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孔子的政治理论――仁政…


本站公告

    读者朋友:

    前面,我为您解读了孔子的政治理论中的“正身”、“勤政”、“德政”,三项内容。现在,我再为您解读孔子政治理论的最后一项内容――“仁政”。

    大家知道,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存在着三个社会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封建统治者和平民老百姓的矛盾;

    第二个矛盾,是封建统治者内部,统治权利分配的矛盾;

    第三个矛盾,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华族,和入侵的民族之间的矛盾。

    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呢?

    掌握了政权的统治者,总是采取杀戮的方法,把对立面,从肉体上消灭。

    我简单地解读如下:

    第一个矛盾,是封建统治者和平民的矛盾。

    封建统治者对平民老百姓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往往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往往是坚决地镇压。从肉体上消灭起义的农民。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叛逆罪”,是最重的一项罪状了。不但犯罪者本人活不成,还要株连很多人丧命。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灭族”罪。

    第二个矛盾,是封建统治者内部,统治权利分配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内部的“权利之争”,有的时候,是很激烈的。

    例如:汉朝的“八王之乱”,皇家内部大动干戈,不但皇帝家里,死了不少人,老百姓也跟着倒霉。又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担心他死了以后,他的部下篡权,就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有功的部下,都杀死了。

    第三个矛盾,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华族,和入侵的民族之间的矛盾。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历史。

    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大约是在汉朝形成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在当时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就相互融合,形成了汉民族。

    汉朝以后的漫长封建社会中,中国多次遭到外民族的入侵,中国人民,也进行了多次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战争。这些战争的结果,是各个民族的大融合――形成了包括五十多个民族的中华民族。

    但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民族间的矛盾,就非常激烈。

    例如:清朝入关,侵占了中原大片的土地,汉族也沦落为“战败的民族”。汉族和满族的民族矛盾,就很激烈了。

    清王朝的统治者,对汉民族的反抗,是采取了严厉地镇压措施的。

    清朝初期的“文字狱”,杀了很多人,当然,也冤枉死了很多人。

    翻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看到的是斑斑的血迹。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杀人的历史,也许也不是十分过分吧!

    孔老师目睹了封建贵族们杀人的历史,从仁爱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不要杀人”。

    这就是孔子的“仁政”。

    四十)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鲁国的贵族季康子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他说:“我如果把残暴、不讲道理的人杀掉,让老百姓都善良、讲道理,你看怎么样?”孔子回答:“先生您治理国家,还用得着杀人吗?如果先生您希望自己善良,讲道理,那么,老百姓也会像你一样,变得善良和讲道理。治理国家的君子,他的品德,就像风一样,老百姓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在草上吹,草就会向一边倒了。”

    先解释一下“有道”和“无道”。

    “道”,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的哲学里面,包含着很多的含义。

    从小处说,“道”,可以理解为:道理、方法……等等。那么“有道”,就可以理解为:有道理,有方法。“无道”,就可以理解为没有道理,没有方法了。

    从大处说,“道”,可以理解为自然、宇宙的根本规律。我们说的“天道”,就有这个意思。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宇宙的根本规律。也就是,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行为符合“天道”的人,就是“有道”人,也称“得道”人。不符合“天道”的人,就是“无道”人,也称“失道”人。

    古人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中国古代历史上,把那些失掉政权的亡国之君,都划入了“无道”、“失道”者的行列。

    季康子说的“无道”、“有道”,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可能上面的两种意思都有吧!翻译起来,就不是很容易了。我姑且把“有道”,翻译成:“善良、讲道理”;把“无道”,翻译成:“残暴、不讲道理”。

    这样的翻译,不能说十分的贴切,但是,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啦!

    鲁国的官员季康子,想出了一个治理国家的方法: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害群之马”,通通杀掉,老百姓不是就能向好人学习了吗?国家不是就能治理好了吗?

    他把他的这个想法,去请教孔子,孔子批评了他。

    孔子说:老百姓都是很听话的。只要你把自己搞好了,为老百姓做出一个榜样来,老百姓就会学习你,也都变好了。国家也就治理好了。还用得着杀人吗?

    孔子又打了一个比方:

    老百姓像草,官员们像风,风往那边吹,草就向那边倒!

    官员们需要的是“正身”,不是“杀人”。

    这就是孔子的“仁政”理论。

    四十一)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13.11)

    孔子说:“有人说,‘完善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的治理,就可以克服残暴政策,去掉杀人的措施啦!’这句话,真是正确呀!”

    孔子虽然主张“仁政”,反对杀人。但是,孔子是个大学问家,当然精通历史啦!所以,孔子知道,历史上杀人的事情,是不断发生的。

    就拿周朝来说吧!

    商朝是以商业立国的朝代;周朝是以农业立国的朝代。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前后两个朝代,但是,建立这两个朝代的,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周民族战胜了商民族,灭掉了商朝,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失去政权的商朝贵族,是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的。

    虽然,周朝的贵族,对商朝的贵族,采取了“怀柔政策”,让投降的商朝贵族建立自己的诸侯国,保留了自己的贵族身份。但是,他们还是要反抗的,一有机会,就会叛乱。

    商朝灭亡的第二年,周武王去世,商朝贵族们的叛乱,就开始了。当时实际控制周朝政权的周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叛乱平息下去。

    我想,这个过程中,杀人,是少不了的吧!

    商朝贵族的反抗,我想,一定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周朝开国初期,各种社会矛盾,也一定很激烈,周朝的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也会大开杀戒的吧!

    所以,孔子时代,有这样的说法:完善的人,治理一个国家,也要经过一百年,才能免除杀人的措施。

    孔子对这话,是赞同的。

    这就说明,孔子对“仁政”,有清醒的认识。他知道,真正实行“仁政”,是多么地不容易――要经过一百年呀!

    我说:中国封建的专制社会体制,决定了它必须用镇压和杀戮的方法,来维持它的封建专制。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执行“仁政”,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孔子的“仁政”,在封建社会里,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写到,三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只写着两个字:“吃人”!

    只有人类历史,进入了现代的民主社会,孔子的“仁政”理想,才能真正地实现。

    四十二)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13.12)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出现在人世,那么,国家经过三十年的治理,就可以实行仁政了。”

    什么是“王者”呢?

    按儒家的说法,就是“受命于天”的圣人。

    可是,孔子不也是圣人吗?

    他苦口婆心地宣传“周公之道”,教导人们“仁义道德”。结果怎么样呢?不但社会没有按他的愿望治理好,连他自己也没捞到一官半职。

    孔子所处的时代,依然是“暴政”的一统天下。

    我们的孔老师,只有望洋兴叹啦!

    最后,还是“暴政”取得了胜利。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专制的社会。

    在三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实行的都是压迫、剥削老百姓的“暴政”。孔子的“仁政”思想,只不过是他们用来装饰门面的东西,有那个帝王,真正执行过呢?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只不过是孔老师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

    四十三)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

    孔子到了卫国,他的学生冉有为他驾车。孔子看着大街上来往的行人,随口说:“人真多呀!”冉有问孔子:“人多了,应当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老百姓多了,还要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如果都富裕起来了,再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老百姓富裕了,还要教育他们。”

    这是《论语》中,记载的孔门师生的一段很随意的对话。

    孔子到了卫国,看到大街上行人很多,就随口感叹道:“人真多呀!”为孔子驾车的冉有,就随口问了一句:“人多了,应当怎么办呀?”

    这一问一答,师生两人,就开始了“治国,平天下”的讨论。

    要减免老百姓的赋税,让老百姓有饭吃,有钱花,都富裕起来。然后,还要对老百姓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让老百姓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守法公民。

    这就是孔子的“德政”思想。

    我在前面的解读中,已经解读过了,就不再唠叨啦!

    除了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在孔子时代,对老百姓,还有一种教育――军事训练。这种教育,就不只是“德政”了,还属于“仁政”的范围。

    四十四)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13.29)

    孔子说:“完善的人,教导老百姓七年,差不多就可以让老百姓去打仗了。”

    孔子说得“教民七年”,不是说对老百姓进行七年的道德、法制教育。是说,对老百姓进行七年的军事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军事训练,才能让老百姓上战场呢?

    孔子的时代,是冷兵器的时代,当时流行的又是车战。

    作为当时的一个士兵,要有熟练的驾御战车的技术。此外,熟练地使用各种冷兵器,更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

    两军交战,全凭战士们一刀一剑地拼杀,没有超人的力气和耐力,也是很难取得胜利的。

    这一切,没有长期的训练,能达到吗?

    孔子的时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老百姓深受其害。

    孔子提出,训练老百姓七年,才能让他们上战场,无非是让他们增加生还的机会,别让他们立刻就被杀死。

    这也就是“仁政”。

    四十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13.30)

    孔子说:“让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老百姓,去打仗,可以说,就是杀了他们。”

    世界上有很多杀人的方法,有明火执仗的抢劫、报复杀人。但是,这种杀人的方法,还是不常见的,世界上更多的杀人方法,都是间接杀人。给杀人披上一层绚丽的外衣,让杀人看起来,更合理、更合法一些。

    在孔子的时代,让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老百姓,去打仗,应当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其实,这就是一种间接的杀人。

    所以,孔子说:“就是杀了他们。”

    什么是“仁政”?

    “仁政”就是不杀人。

    治理社会,治理国家,不能采用“杀戮”的方法。

    官员们自己做好了,为老百姓树立起好的榜样,老百姓就会学习“好榜样”,社会、国家,也就治理好了。

    所以,治理社会,治理国家,要用教育,不要用杀戮,这就是“仁政”。

    “仁政”的内容,当然不只这些。

    且听下回分解!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