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用了五章的篇幅,为各位简单地介绍了,我国知识界解读《论语》的概况。一孔之见,一人之言,也没什么可取之处。
我想,大家一定都听腻了。
那,让我们再回到正题吧!
我在前面说过,《论语》这本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孔子的“伦理观念”。
一个是:孔子的“政治理论”。
一个是:孔子的“人生简历”。
《论语》解读到这里,孔子的“伦理观念”,我已经基本向各位解读完了。大家一定对孔子的“仁义道德”,有了一个大体的理解。
从第九卷《为政篇――君子治国》开始,我将为各位解读孔子的“政治理论”。
从那里讲起呢?
世界上的每一个学派,都有它的人生理想。这人生理想,基本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观念。当然,儒家学派,也是这样。
所以,我解读孔子“政治理论”,就先从儒家的人生理想开始吧!
儒家学派的人生理想,包含在《论语》的篇章中,几乎随处可见。我在前面的解读中,也涉及到了。我也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
为了解读的方便,让我暂时离开《论语》,从儒家“经典”中,找出一段最能表现儒家人生理想的话来,为各位解读。
这段话,是什么呢?
这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段话。
《礼记》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大学》。
《大学》的意思是:伟大的学问,或者是,君子应当学习的学问。按儒家的说法,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孔子讲述,由孔子的学生曾参传下来的。
我猜测:这可能是曾参的“课堂笔记”,后来又整理成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孔子先给曾参讲述了,曾参又讲述给他的学生们,由他的学生整理成这篇文章。
我把《大学》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论语》的思想做了比较,两者是一致的。所以,可以肯定,《大学》中讲述的内容,确实是孔子的思想。
下面,我就选出《大学》中,两段话,为各位解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我先解读第一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什么是“明德”呢?
“明德”的意思,可以解读为“光辉的道德品质”,当然,也可以解读为“伟大的业绩”。我的看法,恐怕,“明德”有这两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呢?
这句话的第一个“明”字,可以解读为“表明”、“展现”。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翻译成:“古代那些想把自己的光辉道德品质,和伟大业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人……”
这样的古人,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孔子说:“先治其国……”,首先要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
整个《论语》,整个“儒学”,讲得就是一件事:怎样让世界上的人们,都知道自己的“光辉道德品质”,自己的“伟大的业绩”。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怎样“出名”。孔老先生,是一位非常想“出名”的人。他创立的原始儒学,也是教学生怎样才能“出名”。
我们今天怎样才能“出名”呢?
我想,是不是应当这样:先联络好了“传媒”,然后再做出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比如,和某位“明星”“歌手”睡觉,“传媒”反复炒作,大家一起起哄,于是,一夜之间,就“出名”啦!
接着,就有商家来邀请做商品的“形象代理人”,有出版社联系“出书”,于是,就名利双收了。
孔子可不是这样,他说:“你要想出名,首先要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
孔子说得不错。
在中国历史上出了“大名”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都是能打仗,又能治国的人。他们的“出名”,都是因为治理好了国家,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
还有一些“将军”、“宰相”。他们或者能领兵大仗,或者能治理国家,他们的出名,也都是因为对治理好国家,做出了贡献。。
但是,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孔子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你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你应当把自己的“家”,先弄好了。
有朋友会问:“一对夫妻,一个孩,有什么难弄的?”
我说:孔子说得“家”,可不是现代家庭的概念。
在孔子时代,贵族们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封地”。这块“封地”上,有属于自己的农奴。贵族们就是依靠“封地”和“封地上的农奴”养活自己的。这就是孔子时代贵族们的“家”,可以说,相当于一个“独立王国”。
这个“独立王国”,是需要治理的。
治理这个“独立王国”的,是贵族的“家臣”。
孔子说:你先要把“家”治理好了,如果连家也治理不好,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孔子说得有道理,但是,怎么才能治理好“家”呢?
孔子接着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一大段的意思是:想把“家”治理好的人,就要先进行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的修养(修其身);想进行修养的人,就要先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正其心);想端正自己人生态度的人,就要先有诚意(诚其意);想有诚意的人,就要先得到文化知识(致其知);怎样才能得到文化知识呢?要得到文化知识,就要去研究世界上的事物(格物)。”
孔子这一大段话,把怎样治理好国家,归结为“研究世界上的事物”。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认识世界”。
这就是孔子教育学生的起点,一切从认识世界开始。所以,《论语》原文的第一篇,就是“学而”,“学而”者,认识世界之谓也!
一个人通过学习和研究,有了新的知识,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肯定就不一样了。自己的能力,也肯定要增加啦!也就能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创造更“光辉”的人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说得,“学习改变命运”。
大家明白了这一段的意思,让我再解读第二段: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大段的意思是:
通过学习和研究(格物),我们就有了文化知识,把握了办事的尺度(知至),有了文化知识和办事的尺度,我们的心就诚实了(意诚),有了诚实的心,我们的人生态度就端正了(心正),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能加强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修身),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可以把家治理好了(齐家),治理好了家,就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治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就太平啦!
综合这两大段文字的意思,我们就了解儒家的人生理想了。
简单地说,儒家的人生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研究,得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格物、知止),在此基础上,确立人生的远大目标(意诚、心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修养(修身),有了这些条件,就可以把家治理好了,治理好了家(齐家),再治理好一个国,就不成问题了(治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就太平了(平天下)。
从自己本身的学习和研究入手,达到治理好国家,达到“天下太平”,然后“名扬天下”,这就是儒家的人生理想。
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这个理想,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要“治国”就必须“当官”。古往今来,都是“官员”们在治理国家。所以,儒家的人生理想,也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学习(修身)、当官(治国)。
学习,好说。要“当官”,就不那么容易了。
儒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当官”的目的呢?
周朝的早期,“当官”是贵族子弟的特权,一般平民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到了孔子的时代,平民子弟学习优秀的,也可以当官了。他们需要向贵族们推荐自己,得到贵族们的赏识之后,就可以被任用,成了“官员”。
这种获得官职的方法,中国历史上称为:游说。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就是依据贵族的身份,在楚国当官的,当然,实施“变法”,得罪了权势人物,害得被流放,官也就当不成了。
孔子也是依据下等贵族的身份,年轻时做过下等官吏。以后他当了“代理丞相”,我想,也是依据于他的贵族身份吧!
春秋、战国时代,有更多的人,是依靠“游说”来得到“官职”的。
大家熟悉的:苏秦、张仪,孙膑、吴起,商鞅……无一不是游说的“行家”。
到了汉朝,全国统一了,只有一个皇帝了。没有“游说”的空间了。
汉朝确立了儒学的绝对正统地位,在官吏任用上,实行的是“选举”制度。
通过地方政府的层层推荐,“选举”有才能的人到政府部门当官。可是,选举制度的水分太大了,又容易被有势力的人垄断,所以,就形成了世世代代当官的家族。能不能当官,不是看人的才能,只看他的“出身、门第”。
到了魏晋时期,又实行“九品中正制”,地方豪强就完全把持了官员的选举。
这样,普通老百姓,也就和“当官”无缘了。
“选举制”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选不出真正有才能的人,对封建统治者也不利。所以,到了唐朝,就实行了“考试”制度,中国历史上,称为“科举”。
这个制度,在理论上是很公平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刻苦得学习,掌握儒家规定的课程(儒家经典),然后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当官的资格。
中国封建统治阶层的大门敞开了,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进去的机会。
这样,在古代的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人群――读书人。
这一群人的职业,就是研究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当然,其中也包括我正在解读的这本《论语》),然后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政府的官员。
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人,通过这条道路,成了一个时代的著名官吏,也创造了自己的业绩,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
他们是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实现了儒家的人生理想――扬名天下。
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这就是所谓的“正途”,是人生的一条光明大道。
当年鲁迅先生,要到日本留学,他的母亲就很难过。
儿子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了,不能走这条“修身”、“治国”的道路了。到外国留学,不是把自己的灵魂卖给外国人了吗?
让老太太怎么能不悲伤呢?
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读书也不失为“无本万利”的好“买卖”。
俗话说:“穷文富武”。
富家子弟吃饱了饭,就想打架斗殴,练练武艺,还能打个胜仗,参加“武科举”考试,还可能有官做,何乐而不为?
穷人家的子弟,就不行了,饭都吃不饱,那有力气练什么工夫?于是,穷人家的孩子,就走“读书”这条路。读“孔圣人”的书,书本、笔墨,花不了几个钱,一旦中举,高官厚禄,就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中国有专门“读书”“考试”的家族,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书香门第”。这样的家族,他们几乎每一代人中,都会有几个通过了考试,成为官员的人。因此,家族的经济状况也就较好,文化层次也较高,对孔圣人的道德说教,也是能信守的。
所以,这样的人当了官,对金钱就看得淡了点,对老百姓的压榨也许能轻一些吧!
还有一些穷人家的子弟,经过刻苦的学习,侥幸通过了考试,成为了官员。这样的人,对民间的疾苦,就比较了解,对老百姓也会比较同情的。做事能为老百姓想一想,不会只顾自己捞钱。
这些人,就是人们所谓的“清官”,是由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
如果,要说科举制度有什么好处,大概就是这个啦!
但是,通过了考试,取得当官资格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大部分读书人,忙碌一生,恐怕都是一事无成。
大家熟悉的大文学家蒲松龄,一辈子都在参加科举考试。考到了七十多岁,什么官职也没有捞到。大概是为了安慰他,晚年了,才给了他一个“岁贡生”的名誉。对一个老人,这个虚名,又有什么用呢?
像这样的“倒霉蛋”,何止蒲松龄一人?
对于“读书人”来说,学习儒家经典,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当官的资格,也仅仅是完成了“修身”这一步,接下来的路,还很遥远。
还有那些事情要做呢?
且听下章分解!
谢谢你的阅读!58xs8.com