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儒学[中]


本站公告

    让我们先看看法家的理论。

    法家的理论,可以用三个字概括。

    这三个字是:势、术、法。

    “势”的意思是说:这个人类社会中,有一个不受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约束的,至高无上的人。这个人,称为“皇帝”。

    皇帝有无上的权利,他可以凭借这个权利欲所欲为。这种无上的权利,就是“势”。

    怎样保持、拥有这个“势”呢?

    怎样运用这个“势”呢?

    法家说:要做到这点,皇帝就要有“术”。

    “术”是什么呢?

    “术”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一个字是“奖”,

    一个字是“罚”。

    对于那些惟命是从,办事有功的人,就奖励,赏给“胡萝卜”。对于自己看不惯,或者办事不力的人,就要惩罚。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有这软、硬两手,世界上的人,都在皇帝的掌握中了。

    对皇帝来说,最应当惩罚的,就是那些想把自己“干掉”,自己当皇帝的人。这样的人,就是“谋反”。对这样的人,皇帝不但要把他本人杀掉,还要把他的亲属们都杀掉,称之为“灭三族”。

    谋反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有谁还敢谋反呢?

    对皇帝来说,你不谋反,也逃不掉一死。只要他认为你有谋反的可能,照样要杀了你,灭了你三族。

    皇帝最怀疑的人,就是为自己立了功的人。所以,有大功的人,倒霉了,都难免一死,这叫“功高震主”。

    皇帝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只要“金口”一开,千万人头落地。

    一个皇帝,在杀了无数人之后,又能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把无数人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人们就对他充满了敬意,说他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向他大唱赞歌。

    翻开中国的古代史,历史上那些所谓“有作为”的皇帝,几乎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法家理论的第三个字“法”。

    这个“法”,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维持社会治安”的法,是专门用来整治老百姓的“法”。在法家看来,老百姓都是不可理喻的,没法和他们讲道理,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一儆百”。

    所以,在法家看来,“刑法”不是用来惩罚犯罪,而是“杀鸡给猴看”。

    所以,杀人是死罪,乱丢垃圾,也是死罪。

    这样的“法”,谁受得了呢?

    皇帝用“势”、“术”、“法”,保住了他皇帝的宝座,为了什么呢?

    法家说:皇帝要是辛苦劳作,不知道享受,那就是傻瓜啦!

    所以,在法家看来,皇帝无止境的享受,是“天经地义”。

    皇帝吃饭时,要“吃一,看二,眼观三。”虽然只能吃有限的饭菜,但是,要摆上几百道菜供他观赏。

    皇帝也不是超人,性欲和老百姓也差不多吧。

    可是,皇帝要很多老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

    皇帝活着的时候,是老百姓的祸害,死了更是老百姓的沉重负担。

    皇帝从即位时,就开始修建他的坟墓。这种浩大的工程,耗尽了老百姓的财力,使百姓处于贫困之中。很多皇帝,死的时候,还要以人殉葬。

    这就是法家的理论。

    法家的理论,就是要建立一个“天下人,为一个人”的“封建专制社会”。

    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正是“封建宗法社会”向“封建专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都想在国家的兼并战争中,打败对方,成为一个封建专制的皇帝。所以,他们都选择了法家。

    当个皇帝,又有权势,又有无限的享受,谁不愿意当皇帝呀?

    所以,法家的理论,大大地受到了赏识。

    那么,儒家的理论――“原始儒学”,为什么被抛弃呢?

    再让我们看看“原始儒学”。

    “原始儒学”的理论核心是――“仁”。

    仁,就是“爱人”。

    我们作为“人类”,互相间都应该“友爱”。这就是原始儒学理论的唯一出发点,原始儒学的一切理论,都是从爱人,这个观点出发的。

    我们把孔子的这个观点,用一个现代的词汇来表达。

    这个词汇,就是:“博爱”。

    我们用一颗“爱人的心”,来看待人和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推导出原始儒学的“五伦”――五种人际关系。

    这五种人际关系是:

    夫妻关系;

    父子关系;

    兄弟关系;

    臣关系;

    朋友关系。

    原始儒学,以“爱人”的观点,来论述这五种人际关系,表现出了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关怀”和“信任”。也论述了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守的原则。

    这些原则,用一个现代词汇来表示,就是:“平等”。

    原始儒学认为,我们以一颗“爱心”,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的修养,就可以成为一个“君子”。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君子,在行为上,就不会违反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德。

    原始儒学把这种“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德”称为:“礼”。

    我们在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德的制约下,可以自由的行动。

    这样,我们就推导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观念――“自由”。

    “博爱”、“平等”、“自由”,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也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光辉!

    长期的封建专制社会,把这种光辉的思想,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有的朋友,可能要怀疑,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怎么会有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平等、自由思想呢?你的这种说法,是不是太不靠谱啦?”

    我说:人类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有其共同性。类似的社会环境,就会产生出类似的文化。

    西方文化,也不是西方人凭空产生的,它是西方人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和中国的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我现在,只论述三点重要的相似之处:

    一)城邦和列国

    古希腊、古罗马是城邦政治。各个城邦之间,都是独立的国家。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诸侯国林立,各个诸侯国之间,也是独立的国家。

    这样,在政治上,就比较宽松,容易产生多样化的学术思想。

    二)奴隶主的民主制度和封建宗族的民主制度

    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是奴隶主的民主制度。有一定的法定制度,保证民主的施行,可以说,是比较完备的奴隶主民主制度。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封建宗族民主制度”,这个制度,和封建专制制度比较起来,可以说,是民主的。但是,和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度比较起来,就显得不太明显了。

    但是,它们都是民主制度,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二)学术繁荣

    这是两种文化的共同特点。

    也因此,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成了西方文化的源泉;

    也因此,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了东方文化的源泉。

    这两个文化源泉,都是学术繁荣,文化巨人辈出的时代。

    东、西方文化在源头上的相似之处,就决定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博爱”、“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就表现在原始儒学的经典著作――《论语》里面。

    我为各位解读《论语》,就是要为大家,论述孔子的这个光辉的人文思想,为新儒学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