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因多少事当面顶撞过李世民,我们并不清楚,但这样的事情肯定不止一次发生过。也正因为太了解长孙无忌那种得理不饶人的刚直本性,担心他今后因某些原则问题和李治处理不好关系,最终落个悲惨下场,李世民才在临终时特意叮咛“朕死,勿令谗人间之”,企图借自己的阴魂来永远保全他心目中的第一功臣。
李世民的这种担心显然很有他的先见之明——永徽五年十月,高宗李治想废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因为心里清楚长孙无忌的为人处事原则,担心他不答应,不惜屈尊降贵,与昭仪武则天亲自登门,待到“酣饮极欢”,气氛非常融洽时,才适时地在“席上拜无忌宠姬子三人皆为朝散大夫,仍载金宝缯锦十车以赐无忌”,然后再和他商量改立皇后的事。但是,长孙无忌面对这种格外恩宠,却一点也不买帐,“对以他语,竟不顺旨”,以至“上及昭仪皆不悦而罢”。事后,武则天还是不死心,又让自己的母亲杨氏“诣无忌第,屡有祈请,无忌终不许”。并且,当时的礼部尚书许敬宗也为这件事“数劝无忌,无忌厉色折之”。
单从以上这件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长孙无忌处理事情的原则性有多么强。试想想,李治如果不是下定了最大决心,他肯这么低三下四,亲自到你府上拜访,既封你小老婆的几个儿子做大官,又送你那么多礼物?你就不能多少软化一下自己的立场,和和稀泥,好歹给你这位外甥皇帝一点面子?
在当时那样的封建社会,皇帝与宰相,看上去仅是一步之遥,其身份,其地位,相差却何止千万里。皇帝下了决心要做的事,你态度再怎么坚决,也是没法阻止的。阻与不阻,结果都是一样,但对你本人今后的下场却完全有可能截然相反——你得罪了皇帝,就意味着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在当儿戏,他就可以随时要了你的命。对这种宫廷潜规则,长孙无忌自然再清楚不过,也正因为这,才有以往的以“盈满为戒”,坚决要求辞去尚书右仆射高位的举动。
长孙无忌既是明白人,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此不给李治面子呢?难道他仅仅是因为想要在历史上留下个跟魏征等人一样忠直的名声,铤而走险,拿自己和一家人的身家性命做赌注,企望李治也能像父亲李世民一样纳谏如流,成就他的这一名声?那么,李治到底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作为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心里能不清楚吗?因此,这种出发点是很少可能的。比较可靠的推断应该说,长孙无忌之所以会选择这么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无疑跟他一生无条件地忠于李世民有关。
当年侯君集鼓动太子李承乾造反,作为李承乾的亲舅舅,居然与这件事毫无任何瓜葛,这就非常难得,无疑也是李世民放心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的最根本原因——作为一代皇帝,还有什么人比一个百分之百忠于自己而又颇具才干的人更值得他看重呢?也正是出于这种报答知遇之恩心理,长孙无忌作为国家柱石之臣,他深深地懂得,如果自己这时候曲意顺从了李治和武则天的意愿,以后引发的不良后果将是什么?首先,武则天是一位野心勃勃而又心狠手辣的女人,她为了顺利夺取皇后位置,甚至不惜亲手扼杀还处于襁褓里的亲生女儿,藉以污赖王皇后,后宫大权真要落到这种人手里,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并且,武则天曾经还是李世民宫中的“才人”,是李世民“临幸”过的人,如今又来当他儿子的皇后,于传统道德、礼教都是不允许的。李治这么荒谬的要求,他怎么可能轻易投上赞成票呢?真那么做,他怎么对得起死去的李世民?所以,长孙无忌这时候自觉已没有退路,即使是无谓之争,即使会因此引发对他本人、也包括他的全部家族的种种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加以阻止了。再说,长孙无忌之所以敢于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顶撞李治和武则天,其实也自觉其和李治那层不一般的关系,才会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长孙无忌不仅是李治的亲舅舅,又是李世民临终郑重付托的顾命大臣,这一点已足以显示他在李治面前的特殊地位。
传统上,人们大多认为长孙无忌是一个阴险奸滑之徒,理由有二:一、以他在李世民面前的特殊影响力,自始至终确保了自己亲外甥的皇位继承权;二、以莫须有的谋反罪残杀了李世民最聪明的四儿子蜀王李恪。
的确,李治能顺利当上李世民的皇位接班人,长孙无忌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人所共知——当年因原太子李承乾造反,李世民想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但心里犹豫不决,召集房玄龄、徐世绩、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四人问主意,还没等其它人开口,长孙无忌就抢先回奏:“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一锤定音,使李治稳稳地坐上了太子位置。
应该说,长孙无忌当时抢先表这个态,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私心——李承乾是他的亲外甥,又占着长子优势,偏偏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做去造反,已使他感到很失望,好在李世民这会儿又把心思放到了他另一个亲外甥身上,他能不好好地把握住这难得的机会吗?作为一位旧时代的封建高官,存在这么一点私心,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于残杀李恪,长孙无忌也无非是本着维护大唐王朝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秉承李世民斩草要除根的遗风,以果断手段清除对皇位威胁最大的李恪,又何尝不可理解?当然,如果硬要追加长孙无忌的阴险凶狠,笔者倒是认为应该追溯到他当初全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阴谋发动玄武门兵变,残酷杀害李建成兄弟子侄这一恶性事件上。但是,反过来说,长孙无忌当时毕竟是李世民府上之臣,负有“各为其主”的责任,义务,充其量只能算是帮凶,比起主角李世民的阴险凶残来,他又算得了什么?
话题还是回到长孙长忌与李治的恩怨上来吧。
严格说,长孙无忌可以说对李治是既有亲情又有恩情,他相信自己的态度在对方心目中所占的独特分量,顶撞起来就敢那么“无忌”了。殊不知,李治虽然生性懦弱,不会轻易要了他的命。但是,他身边多了个杀人不用眨眼的武则天,情形就大不一样。“武后以太尉赵公长孙无忌受重赐而不助己,深怨之”,令当时全力拥护她登上皇后宝座而晋升为中书令的许敬宗“伺其隙而陷之”。于是,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四月,“许敬宗奏称长孙无忌谋反有端”,并进一步进言:“无忌忘两朝之大恩,谋移社稷,幸而奸状自发,逆徒引服,陛下何疑,犹不早决!古人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无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马懿之流也!陛下少更迁延,臣恐变生肘腋,悔无及矣!”
你身份特殊、地位高,是与皇上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长辈,对皇上有拥立大恩,一般的罪名治不了你是吧,我精心安排心腹理直气壮告发你,给你加上个谋反罪名,皇上再懦弱,再念着你的亲情恩情,一旦认定你是犯了谋逆大罪,也同样可以翻脸不认人,不仅可以置你本人于死地,甚至包括你的家人!果然,“上以为然”,居然连简单的审讯程序也免了,“下诏削无忌太尉及封邑,以为扬州都督,于黔州安置,准一品供给”,但同年七月间,“许敬宗又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诣黔州,再鞫无忌反状,至则逼无忌令自缢”,最终要了他的命,还“籍没其家”。长孙无忌最终落下如此悲惨结局,看上去令人有些始料不及,也令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假如长孙皇后地下有知,真不知会作何感叹?
其实,封建社会历朝那许多被老皇帝特别信任的托孤大臣,其中绝大部分无不惨死在他们竭忠尽智扶助的新一代皇帝手上,这几乎已成为一种必然规律。因此,这种悲惨下场落到长孙无忌这位“第一功臣”身上,也就一点不奇怪了。因此,我们不得不说,长孙无忌因身份的特殊而名列第一功臣,既是他的幸运,同时也是他的悲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