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至1993年是袁家铸造业快速发展时期。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三点子”讲话。改革思想放开、胆子放大、步伐加快。广东沿海市政建设如火如荼,市政工程所需铸件恰好符合刚起步的袁家铸造挡次。铸件产品只怕没货不愁销,很多客户背着钱坐在袁家各铸造厂等货。而与嘉禾相邻的桂阳县盛产铸造的主要原料——生铁,采购便捷、价格便宜,大部分厂家乘势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完成最初的原始积累并带动许多有一定技能、资金的农民纷纷办厂经营铸造,不少老板开始把目光投向广东沿海办厂。袁家镇铸造企业迅速增加到将近150家,其中,袁家镇境内达到63家,镇外达到80多家。
在广东沿海做得大做得好的有:雷玉王、刘礼忠、雷雄志、唐基学、黄明华、毛阳生……
在广西做得大做得好且做得精的有黄氏民英、民雄、民豪、民杰、民朝五兄弟。五兄弟中又尤以民朝思想开拓、锐意进取,在嘉禾铸造人中声望较高。
在嘉禾境内产业上规模的当数黄乃庭、唐力雄……
随着铸造业迅速发展,原有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规模景观没落。企业家都想做大做强,但地理条件和水电设施限制了发展。袁家镇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分析论证,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全镇铸造业集中在一起, 先后投资1100多万元,建成集“水、电、路、讯”等功能于一体,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铸造工业一条街”。
“铸造一条街”于1992年建成。
“铸造一条街”名副其实。据袁家镇镇政府2004年3月所编《中国铸造之乡——袁家镇》一书介绍,“袁溪路”也就是“铸造一条街”全长7.8公里,沿途九个自然村12000多人,街道两边拥有各类铸造企业113家,修造厂5家,镇办煤矿5个。年产铸件15万余吨,年产原煤【12】万吨;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家,从业人员3100多人,占全镇劳动力的39%,工人月工资1800元左右。2003年区内完成工业总产值2.9亿元,上交税金325万元,占全镇税收的60%。
企业主们建厂都讲究气派,亦论风水。厂门高大,铁门厚实;门楼大都镶贴大红瓷砖,象征事业红红火火;不少厂门有石狮把守,既为之避邪,有着不可侵犯的威严,也是富有的象征。
任何一家厂里,都是炉火熊熊,行车吊着通红的铁水在空中运行;工人们各司其职,模型工、炉工默默干事。
铸造工业一条街的建成,马上给袁家铸造带来五个亮点。
一是由家庭作坊式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通过申报,确定龙头,自由组织,政府调节的原则和措施;98家铸造企业逐步整合,形成了以兄合铸造有限公司、利民铸造厂、通力机械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六大类铸件生产联盟;
二是生产方式由过去的简单粗放型逐步向集约科技型转轨,即由过去只能承接生产犁头、犁面等简单农机具和漏水板、下水管等市政工程配件,发展到从不足0.5公斤到重达数吨的机械配件都能按图施工的高质量铸造。很多产品通过车、钻、刨、铣等技术处理即可直接转化为终极产品。正因此,老板们开始装备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科技含量,由粗件铸造转向精深加工——这是袁家铸造业有史以来的突破性飞跃;
三是铸造产品由过去的单一型向多品种型转变。由原来只能生产10多种普通铁铸件拓展到铜、铝、钢及球磨铸件,产品达300余种;
四是销售市场由两广地区转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目前的铸造产品不但销往广东、广西、上海浦东、湖南邵阳等地,还通过镇铸造集团公司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香港等东南亚地区;
由于铸造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修造、车床加工、运输、原材料销售、餐饮等系列产业的发展。
袁家的铸造老板们一谈起镇党委、镇政府就赞不绝口,眉飞色舞。他们说,铸造一条街的兴建是袁家铸造业的一个飞跃,不论规模、技术、品种、市场都是一个翻天覆地的飞跃。这个飞跃不是单靠铸造人努力就能做到的,没有历届镇党委政府、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谋划运筹,我们的铸造业不可能出现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袁家镇的干部是干实事的,他们有知识、有眼光,现在的铸造之乡,才真正叫铸造之乡;这样发展下去才真正可以与河北的泊头、浙江的永康一比高低。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