钻进了圈套,心里暗暗高兴,为了进一步迷惑二人,他还是装出一副畏首畏尾的样子,再度叹息说,“募军的事,绝不是一件寻常的小事,我李某人就算是吃了豹子胆,也不可以轻易做出决定啊!不行,这事情必须得事先奏告朝廷,才能施行。否则,皇上那性格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一旦今后让他得知,势必追究我等私自招募兵马的罪责,到时候,我李某人就算长着一百张嘴,也没法解释得清楚啦!”

    “古人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王威被李渊一激,情绪越发激动了,“唐公肩负着并州万千百姓身家性命的重大责任,理所当然要事急从权,以大局为重嘛。假如一味瞻前顾后,延误战机,今后在皇上面前不是更加不好交待吗?”

    “国公大人,”刘文静见是时候了,赶忙出面“圆场”说,“王、高二位大人的话可是说得太有道理了,很有必要认真考虑考虑!要不,三位大人是不是再好好商议一下,共同署名,火速向朝廷上一道奏章,说明一下事情的紧迫性。为了不至因此耽误了大事,招募兵马的事呢,还是照常进行,您觉得怎么样?”

    “是哇,刘大人说得不错,”众官齐声附和,“国公大人确实有必要认真考虑一下了!”

    “好啦,好啦!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百姓安危,不顾个人得失,不惜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都这么认为了,本留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李渊显得极其无奈地挥挥手说,“我李某人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未必就不可舍了这条老命,甘愿冒着朝廷责罚的风险,同诸位生死与共,以报皇上知遇之恩呢!”

    引诱得王、高二人完全上了钩,李渊的预期心愿已经达到,就不再装模作样,当即令人起草奏章,请王、高二人共同署名上奏朝廷,同时令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立即出动,分别前往并州四面城门以及西河(今山西汾阳)、雁门等地广贴告示,公开招兵买马。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