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铸造精英:25、嘉禾名人两老庚


本站公告

    在嘉禾,只要有人提两老庚的故事,便都知道是唐光石和唐盛日。就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讲,他俩同是1950年生的,叫老庚叫了几十年。两人合伙做了18年生意,为钱的事从没红过脸。如今,唐光石是袁家镇铸造协会会长,唐盛日是副会长,唐光石是袁家村村委主任,唐盛日是村支书。两人已连任三届,每次换届选举,两人都向镇里书面提出让贤卸任,不是假的,是真的。每次选举,两人都不在家,但每次都几乎以满票当选。说起这两个累辞不掉的村官,话就长了。

    为了阅读方便,我们还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吧!

    零的突破

    袁家镇袁家村与袁家镇新镇政府隔街相望。铸造一条街口斜对面,是唐氏宗祠,唐氏宗祠并非封建的家族权力的象征,而是集中了现代政权管理的功能。

    先,他有一个大会议厅,前面设有舞台,楼上设有观礼台,可容纳三千人。全村的大会议可以在这里举行,舞台就是主席台;这里也可接纳演出团体演出或放电影;镇里或哪个单位要举行什么文艺汇演和大型的比赛活动也是借用这里的场所;全村几百户谁家有红白喜事,在这里排场,既体面,又风光,也省去很多烦恼——袁家村几百户,2300多人就一个大村子,就集中在唐氏宗祠后面那一大片老式住宅。

    袁家村几百户,全都姓唐,无一杂姓,这也是怪事。

    相传明代以前,袁家村不大,所有人家全部姓袁。大概是1518年,从湖南蓝山县太坪乡桐木林过来一个叫唐月滨的两口子在袁家村边落脚看鸭谋生。两口子四十多岁了,还没子嗣。

    也是怪,唐月滨在袁家住下后连生两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唐姓子孙繁衍生息的速度既快,质量又高,生存能力也特别强;而袁姓家族却呈相反的方向逐渐萎缩,慢慢消失,大概到清朝中期,袁姓只有几户了,他们索性也全部改为了唐姓。唐姓经近500年的发展,至今已有2300多人,虽然是“唐氏宗祠”,但袁家仍叫袁家。

    唐光石和唐盛日都是嘉禾唐氏子孙,两人从小往大玩,一直玩得来,到了1980年,两人合伙买了部嘎嘶车合伙做煤碳、坑木生意。

    他们从嘉禾拉煤运到永州地区的蓝山、宁远、道县,再从这三县买坑木回来卖给嘉禾的煤矿上。

    嘎嘶车是装三吨,他们买煤也是买三吨;那时是人工装车,也没地磅,他们和装车的工人耍得来,装煤远不止三吨,每次都要多几百斤。交煤时,多出这几百斤有的司机要算钱,但唐盛日,唐光石从来只算三吨的钱;运木回来时,有的司机为逃税,只拉半车木上盖稻草,混过关卡。两老庚从不这样,每次办齐了手续装满一车挺起腰杆走。日子一长,两老庚在三县有了些名气,私人,单位都乐意和他俩做生意。那些自认为聪明的司机混过了关,赚了点税费;没混过,木材没收,亏了老本。结果把市场让给了两老庚。九年下来,两老庚跑遍了宁远、道县、蓝山三县的角角落落,三县各地土话讲得滚瓜烂熟可以乱真。

    1984年,依然两人合伙开了家五金、百货、南杂店;一直做到1990年,两人打了10年伙计,钱也确实赚了。出货、进货、卖货,分红,每次算账高高兴兴,两人为钱的事从未红过脸,更没吵过架。

    其间,有些五保老人,困难户从那里拿火柴,拿盐不要钱是经常的事,不仅两老庚能作主,两老庚的家属也说了算。

    1990年的一天,不知是光石对对圣日说还是圣日对光石说:“老庚,我俩也来办个铸造厂。”

    对方说:“也好,袁家一个那么大的村子,还没谁办成个铸造厂。我俩开个头,就叫光盛铸造厂,两老庚的名字合起来命名。”

    光盛铸造厂建厂的速度很快,但两人都没搞过铸造。没搞过铸造的人你还办厂,谁相信你?

    光石和圣日投资20万把厂房建好,把设备买好,没钱进原料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俩有点冒失,铸造是田岗头的专业,袁家没谁冒这风险,你俩敢吃螃蟹。光石和圣日一时半刻之间借不到钱也请不到人,但两人不胆怯,凭两人长期的为人总会有人相助。两人作了最坏的打算,即使铸造不出产品,彻底亏了也要做到三不欠:不欠税,不欠材料款,不欠工资。两人一日讲话,千日相同,至今没欠谁一分钱。

    光盛铸造厂办起来了,在袁家村实现了“0”的零破。开始是唐盛日的姐夫唐木生和妹夫雷凯雄分点事给他俩做,三个月下来,他俩有了订单,有了业务,不但办起来了,而且办得很好。为什么?两老庚老实,本份,人缘好。光盛铸造厂一盈利,唐基学、唐基盛、唐昭勇都仿照着办起了铸造厂。这时的光盛铸造厂已有些实力和经验了。新办的厂向光盛铸造厂借什么,给什么。

    但唯独有一样东西借不到,那就是电。

    一场天大的误会

    袁家历来是用小水电站发的电,小水电最令人恼火的是不稳定,袁家人称之为“癫痫病”。这称为“癫痫病”的小水电只能供应几个煤矿,镇里企业发展很快,而电力奇缺,成了袁家人的心病。

    铸造厂最怕小水电犯“癫痫病”。尤其是浇铸的时候。“提升机”从“高炉里”吊起通红的铁水由行车慢慢地向模型移动,正要浇的时候,停电了,铁罐子悬挂在空中不动了,工人们和老板眼睁睁看着,喉咙里急得冒烟。连骂:“他娘的,癫痫病又犯了。”

    等“癫痫病”醒过来,通红的铁水已经冷却,重新熔化比初次熔化还要难得多。

    “要是有大网电就好。”袁家的人都这么说。

    一九九五年,终于盼来嘉禾县搞湘南大电网,镇里作了计划,准备并网。

    大电网那些粗大的电线恰好从袁家村的上空通过,而且计划在袁家村的地盘上建一个变电站。

    双方达成了协议,县电力局答应并留了一个口子给袁家村供电,按正常价格计算;袁家村提供建变电站的土地给县电力局,也按国家正常价计算。

    这一切,都是唐盛日出面办的。顺顺当当,毫无阻碍。

    唐盛日是1993年被选为村委主任的。他接任后,修路、建校、办厂,村里的经济状况渐渐地好转了,他在村民中的威信也就与日俱增。现在又为小水电并网办了件漂亮事,村民们更是说不出的高兴。但袁家村人穷,一时没钱也就没接。

    过了段时间,袁家村的村民们耐不住了,要求接通用电。但这时,县里从通盘考虑,一接,便会乱套,你袁家可以接,沿途各村都可以接。而大电网的电仍然有限,一大把胡椒本来也够辣,但擂成粉后到处撒一点,就只有点胡椒味了。这不能也不准接。

    袁家人用大网电的心情太迫不及待了。在双方没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袁家村的村民于1995年6月26口在留下的口子处强行接线用电。县电力局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电力管理条例》的藐视,如果都象你们袁家样,还怎么管理?他们要求袁家自己拆下接头;袁家人不肯,电力局只好请求政法部门出面。而政法部门出面则令村民反感,“不就是先接了几天电吗?我们又不是敌人。”

    7月16日村民们索性把电杆打倒了,袁家村的村民也太激动太无知了,矛盾由此逐步升级。

    7月24日,县里出动警力强行拆线,而袁家村的村民偏偏也全部集中起来对抗,吵闹了一整天,没有结果。到了晚上,有几个因超生罚款或其他事情受过处理的村民趁机捣乱出现打、砸行为。唐盛日为首的袁家村领导班子已无法控制局面。

    这就是“美国之音”和“香港大公报”报道的所谓的“湘南暴动”的真相。袁家人听了,0你娘的,这哪是“暴动?”造你娘的谣。

    所谓的“湘南暴动”实际上只是骚动了半个小时的样子。村民们认为闷在肚里的气消除了,也就没事了。袁家人听了,骂道,0你娘的,这哪是“暴动?”造你娘的谣,放你妈的屁。

    但不管怎样,这种公开与公检法对抗的事件当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不容。视为“反革命暴乱”也似乎有理。但“反革命”三字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已经没有再提,况且“反革命暴乱”是要有纲领,有组织,有步骤的,而这些,又确实挨不上边。这是个爆炸性新闻,但郴州市和嘉禾县的公、检、法对这个事件的定性是慎之又慎。而且只由郴州市公安局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发文在小范围内传播,定性为不法分子围攻乡政府进行 “打、砸、抢”的事件。这事件经长时间的历史积淀,经共产党各类机关依据“实事求是”原则进行梳理,得知袁家镇的村民与嘉禾的干部们一贯相处甚好,并无厉害冲突。“7.24”事件根本不是所谓的“湘南暴动”,说不法分子“打、砸、抢”也只是就表面现象而言。其实就象平常并无仇恨的两人吵架,话赶话,理智失控互相打了一拳,清醒过来,都很后悔。“7.24事件”,实际是村民与政府干部们之间发生的一场天大的误会。

    7月29日,公检法开始抓人,这种打砸抢分子共抓了40多人。其中,唐盛日、唐基学作为首要分子抓起来了。

    先是提审村主任唐盛日。

    唐盛日不用审,一概承担,他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是法人代表,我负责,我愿承担一切责任。”

    审唐盛日的人觉得好笑,说别的犯人都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你却往自已怀里揽。

    圣日说我没犯罪,不是犯人,我的村民也没犯罪,但那几个泄私愤的人犯了罪。

    他们火了,那你是说我们抓错了。

    圣日说你们别发火,袁家村民愿望是好的,他们不想也不敢与政府作对,我承认他们行为过火,造成的后果很恶劣,就这回事。

    县里说不管怎么说,这事得查。我们掌握的材料,这事与唐光石、唐基学他们有重要关系。

    唐盛日说他们都是我指使的,责任由我负。

    唐盛日从第一次提审到最后一次定案,口供一直未变。

    只好宣布:“把唐盛日送看守所”。

    唐盛日说:“我准备了!”

    唐基学关了两个月,放了。

    嘉禾狗肉的第三种吃法

    公安来抓唐盛日那天,唐盛日把一碗炒好的狗肉放在桌子上,然后筛了三大碗酒,两位公安一人一碗,自己一碗,招呼道:狗肉,吃;酒,喝。

    公安不理睬,说我们是执行公务。哪有这种吃法的?

    唐盛日说,这是嘉禾狗肉的第三种吃法。吃!喝!完了再签字。不吃不走。

    两位公安刚来不久,摸不着头脑,只好先坐下来。

    坐下来后,唐盛日说你两则来不久,嘉禾狗肉的做法和吃法你们不懂;两公安说,知道一些。

    嘉禾人喝酒吃狗肉是很有些名气的。不知是嘉禾哪届县委书记在闲聊时都说笑话:难怪嘉禾的计划生育难搞,就是狗肉多事。

    在场的人一听就懂,都附和,书记讲得对,狗肉少吃为佳,多吃生事。

    这话有一定道理,狗肉滋阴壮阳,嘉禾汉子本来身高体壮,狗肉一吃,那方面更要得紧;一些这方面不行的男人偷偷吃过几副狗肾后,竟也有了生娃的功能。你说,嘉禾汉子吃狗肉,这计划生育麻不麻烦?

    于是有人说, 那么麻烦,不准男人吃狗肉。

    回说那怎么做得到,那么多做法,那么多吃法。

    嘉禾在吃的方面有两大爱好,一是酒,二是狗肉。真的,到了嘉禾,不由你不喝酒,不由你不吃狗肉。

    在嘉禾,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要酿酒,男女老少能喝酒。米烧酒、糊子酒、黑糊酒、拖缸酒,最出名的数倒缸酒。喝时,香醇可口,知道不会醉;但后劲持久,醉了不知道。

    嘉禾狗肉的做法和吃法都很讲究。

    做法要从活狗开始。选十六、七斤重的条子狗关起来饿三天再杀;条子狗还饿三天,是让它饿瘦,肥狗不好吃。

    再讲究刀法:

    小狗三分,大狗五分剁成块状;

    炒法更加讲究:下锅炒三炒,一炒干水,二炒出油,三炒肉巴锅;烹调术语叫“打干锅”;三炒之后要焖三焖,一焖出肉香,二焖出胶汁,三焖进盐料;盐分三次放:狗肉开始沾锅了才放盐,但只放到三分之二的程度;狗肉炒至半熟时再放第二次盐;全熟之后还放适量的盐。经“三炒”“三焖”“三次放盐” 的狗肉己经飘香,把狗肉铲出,涮锅,放生茶油炸一阵,再放生姜放成股的蒜子,放成个的嘉禾辣椒,放八角炒;再加一次生茶油,即起锅装盘食用。这时的狗肉,和尚闻到也跳墙。

    上面说的是小炒,一碗一碗的炒。

    还有一种是吃全狗,吃大狗,炒全狗。

    20多斤的一条大狗,全部剁成五分大一块,一大锅子全部炒好,全部上桌,全部吃光。

    两种炒法关系到两种吃法。

    小炒待客,小杯喝酒,诗文吃肉,宾主同饮,互劝互推;

    吃全狗则是朋友或村里人打平伙,凑热闹。大碗喝酒,大口呷肉;大声吆喝,比谁的酒量大,比谁的嗓音高;有份没份都可掺进来,狗肉定量酒不定量,狗肉吃光为止,酒少了再拿。

    现在公安来抓唐盛日,唐盛日请他们喝酒吃狗肉,公安不肯动筷子,唐盛日说这是嘉禾狗肉的第三种吃法,公安却摸不着头脑。

    唐盛日说你不是我的客人也不是我的朋友,是来执行公务的但狗肉要吃,不吃我不签字也抓我不走,这就是第三种吃法。

    公安一看,门口堵满了人。

    唐盛日再喊:请!

    公安端起酒碗动了筷。唐盛日在拘留证上签字后把两只手伸给公安:“公事公办,走!”

    唐盛日又叫乡亲们让开,我没干坏事,去去就来。

    看守所里

    唐盛日进监子之前,管教干部在给监子里的犯人训话:

    “你们听着,今天新进来的这个犯人,谁也不准动他一个指头,谁动了他,我对谁不客气。”

    那些犯人没一个敢说“不”的,包括那个判了死刑的罪犯。

    “唐主任,你可以进去了,你别怕。监子里老犯人打新犯人是常有的事,打得鼻青脸肿并不奇怪,但不敢打你。”

    唐盛日说了些感谢的话,便进去了。

    唐盛日一进,犯人们都围住他问这问那。唐盛日把自己犯什么事进的,管教干部为何打招呼的事都说了。

    一个五大三粗的犯人说:“昨天才走了个村支书,今天又来了个村主任,这监子还有点光辉。”

    唐盛日说:“哪个支书,什么名字?”

    犯人们说那支书叫什么名字什么名字。

    唐盛日这才想起是那位因计生措施抓过了头,而又正好撞在新颁布的有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准采取打、砸过火手段的规定被抓的支书。

    盛日问:“你们打了他?”

    犯人们说:“不打怎么样,他说他是共产党员;我们说你这种共产党员,该打!他又说他是村支书!话没落音,我们一齐上把他打倒在地。”

    犯人们都笑起来,说这段时间,我们最开心,我们规定他每天晚上捉50个蚊子,否则不客气。蚊子再多,他也捉不到50个蚊子,几乎挨打。

    唐盛日说你们这些短命鬼,自己犯了罪还仇恨共产党。

    犯人们也说,共产党并不坏,但有些共产党员很坏。

    唐盛日说,我也是共产党员,我不准你们骂共产党。你们应该接受改造,重新做人。

    这时,有几个人给唐盛日送吃的来了。水果,副食,还有钱。水果副食都是大袋大袋的,钱则是500,300的拿。

    犯人们嚷着,唐主任,请客吧!

    唐盛日把点心、水果放在地上。“要吃的随便拿,晚餐每人给买份好菜打牙祭。但一条,你们要答应我服从管制,争取早日重新做人,不准骂共产党。”

    这些犯人一个个答应得很好!

    在监子里,唐盛日并不寂寞,同监的犯人们也跟着开心。

    特例

    1995年10月底,袁家村的领导班子还没选出来。其他各村早在九月份就定好了。

    被抓的40多人,经逐步澄清后,陆续放了。但唐盛日没放,村里人不愿选举,镇干部大会小会的开,要大家行使自己的权利,参与选举活动。村民们公开说:“我们的干部在坐牢,我们不要干部了。谁也不选,就是要盛日回来当主任。”

    一个村,2300多口人,不要干部,没有组织机构怎么行?

    这事传到县委那里,县委与公安局联系,决定将唐盛日取保候审,放出来,实际是让他参加选举。意料之中的是,被关了一百天的唐盛日仍被选为袁家村村委主任和镇人大代表。

    但唐盛日不可能当村委主任。选举结束后,他仍旧回监接受宣判——判了两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一个这么大的事件,开场锣响得那么激动,总得收场——判他一个两个,判他一年两年,做样子也得做做样子。

    应该说,唐盛日判刑是做样子的那种。

    本来,他判的两年是缓刑,缓刑就是监外执行。但后来,觉得这样不妥,一场这么大风波的主要责件人判两年缓刑,不对!于是改为实刑。但实刑也不妥,县里政法部门经核实澄清,那些搞了打、砸、抢的不法分子与他牵扯不上,唐盛日口碑一直很好。村里选举还是取保候审由他押台,现在又判他实刑,老百姓那里又通不过。因此,实刑虽是实刑,但执行时进行了通融——唐盛日有事可以请假——他的徒刑是刑法上没有的那种——游离于实刑和缓刑之间的那种刑。

    唐盛日是在郴州市监狱股刑。1996年2月2日,监狱领导特批了唐盛日三天假,说过年了,让你回家看看。唐盛日说了声感谢领导便迫不及待往汽车总站赶。唐盛日太想家了,他惦记着老婆孩子,惦记着自己的铸造厂,也想念老庚。虽然老庚每次交货返回都要辗转郴州看看他,吃餐饭,喝几杯酒,谈谈厂里的情况,但免不了想。

    桂阳县全义与招旅交界路段下坡急转弯的地方,一辆摩托翻倒在坡堪下;一个满脸血污的年轻人在挥手拦车;拦一辆,司机看见路边还躺着一个人,没停;又拦一辆,也没停;车上还有人嚷,别停别停,那个人说不定己经死了。年轻人急得要哭了,自己不要紧,躺在路边的同事再不进医院,恐怕就没命了。他双膝跪地举手拦车。

    唐盛日坐的那辆客车缓缓驶出郴州,驶至桂阳县全义与招旅交界路段下坡急转弯处。坐在前排的唐盛日和司机都同时看到了这一场面。

    “车祸!司机,停一下,救人要紧。”唐盛日轻轻说了句。

    司机没做声,但打了把方向准备绕过去。

    “停一下,救人要紧!”唐盛日又说了句,还引用增广上的一句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司机也是心善之人,踩住刹车叫那人快上。那人指指路边躺着的人求司机送医院。

    几个旅客嚷起来,说不行不行,人都死了还往车上抬。

    唐盛日早己下车,用手试试鼻息,说还有呼吸,不救真的会死。

    又有人嚷叫司机要赶路,别惹麻烦;司机犹豫起来;唐盛日说今天无论如何得麻烦你,到时我封个大红包感谢你。司机默认了,唐盛日正和那年轻人去抬那受重伤的人时。偏偏又有一个人冲唐盛日嚷:“你想上报想上电视另选日子!什么料子?管得宽。”

    唐盛日说这位兄弟说错了,只要是人就得救死扶伤。

    那人冷笑一声,命令:“司机,开车,我有急事。要不,退票。”

    唐盛日有点火了,指着那人问:“你有什么急事?比救命还急?这是20块车票钱,你下去。”

    这时车上却有人喊,抬上来抬上来,救人是对的。那嚷叫的人再没做声。

    司机把伤号送到桂阳县人民医院,唐盛日递给司机一个厚厚的红包,司机有点不好意思,唐盛日说:“我说过的话应该算数,拿着,那里等不得。”

    出车祸的两人是马鞍山的工人,重伤号叫唐仁方。送进急救室后才知两人身上都没钱,唐盛日叫医生救人要紧,钱我马上去交。

    唐仁方经桂阳县人民医院抢救活过来了,是切开喉管掏出淤血输氧才救活的。唐盛日守到第二天下午等唐仁方家里来了人才离开。

    当唐仁方他们知道他是嘉禾名人两老庚中的唐盛日时,而且知道他在劳改时,都惊得语无伦次:“难怪是两老庚啊!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劳改呢?”

    唐盛日说不怪政府,是自已犯了错。

    唐盛日三天假期为救唐仁方耽误了两天,第三天回到劳改队。唐仁方家里己给劳改队送来了表扬信。劳改队领导本来对唐盛日看得松,有了这个机会,立即上报给他减刑一年。

    刑满释放回家那天,唐盛日首先来到铸造厂。唐光石押车送货到广东去了,自已的父亲和唐光石的父亲正在验收送来的生铁。厂里的工人各就各位在制模,下料,浇铸,抛光,涮漆。一切紧张有序地进行,显得生机勃勃。唐盛日见了,感慨得泪涌眼眶。

    事发次日,唐盛日预感自己难躲其咎,他对唐光石说,万一我进去了,我们的厂不能倒,你要撑起来。唐光石说我也是这么想,厂一没,倒了经济靠山,没钱话不灵,什么事都不好办。唐盛日说,进局子的不止我一个,我家好些,生活不愁,那几个我们不接济他们老婆孩子,家可能会散。

    事情不出所料。唐盛日进去后,唐光石把两人的父亲请出来负责进货、看厂、监管;安排唐盛日的老婆当出纳,大大小小的开支都经她的手;自已负责跑业务拿订单,管销售负责资金回笼。每次结账后如数把钱交出纳入账;进货得圣日的父亲验收签字后再去圣日老婆那里拿钱。他出差凭票报账,住旅社从没超过40元一晚;坐火车从来没买卧铺票。每次分红,除去资助几个被判入监的特困家庭,其余的两家二一添作五平半分。

    ——这一年赚了30多万,每家分了10多万。

    第二天,唐光石回来了,两老庚一见面,没哭,没抱,两人反苦笑了笑。唐盛日说:“老庚,你这样做,经济大权全让我家掌,你奔来跑去倒象打工的。我过意不去。”

    唐光石说:“老庚进了那里,我更要板正,要不十几年的交情有了水份。”

    不几天,县里也来了领导看唐盛日。无非说些受了点委曲不要紧,精神要振作之类的话。

    唐盛日说事情过去了,不提了。

    领导还是有些歉疚,问唐盛日有什么要求。

    唐盛日知道自己是村主任的位置上进去的。至今村里没人管事,由一个70多岁的老党员应付,县里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是想让他支持村里的工作。当然,不管怎样,他是判了徒刑的,立即就任村委主任不合适,但在背后支持还是可以的。

    但唐盛日没想这些,而是毫不犹豫地回说:“保留党籍,我没做坏事。”

    刑满释放的唐盛日暗里当个村主任也许合适,但提出保留党籍,这可是个天大的笑话。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犯罪判刑的党员首先是开除党籍。也就是说,只要判了刑,你的党籍就没了。但唐盛日判刑,却始终没同意开除党籍。他说判刑可以,要开除我的党籍我不签字,我没干坏事。因此,释放之后,他仍提出保留党籍。

    一件这么大的事,来探望他的领导也拿不准,他们没答应,也没拒绝,而是说:“这事在嘉禾县没有先例,我回去后向有关领导汇报。”

    要不要保留唐盛日的党籍成了嘉禾县委和袁家镇党委不容回避的议题。

    最后,给唐盛日作“留党察看”处理,实际上,把他的党籍保留了,成了嘉禾县刑满释放保留党籍的一个特例。

    为保留唐盛日的党籍,两级党组织找了几条理由,一是唐盛日为集体为村民做了很多好事;二是主动承担责任,本人无罪,事发那天,一直在做村民的工作;其实,最重要的是村里没人管事,为他日后复出作准备。目的明确后,作为手段的理由就好办了,再来几条也有。

    写到这里,我想起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桂棣 、春桃伉俪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一书第二章 “恶人治村”中也有一个特例——张桂全尚在刑期却被委以重任。

    简单情况如下:

    张桂全是安徽省固镇县唐南乡小张庄人。因犯贪污罪和奸污妇女罪,于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日被固镇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两年。这期间,小张庄合并到了张桥村,正在服刑期中的张桂全却未经选举被乡党委和村支部个别领导指派为村委副主任。

    文章说,这使得五毒俱全的张桂全非但恶习不改,反而变得有恃无恐,更加凶残。

    所谓有恃无恐是张桂全在之后的日子里,对村民收税、收费、罚款随心所欲,收刮民财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并且侵占土地,霸占鱼塘,侵占公物,贪占公款,己是恶贯满盈。而且不准任何人对他不满,谁稍有不从便遭不测。成为一个十足的恶棍。

    所谓凶残,则指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张桂全指使几个儿子公开杀人,而且连杀四个,被害者都是向上级要求清查村里账目的人。

    这两个都是特例,但缘由与结果截然不同。

    安徽固镇县唐南乡个别领导指派一贯胡作非为尚在刑期的张桂全为村委副主任,其结果证明是耸恿了一条大恶棍;

    而湖南嘉禾的领导们把判刑释放的唐盛日的党籍保留下来,是既尊重民意,也为唐盛日今后复出作好铺垫,设下伏笔。唐盛日后来重新选为袁家村党支部书记也好,出任袁家镇铸造协会副会长也好,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造福社会,服务人民,历史证明嘉禾县的做法是保护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秀党员。

    南北两个特例,性质如此悬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们千万不可忽视村官的九品位置,他们代表的是中央政府的意志。县乡两级领导对村官的审视和培养也就尤为重要——用本书的行话说,唐盛日是搞铸造的,他铸造的是工业机器配件;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也是搞铸造的,他们铸造的是人,是党的干部,其实也是铸造机器配件——社会机器配件。

    但愿多造唐盛日这类配件,千万别出张桂全那种产品。

    正副会长

    一九九八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嘉禾县袁家镇袁家村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请来了镇里60岁以上的老人,还请来了各村评出的好媳妇,共同欢度老年节。

    重阳节请老人家开会,还请媳妇们过来?谁想出这么个点子?你铸造协会管铸造,还管这些?

    为这事,铸造协会会长唐光石和副会长唐盛日筹划了很久。

    1994年以后,袁家镇的铸造业进入低迷的徘徊时期,也是一个产业调整、分工与产品升级的过程。一部分资金雄厚的厂家由生产粗铸件转向生产机械铸件并逐渐南迁广东沿海地区发展;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铸造企业的门槛逐步升高,越是粗品越没利润,而很多建筑材料如排污管,水管由塑胶制品取代,市场需求量骤降,不少厂家没迈过这道门槛,暂时淘汰出局;维持下来的那些铸造厂,拼命寻找生存空间,卷入恶性竞争,既影晌了相互关系,损害了铸造市场,也降低了行业利润。这期间,袁家境内大约80家,境外大约130家铸造企业大都举步维艰。而光盛铸造厂于最低迷的1996年至1997年能盈利30多万,算是精心经营创造了奇迹。但是,经历这低迷时期的惨痛教训,提请袁家铸造人警醒:铸造企业加速产品升级,采用先进生产设备与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向精品迈进,刻不容缓。

    唐盛日刑满释放是1996年秋,嘉禾铸造业正好闯过两年低潮又渐成红火形势,但很多问题也冒出来了。

    比如:无利竞争盛行。

    所谓无利竞争,就是大家为了同一货源,同一合同互相踩脚;为抢生铁、焦炭等货源,互相抬价;为抢销售合同互相压价;不仅大家都赚不到钱,还搞得互相之间矛盾重重,精神紧张。

    ……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让铸造老板叫苦不迭。他们说过去还有会头说话算数,还规定各在各的地盘上,不准越界……。于是,在袁家镇党委和政府的倡导组织下,成立了袁家镇铸造协会。唐光石当选为正会长,唐盛日和黄乃庭、肖建生当选为副会长。

    他们一上台就制定了系列章程。

    先是制止无利竞争,制止的办法是经济制裁。章程规定:

    张三做的合同,李四不准去争;李四要做,必须先征求张三的意见;张三如果不同意,李四硬要做,其损失由李四承担。

    其次是提倡扶助贫困企业。

    还有,铸造协会有责任安排初中毕业后的青年就业,免得在社会上惹事。

    ……

    总之,都是有关铸造方面的事。从此,铸造人之间政府解决不了的事,一到铸造协会准成。因此,袁家镇的铸造协会影响越来越大,事也越管越宽。

    一天,袁家镇张镇长打电话给唐光石说同善中学学生肖兰兰得了白血病,家里没钱治疗,你想想办法。

    唐光石放下电话,立即召来唐盛日、肖建生、黄乃庭三个副会长。研究决定 ,一起发动铸造老板捐钱。只几天时间就收到捐款3万多块。

    非但如此,铸造协会由此得到启发,形成惯例:每年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以后,在全乡摸底,把全镇的贫困户名单送上来。然后,正副会长带头捐款,镇铸造协会每年年底都可以收到捐款两万余元,仅唐昭雄一个每年捐3000元,分发给全镇的贫困户过年。

    铸造协会为了让各铸造老板的妻子更好地支持丈夫的工作,近年三八节举行过铸造夫人拔河比赛,铸造夫人代表旅游观光两次活动,让他们互相交流,开旷眼界,感到当一个铸造夫人的荣耀。

    但影响最大年年坚持的是袁家镇袁家村“九月九”老人节聚会,兼带表彰好媳妇。

    每年的这天,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请过来,聊聊天,然后每人发一份纪念品。最有意思的是给好媳妇代表发奖状奖品。每年都要评出典型的好媳妇出席上一级的“敬老爱老”代表会。

    4年农历九月九日老年节,袁家村参会老人恰好200人,其中90岁以上2人;80——89岁28人;70——79岁87人;60——69岁83人;评出好媳妇15人。然后再从15位中评选出两人出席镇里“爱老敬老”的代表会。

    大家都想当代表,但比来比去评出唐元昌的老婆和唐米姣。

    这两个典型真的很典型,好媳妇们说,尤其是唐元昌的老婆让我们服气。

    唐元昌的生母病故后,父亲续弦娶了后母;父亲病故后,后母又招唐开义进屋。后母和唐开义与唐元昌都毫无血缘关系。现在后母瘫痪在床,唐开义老迈无力,只知吃喝,唐元昌老婆服侍的就是这么两个老人。服侍周到就别说了,反正评她我们服气。

    还比出一位是唐米姣。

    奖状之前,会长和副会长讲话;唐光石高喉大嗓,唐盛日细声细气但中气十足。两人先后说的意思差不多,他们说我们这几句话,每年都要重复一次,社会上有老才有小,尊老爱幼是我们必须提倡和遵守的风尚。评选好媳妇的活动必须年年坚持下去,今后,礼品要发重,奖状要发大。非但要评选好媳妇,还要把那些不尊重老人的典型也找几个来给她照个相。

    话是这么讲,但差媳妇的典型一直没找,因为一开始没找出来,到后来,大家都争当好媳妇去了,太差的媳妇在袁家村几乎找不出了。

    冷清的普济寺

    那天午饭后,我对唐光石和唐盛日说:“来嘉禾好几次了,想去普济寺看看。”

    他俩连忙打岔,别去别去,冷冷清清的。

    我很奇怪,嘉禾普济寺也算湘南名刹,属佛教圣地,应是嘉禾一大风景。怎么会冷冷清清呢?

    他们说:“你要去便去吧,到了那里就会知道。”

    我们从生源大酒店驱车来到普济寺,果然是一派荒凉。

    普济寺的山门倒很雄伟壮观。但整个普济寺看不到一个香客,与早些天在南华寺见到的景况形成截然的反差。

    山门口有三个老太婆在卖纸香,见了我们一拥而上,相比南华寺门前来说她们是以极低价格兜售她们的纸香。等量的一把香、一叠纸,南华寺门口售价18元,而这里只花两块钱。

    进了山门,是一块开阔的大坪,坪的右侧是僧侣的住房。住房建得倒很现代,所有的门都紧闭着,也看不到一个和尚,从山门到观音殿足有10000米2空坪里长满了深深的野草。大雄宝殿后的青石山被开采得齿牙裂嘴。

    进了观音殿,倒令我肃然起敬。观音殿里面千手观音描得金光闪闪,两个和尚却在有气无力地手敲木鱼诵经。

    我们在大雄宝殿前烧化了纸,点燃了香,但心里有些茫然。

    据《嘉禾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中《嘉禾的几处名胜古迹》所载:

    普济寺于唐代初建,明朝继建中殿、大雄殿。观音阁塑一尊千手观音,高三丈,两相壁诸龛列五百罗汉,形象各异。寺内设铁铸巨钟,直径五尺余,钟声宏亮悠扬,数里之内可闻,“普济疏钟”昔为嘉禾八景之一。每年农历9月19日,传为观音生日。每年这天,县内及湘南、粤北、桂北等地的善男信女,备具香烛祭果,前来诵经拜佛,热闹非凡。

    其实最值一看的是那尊千手观音,千手千眼,实际上有1002只眼——一手一眼之外面部还有两眼。被称为中国江南第三大观音,另两处是浙江普陀寺和广东的南华寺。但是我们现在所见的不是原来的千手观音了,与原来的千手观音不可比。

    普济寺由原来的热闹非凡变成如今的冷冷清清也是有原因的。

    咸丰2年(1852年),普济寺毁于兵灾;咸丰9年修复;民国9年(1920年),知县李续源,拆毁大雄宝殿改为农场试验场;1953年起,龛列五百罗汉渐毁;1965年冬,该地新建楼房,寺庙被拆除。

    一直冷落到1999年,县政协提议修复普济寺,虽铸造协会首先响应建成了山门,其他建设却未见动静。

    我们说,这里最大的工程是山门和大雄宝殿,这两项都已搞好了,把坪

    里修整一下,在山门外配套相应设施。比如:卖纸香,卖纪念品,经营饮食的小店……这人气就会旺起来。

    唐光石和唐盛日说,照讲县里也还算重视。山门前水泥路两边的地是计

    划建这类门面的。县政协委员也多次提议要好好规划“普济寺”。我们袁家镇铸造协会首先响应,铸造老板捐款20多万把山门建好了。嘉禾也就这一处佛教圣地,外地人来了也算个去处嘛。但山门建起两年了,其他方面还没动静,这大门上的铜环都让人撬走当废品卖了,……只要县里规划,我们铸造协会再出点钱没关系。

    这普济寺本与我们写的话题不入辙,但没想到袁家铸造协会的宗教意识

    也这么强,旅游文化意识也这么强。我想,县里应该也会为袁家的铸造老板感动,建山门他们花了20多万,门面装点得这么雄伟,里面的内容也应该丰富起来。这可是旅游资源,如果,嘉禾真的成了“中国铸都”,嘉禾还有那么多土特产——袁家铸品塘村刀,白脚麻和三味椒,湘嘉小鱼倒缸酒,三耐皮鞋土茶油。都集中在普济寺前向游客亮相,普济寺肯定游人如织,香火旺盛。这种投资带来的利润也将是难以预料的。

    累辞不掉的村官

    唐光石是1999年当选为袁家村委主任的。

    1999年之前,袁家村里的开支全靠一万多块钱即18岁至60岁的公民每人10元提留款。应该说,很紧张,很无奈。

    当选后的那天晚上,老婆向光石吹风:“你当个会长已经很风光了,当什么村主任。一个难剃的嘉禾癫子脑壳。”

    光石说:“已经选上了,不当怎么行,肩膀顶不起背脊顶。”

    老婆又说:“钱没个卵钱,人心都是散的,依我看,趁早辞掉另选。”

    光石没听老婆的话,他想自己富了不算,应该让全村人都富起来。既然当了村干部,就要为村里做点事,仅靠这点提留款不顶用。

    唐光石、唐盛日两老庚商议,应该想办法让村里有固定的收入,看准了机会就下手。

    唐盛日党籍是保留了,当村干部虽不合适,但唐光石上任后,他有什么事就和老庚商量 。

    唐盛日说,我们都四十老几了,在世界走一趟不容易,应该给村里办几件象样的事。唐光石说,我也是这么想。等机会吧!

    机会来了!他们办的第一件象样的事是凑钱买下了袁家供销社一块地皮。

    随形势发展,供销社职工实行改制买断,买断的钱就是由变卖固定资产里支付。袁家供销社有块地皮在袁家圩黄金地段,开价21.5万出售。1999年的袁家镇,家有21.5万的人已经很多。即使唐光石、唐盛日两人也可买下。但他们不买,因门市部在袁家村的地盘上,唐光石代表村委的意见,要买。村委要买,其他的人只好望而却步。

    话说出去了,钱呢?袁家村历来是负债运行,穷光蛋一个。唐光石提议村支部,村委两班人集资买下。然后分块出售。他自己首先拿出10万,还有7个支委凑拢11万多把地皮买下了,然后以住房兼门面的地基出售,21.5卖下的地皮变成52.5万,这52.5万一分钱都不准挪动。立即上马建成了村委综合楼。偿还了地皮款,不向村民摊一分钱。一、二层出租,每年租金3万多,三楼是村委办公开会的地方。

    袁家村终于摆脱了负债运行的处境,也有了个象模象样的窝。

    村里办的第二件大事是买下供销社的门市部。

    供销社门市部是全圩场的中心位置,买下后立即可以变钱,供销社开价26.9万。当然,也和前面卖地皮一样,袁家村委先发制人,由村里买,也就没谁再争。但这次不能象先前样,又由支委集资购置。这次变了一种方式,发动村民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投资,买下门市部作为村里的固定资产。

    第三件大事是以完全自愿捐款的形式建起了全县一流的村委大礼堂。唐光石带头捐了5000元,全村共捐款20多万。

    唐光石完成这三件大事后,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想,自己50岁的人了,自己已连任两届村主任,该歇歇了。

    年换届选举在即,唐光石向镇政府提出,我已连任两届村主任,年纪也大了,很多事力不从心,应该让年轻人上。他不但口头上提,而且提交了书面报告,而且是他第二次提交辞呈了。2002年第一届任满时,唐光石也提交了一次辞职报告,镇里考虑他任村主任的三年里,成绩斐然,劝他连任。在候选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选举时,唐光石不在家,但村民一致选举他当村主任。

    年6月份,嘉禾县全县村支两委换届出选举,镇里见唐光石一再提出辞职,而且在全村各地墙上贴标语,上写“谁还选我当村主任,我就骂人。”觉得村里的基础也已打好,任何人接手工作都容易开展。因此,唐光石未列入袁家村村委候选人名单。唐光石照样不在家参加选举,他认为这下可以卸任了。

    换届选举在袁家村礼堂也就是唐氏宗祠进行。

    组织选举的镇干部在向村民小组组长分发选票。村民小组组长再把选票分发到各村民手中。

    村民们一接到选票,纷纷发问:“候选名单中怎么没有唐光石的名字?”

    镇干部向大家解释:唐光石主任已连任两届,他提交了辞职报告。

    “不行,我们要选他。我们还要选唐盛日,袁家村是他俩搞上来的,没他俩搞不好。”

    镇干部又解释,唐盛日已选为袁家村支部书记,你们知道,唐盛日早几年每次选举,他的票数一直第一,但他那时不能让他当。这次,再不让他当就不行了。

    村民们要求唐光石继任村主任的呼声很高。于是,他们在选票的另选名单里写上唐光石的名字。

    在礼堂的一角,唐基平拿着选票问老婆:“我们填不填唐光石。”

    老婆说:“填!”

    唐基平犹豫了一下:“光石有点霸道,我不想选他。”

    老婆说:“我知道你为摆摊的事过不去,他帮了安徽佬,但那是我们没理。”

    唐基平又犹豫了一下。

    村里唐某是纯女户,他招了个安微人当女婿。赶场时,安微人与唐基平家的摊位相连,唐基平累次占强,安微人要求唐光石处理。唐光石劝唐基平要平等待人,现在的政策向纯女户倾斜,安徽人在袁家招郎落户并不低人一等。唐基平不听,和唐光石吵起来。唐光石一气之下一拳把唐基平的摊板砸烂了。为此,唐基平一家好段时间不理唐光石。但想来想去,还是自己不对。

    唐基平的老婆说:“唐光石这样做,虽然有点过激,但碰上不讲理的人,没有这样的干部还押不住台。人要跟理走,写上。”

    唐基平在另选名单里写上了唐光石的名字。

    我们在采访唐光石时,提了一个问题说:“唐主任,按你的思想,你的行为你的能力应该入党,怎么没入党呢?”

    唐光石爽朗地大笑起来说:“80年代前,党不会要我;90年代前,我对党的认识不够,没申请入党;90年代初,我要求入党,……”

    我们打断他的话,叫他详细地讲。

    唐光石继续说:“1968年,我还只14岁,高小毕业还欠一个学期(嘉禾土话把“差”说成“欠”),跟父亲打铁。除我外,父亲还带了几个徒弟,因此,我家成为雇工剥削的典型,又批又斗又退赔,75年还打成暴发户,党自然不会要我;90年代前,我以抓钱为目的,对党的认识不够,没申请入党;90年代初,我要求入党,可地方上的老党员提出不发展个体老板入党,因为个体老板都带剥削性,全村每年只一个指标,我是个体老板,轮不上;现在,我年纪大了,每年只一个指标,我不想占这个位子,主动让给30多岁的年青人。年轻人入党对袁家的发展有好处。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我要做到一个党员的标准。”

    唐光石这个高高大大的嘉禾汉子说的是实在话,一看他那张四方大脸一听和那毫不掩饰的笑声就知道没半点虚假。

    唐光石和唐盛日为何累辞不掉?两人在袁家为何威信这么高?除了把村里的经济搞上去了以外,就是敢抓敢管敢得罪人。但就凭这两点也不能管住村民手中的笔。带着这个问题我问了袁家镇党委书记肖武文和驻袁家村的镇党委副书记小周,不料两人都说,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对公益事业捐款积极,对贫困户照顾周到。他们还叫办公室主任黄成旺拿出一份镇里公益事业捐款档案让我们查出下列数据,而且两人的捐款次数,数目大体一样。

    94年袁家村建校各捐500元;镇中心小学建教育差转台各捐500元;

    96年8.13洪灾各捐600元;

    每年教师节各赞助300元;

    97年袁溪路硬化各赞助5789元;修村道各捐500元;

    98年袁家镇政府搬迁,唐光石赞助500元,唐盛日赞助1090元;

    99年至今每年各捐1000元以上给村里贫困户过年;

    年修建嘉禾名胜普济寺唐光石赞助5289元,唐盛日赞助3160元;

    年建村礼堂各赞助5000元;

    98年以来为保社会平安,各人赞助6000多元给镇派出所添置交通工具;

    ……

    这是一连串枯燥的数字么?你觉得生硬么?你认为太多了,太长了么?不,正因如此,我们听到两颗平凡而又纯朴的心灵在吟唱震撼人心的音乐。

    一句话,十多年来,凡上级有号召,凡是袁家镇境内的公益事业,包括兄弟村修路建校,两老庚都慷慨解囊;我们之所以把这些枯燥的数字写这么多这么长,是用来证明两老庚做好事不是在当村干之后偶尔心血来潮,而是一贯为之;不是想捞个什么表扬,而是自觉的行为。难道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连串枯燥的钱数么?就没读出点别的东西?

    在唐光石家做客时,我们随手翻看过他的一叠笔记。

    唐光石文化程度较低,但写日记做笔记己成习惯,从80年两老庚合伙生意起是断断续续写,当选村委主任后几乎记。

    这里我们照原样抄录两篇。

    98年农历12月28日

    今天是农历12月28了,家家户户都在办过年的料子。但是我村还有几家过不去的贫困户。

    1组唐仁会孙子孙女,父故母走,爷奶70多岁,给400元过年。(注:以后年年如此,至2002年他们年满18岁。)

    2组唐召成,五保1人,70岁。

    9组唐开丰,当兵回来,身体不好。

    9组彭卫莲,双目失明,子手触高压电成鸡爪。

    下袁家唐胜利,母70岁,自己残疾。

    还有唐仁记、唐成仔、谢凤英。我不能不管这事,我吃肉,他们也要吃肉,每人给百把几十块吧。以后也这样,每年拿千把块出来,算修善积德吧!

    年7月4日

    昨晚11点多,民政办主任打电话给我说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准备上访,全县还有600多人,袁家有18人,他们中最小的都74岁了,影响不好,要我做工作。

    今天,我5点40起床等他们,来一个问一个。原来是补助费没到位,我认为他们有理,答应向县里反映和协调,还把他们带到镇政府。通过镇党委做工作,谈心,交换意见,气消了,访也不上了。

    以后为了每方面的细心工作,要努力稳定,综合治理,计生,五保,孤儿,特困户,村组,发展,志愿军,老年人,老党员,残人,方方面面都要到位。

    这两则日记相隔7年,但内容的实质是一脉相承;唐光石文化有限,语言表达不完整,标点用错在所难免,但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善良的心和一个九品村官的高度责任感。

    袁家村创建和谐社会的程度高,与这样的村官分不开。

    在袁家镇,象唐光石、唐圣日这样的村官还有的是。比如大兴村的老支书肖建生,他卸任前不仅没半点心理失衡感,而且对新支部提出自已的要求,还捐款五万给新支部作全村福利事业的启动资金。为此,老百姓对肖建生给予朴实、生动而又高度的评价:“扶上马,送一程,高风亮节见真情。”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